新西兰行(18) 岛屿湾 ,贝壳杉森林和奥克兰

牛行万里 7452555

<h3>继续往北走,去岛屿湾。在 Wangarei 小镇住了一晚。附近的 Wangarei 瀑布据说是新西兰上镜率最高的瀑布,但我们觉得远不如米尔福德湾那些气势宏大的瀑布。</h3> <h3>怀唐伊小镇就坐落在岛屿湾。1840年在这里签署了新西兰的建国文献《怀唐伊条约》。</h3> <h3>英国王室与毛利人签署的这项条约,使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建立了英国法律体系,同时也确认了毛利人对其土地和文化的拥有权。</h3> <h3>《唐怀依条约》纪念碑</h3> <h3>Kerikeri 是岛屿湾的一处景区,这里有新西兰现存的最老建筑。</h3> <h3>这个建筑物就是1832~1836年之间建的石头屋 Stone Store。旁边还有其他一些老建筑,风景不错。</h3> <h3>再下一站是在北岛北部的 Waipoua ,新西兰的国宝树贝壳杉 (New Zealand Kauri )就在这里。不知此树与贝壳有什么联系。从树皮上看并不像贝壳。</h3> <h3>近几年有些贝壳杉染上疾病,导致死亡。在森林公园入口处,访客需先把鞋底的泥土刷干净,再用消毒液给鞋底消毒 。</h3> <h3>我们首先去看 Tane Mahuta (毛利语的意思是 “森林之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贝壳杉,树干周长约16米,现仍然在生长。树龄不详,估计在1500年至2500年。与我们一道进去的一位西方游客,看到这棵树后双眼紧闭,泪流满面。</h3> <h3>最老的贝壳杉是 Te Matua Ngahere,即 “森林之父”,树龄已有三千多年。</h3> <h3>“四姐妹”</h3> <h3>贝壳杉染病后树皮大片剥落,树杆倒显得干净光滑,但不久后整株树就会死去。</h3> <h3>往南走一点是 Trounson 公园,也有大面积的贝壳杉树林。我们在里面转了约2个小时,只见到一名游客,极清净。</h3> <h3>第二天,12月11日,来到奥克兰市,我们新西兰行的最后一站。在还车前我们先开车去奥克兰的两个最高点: One Tree Hill (独树山或一树山) 和 Mount Eden (伊甸山)。</h3><h3><br></h3><h3>独树山并不是只有一棵树,不过山顶确实没大树,只有一个高高的纪念塔。这里是俯瞰奥克兰市的好地方。</h3> <h3>伊甸山是个死火山口,是奥克兰市的最高点。我们沿火山口走了一圈,360度观看奥克兰全景。</h3><h3><br></h3> <h3>可看到我们的旅馆在市中心,就在海港大桥和天空塔之间。</h3> <h3>还车前去加油站把车清洗一遍。清洗车辆的水重复利用,以控制污水污染。</h3> <h3>还车时发现这些外表一样的车子分别挂着三菱、尼桑和马自达的牌子。</h3> <h3>奥克兰在三个海湾之间,拥有两个大海港,被称为“千帆之都”,人均拥有船只数量居世界第一。</h3> <h3>吊桥打开,游客帆船驶出避风港。</h3> <h3>奥克兰与激流岛之间的渡轮。中国朦胧诗派代表顾城曾居住在激流岛,最后在那里杀妻自缢。</h3> <h3>纽约第41街图书馆路地面上永远保留着顾城的诗“永别:墓地”的铜牌。</h3> <h3>基督城和奥克兰等新西兰大城市里最热门的是共享电动踏板车。速度快、刹车不如自行车、不用头盔,显然比自行车更危险。</h3> <h3>街头的共享自行车还带有头盔。</h3> <h3>圣诞将至,奥克兰街头已显出节日气氛。</h3> <h3>  海港钟楼。</h3> <h3>车站广场。</h3> <h3>奥克兰战争纪念馆。</h3> <h3>教堂</h3> <h3>有5000多株玫瑰的 Parnell 玫瑰园。</h3> <h3>12月14日 我们从奥克兰返回中国,结束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月的自驾游。先后租了五辆车,行程约两万两千公里,是我开车跑得最长的一次旅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