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徽州看看

林韵如

<h3>2019年2月5日,己亥年正月初一日,早晨7点40分,和家人出发开始新年旅行。这也是我的第三次徽南之行。</h3> <h3>由顺河高架进入济南绕城高速转向京台高速,天气很好,车也不多,10点钟到达枣庄服务区,因为导航一直提示疲劳驾驶,为了不让高德再叨叨,只好停车休息一下。</h3> <h3>继续赶路,由京台高速转入淮徐高速,进入江苏境内,再转入徐明高速入皖,途径宁洛高速,1点40分到达林东半岛服务区。</h3><h3>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先后到达香泉、清溪服务区,都不能住宿,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已经跑了660公里,行程超过三分之二,超额完成,我们决定下高速住宿。</h3> <h3>从北沿江高速林头出口下高速来到合肥市的一个县级市:巢湖。入住如家洗耳池店,要了两间标间。因为我有会员卡,所以出门基本都会入住如家。金卡打完折332。春节出行哪儿都贵,这价格相当不错了。</h3> <h3>安顿好出来转转,如家后面有一条耳街,是当地人吃饭的首选地。在耳街找了家巢州菜馆,品尝巢湖人做的基围虾。</h3> <h3>吃完饭,夜色降临,耳街的霓虹灯都亮了,人群熙攘,和白天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色。</h3> <h3>我对“耳街”这名字颇感兴趣,最初以为是因为狭窄得名,问了当地人,也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还是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才知道这里是成语“洗耳恭听”的出处地。难怪如家在这里的分店叫做洗耳池店。下楼问了问前台,原来洗耳池公园就在附近,步行只需要十分钟。惭愧惭愧,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差点错过了一个著名典故的出处之地。</h3> <h3>第二天早上来到洗耳池公园,公园不大,免费开放,很安静,偶尔有遛狗和晨练的市民经过。洗耳池是古巢湖十景之一,因“巢父牵牛、许由洗耳”的典故得名。据载尧时欲禅让于巢父,巢父不受,又让于许由,许由逐在池边洗耳以示清高。恰逢巢父牵牛来饮,指责许由污染了池水,不应该沽名钓誉。许由听从批评,与巢父一同隐居。后人为纪念两位隐士的清廉之心,修建了洗耳池。</h3> <h3>如今的洗耳池公园,已经历过多次改造,早已不是当年许由洗耳之处,不过是大致一处地标,以纪念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中,还有一则洗耳恭听的典故。</h3> <h3>离开洗耳池,因为大雾封闭的高速也开始放行。沿北沿江高速转入宣铜高速走了七十多公里,沪渝高速因为大雾关闭,下高速走县道进入318国道上了京台高速,至黄山南大门汤口镇下,又向西北在021、031县道行驶了48公里,终于在五个小时后到达西递。</h3> <h3>又看见这熟悉的牌楼,十五年前在这里的写生生活又怎能忘却?</h3><h3>西递村原来有十三座牌楼,那场红色运动中砸毁了十二座,只留下这最后一座孤零零矗立在村口。至于为何会留下一座牌楼,据说是为了留下个反面教材。是当做反面教材,还是有心人想留下点历史,也只有当年亲历之人明白。无论如何,这座牌楼留了下来,孤独地怀念着逝去多年的同伴。有时候我就想,最后一个死去的人会很孤单,因为他的亲人、朋友、同学,都不在了。这座牌楼,正在经历这些吧?</h3> <h3>依然住在当年的写生基地,唐老板家鸟枪换炮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又看到了当年写生的地方,古老的绣楼里,和睦的大家庭仍是日复一日地生活,只是当年那个徽南古镇的安静已经被游客打扰。徽南之所以美,是因为他的封闭、古老、保守和安静。</h3> <h3>西递村是黟县唯一一座整村建制地保留下古建筑的徽州古村落,村中有99条街巷,以胡姓为主。祠堂是徽文化的集中代表,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重建的敬爱堂,便是西递村中胡姓宗祠之一。</h3> <h3>晚饭品尝了一下徽州的臭鲑鱼,味道还行,就是太咸,我喜欢吃清蒸清炖之类的海鲜,佐料少,可以更好的保留食材的原色原味。</h3> <h3>吃饭的时候听当地人说要下雨,因为地上开始泛潮气。晚上十一点,雨如期而至。伴随着雨声入睡。第二天早晨,雨停了,我们出发去宏村。</h3> <h3>宏村位于西递北19公里,车程半小时,路修得相当不错,车子穿行在山中,干净、清爽。想起十五年前,搭车来宏村,一路颠簸,车过处扬起一片尘土,真是今非昔比。所以说,要想富,必须先修路。</h3> <h3>南湖,宏村历代居民饮水之源。宏村有两千多年历史,原名弘村,后因避讳皇帝名字而改为“宏村”。明永乐年间,西递一位胡姓女风水师嫁到宏村,根据风水学重建居所和水渠,形成了现在的牛形布局,从此宏村人丁兴旺。</h3> <h3>月沼,是牛形水系的“牛胃”,位于村子中央,最为繁华热闹。</h3> <h3>感受一下两万人的宏村。</h3> <h3>来黟县怎么能不喝茶?太平猴魁,纯手工制作,六泡,45一两,比十年前价格几乎腰斩,老板说一来是去年的茶叶,二是现在种茶的多了,市场供需关系变了。</h3> <h3>中午在月沼找了家饭馆吃饭,要了一个梅干菜烧肉、一个五加皮炒蛋,和一碗鱼头豆腐汤。最喜欢来徽州写生,不止有黑白分明的徽派建筑,还有美味的徽菜。梅干菜烧肉是我特别喜欢吃的。五加皮炒蛋也是当地特色,鱼头炖得不错,这道不分地域的菜也是我每出门旅行必会点的,热热的汤喝了那叫舒服。</h3> <h3>午饭后来到位于宏村西南17公里的南屏村。2004年来西递写生,蜡染店的老板娘红霞推荐了这个村子,张艺谋曾在这里拍摄电影《菊豆》。当年我来的时候只是个原始村落,现在有了停车场,票价43元,比西递、宏村的104元便宜不少。</h3> <h3>这样的进村方式很特别吧?穿过菜地,绿色就是能让人心情舒畅。</h3> <h3>三元井</h3> <h3>老太太数钱呢哈!</h3> <h3>相隔不到二十公里,南屏的清冷苍凉与宏村的喧闹和商业化形成鲜明反差。在这样古老安静的村子里走走,才真的有旅行的感觉。</h3> <h3>徽文化不同于山东的儒家思想,更注重修身明理。中国古代历史中,徽州这块崇尚读书的土地走出不少进士、状元。</h3><h3>任何一种事物发展到极致都会有缺点,有盈则必有亏。徽文化也有保守、禁锢的一面。这一点,从徽州独特的房屋建筑就可体现出来。古代徽州人为了防盗,建房屋外墙不开窗,天井在屋内,这就造成了室内光线昏暗,空气潮湿。为了一个万里有一的盗窃事件,就可以牺牲一生的光明,徽州文化对人的禁锢压抑到了变态的程度。</h3> <h3>虽然感觉到压抑,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老房子和老人家。老物件有历史,老人家有阅历。在有历史的老房子里和一位阅尽沧桑的老人家谈天,傍晚,昏黄的灯光,我好像回到童年的某一天,感受到那个家里的温暖。</h3> <h3>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这座房屋,是电影《菊豆》中药铺的拍摄地。</h3> <h3>在黟县的每个古村,都可以在墙上找到斑驳的标语,中国历史中独特的一场红色运动席卷大江南北每一寸土地,这难道不神奇吗?</h3> <h3>叙秩堂,建于明成化年间,是村中叶氏族人祭祀和议事之所,1989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电影《菊豆》,将此处作为杨家染坊拍摄地。</h3> <h3>叙秩堂旁边是叶氏宗祠支祠。</h3> <h3>村委会好高大上啊,充满文化气息。</h3> <h3>离开南屏,已是下午五点,15公里的路程返回西递,结束一天行程。</h3> <h3>晚间又下起雨来,清晨起床时雨就停了,这让我想起非典那年去重庆磁器口写生,每晚必下雨,清晨必晴天,神奇的天气难道是南方特色?</h3> <h3>车程75分钟,到达位于西递东部61公里的呈坎村。</h3> <h3>呈坎,呈为天,坎为地。2009年我去歙县写生时来过,整个村子按照八卦的方位布局,道路纵横交错如迷宫一般。村中以李姓为主。</h3> <h3>一进村就闻到熟悉的雪菜饼的味道,当年在西递写生吃了半个多月的小吃,如今吃起来还是那个味,只是心情不同。</h3> <h3>进村了。</h3> <h3>村子商业化了,107元的门票也高于宏村、西递。最让我失望的是村中原有五座宅院分属一门五兄弟,五座宅院有小门想通,可以连接成一座大宅院,十年前还是原住民居住,如今成了商店,太可惜了。湖南卫视带火了呈坎,也毁了呈坎。</h3> <h3>墙上的标语是我很感兴趣的。</h3> <h3>去呈坎的路上发现了一处叫做潜口民宅的景点,据呈坎不足五公里。回程时顺便看了看。门票免费,停车10元。黄山这边的停车费全部10元,就算我住在西递,每天出去还要交费。我就纳闷儿这管理员咋就记性这么好,知道我停了一天一夜没交费,昨晚上突然发现左前轮胎被粉笔做了记号才恍然大悟。</h3> <h3>潜口民宅,是把散落在民间且不宜就地保护的明清时期的住宅,按照“原拆原建”的原则,整体移建到一起集中保护。在这里,可以看的明清两代徽州农民、知县、文人、富商的住宅。</h3> <h3>离开潜口民宅,去往唐模古镇,途中经过一处宋代遗迹下尖塔。下尖塔又名翼峰塔,当地依托此塔修建翼峰公园,免费开放。公园不大,但有南方的秀丽,不像北方一些致富的乡镇修建的那些土气的公园。此时正月里,北方都是枯枝败叶,而翼峰公园里开满了各色鲜花,完全是春天的样子。</h3> <h3>按照行程中午应该去屯溪老街吃个饭逛个街,因为路途中意外发现潜口民宅和下尖塔而放弃了。看看古迹,比吃饭逛街有意义吧!这就是意外收获。我的每次旅行都会有。</h3> <h3>唐模古镇,安徽十大古镇之一,位于呈坎村东南11公里,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鼎盛在明清,是以“水口园林、徽派建筑、田园风光”为特点的古村落,票价80元。</h3> <h3>进村首先看到的这座房子简直活成了一幅油画!蓝灰和黄灰色系组合出的色彩太漂亮。回家非得画一幅油画不可。</h3> <h3>木长廊有点西塘古镇的意思。</h3> <h3>我一直惋惜南屏没有入选安徽十大古镇,来到唐模,有点明白这十大古镇各有特点。南屏虽酷似西递,却不如西递整建制地保留下古建的规模,这或许就是南屏没有入选的原因吧?</h3> <h3>唐模的水口园林在徽派古村落中首屈一指。一条水渠贯穿村子,两旁民居顺水而聚,水多,则桥必多,高阳桥就是徽派桥梁之精品。<br></h3> <h3>高阳桥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代乾隆、嘉庆两朝先后重修。</h3> <h3>桥上看到的风景。</h3> <h3>唐模不大,老房子保留得也不好,听说是从2005年政府才开始保护老建筑的。希望保护古建的思想可以深入民间,人人的力量定会大过政府。</h3> <h3>情况还是那么个情况,夜晚的雨继续下,更猛烈了一些,早晨也没停,雨雾之中奔驰了138公里来到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的查济古镇。李老师念叨了十几年的查济,我终于来了。</h3> <h3>查济的特点就是,破。因为破败、自然、原始,获得艺术家的青睐,被称为中国写生第一村,票价55元。</h3><h3>其实古代查济可不止是破,他曾经拥有108座祠堂、108座桥,是个兴旺昌盛的村落,村中以查姓为主。</h3> <h3>进村就是一座建于明中叶的财神桥。</h3> <h3>徽州尚水,人依水而居,有水就有桥,桥连接水两岸,是道路,也是跨越坎坷的象征。</h3> <h3>由于天气不好,路又远,到了查济已经临近中午,天空下着小雨,挺冷,找了家小饭馆喝碗面条,细心的老板娘为我们端来火炭盆暖手。南方商人和北方商人的区别就在于多小的事都认真去做,所以能把一个小生意做大做久,做成一块招牌。</h3> <h3>天申桥,建于明崇祯年间,从桥下看是两座桥,为兄弟二人敬母所建。二桥联为一体,寓意兄弟同理连枝。此桥代表孝道和和睦的传承。</h3> <h3>红楼桥,建于明代,清嘉庆年间重修。</h3> <h3>西递,整村建制完整保留古建筑,</h3><h3>宏村,以牛形水系著称,</h3><h3>南屏,清冷苍凉的老房子别有一番色彩,</h3><h3>呈坎,如迷宫般的八卦村,</h3><h3>唐模,水口园林首屈一指,</h3><h3>查济,也有他的特点,自然、古朴,身在其中,看到的是百姓生活。恢弘的祠堂、斑驳的古迹,都不及家温暖。</h3><h3><br></h3> <h3>结束查济之行,此次旅行的古镇就算走完了,明天要启程去黄山。</h3><h3>初六早晨,雨中再看看西递,要离开了,不舍得。</h3> <h3>早饭吃碗雪菜面,饭馆老板推荐了屏山村,我忽然想起去南屏那天,遇到一对江苏夫妻,他们也说到了屏山村。屏山村据西递不远,西北方向11公里,当机立断决定先不去黄山,改道屏山。</h3> <h3>村口的风景</h3> <h3>屏山村有1100多年历史,因北向靠山状如屏风得名,村中以舒姓为主。</h3><h3>没有被过度炒作的一个古村,游人甚少,票价50元。</h3> <h3>葫芦井,相传吕洞宾造访真元道院,醉酒后把宝葫芦掉入井中而得名。有风水学家说这是阴阳两极井,两个圆洞就是极眼。这井开在双凤山边,与东南方吉阳山真元道院的五行八卦炉遥相对应,形成“水火相济”的平衡。</h3> <h3>御前侍卫,建于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封屏山村村民舒琏为“御前侍卫”,下诏“恩荣”敕建家祠。</h3> <h3>三姑庙,相传西汉丹阳太守舒骏长孙舒珍的三个女儿,因食用红桃化为三座山峰。母亲过度悲伤,也化为一座山峰,与三座山峰相对。皇帝得知后,封三女为“三圣龙女真仙”,赐建庙宇祭祀。南宋年间,高宗亲笔御赐“显济”,故又称显济庙。</h3> <h3>喊了一声狗子,真溜溜跟过来了,我想提醒他牛仔裤一条裤腿没穿上。</h3> <h3>“人民公社好”。</h3> <h3>离开屏山,向东北13公里又来到塔川村。塔川是中国三大秋景观赏地之一。每年秋天,摄影爱好者和油画家云集于此。</h3> <h3>冬天的塔川略显寂寥。票价40元。</h3> <h3>村子很小,半小时转一圈,老房子只保留下两处。塔川的精彩不在近看而在远观。到了秋天,白墙黑瓦的村子被红叶包围,是写生的绝佳之地。</h3> <h3>木坑竹海在塔川景区附近两公里处,电影《卧虎藏龙》拍摄地。虽然电影至今没完整地看过一遍,还是顺路来看了看风光。我不太喜欢自然风光,没什么感觉,待了一会儿就走了,40元的门票感觉太不值,因为不喜欢呀。</h3> <h3>傍晚来到黄山南大门景区,入住景区对面的如家快捷酒店。要了间套房,昨天还1200,今天459,金卡打完折404。昨天还想赶过来住宿,幸好没来,省了不少钱。</h3> <h3>够大啊!距离太远,看电视有点看不清楚。</h3> <h3>第二天早晨下雪了。在楼下餐厅吃早饭,一笼包子、三个煎蛋、三碗豆浆、一根油条、一份咸菜、三个馒头,50元,景区内就是啥都贵啊。吃完饭进景区乘坐大巴,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游客量3100余人,单日最大的游客量是35000余人,天气的原因加之春节假期已结束,是游客数量骤减的原因。</h3> <h3>由大巴换乘索道,沿途俯瞰登山路,空无一人。与上次来时熙攘的登山景象截然相反。</h3><h3>索道把我们送至半山腰海拔900米处,至此再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徒步登山。所有游客都开始换钉鞋,我们吃早饭时也在超市买了雨衣和钉鞋,钉鞋的防滑效果很好,只是要不停走动,一旦长久停留,就会被冰冻住。</h3> <h3>开始登山,景色太美了,沿途听到不止一个导游说“你们太幸运了”。先下雨,再下雪,然后降温冰冻才可以形成雾凇,难得的是巧合,这次我们是雾凇、云海都看到了,真的是很幸运。</h3> <h3>迎客松</h3> <h3>送客松</h3> <h3>因为天气原因,我们到达海拔1710米的玉屏峰便返回了。玉屏峰到光明顶海拔只有120米左右,但是路程远、山势险要,高低起伏的山路上上下下走得何止120米,晴天爬都怕危险,雨雪天气实在不敢上。</h3> <h3>在玉屏峰休息一下,喝了一碗热热的红豆水,吃了玉米和烤肠,开始下山,回到宾馆休息、吃晚饭,准备明天回程。</h3> <h3>第二天开始返程,一路雨雪大雾,能见度不到200米,精神高度集中,就怕追尾。冒着风雪跑了528公里,到宿州泗县境内下高速,行程过半,一来住宿休息,二来可以到附近位于灵璧县的虞姬墓看看。</h3> <h3>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围,楚军陷入绝境,虞姬自刎殉情。项羽带着虞姬尸身突围后在灵璧县立冢埋葬虞姬。</h3> <h3>虞姬墓票价34元,墓园景区不大,二十多分钟就转过来。现在的墓冢是经过多次修建的,绕冢一圈刚好108步。</h3> <h3>晚上入住灵璧县尚客优快捷酒店,同样要了一间套房,一个县城这条件还不错吧,唯一不明白的是三人间放个麻将桌是啥意思?<br></h3> <h3>第二天继续赶路。越往北天气越好、离家越近,心情越激动。游遍天下,还是故乡最好。下午三点钟,顺利到家,一切安好,猫咪出来迎接我们,紧跟着我咋也不离开,好像怕我们再离开他。半冬眠的小松鼠花木兰吃完了临走给她放的九个草莓,开始吃橙子,看见她没事,一颗心就放下了,一路上总挂念她。</h3><h3>2019年的春节,我去徽州看看,走了八个古镇(西递、宏村、南屏、呈坎、唐模、查济、屏山、塔川),游了五个景点(洗耳池、潜口民宅、下尖塔、木坑竹海、虞姬墓),又在雪中登上黄山,看到雾凇和云海,跨越三个省,总行程2700多公里,感受了古朴封闭的徽文化,回忆起学生时代的写生时光,沿途经历了雨雪大雾的天气,一个人完成了两千七百公里的驾驶路程,一路颠簸回到家,沿途的经历都变成回忆,成为我人生的精神财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