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云南行

梦想再见宝岛台湾

<h3>第一天。从北城新区坐上BRT,半小时到达临沂火车站,前方目标—济南机场。从临沂四个小时到达济南火车站,上机场大巴到达济南机场,住机场附近公寓。临沂到昆明的机票一般需要2000多元,无奈只好选择临沂—济南—昆明的路线。算上火车票和住宿费用还是节省近1000元。期待着临沂机场的机票也可以打折比较得力,更期待着临沂高铁通车时刻的到来。</h3> <h3>第二天。济南起飞,经停南昌后,到达昆明。坐上快捷的机场高铁六号线换乘三号线后到达云南大学附近的一家公寓,条件不错,价格也不贵。房间里居然还有投影仪。昆明当天下了不小的雨☔️。昆明的雨与临沂的区别很大,一阵风一阵云,大雨须臾而至,但是一会就雨过天晴。</h3> <h3>云南大学坐落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文化传承可追溯到1499年始建的云南贡院。东陆园的正门,座北朝南,面向翠湖。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38年在熊庆来校长的主导下改为国立。</h3> <h3>云南大学钟楼。</h3> <h3>钟楼简介。</h3> <h3>云南大学有两处夫人楼,一为映秋院,为时云南政府主席龙云夫人顾映秋捐建,一为泽清堂,亦为云南政府(龙云后)主席卢汉夫人泽清捐建。映秋院、泽清堂均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映秋院1938年建,时为女生宿舍,现为重建建筑,古韵大减。画家徐悲鸿、彭桓武院士都曾在此居住。泽清堂,1941年建,如果不是看说明牌,你我都不会想到这是一个传统大殿式的食堂,古朴典雅,十分少见,充满故事感。抗战时期,大批名人迁居昆明,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不少传奇。</h3> <h3>映秋院</h3> <h3>泽清堂</h3> <h3>泽清堂简介。</h3> <h3>云南大学至公堂是明清云南乡试活动的中心,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中国一千三百年科举考试制度历史的见证之一。</h3> <h3>古老的书院,云南大学的溯源。</h3> <h3>现今仅存的东号舍贡院考棚的一部分。</h3> <h3>绿树环抱中的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实在是个工作学习的好去处。</h3> <h3>绿草如茵,环境优美。</h3> <h3>寒假中幽静的校园</h3> <h3>云南大学的研究地域特点突出。</h3> <h3>虽然是腊月里接近春节,但是云南大学MBA管理中心前的玉兰花开了,南北方气候差异不小,感概中国之大!</h3> <h3>第三天。昆明七点四十分的晨曦。</h3> <h3>翠湖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是城区的中心。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园内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茶花。“翠湖”面积21公顷,水面就占了15公顷。两道长长柳堤呈“+”字交汇于园心,把全湖分而为四。南北横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间云南总督阮元仿西湖“苏堤”美韵修筑,东西纵堤叫“唐堤”,于民国年间修建。两堤交接处,是湖心小岛,以湖心亭为主轴,构成中心游区。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阁飞檐黄瓦,亭内有前后两个内院,为各种展览举办之地。亭西侧有建于嘉庆年间的莲华禅院和放生池,是有名的“濠上观鱼”处,如今禅院变为游艺宫,“放生池”成了一座水上园林;西北角有“来爽楼”,设有溜冰场;西南角是“葫芦岛”;棕榈挺拔,东南角有一个由三个半岛连成的大花园为“水月轩”花木繁盛;东北角有“知春亭”,逢节便有人聚此对唱山歌,别有一番情趣。</h3> <h3>如今的翠湖之美,又增添了雪白的红嘴鸥,从头年11月到次年3月,成群地从遥远的北方飞到这儿过冬,一年一度,从不间断。“翠湖观鸥”已成为昆明热门的景观之一。</h3> <h3>腊月里郁金香🌷就已经开放了。</h3> <h3>郁金香的花语为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红色郁金香代表热烈的爱意,仿佛是在欢迎远方的游客。</h3> <h3>翠湖公园迎春和茶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h3> <h3>云南陆军讲武堂,门口的岗哨身着民国时期的军装,非常威武。</h3> <h3>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由清云贵总督李经羲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李经羲对朱德有知遇之恩:朱德早年家贫 ,来报考讲武堂时,因无川资,就迈开双脚,从四川一直走到了昆明。到讲武堂时报考时间已过,门卫不让进,朱德便与门卫大声分辩。适逢李经羲那天正在讲武堂巡视,闻其声派人前来查看。当知道此人是从四川步行到昆明来求学时,料其将来必有大作为,于是当场决定,破例录取。朱德后来多次跟人提起过此事。叶剑英也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毕业生。图中塑像为蔡锷将军。</h3> <h3>从昆明坐火车到玉溪。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北接省会昆明市,西南连普洱市,东南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海拔1500—1800米。年平均气温为16.4—24.6℃,气候立体多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玉溪是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和高原水乡,位于滇中腹地,是连接省外和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为云南重要的产铜地区。玉溪租车。</h3> <h3>抚仙湖横跨玉溪市澄江、江川和华宁三县区,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最大的I类淡水生态大湖,水域面积21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5米,蓄水量206亿立方米,是滇池的12倍、洱海的6倍,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是全球少有的I类水质湖泊,被列为全国8个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之一,是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h3> <h3>自驾到玉溪抚仙湖,住在一家临湖客栈,落地窗外就是宽阔的、清澈见底的湖水。抚仙湖的美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h3> <h3>抚仙湖禄充景区是4A级的哦。</h3> <h3>有山有湾、沙滩古树,抚仙湖禄充美不胜收。</h3> <h3>小船悠悠的飘在岸边。</h3> <h3>白鸥湖中舞,清澈水波流。</h3> <h3>天借清风树借水,动观流水静观山。</h3> <h3>第四天。从抚仙湖到红河州建水古城。建水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到处是古旧的房屋,即便是街道两旁的商铺、银行和餐馆也都装扮得古色古香,与小城的风格显得非常和谐。在建水,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朝阳楼、孔庙、学政考棚和书院、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双龙桥等各种古迹,古村落中每座老房子都像是一个民居博物馆,那些年代久远的历史遗迹,总以自己独有的形式传递着这座古城的神韵。</h3> <h3>建水古称“临安”,历史上学风兴盛,据说明清开科取士,有时云南一榜举人中,临安的学士竟占了一半。</h3> <h3>古城不大,从东到西半小时即可走遍,由于汉、彝、哈、傣等民族混居,建筑形式显得丰富多样,有着“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园中的每条小径,每扇门窗,每块石板、青砖,甚至每一片檐瓦,都像是极为精微的艺术品,想不到在滇南的重重大山深处,还隐藏着一个如此华美而古色古香的“江南庭院”。</h3> <h3>第五天。这口叫做“溥博泉”的井,俗称西门打板井,现在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建水豆腐的美味,被建水当地人津津乐道,这里的人做豆腐,都会用这口井的水。</h3> <h3>来老井打水的当地人络绎不绝,水质非常好。这是建水古城一眼井。</h3> <h3>建水古城的四眼井。两眼井和三眼井据说都有,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也是一个小小的遗憾。</h3> <h3>《舌尖上的中国》报道过的建水豆腐坊,因为央视的报道而火爆异常。</h3> <h3>现今最火的两大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和《味·道》都专程到这里拍摄过。建水豆腐是用这口西门打板井的水制作的,不用传统的石膏、卤水,豆腐的原汁和着酸浆经过发酵而成的。</h3> <h3>豆腐是烤着吃的,你见过吗?建水烧豆腐又称临安豆腐是云南省建水县的特色传统特色名吃。经《舌尖上的中国》提及过后,临安城的建水烧豆腐早已名声大振,遍及滇南城乡,建水城街巷、菜市、夜市、风景旅游景点的烧豆腐摊,人来熙往,成为古城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h3> <h3>食客络绎不绝。夹一颗烤得金黄的烤豆腐,可以试着咬一口,原味的纯纯豆香弥漫唇齿间,再在调味汁中蘸一下,鲜辣可口的调料赋予了建水豆腐另外的美味,这种味道可以让你越吃越上瘾,而且豆腐里没有脂肪,不会怕胖,所以可以尽情的吃。建水古城,时光静静,生活悠悠,在这里的一天真的是在淡淡的炭火烟味中开始的。在建水古城的街头巷尾,你总能看到建水特有的风景,路边一群人围在桌边吃着豆腐,享用着属于他们平实却幸福的时光。</h3> <h3>来到滇南,一定要吃一次建水烤豆腐。因为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报道,我对建水烤豆腐慕名而来。而且是到了西门打阪井的豆腐坊吃的,别有一番味道。它是把一小块的经过自然发酵的豆腐在炭火架上烤出焦黄色,散发出一股香味,放一块在嘴里,咬破脆皮,就见热气从无数蜂窝状小孔中散出,一嚼之下,汁液四溅,味道极佳。</h3> <h3>建水古城西门北侧的米线店也是特别好吃。将大锅内一直熬煮着的高汤舀一定的量放入大碗中,再舀入事先已经备好的肉末少许,稍微再放一点猪油。稍微搅拌好后再依次放少许韭菜、葱花、香菜,米线可自己酌情加,吃多少就加多少,价格也不贵。米线汤汁的味道,主要来源于事先备好的肉末和高汤,作料也起着辅助的作用。吃米线的时候,不能心急,刚出锅的米线是滚烫的,可以先吹着吃米线,当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汤汁的温度也就降低了,此时的米线汤是最好吃的,好像经过了沉淀一般,味道很足,让人喝到停不下来。我们吃的是清汤的米线,红油米线当地人吃的非常多,不过一看满碗的辣椒红油,我就已经望而却步了。</h3> <h3>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 “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h3> <h3>走在古石桥上,一种大中华文明的自豪感油然而生。</h3> <h3>现在云南建水古城,仍旧保留着一段约13公里的寸轨小火车,共设4站:临安站、双龙桥、乡会桥、团山终点站。图为团山站。</h3> <h3>百年寸轨黄金线,千年古城第一车。</h3> <h3>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处,历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意为“藏金埋银之地”。团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后定居团山,人丁兴旺,衍为巨族。在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张氏族人遵“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子孙好学上进,文武人才众多。</h3> <h3>团山古民居现存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15座,寨门3座,寺庙3坐,宗祠1座,祖茔1座,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景观丰富,内雅外秀,建筑精美,工艺精湛,表现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h3> <h3>皇恩府光绪末年始建,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二进院落,两大天井,6小天井,6个过道和房舍37件。因房屋修建者幼年丧父,其母抚孤成人,被光绪皇帝封为安人,准建立“节孝坊”并赐“皇恩旌表”匾悬于大门之上,于是为院落起名“皇恩府”。</h3> <h3>阁楼式建筑,青砖粉墙、飞檐翘首,高高的屋脊用灰黑的板瓦镶嵌出古朴的镂空纹饰,古朴大方。</h3> <h3>建水团山张氏十六世张立永在建水团山古村皇恩府,给你讲述团山故事—《团山 我的家乡》。作者现居皇恩府亲自签名售书。</h3> <h3>团山古民居的张家花园。进了花园,中间建有方形水池。水池四周有白石围栏,围栏立柱的柱头都是精美石刻。据说以前这里的围栏都是汉白玉的。一池绿水,周围点缀着各类花草,整座院子春意盎然、生气勃勃。</h3> <h3>第六天。从建水古城到红河县宝华乡撒玛坝梯田。图为红河县在云南省的位置。</h3> <h3>马帮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县县城东门街的东门马帮古城主要由东门城楼、姚初居中西合璧民居和钱二官迷宫大院三部分组成,均建于民国初年,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该建筑群是目前我县保存最完整、美观雄壮的中西式、传统清式民居建筑群,建筑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有“江外建筑大观园”之美誉,2003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h3> <h3>撒玛坝,位于红河县南部,“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到撒玛坝,不知梯田大。”誉为世界第一的撒玛坝万亩梯田位于宝华乡,距县城38公里。梯田总面积1.4万余亩,4300多级梯田,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880米。据史料记载:红河县境内的梯田为宝华乡落恐土司第一代吴蚌颇率众开垦的哈尼梯田,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h3> <h3>红河梯田一路的风景非常优美!据当地人介绍,当初红河州的梯田申遗进行申报的时候,本来最初的方案是报红河梯田申遗的,结果专家团前来考察的时候,因红河县发生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导致专家团无法前去考察,只好改道去元阳考察,现在元阳梯田已经申遗成功,红河梯田就只能抱憾了!</h3> <h3>在红河县宝华乡撒玛坝梯田田畔人家客栈的三楼观景台向东看去,青山、梯田、民居和谐统一,间或有鸭子嘎嘎的叫声和公鸡打鸣的声音,相映成趣。远处有些白色的建筑,是建在半山顶上的红河县城。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彩云之南的红河州乡村不亦乐乎。</h3> <h3>第七天。撒玛坝梯田的早上。</h3> <h3>云海晨曦。</h3> <h3>撒玛坝梯田的日出美极了。</h3> <h3>撒玛坝梯田美如画。</h3> <h3>撒玛坝梯田的总面积有1.4万余亩,4300多级梯田,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880米。</h3> <h3>杨柳梯田。哈尼族人真厉害啊,你住的高,我比你还要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h3> <h3>第八天。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从红河县到了玉溪,玉溪是聂耳的老家,聂耳这位云南青年才气横溢,可惜在23岁就不幸去世,使人扼腕叹息!他作曲的《国歌》气势激昂雄壮,鼓舞着无以数计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国而战!</h3> <h3>聂耳家的厨房。</h3> <h3>红塔山因山体顶部耸立有元代所建白塔而得名,红塔原名白塔。位于云南省玉溪市东南约二公里的文笔山上,元代始建,清代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重建。1958年将白塔涂为红色,更名为“红塔山”,其景亦由“红塔朝晖”所取代。</h3> <h3>红塔山公园的玉兰花开。</h3> <h3>紫玉兰花艳丽怡人,芳香淡雅,孤植或丛植都很美观,树形婀娜,枝繁花茂。</h3> <h3>花儿朵朵争奇斗艳。</h3> <h3>优美的林间小径。</h3> <h3>红塔集团的办公环境太美了。</h3> <h3>红塔山公园的烟事文化馆。</h3> <h3>下午七点到达聂耳公园天色已晚。</h3> <h3>人民的音乐家聂耳塑像。</h3> <h3>第九天。从玉溪到昆明南的高铁🚄,舒适快捷。一路好风景。</h3> <h3>高铁窗外的那山、那水还有树林。</h3> <h3>云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叙述了从远古文明直至云南和平解放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文物为引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在红土高原创造的厚重历史和辉煌文明,是了解云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古代科技的重要殿堂。</h3> <h3>从远古时代—古滇国文明—云南和平解放。</h3> <h3>大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元谋人在这里已经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火。</h3> <h3>司马迁在《史记 西南夷列传》中,曾记载了西汉的西南各强国,最大的是夜郎国,再向西走,最大的王国是古滇国,公元前109年,古滇国归顺大汉,汉武帝为滇国国王颁发了一枚金印。</h3> <h3>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大理国(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h3> <h3>改土归流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为政府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朝廷中央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h3> <h3>郑和(1371年 - 1433年), 回族,本姓马,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晋宁昆阳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h3> <h3>郑和下西洋的宝船。</h3> <h3>云南陆军讲武堂。</h3> <h3>滇军抗战。</h3> <h3>滇军抗战出征典礼。</h3> <h3>滇军抗战出征将领合影。</h3> <h3>各族儿女共赴国难。</h3> <h3>西南联大。</h3> <h3>再到翠湖。江城子.昆明游</h3><h3>天高云淡彩云归,暖风吹,理芳菲。南国春城,人踊看花回。千里声名游客至,欢声脆,笑声飞。滇池沿岸尽朝晖,拜唐梅,赞琼枝。再访山茶,鹦鹉穿翠微。金马碧鸡花树里,朝天跃,对天啼。</h3> <h3>从昆明—玉溪—建水—红河—玉溪—昆明,一路走来,八天的时间过去了,云南诗人于坚说过:“云南依然是一个道法自然的地方,你可以知道自然是什么,你可以向自然学习生活,你会在云南觉悟到你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你就会想,人为什么活着。” 《七彩云南》作者:王红山</h3><h3>但有一线相连</h3><h3>我寻你跨越万水千山</h3><h3>但有一线相牵</h3><h3>我寻你来到海角天边</h3><h3>但有一线相牵</h3><h3>我寻你来到七彩云南</h3><h3>但有一线相牵</h3><h3>我为你跨越中缅之巅芒市的风景美丽壮观</h3><h3>景泰族的服装色彩绚烂芒市的天气阴雨连绵</h3><h3>我来到这里特别喜欢</h3><h3>我渴望情感的春天</h3><h3>我渴望与你亲密缠绵</h3><h3>一颗彷徨的心儿</h3><h3>但愿与你白头永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