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岁月(一)

名都姥爷

<h3>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十日,高中毕业插队落户在新余水北公社青年林场。在哪里度过的六年,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一辈子刻骨铭心的经历。</h3> <h3>  六年时光,二千多个日日夜夜,从十九岁到二十五岁,我们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哪里,一把锄头,一根扁担陪伴我们度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h3> <h3>  一栋看似要倒的四面漏风瓦房,一张窄窄的竹床,上面铺了厚厚的一层带有飞虱的稻草,让我一躺就是六年,经常,我躺在吱吱作响的床上看着油毛毡的破天花板发楞。</h3> <h3>  林场六年,回想一下,最苦的还是出猪栏,四个班轮流出,出猪栏有三个流程,一是将猪赶出,二是将猪粪和稻草沤成的肥起出挑到猪圈外堆起,三是再将猪赶回栏里。</h3> <h3>  说出猪栏苦是因为猪栏中的味道首先让人退让三舍,当踩在猪栏中用耙子用力将稻草和猪粪沤成的肥料起出时很是吃力,刚开始赤脚干这活,但脚缝生脚气让猪粪中的菌虫钻入如万般箭钻心痒痒难受,后来就一定要穿上套鞋才行。</h3> <h3>  春插时,每天四点多起来摸黑去拔秧,吃完早餐就去插秧,弯腰一整天,双眼皮都肿肿的。</h3> <h3>  双抢也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在毒辣的日头下,一丝风也没有,汗也流干了,脚踏的脱粒机越踩越重,大口喝着桶装着的井水,好像觉得苦日子没有尽头。</h3> <h3>  每天中午休息是双抢中的一种享受,吃完饭,双腿泥都不愿洗去就躺在竹床凉席上睡觉,有时一阵凉风吹来,真是感到太舒服了。</h3> <h3>  每天晚上收工,井边上挤满了人,男同学只穿条短裤又冲又洗真痛快,女同学都是打水回房间,日落西山,凉风席席,周围蛙声一片,满眼碧绿,充满诗意。</h3> <h3>  在西瓜成熟季节,摘西瓜装车也是一苦差事,一般同学干不了,要选一些体力好的同学去干这活。</h3> <h3>  每年的冬天,到几公里外的水北街上挑大粪浇梨树桃树,修水渠,只有下大雪或春节才能放假。</h3> <h3>  下雪聚在一起烤火是一段温暖的回忆。</h3> <h3>  每天吃完晚餐,漫步在林场四周,熟悉的道路和美丽的景色又会让人忘却劳累和烦恼。</h3> <h3>  春节期间,在愉快幸福的日子里不经意间又想起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突发奇想,抽空用钢笔画了些画面,将在林场画的水粉画一起做了个美篇,望博大家一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