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戊戌年正月初十(2018年2月25日,星期日),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每每想起,时思时梦,隐痛神伤。今逢周年忌日提笔欲书,回顾自幼年记事起至今,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一举一动,犹如刚刚,不禁潸然泪下。</h3><h3> 母亲出生于1945年十月初四,经历了新中国孕育成立、建设发展、文革动乱、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新生活,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她一生坎坎坷坷、艰辛不易,晚年无忧、子孙满堂、自感幸福。母亲幼年家境尚可,生活在十几口人四世同堂大家庭,能够入学读书识字,后家生变故中途辍学。因是家中长女,故少年当家,但诸事不易,经历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得到家中长幼和邻里肯定。母亲育有三子一女,哥哥婴儿不成夭折,我成为家中长子,一弟一妹均已成家立业,身后无憾事,可含笑于九泉。</h3><h3> </h3><h3></h3> <h3> 母亲一生勤劳节俭、坚韧坚强。她身材不高、体质一般,但性格要强、不甘落后。十四五岁辍学后在生产队做工,从拿不动镰刀到各种农活都拿得起放得下,最后被推荐做女生产队长,期间几次负伤、历经波折,都是不服输的精神支撑所成(在姥姥家听说和母亲平时谈话中了解)。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也惠及我们家,但因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弟妹先后出生,繁重的农活、全部的家务都压到母亲一人身上。面对这些,父亲提出要放弃工作(当时工资低、顾不住全家,邻村和我家情况一样的几个伯伯、叔叔先后放弃了工作),在母亲一再坚持下父亲继续上班(事后证明母亲的坚持是对的)。她一个人既照顾孩子、还管理农田,这段时间我和母亲相依为命,9岁做饭、挑水、带孩子,节假日、放学后也参与农活,算是一个小帮手。在母亲的辛勤劳作下,一年下来比那些全劳力的家庭收入不少、有的还多。现在想起,这其中的艰辛与不易,真不敢与母亲柔弱的身躯联系起来。一直以来,都不能忘记夜幕深沉下母亲匆匆又疲惫、快速闯进家的身影(担心家里的孩子,干完活紧着往家跑),不能忘记母亲夏天冒着酷暑、汗流浃背的样子,不能忘记母亲顶着暴雨、踏着泥泞趔趄前行的步伐(别人暴雨都避一避,她担心孩子,冒雨往回赶),不能忘记母亲一个人低头躬身吃力的拉着负重的排子车(她经常给我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上坡的时候帮着推车,让我一定要记着、要感恩),不能忘记母亲每天早上坚持把水缸挑满(后来才知道是为了怕我到缸里舀水时弯腰太深倒栽进去)。一幕幕被泪掩住... ...</h3><h3> 母亲的节俭把握有度,她经常教育我们不能浪费,零食小吃基本不允许(在学校和同学互相买些冷饮等她是允许的,为了让孩子们交朋友),玩具等正常生产生活之外的也都禁止,但是学习用品、课外读物还是大力支持,正常服装鞋袜也都按照当时农村的标准全力置办。母亲爱干净、讲卫生,无论再忙、经济再紧张,我们兄妹都能保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上学。家里也经常保持屋里屋外干净整洁,甚至一辆自行车也擦得明亮透光,邻里之间被树为榜样,村里遇到又上级检查卫生,也经常被推荐。</h3> <h3> 母亲一生爱好学习、尊重科学。她好学好问、记忆力好、接受新事物快,小学五年课程四年学完,成绩非常优秀。到生产队做工后,积极主动学会了农业生产、果树管理等方面知识及二十四节气等农谚,同时跟着有学问的老人了解学习了很多历史故事,很多名人典故能整段讲解。所有这些经历都深深影响着她,在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上能够得心应手,每年都有好的收成。甚至有的时候,什么季节该种什么作物,村里一些多年种田老手的伯伯、爷爷们还求问母亲,她也总能用农谚、节气歌或一些具体例证等来满意回答。80年代果树管理知识还不普及,我记得非常清楚,母亲是我们家周边第一个用人工为梨花授粉的,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收成,带动了半个村子的老乡都开始人工授粉。母亲一直到老都坚持学习认字,不认识的随时问、还能记住,很多书籍报纸基本能读下来,脑子也保持清醒。但是,母亲在生病住院期间,一直不问肿瘤科的事(其间几次看着那两个字、欲言又止),这也是母亲在配合我们,因为她懂得我们不想让她知道。又一次目光朦胧... ...</h3> <h3> 母亲一生明晰事理、家教严格。她了解历史、善于借鉴引用,也经常爱听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评书,农闲时也给我们说典故、讲故事,她嫉恶如仇、敬仰忠良、佩服英雄,经常用历史人物来教育我们、影响我们、激励我们,潜移默化,我也从小就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也了解学习的相对多点。她对孩子要求很严,从做人做事、仪表举止、爱好习惯等方方面面都严格规范、严肃管理,在这方面比严父还严,不允许讨价还价。但是在有的问题上母亲是可以还价的,因弟弟妹妹小,父亲不在家,我8岁没入学,9岁还不想让去,我看到身边的哥们都上学去了,就找母亲说想上学的事,母亲流着泪说想上就上吧,只要你能上,我再苦也没事。在有的问题上她始终坚持,直到她人生的最后几天,还拉着我的手说:上班要抢着干、多干点活累不着,因娘生病耽误那么多工作,领导和同事不说咱,咱要有自觉、要感恩。别管干啥事都要按照规矩来,不能犯错,错了后悔都来不及。邻居婶子大娘家的大事小情也经常找母亲管闲事,她都想方设法、左右劝说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的婚事遇到危机,她也讲道理、找原因、想方法,尽力把好事促成。</h3> <h3> 母亲一生性格开朗、重情重义。母亲的人生轨迹非常简单,就是从姥姥家到我们家。每逢节假日,回姥姥家串亲戚都能清晰记得,一进村就遇到人打招呼、交谈,几次走不动。到吃完饭,又有几个母亲儿时的伙伴,前来看望,久久不能离去,以至于每次回家都到晚上。我当时还小,对这个非常有意见,现在知道了是她们姐妹情深。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晚上串门拉家常比较多。我每次下晚自习,都看到家里有奶奶、姑姑、婶子、大娘等轮番在我家里干着手里的活、拉着家常,母亲热情的倒热水、添灯油,冬天煤火炉子都被她们围着,我只有靠边睡觉。现在懂得了和睦的邻里关系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h3><h3> 母亲的一生,坚强而执着,平凡而普通。她用自己的朴实无华诠释着做人的真谛,带给了我人生的启迪,让我学会如何奉献、如何做人……愿母亲在天国依然顺好、幸福安康!!! (儿爱国于己亥年正月初九深夜)</h3><h3> </h3><h3>附思念母亲七律两首。</h3><h3> </h3><h3>思母(一)</h3><h3> 娘呼儿名声犹在,慈亲驾鹤去不还。</h3><h3>再无母亲门前盼,儿回故土泪洒途。</h3><h3> </h3><h3>思母(二)</h3><h3>临行家慈空床前, 抚像泣语悲戚惨。 </h3><h3>昔别蹒跚依依送, 今无母牵去影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