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段永远忘不了的记忆。一九七六年,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进入第八个年头。</h1><h1><br></h1><h1> 我是高七六届毕业生,那时所有毕业生除了独生子女,身体有病痛,或家中有极其特殊情况之外,其他人必须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最广阔天地练红心。</h1><h1><br></h1><h1> 当年,在延安除本地插队知青外,还有北京知青。按照当时安排知青下乡的规定:知青插队按父母工作单位指定点安置。我父亲单位的知青点在姚店公社谭家湾生产队。按规定我应在此插队,但我姐高中毕业后就插队在这里,父母考虑我们姐弟俩同在一个队插队对今后不利。</h1><h1><br></h1><h1> 最后,父亲托人帮我联系到万花山人民公社花园屯生产队(现为花源头村)。当时该生产队特别的穷,许多知青都不愿意去,队里就我一名知青。那时怀揣着最美好的梦想,开始了我的知青生活。那年我十八岁,从此开始了我的又一人生旅程!那就是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h1> <h1> 一九七六年七月十五日,我与全国各地知青一样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着纯真与激情,带着理想与希望,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最广阔的农村,共同揭开了成为知青人的序幕。</h1><h1><br></h1><h1> 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让我至今难忘。那一天,是我们高七六届下乡知青奔赴农村的日子。在市体育场举行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欢送仪式。</h1><h1><br></h1><h1> 全市插队知青早早的就集中在一起。整个体育场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十多辆解放牌大卡车集中在一起,汽车两边挂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红横幅。知青们忙上忙下搬运铺盖和行李,激情振奋,喜悦洋溢在脸上。</h1><h1><br></h1><h1> 在一旁的父母们却是心事重重,沉默寡言,有的小声叮嘱,他们是在为儿女们深深的担忧。在欢乐的锣鼓声中,满载着知青的汽车缓缓地驶出体育场,开往他们下乡插队的公社。</h1><h1><br></h1><h1> 由于生产队暂时没有把窑洞修好,我没有跟着知青大部队一起走。望着远去的昔日同学,那种心情是难以言表,我们只能相互的默默祝福。</h1> <h1> 我是一九七六年八月中旬,父亲推着自行车把我送到生产队报到的。当我和父亲分别的那一刻,想着要离开父母独自一个人生活、劳动时,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心里在默默地流泪。</h1><h1><br></h1><h1> 送走父亲后,我简单的整理了住房,第三天就扛起铁锨和锄头,和社员们下地干农活,白天上山劳动,晚上收工后自己做饭。还好队里就我一名知青,不用出早工,吃完早饭和妇女们一道出工,晚上一起收工。</h1><h1><br></h1><h1> 真的想不到,万事开头难啊!人生第一次背井离乡,第一次面临独立生活的艰辛,第一次置身偏僻乡野的陌生环境,短暂的新鲜感、好奇心、兴奋劲,就被种种的不适应、诸多的想不到,颠覆成度日如年了!</h1><h1><br></h1><h1> 十月份是粮食成熟季节,是秋收最忙的时节。也是收获一年劳动果实的最佳时间。全队男女老少齐出动,我也不例外,这是我到农村二个多月后,第一次和社员们一起参加秋收。每天天不亮就出工收割庄稼,晚上收工后人人都要背庄稼集中到打谷场。随后还要经过晒、打、扬,最后粮食归仓,这样整个秋收才算结束。</h1><h1><br></h1><h1> 秋收是辛苦的,秋收也是喜悦的。在那个年代粮食十分宝贵,颗粒归仓,绝不容许丝毫浪费。在收割完后,还要捡拾庒稼,小孩老人提着筐筐在空旷的田地里捡拾遗漏的粮食。一块地一块地里穿行,每发现一颗粮食都非常兴奋,就像捡到宝一样的。秋收是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时节,也是对我这个新农民最大的考验。秋收扛过来了,其他的艰辛都算不了什么了。</h1> <h1>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征兵工作开始了,我从小就梦想着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最喜欢军人的天职!积极报名参军去。经过登记、推荐、体验全部通过。最后政审没有通过,理由很简单,是我插队的时间太短了。就这样彻底摧毁了我当兵的梦想!</h1><h1><br></h1><h1> 十二月份是最冷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没有煤,过冬就必须要进大山里拾树枝和砍死掉的树木取暖做饭。农民农闲时天天进山砍柴火,要备上一年用的柴火。我从来没有砍过柴火,一个人也不敢进山,这冬天怎么过?</h1><h1><br></h1><h1> 队长知道后,安排了四个回乡青年兄弟,是他们带着我拉着架子车走三.四里地,爬到山上面,那里柴火多。我跟着他们开始学砍柴,那时什么都不会,特别是不会捆柴,跟着他们学了几次,慢慢就会了。当时力气又小,背上几十斤柴火,从山上走到山下,几里的山路,然后装到架子车上运回,累得想哭!我很坚强,咬咬牙坚持下来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就备齐一年的柴火。当时让我非常的感动,为乡亲们那朴实、善良的行为所敬佩,让我永记心间!</h1><h1><br></h1><h1> 第二年开春后,队长看我一个人,又要劳动又要做饭,实在是太辛苦了。决定把我安排在大队机房加工粮食。加工房总共有三台加工机,磨面机、粉碎机、碾米机,并兼小队电工。要特别感谢队长的关爱与呵护!</h1> <h1> 我们知青下乡第一年吃公家粮,记得是三十几斤粮食。那时别说肉,简直没有一滴油。记得刚到生产队没有油吃,是乡亲们给我了一些羊油。正在长身体的我饿得撑不住,吃着乡亲们的糠窝窝那叫香。</h1><h1><br></h1><h1> 日子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慢慢走着,每天的劳累、生活的艰辛、夜晚的寂寞,让思家的情绪与日俱增。有时想家了,实在熬不住了。也会找了个借口,向队长请假,回家住上两天,改善一下生活!</h1><h1><br></h1><h1> 插过队的人一定知道什么是全套春耕,就是犁地、拿粪、点种、打土坷瘩。因为耕牛少,往往是人扶着犁,人的腰上系绳子拉耙抹平埋住刚撒的种子。这活儿一干就一天,送饭的来了,刚抓过粪的手用土搓搓,衣服上蹭两下,拿起干粮就吃。</h1><h1><br></h1><h1> 每年七月份收麦子后,打麦场上,古老的梿𣕧竟然还是脱粒的主要工具。扬场是个技术活儿,特别是风小的时候。这时有个鼓风机就好了。场上妇女们将散落的庄稼扫拢,用簸箕簸净完成颗粒回仓的任务。</h1><h1><br></h1><h1> 在农村每家每户院子里都有储藏粮食的木框架,秋收后分到的玉米先上架,晒干后再槌打脱粒。社员家的土炕上,炕的全是糜子、谷子,炕干后有人上碾子,有人上机加工。还会有些凉干的玉米棒子,没事时老婆婆们就盘腿坐炕上用椎子捅出沟后手拨粒。</h1><h1><br></h1><h1>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缺粮食,流行一句话叫"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其实社员吃那干的也是半麸半糠。晚上九点收工回来喝上一碗"钱钱饭"已经是很不错了。把黑豆压扁和少许小米一起兑水熬成粥,因豆饼像铜钱吧,故叫"钱钱饭"。真是缺什么想什么。</h1> <h1> 在我插队三年中,劳动关好过,年轻力壮,不怕吃苦。最让我难过的有三关:蚊子关、虱子关、跳蚤关。</h1><h1><br></h1><h1> 蚊子关还好过点,出外时穿长袖衣服,晚上睡觉有蚊帐,能好一点。</h1><h1><br></h1><h1> 那时在农村可以说人人都有虱子。因为我常年不洗澡,到夏天也只能在小河里洗洗。加上换洗的衣服少,衣服脏了也是得过且过很少换衣服,所以身上的虱子就从来没断过,临睡前抓虱子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晚上在灯下捉虱子,两个手指甲盖对准虱子一挤会发出轻微的啪啪声。</h1><h1><br></h1><h1> 还有那些社员们,夏天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男社员们都会脱下上衣来逮虱子,那可是一道民俗文化靓丽的风景线。俗话说虱子多了不痒人,习惯了也就不当回事了。消灭虱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开水烫。</h1><h1><br></h1><h1> 可是跳蚤就完全不一样了。对我个人来说,它是我下乡期间深恶痛绝的寄生虫。我的皮肤比较敏感,一个跳蚤上身,东咬一口,西叮一下,不一会儿就浑身起红疙瘩,痒的经常要挠到破皮出血。必须找个僻静地方,脱个精光,把衣裤反过来使劲摔打才能甩掉。平时割破手或者是摔伤,我根本就不在乎,可这种痒却是挥之不去,搅得人心烦意乱。</h1><h1><br></h1><h1> 消灭跳蚤真没好办法,那时我不懂,也不知道农药的危害,常把"六六六"粉(那个年代的除虫药)撒在窑洞的各各角落和褥子下面,宁可顶着刺鼻的气味也不愿意让跳蚤咬。</h1> <h1> 在我们队的中心地段,有个木架挂着一个汽车轮毂,无论是出工还是开会,用铁棍一敲,全村人就知道了,这是村子里传递信息的唯一手段。</h1><h1><br></h1><h1> 那个年代农村是集体经济,生产队的一切都归全体社员共同所有,集体劳动,按工分计酬。我们队是比较贫穷的一个队,每年都要向邻村借粮食。队里没有其它副业,只有一片果园。那时全劳力每天挣10工分,也只能分红0.20元左右。我每天挣9工分即每个工0.18元左右,我算是高工分的人。除过开支外,我二年才分到了100多元。记得我120元买了一块上海产的海狮牌手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辛勤劳动付出得到的最珍贵礼物,当时我非常高兴。</h1><h1><br></h1><h1> 生产队给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划分了两块自留地,一块是口粮地,我主要种玉米带豆角、红薯、土豆、南瓜。一块是菜地靠河边。春天播种、施肥,学习除草等种菜的技能。在小小的菜园里,我种了西红柿、茄子,黄瓜、小白菜、葱等。一轮又一轮的花开,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兴奋与期盼,一轮又一轮的收获,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喜悦与满足。</h1><h1><br></h1><h1> 每年到冬季农闲时,我围着灶台烤红薯、土豆吃是我最大的乐趣。大红薯烤不透,选小一点的红薯、土豆洗净放入炉膛里,一边烤火一边用火钳翻动。大约半个小时后,就可以享用香喷喷的烤红薯、土豆了。后来也曾买过不少烤红薯吃,可感觉怎么也没有那些年我自己烤的香。现在想想,不知是当时可以吃的东西比较少的缘故还是因为是自己亲自种出来的原因。反正让我回味至今。</h1> <h1> 在我一生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七七年七月机房粉碎机齿轮盘损坏严重需要更换,此配件只有邻县安塞县有,生产队长指派我去购买。</h1><h1><br></h1><h1> 第二天当我买好配件准备返回时,不料天下大暴雨,公路被冲毁,汽车无法通行。第三天公路还没有修好,可我身上带的钱已付不起旅社房费了,还要吃饭。在这里我人生地不熟和谁借钱?想想走着回去吧?有四十几公里路程,还带有七、八公斤重的配件。怎么办?考虑许久最后下定决心走着回去。早上八点钟天下着小雨,供销合作社买了一块塑料布披在身上就上路了。</h1><h1><br></h1><h1> 一路上都不敢放松,总想天黑之前到不了家怎么办?路上都不敢休息一下。只有咬牙坚持,下午五点左右终于到了河庄坪公社,离家不远了。我彻底的放松了,在供销合作社买点饼干吃休息一下,没想到累的站不起来了,还有几公里路程。最后硬撑着坚持走回家。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徒步走的最长的一次路程,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记经历。</h1> <h1> 在插队三年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事件和社会变迁……!</h1><h1><br></h1><h1> 一九七六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非同寻常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元帅相继去世。全国一片悲痛,也令人们陷入了一片的茫然之中。同年十月,是华国锋主席打倒了四人帮,邓小平复出工作。</h1><h1><br></h1><h1> 一九七七年,全国第一次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十年的考生积累,那真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我和全国迎考的知青一样,一边劳动一边夜战备考。但最终因文化基础知识差而名落孙山。参加高考的知青中有基础好,有基础差的,更多的是没有念过高中,许多人连初中也没念完,且又荒废了那么多年。所以,当年能考上本科的那是万里挑一,考上大专的那是千里挑一,考上中专的那也是百里挑一。也是在那年我国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正规渠道。</h1><h1><br></h1><h1> 一九七八年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征程。</h1><h1><br></h1><h1> 一九七九年开始,插队知青陆续返城工作。我于同年十月招工回城工作,结束了知青生涯,这也是我人生中又一个转折点。</h1> <h1> 一九七九年十月,要回城市工作了。在插队三年里,因为我没有储存粮食的地方。所以每年分口粮我都没领过,我的口粮都在生产队粮仓储存着,我记不清楚有多少斤?要回城了,会计结算了我三年的口粮,让我没有想到三年的辛苦劳作,换来了丰硕成果。</h1><h1><br></h1><h1> 当时农村是以石、斗、升为计量单位,我清楚地记得总共装了二十八袋,每袋大约有一百多斤。有黄豆、玉米、谷子、糜子、小麦等粮食。在那个年代有这么多粮食令人羡慕,到粮食局按比例全部兑换成粮票,当年确实解决了我家粮食不够吃的问题。我三年的辛勤付出没有白受,一份耕耘,一分收获!</h1> <h1> 我永远不会忘记,要离开生产队的那一天。回想着我在这里劳动生活、苦熬了三年的地方,就要离开了,真的有种说不出情感。真舍不得离开曾经帮助和照顾过我的乡亲们,感谢知青岁月中给予我关怀和厚爱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婶、农民兄弟姐妹们,是你们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和做事的品格。感谢你们向亲人一样的爱护我,是你们让我度过了三年艰辛而快乐时光。</h1><h1><br></h1><h1>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如今退休在家的我,每当回忆起在花园屯队的那段知青岁月,昔日间的快乐与痛苦,希望与美好都会随记忆的闸门的打开而历历在目,知青生活更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大的财富。</h1><h1><br></h1><h1> 感谢知青的那段不平凡的经历,是它锤炼出我强健的肌体,磨练出我坚强的意志,锻造出我无畏的灵魂,铸就出我时代的品格,与农民兄弟结下了纯洁的友谊。历史会永远地记得,从那个时代走来的我们,将无愧于整个时代。</h1><h1><br></h1><h1>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文化基础知识差点。但确实培养了我们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直到现在我们巳然保持着几十年前,养成的那种能吃苦、讲奉献的精神和不变的人生价值观。</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