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大年三十,祖孙三代的团年饭。</p><p class="ql-block">孙:您多活几年,到时候四世同堂。</p><p class="ql-block">奶奶:你成一个正果,我睡着了笑醒了,我越敬菩萨越努力!你爸爸清泰平安,你妈妈在后面多多指点!</p> <p class="ql-block">2019年2月,大年三十:整装待发——回乡下过年,意味着葱姜蒜都要买好;陪80多岁婆婆过年,意味着被子也要自己带回去!感恩母亲的好教导,出嫁的女儿要以婆家为重,要在婆家过年!感恩婆婆的智慧,常年重视祭祖,为我们保留着生命的命根!</p> <h3>迎春接福——上黄表。上达天庭!</h3> <h3>一边是先生举着黄表,一边是婆婆指指点点,告诫先生:无论做人做事,都要“对天可表”!</h3> <h3>儿子跪拜祖先。</h3> <h3>跪拜祖宗务必头着地——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在祖宗面前低下的是头,扬起的是责任与承担。</h3> <h3>先生跪拜祖先。一直要跪拜到跪不下去为止。一为感念祖先,一为留与儿子作样看。</h3> <h3>感恩婆婆不会做饭!18年来给了我锻炼的机会——不亲自下厨,饭菜就到不了口!从买菜,摘菜,切菜,洗菜,炖,炒,炸,煎,洗碗,洗锅,样样得自己亲自动手!</h3> <h3>这不只是做给我们吃的一餐饭,所以先生也来帮帮忙。</h3> <h3>农村的土灶。</h3> <h3>四个人的年饭摆了八个座位。先生的意图很明显——这是请祖宗也来吃的一餐饭。</h3> <h3>大字不识的婆婆居然能背诵教儿经这么一大段!</h3> <h3>每年春节回家,陪乡亲们聊聊天是重要的事情之一。</h3> <h3>为婆婆准备好了分发的红包。腿脚已经很不方便了,她还是坚持由她去分发,无非是想维护着那一份存在感——80多岁了还能够给晚辈红包,还能够接济村里的贫困户,还能够亲自给她自己的哥哥嫂子敬一份孝心。</h3> <h3>反复念叨着不同种类的红包。与孙子睡一张床,应该是最踏实安稳的吧!😄</h3> <h3>大年初一早上,先生带领儿子去村里各家拜年。</h3> <p class="ql-block">菜摘好,肉切好,鱼🐠煎好,汤煨好,烟酒买好,红包准备好!</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31日,大年三十。</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31日,大年三十。</p> <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春节。红包及送给亲戚的部分礼物🍎🌷</p> <p class="ql-block">乡亲,乡情!</p> <p class="ql-block">2025年腊月二十九,回乡下过年。</p> <p class="ql-block">祝福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国泰民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