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小栖”好去处(2019.2)

悟无无

<h3>“通安小栖”好去处(2019.2)</h3><h3>在接近安富街道、朝着陶器博物馆方向去的大道右手路边,斜着一条不宽的村路走进去两三里,会到一处叫着“通安小栖”的地方。“通安”是那里的一个村名,“小栖”是人们近年给那里的一座建筑物安上去的一个名字,于是才有了这样一个“地名+命名”的复合名“通安小栖”的出现。说实话,这地名“通安”加上诗意的“小栖”二字,来得真天衣无缝,会让好些人都以为那是“通往安静、安宁、安详、安享的小栖之地”的意思,之前,朋友带我第一次去那里的时候,至少我就是那样想的。实际上,这所谓“小栖”就是建筑在通安村那一片平坝中唯一一座小山半山腰上的一个四合院。</h3><h3><br></h3><h3>远远看过去,那高居在半山腰的“小栖”外形有别于那一带所有的农家院落,我看到它的第一眼立马就想起了一个成语“鹤立鸡群”!这倒不仅是这建筑物位置高于平坝上的所有的农舍,有居高临下俯瞰平坝之势,关键是其建筑风格有别于其他农家院落,让见到它的人立即就会感到它的与众不同。“小栖”背山面坝,从山脚下修筑了一条沿坡而上的石梯直达“小栖”大门前的院坝,铁锈红的大门两边是四合院两侧瓦屋的侧墙面,那瓦屋尖尖的坡脊屋顶成了“无心插柳”的好装饰,它就犹如双顶教堂的两个顶对称着,正中的大门门楣上面白色泛黄的墙体上塑有一个立体的五星,这五星墙体的砖柱上,高高树立着一杆很远就能看到迎风飘扬的国旗,国旗耀眼的红色夺人眼目!国旗背衬着一株枝叶茂密的大树,更显得鲜艳夺目!</h3><h3><br></h3><h3>一看到这座建筑就让人想起这是过去某一时期的建筑产物。走近了看,大门左右两边的墙体上画着文革时期那种风格的宣传画,这一下就让人漾起一种似乎很久远又似乎就在不远的朦胧情愫和记忆,耳畔柔柔的、淡淡的荡起了一首怀旧歌曲《回到那年》的歌词和旋律!“那年,是哪年?那年是一张褪色的照片。……那年是我们共同的从前……回到那年,回到那天,回到回不去的从前,……回到那年,回到那天,其实从前从未走远……”。</h3><h3><br></h3><h3>人啊,越是有一些年岁,越是有一些经历,就越容易对一些旧地,旧址,旧景展开回忆的翅膀,并翱翔在穿越的、想象的时空中,由此享受精神和灵魂的抚慰及慰藉。</h3><h3><br></h3><h3>是啊,有的时候,一座老屋,一棵老树,一口老井,一蓬修竹,它不仅仅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能激活你人生某种过往记忆的符号体或标志物,无论那过往的经历曾经是苦或是甜,正如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吟道:</h3><h3>“一切都是瞬息,</h3><h3>一切都会过去;</h3><h3>而那过去了的,</h3><h3>就会成为亲切的忆恋。”</h3><h3>这对过往的忆恋是不是人们常说的怀恋、怀想或怀旧的那种情愫?</h3><h3><br></h3><h3>有心理学家认为怀旧是一种病态心理,其实,怀旧在某种角度看却是人类某种诗意的心理。要知道,怀旧、怀想、怀恋是人类抵挡不住的一种必然情愫!不知什么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经济发展迅速变化剧烈的时代,也将是怀旧情绪浓烈的时代”。浮躁而剧变的时代,让人不由自主地怀想那些慢节奏、慢时光,所以有人说一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是他读过的时光!我在想,从本质上讲,所有艺术品都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经历过的过往,在怀想或怀旧的激情中着以浓烈斑斓的色彩!</h3><h3><br></h3><h3>2019.2.18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将首播《记住乡愁》第五季之《漳州老街:一街连两岸》,展示两岸共同的乡愁情感。所以,我总是想,高抬我们拆迁的贵手,保留一些怀旧的地标物,让记忆,让精神,让灵魂,好有一个凭借的附着物,有一个凭栏处,有一个怀旧地!</h3><h3><br></h3><h3>跨进“小栖”大门,你又会被眼前这素洁简净、恬淡清宁的院落拨动心弦,小小庭院,方寸岁月,一排翠竹,跃入眼帘,一方旧石缸,一缸清净水,营造出一种曲水流觞的意境,周围几缕爬藤绿色植物,尽显古朴天然,翠竹下有青草蔓延,有肉肉植物随意放摆,院落中还有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矗立,更有意思的是在这大树远离地面的树杈上、繁叶里,有一个像鸟窝一样的茶屋!沿盘旋楼梯登上去,可以容纳六七个人的茶屋,有榻榻米,有整套茶具茶品,你可以盘坐在这里,在氤氲缭绕的檀香中,可品茶,可聊天,可以透过玻璃墙俯瞰平坦的田野,瞭望远方的山脉,也可以穿过绿叶绿枝环视四周四围,真的是别有一番情趣在这里!</h3><h3><br></h3><h3>走进这庭院,尽管你不知它的前世今生,但你仿佛走进岁月记忆的深处,它的安静、它的宁静和它的悠然,会让你进入一种淡然的禅境,尤其是透过那排翠竹,隐约可见开放式的厅堂,有一张阔大的茶桌,摆放着喝茶品茶的各式器皿器具,而沿墙的博古架上放满了各式土陶茶壶、茶杯、茶碗、茶盖,满以为这庭院的主人会是满头华发,或仙风道骨,或唐装对襟,或佛道禅风,没想到这里定居的是一对二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年轻夫妇!且不是本地人!他俩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陶瓷专业,男的叫管永双,女的叫李云杉,对荣昌土陶着迷,毕业后就双双到了安富,已经四年有余。安富街道党委政府支持他俩在土陶故里创业,把这一处旧屋整理出来出租给他们,他们在这里有土陶制作工作室,并开挖建造了土陶柴火窑。那博古架上的所有展示都出自于他们的手中。</h3><h3><br></h3><h3>去年秋季在朋友的带领下我造访了这别具情趣的庭院,当时屋左屋右房前房后的果树挂满了丰满诱人的黄灿灿果子,山野温和的风儿,载着果子的芬馨,和着乡村的气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放眼平坝,那袅袅炊烟,小小村落,阡陌纵横,小路交错,好一副恬静安谧的诗意画!我在想,此情此景,是不是暗示着这对痴迷土陶艺术的小青年,前景很诗意,现实结硕果呢!</h3> <h3><br></h3> <h3>远远看过去,那高居在半山腰的“小栖”外形有别于那一带所有的农家院落,我看到它的第一眼立马就想起了一个成语“鹤立鸡群”!</h3> <h3>“通安”是那里的一个村名,“小栖”是人们近年给那里的一座建筑物安上去的一个名字,于是才有了这样一个“地名+命名”的复合名“通安小栖”的出现。</h3><h3></h3><h3>说实话,这地名“通安”加上诗意的“小栖”二字,来得真天衣无缝,会让好些人都以为那是“通往安静、安宁、安详、安享的小栖之地”的意思,之前,我第一次去那里的时候,至少我就是那样想的。实际上,这所谓“小栖”就是建筑在通安村那一片平坝中唯一一座小山半山腰上的一个四合院。</h3> <h3>这倒不仅是这建筑物位置高于平坝上的所有的农舍,有居高临下俯瞰平坝之势,关键是其建筑风格有别于其他农家院落,让见到它的人立即就会感到它的与众不同。“小栖”背山面坝,从山脚下修筑了一条沿坡而上的石梯直达“小栖”大门前的院坝,铁锈红的大门两边是四合院两侧瓦屋的侧墙面,那瓦屋尖尖的坡脊屋顶成了“无心插柳”的好装饰,它就犹如双顶教堂的两个顶对称着,正中的大门门楣上面白色泛黄的墙体上塑有一个立体的五星,这五星墙体的砖柱上,高高树立着一杆很远就能看到迎风飘扬的国旗,国旗耀眼的红色夺人眼目!国旗背衬着一株枝叶茂密的大树,更显得鲜艳夺目!</h3> <h3>一看到这座建筑就让人想起</h3><h3>这是过去某一时期的建筑产物。</h3><h3>走近了看,大门左右两边的墙体上</h3><h3>画着文革时期那种风格的宣传画,</h3><h3>这一下就让人漾起一种</h3><h3>似乎很久远又</h3><h3>似乎就在不远的</h3><h3>朦胧情愫和记忆,</h3><h3>耳畔柔柔的、淡淡的荡起了</h3><h3>一首怀旧歌曲</h3><h3>《回到那年》的歌词和旋律!</h3><h3><br></h3><h3>“那年,是哪年?</h3><h3>那年是一张褪色的照片。……</h3><h3>那年是我们共同的从前……</h3><h3>回到那年,回到那天,</h3><h3>回到回不去的从前,……</h3><h3>回到那年,回到那天,</h3><h3>其实从前从未走远……”。</h3> <h3>人啊,</h3><h3>越是有一些年岁,</h3><h3>越是有一些经历,</h3><h3>就越容易对一些</h3><h3>旧地,旧址,旧景</h3><h3>展开回忆的翅膀,</h3><h3>并翱翔在穿越的、想象的时空中,</h3><h3>由此享受精神和灵魂的抚慰及慰藉。</h3> <h3>是啊,有的时候,</h3><h3>一座老屋,一棵老树,</h3><h3>一口老井,一蓬修竹,</h3><h3>它不仅仅是一个实体</h3><h3>而是一个能激活你人生</h3><h3>某种过往记忆的符号体或标志物,</h3><h3>无论那过往的经历曾经是苦或是甜,</h3><h3>正如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吟道:</h3><h3>“一切都是瞬息,</h3><h3>一切都会过去;</h3><h3>而那过去了的,</h3><h3>就会成为亲切的忆恋。”</h3><h3>这对过往的忆恋</h3><h3>是不是人们常说的</h3><h3>怀恋、怀想或怀旧的那种情愫?</h3> <h3>2019年2月18日</h3><h3>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将首播《记住乡愁》第五季之《漳州老街:一街连两岸》,展示两岸共同的乡愁情感。</h3><h3>所以,我总是想,高抬我们拆迁的贵手,保留一些怀旧的地标物,让记忆,让精神,让灵魂,好有一个凭借的附着物,好有一个凭栏处,好有一个怀旧地!</h3> <h3>庭院门前的坝子</h3><h3>周边果树硕果累累</h3> <h3><br></h3> <h3>有心理学家认为怀旧是一种病态心理,</h3><h3>其实,怀旧从某种角度看却是人类某种诗意的心理。</h3><h3>怀旧、怀想、怀恋是人类抵挡不住的一种必然情愫!</h3><h3>不知什么人说过这样一句话:</h3><h3>“一个经济发展迅速变化剧烈的时代,</h3><h3>也将是怀旧情绪浓烈的时代”。</h3><h3>浮躁而剧变的时代,</h3><h3>让人不由自主地怀想那些慢节奏、慢时光,</h3><h3>所以有人说:</h3><h3>一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是他读过的时光!</h3><h3>我在想,从本质上讲,</h3><h3>所有艺术品都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经历过的过往,</h3><h3>在怀想或怀旧的激情中着以浓烈斑斓的色彩!</h3><h3>还有人说,人啊,最怕的是丧失了历史感,</h3><h3>因为只有历史感才能连接着过去,昭示着未来。</h3><h3>怀旧感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一种历史感<br></h3> <h3>跨进“小栖”大门</h3><h3>你又会被眼前这素洁简净、</h3><h3>恬淡清宁的院落拨动心弦,</h3><h3>小小庭院,方寸岁月,</h3><h3>一排翠竹,跃入眼帘,</h3><h3>一方旧石缸,一缸清净水,</h3><h3>营造出一种曲水流觞的意境,</h3><h3>周围几缕爬藤绿色植物,</h3><h3>尽显古朴天然,</h3><h3>翠竹下有青草蔓延,</h3><h3>有肉肉植物随意放摆</h3> <h3>透过那排翠竹</h3><h3>隐约可见开放式的厅堂</h3><h3>有一张阔大的茶桌</h3><h3>摆放着喝茶品茶的各式器皿器具</h3> <h3>走进这庭院</h3><h3>尽管你不知它的前世今生</h3><h3>但你仿佛走进岁月记忆的深处</h3><h3>它的安静、它的宁静和它的悠然</h3><h3>会让你进入一种淡然的禅境</h3> <h3>满以为这庭院的主人会是满头华发,或仙风道骨,或唐装对襟,或佛道禅风,没想到这里定居的是一对二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年轻夫妇!</h3> <h3>他们不是本地人!</h3><h3>他俩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陶瓷专业,</h3><h3>男的叫管永双,女的叫李云杉,</h3><h3>对荣昌土陶着迷,</h3><h3>毕业后就双双到了安福,</h3><h3>已经四年有余。</h3><h3>安福街道党委政府支持他俩在土陶故里创业,</h3><h3>把这一处旧屋整理出来出租给他们,</h3><h3>他们在这里有土陶制作工作室,</h3><h3>并开挖建造了土陶柴火窑。</h3><h3>那博古架上的所有展示都出自于他们的手中。</h3> <h3>庭院主人管永双</h3><h3>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陶瓷专业</h3> <h3>庭院女主人</h3><h3>毕业于川美陶瓷专业的李云杉</h3> <h3>一个旧石缸</h3><h3>一缸请净水</h3><h3><br></h3> <h3>营造出</h3><h3>曲水流觞的意境</h3> <h3>庭院背山上</h3><h3>果农看守屋</h3> <h3>院落中还有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矗立</h3><h3>更有意思的是</h3><h3>在这大树远离地面的树杈上、繁叶里</h3><h3>有一个像鸟窝一样的茶屋!</h3> <h3>象鸟窝一样的茶屋</h3> <h3>沿盘旋楼梯登上去</h3><h3>可以容纳六七个人的茶屋</h3><h3>有榻榻米,有整套茶具茶品,</h3><h3>你可以盘坐在这里</h3><h3>在氤氲缭绕的檀香中,</h3><h3>可品茶,可聊天,</h3><h3>可以透过玻璃墙,</h3><h3>俯瞰平坦的田野,</h3><h3>瞭望远方的山脉,</h3><h3>也可以穿过绿叶绿枝环视四周四围,</h3><h3>真的是别有一番情趣在这里!</h3> <h3>树杈上</h3><h3>绿叶中</h3><h3>鸟窝似的茶屋内</h3> <h3>从后山俯瞰鸟窝茶屋</h3> <h3>放眼平坝,</h3><h3>那袅袅炊烟,</h3><h3>小小村落,</h3><h3>阡陌纵横,</h3><h3>小路交错,</h3><h3>好一副恬静安谧的诗意画!</h3> <h3>手工作坊</h3> <h3>管永双夫妻自己动手</h3><h3>建造土陶柴火窑</h3> <h3>由鸟窝茶屋看出去<h3>风光无限</h3></h3> <h3>从鸟窝茶屋俯瞰庭院一隅</h3> <h3>去年秋季在安福街道朋友的带<h3>领下造访了这别具庭院,<h3><h3>当时屋左屋右屋前屋后的果树</h3><h3>挂满了丰满诱人的黄灿灿果子,</h3><h3>山野温和的风儿,</h3><h3>载着果子的芬馨,</h3><h3>和着乡村的气味,</h3><h3>沁人心脾,令人陶醉</h3><h3>我在想,此情此景,</h3><h3>放眼平坝,</h3><h3>那袅袅炊烟,小小村落,</h3><h3>阡陌纵横,小路交错,</h3><h3>好一副恬静安谧的诗意画!</h3><h3>是不是暗示着这对痴迷土陶艺术的小青年,</h3><h3>前景很诗意,现实结满硕果呢!<h3><br></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