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们的教育世家</p><p> </p><p>整理编写 毕婉 毕谦</p><p>二0一三年八月 昆明</p><p> </p><p>整理编写这份资料,初衷只是想为后人留下点记忆的线索。整理过程中发现:我们这个教育世家的经历,与云南近代教育的发展十分合拍,可以说是它的一个缩影;同时还发现:在跟随云南近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家族早就与云南工业发展的烟草、水电这两个经济支柱产业结了缘,并为其发展作出过贡献。这就坚定了整理好这份资料的决心,企望这份资料不仅给后人留下些记忆,还对社会有所启迪。</p> <p>一、尋根求源</p><p> 從昆明市區南行約20公里,就是呈貢縣(今呈貢區)老城,出西門往西北方向一公里多,是當年呈貢縣戶數、人口排名第二的鬥南村。農田主要分布在村西直到滇池的一大片。滇池邊還有個以漁業為主的彩龍村,當時是隸屬鬥南的「小村」。滇池岸邊柳林繁茂,風景宜人,沙灘由淺入深伸進滇池,是當年著名的柳林風景區。鬥南人以種植蔬菜為主業,是昆明市的主要蔬菜供應地,也種水稻自給;村東側旱地較多,種植高梁、包穀。由於人多地少,為了增加肥力,多年用油枯(榨菜籽油剩下的渣料)肥田,由于精耕细作,施肥得当,田地产量较高,农户生活一般较为丰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几位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乡人把花卉种植引入斗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迄今“斗南花市”已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名牌,鲜切花产量占到全国近七成,远销国内外。我们这一支毕氏家族近代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p> <p>这一支毕氏家族曾经有一本近代家谱。根据这份近代家谱,我们的先祖是晋宁县(今晋城镇)草村李姓男子,到斗南村毕姓女家入赘(俗称“上门”)。按照当时的乡俗,入赘后长子随母姓,次子“还宗”随父姓,可是他们的后代五世单传(五代都是独生子),因而已无还宗可能,这样,子孙都姓了毕。至于斗南这支毕家,祖先已无从考据。我们的祖母讲过,她年轻时,村里还讲子君(彝族的一支)话,另据乡人化忠义先生编著《斗南史话》时有过考证:斗南毕姓有两支,一支是土著子君人;另一支由曲靖迁来。由此推论,毕姓一支属彝族的可能性较大。但近代家谱又说毕氏祖藉江苏应天府(今南京市)柳树湾高石坎。族人去南京出差时专门去实地考察,这里只是明朝发兵征云南的军队集散地,许多入滇士兵后代都把应天府作为祖藉显然并不准确。至于彝族可能性较大的这支毕氏家族把祖藉说成应天府,可能与当年的民族岐视严重有关。总之,我们这一支毕氏家族是彝是汉无法定论,但在当今民族团结、融洽的和谐社会里是彝是汉已无关紧要。 </p> <p>近代家谱是从李姓先祖开始。第一代独子毕顺贞、第二代独子毕茂、第三代独子毕中选都在斗南务农,第四代独子毕允考得清朝“廪生”步入士大夫行列,据呈贡县誌记载: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斗南合全村之力修建了直通滇池的清水沟。第五代独子毕复昌应该已进入殷实乡绅之列,取了四房夫人、生下四个儿子,结束了五代单传,并且因为长子毕兴在北京、湖南为官多年、有政绩,清王朝诰封谏议大夫。</p><p>我们的大祖父毕兴一直在省外为官,较长时间是在湖南当“学官”,是哪一级的学官已无法考证,只是从其父诰封谏议大夫推测,品级应该不低。晚年回到云南,三个儿子两个夭折,另一位在昆明出走不知下落,因此,这位当学官的大祖父详情已无法考证。但教育世家可谓从此开始。二祖父毕安、三祖父毕宽都有清代“廪生”功名,二祖父还是呈贡著名塾师,当过县参议会议长。我们的祖父毕宣排行第四,教育世家就是从他兴起的。</p> <p>二、教育世家的起步</p><p>我们的祖父毕宣字韫章(1864-1938年),幼年丧父,在家产纷争中庶出的幼弟遭到不公,只能在家放牛。据传,乡人在湖南见到当学官的大祖父,面责曰:你在这里当官享福,也不管管小兄弟在家放牛受苦,长兄得知后才把他接到湖南读书,成年后回乡完婚,不久考取县学“生员”(俗称秀才)。因母双目失明,不再远游,就近在乡里斗南、江尾、七甸等村设塾教书,开始教师生涯。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参加云南甲午科乡试,考中二十七名举人,因此我们斗南村老宅堂屋悬掛“文魁”匾额,乡人称他为“四勳爷”。之后虽两次进京赶考,均未跨入进士门第,就一直在呈贡从事教育工作,从私塾先生开始,历任县城三台书院山长(校长)等职。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下令维新后改任县劝学所(相当于县教育局)所长,领导全县开办新学。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全县共创办小学堂三十所,其中两所设有高等小学,原三台书院1908年改建为高初等小学堂,祖父兼任校长,成为呈贡县举办新学的领头人。由于他从教多年,教学有方,门生众多,人才辈出,在呈贡有较大影响,据呈贡县誌记载:1909年(宣统元年)依照清廷“预备仿行宪政”设立县自治公所,祖父被委为自治总董(自治公所1911年撤销)并被推选为省咨议局议员。1912年又当选为国家众议院云南省议员,在北京参加过总统选举,以后作为倾向国民革命的国会议员南下广东参加到国民革命阵营中,1917年再次当选为国民政府广东非常国会议员。从广东返滇后乡居故里,1935年当选为呈贡县参议会议长(县参议会1937年暂时结束),1938年因背疽病逝于昆明惠滇医院。</p> <p>祖父从塾师开始,从教20余年,民国时期呈贡藉的高级将领和知名人士多出自他的门下,可谓桃李春风盛极一时。祖父勤思好学,博览群书,我们幼年时曾见家藏的线装书不下数千册。在新旧学并存的晚清和民国初期,他除留心时务外,主要潜心治学,并精于诗文、楹联、书法,可惜手稿已经失散,虽有刻本行世,今已不可复见。据曾任呈贡简易师范校长的云南中医学院教授许子健先生记述:1934年祖父应邀为呈贡县凤翥宫撰写楹联,第一联贴大门:“全县分四区,羡城中凤岭松峦,名称第一;芳春三月好,看海面渔舟花浪,风景无双”;另一联贴正殿: “壮缪一生义,少保一世忠,贯以精诚,各有英名垂两大;汉时三国分,宋臣三字狱,丁兹厄运,独教遗恨历千秋”。(注:凤翥宫又称武庙,供奉关羽、岳飞,关羽谥“壮缪”,岳飞官少保、被秦桧以“莫须有”三字陷害含冤就义,两大指天、地),清词丽句,为时人传诵。另据呈贡县誌文化篇第二辑中《近代呈贡翰墨人物罗话》载:“迨至民国肇造,书法艺术集王、赵、颜、柳诸家之风范,熔合魏晋碑体风度于一炉者,计有毕宣(斗南)、杨云卿、秦光正…”,可见祖父的书法造诣。</p><p>其实,早于祖父从事教育工作,大祖父在湖南当学官,职司就是教育管理。大祖父的外孙洪澍,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回滇后当过讲武堂教官。二祖父的孙辈中,我们的堂兄毕炜毕业于云南大学士工程系,大学期间就休学回乡,在斗南村啟文小学教过书、当过校长;他的儿媳戴炳南长期任教于呈贡县城中心小学、当过校长;堂弟毕煃解放后在玉溪工作期间,创办过技工学校,以后较长时间在地委党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另一位堂兄的儿媳陈翠英任昆明铁路局的小学教师直至退休。三祖父的孙女毕锦华在普洱磨黑镇、昆明市教中小学直到退休,她的丈夫李建也一直是中学教师</p> <p>这是我们的女老祖</p> <p>三、教育世家发杨光大</p><p>我们祖父这一支,从事教育工作的,可谓人多面广。大伯父毕迎斗,清未云南甲等农业学校毕业,奖授“贡生”,22岁就英年早逝。独子毕谨毕业于东陆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学期间就任过昆华工校的兼任教师;他的儿媳陆玉芬多年在云南冶金机械厂子弟小学任教;女儿毕丽珠师范毕业后一直在昆明多所小学任教;孙女毕若兰也是昆明多所小学的教师。三叔父毕运斗,云南讲武学堂炮科毕业,他的儿子毕诠较长时间在呈贡七甸任小学教师。五叔毕逢斗的女儿毕凱多年在云纺幼儿园任教。七叔毕达斗的儿媳陈红梅是勐海县的幼儿教师。我们父亲这一支,更成为教育世家的主力。</p> <p>我们的父亲毕近斗字仲垣(1894-1981年)是祖父的第二个儿子,生时恰逢祖父考中举人,因此乳名“重喜”。六岁起随祖父就读。祖父治学甚严,对父亲管教尤甚,除完成学业外,还要担负两人日常生活中煮饭,洗衣,打扫等劳务。农村生活的质朴和教师之家的清苦,养成他日后一直保持着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作风。1908年考入设在昆明的方言学堂(以学英、法语为主,后来改为云南高等学校预科)。1910年在洋务运动浪潮推动下,清政府下令各省选拔两名优等生进入北京清华学堂作为留学美国的预备生培养,经过严格考试,父亲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当时云南到北京路途遥远,道路艰险,两个16岁的孩子乘火车到越南、换乘海船,好容易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山东,不巧北京城发生瘟疫被滞留济南,幸好云南同乡的著名文人陈荣昌时任山东学台,收留了两个进京学子,留在府衙陪公子读书,直到京城瘟疫解除才雇了驴车到达北京。入清华还不到一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局动荡,清华学堂停课,加上大伯父突然病逝,父亲奉祖父之命南返,考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继续读书。1913年,云南省政府从数百名考生中选拔32名送欧美各国留学,父亲又被选中。据他说当时本可选择去欧美,还是由于大伯父早逝的影响,只能就近选择去香港留学。先入圣·斯提芬学院读预科,1915年考入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1920年毕业、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在国家贫困、内忧外患的二十年代初,父亲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返回云南,最先受聘于成德中学(云南省立第一中学的前身之一)任教。1922年初,由方言学堂同学缪云台先生介绍到个旧锡务公司工作,并偕缪赴香港筹备成立分公司。1922年下半年董泽先生受命筹办私立东陆大学,延揽滇中热心教育的硕彦名流和回滇留学生参与创建工作,父亲应邀为筹备员,先后担任会计、建设委员会委员。1923年东陆大学开办预科,父亲被聘为“算术”讲师,讲授代数课,因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被学生以“毕代数”称之 。1925年,东陆大学正式开办文科、工科,招收本科学生,父亲继续在土木工程系任教,讲授《水力学》、《材料强弱学》(现名《材料力学》)等课程。1930年任昆华工校校长后仍在东陆大学及后改为的云南大学兼任教授,直至1936年,并曾于1934年兼任过土木工程系主任。</p><p>当时父亲正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加之社会紧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因而他兼职较多。1923-1927年由会办张维翰先生介绍到昆明市政公所担任公用课长(相当于现今建设局长)、兼任官商合办的耀龙电力公司副经理,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个水电站—石龙埧水电站的二期扩建工程,包括第二发电厂厂房的建设,发电机等设备的购置、运输、安装,引水河道建设,变压器、输电线路的扩容改造等。技术工作是德国工程师主持,工程组织、内外协调等由父亲负责。当时云南工业基础薄弱,从发电机及其附设装置到建设用的钢筋水泥等,都要向德法等欧洲国家采购,经滇越铁路运到昆明。怎样转运到石龙坝,交通成了难题,散件、小件可以人背马驮,发电机等大件只能等河水上涨期间,经由盘龙江用船运,有的桥还因高度不够而暂时卸顶,船通过后再修复等办法。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第二期扩建工程按期完成,父亲在《云南文史资料》上发表过介绍工程情况的专文。同时兼任三个职务,繁忙程度可想而知。据父亲晚年跟我们讲:三个职务中,还是教授薪酬最高。</p><p>1927年秋,应同乡同学之邀,父亲在旧军队短期做过军需官。因为自命请高,不会与人周旋,形成有职无权的“尴尬”,很快就改任无线电养成所(培训学校)所长,不久又转到地方任调剂职务,1928年末返回昆明。</p><p><br></p><p>昆华工校自1930年3月开始筹建,4月即因陋就简招收了土木科两个班120人,秋季迁入“文昌宫”又增加120名,在边建设、边教学中由小到大,短短数年中迅速成长,并以校风优良,教学质量高而蜚名省内。1933年云南省举行首届初中毕业生会考,虹山中学名列前茅,当时的虹山中学毕业生,解放后曾任云南师大外语系主任的刘钦先生名列会考榜首,虹山中学毕业生多数都能考上高中。中专的毕业生既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又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选择就业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竞相延聘,甚至在毕业前已被预聘一空。选择报考大学的升学率较高,据1936年的统计,升学人数约占毕业生的百分之四十,且刷新了云南考生考取省外著名大学的记录。学校声誉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以能入该校为荣,家长以子弟能入该校为幸。每届招生,报名者异常踊跃,高中部首届招生,录取比例2:1,其后比例逐届加大,到第九届已达9:1;初中部录取比例从首届的4:1到第九届升至15:1,这在当时云南全省中等学校中是罕见的。1942年云南招考地方公费留学美国的预备班,录取的40人中,昆华工校毕业生占23人,仅1940年毕业的高13班(机械科首届)就有七人,后来教育部举办的留学考试,又有多名校友考取。校友中,有的人后来成为知名学者,“两弹元勳”之一的王希季就是昆华工校的高材生。更多的人后来成为我省公路、水利、建筑工程等工业部门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干部,在云南的工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3月,当时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赵增益在一次报告中,讲到教育的重要性时说过:办教育可能当时看不出它有多少作用,若干年后培养的学生在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其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到过许多厂矿企业,不少老一辈厂长,工程师是昆华工校的毕业生,过去办工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云南省的工业建设贡献很大。</p><p>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昆华工校就有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云南青年抗日先锋队”等党的外围组织,父亲对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采取默认、支持的态度。</p><p>特别值得记述的是:父亲还是云南引种美国烟叶的早期倡导者。早在1928年,经过教育界同仁的争取,省政府同意将私营亚细亚烟草公司由教育厅接管,改为官办的南华烟草公司,其经营收入用作教育经费。1930—1936年父亲受省教育厅之聘兼任烟草公司经理,接手后发现由于卷烟原料多系本地产的土烟叶,使卷烟质量低劣,根本无力与外烟竞争,造成连年亏损。父亲认定走出困境的出路应从卷烟原料的改变入手,为此做了大量调研,发现:原来早在1902年,英美烟草公司就在上海建了第一座浦东烟厂和复烤厂,之后又在中国建成多家烟厂。但烟叶主要由美国进口,成本昂贵,为降低成本,他们探求在中国就地种植美烟的可能性,于是对包括云南在内的10个省的49个烟叶种植点作了详细考察。1914年他们向云南省实业司赠送了一批美国、土耳其烟叶种籽和栽培技术资料,云南通海玉溪等地试种过,效果很好。可惜由于接下来的倒袁护国战争和军阀间的连年争斗,加之英美烟草公司不再支持,云南烤烟生产停顿了下来,籽种散落民间。据此,1931年初父亲向省教育厅并省政府呈交了紧急报告,追述云南烤烟种值历史,证明通海玉溪等地:“风土(气候,土壤)相宜”种植烤烟,且烟农收获颇丰,比种植土烟叶获利数倍……,请求省政府通令有关各县,劝导农民搜集散落的烤烟籽种广为种植。省政府批准了这个报告,并向全省34个县发出通令。由于种种原因,通令收效并不大,但紧急报告引起全省上下对烤烟生产的极大关注,省实业厅在昆明大普吉设立的试验站进行了烤烟试验种植,1932年6月将种植实验报告呈交中央实业部,11月实业部批复:同意云南种植烤烟,这就为后来云南大规模引种“美烟”和卷烟工业的兴起打好了基础。迄今,烤烟种植和烟草业已成为云南省的重要经济支柱,应该说,父亲为此作过很好的铺垫。这一段历史云南烟草公司收存的历史资料有记载。</p><p> </p><p><br></p> <p> 1941年,父亲辞去昆华工校校长职务,经主任缪云台先生介绍,到省经济委员会任专员。1943年,受云南省政府委派,到弥(勒)泸(西)水利监督署任副监督(建设发起人张冲将军任监督),参与弥泸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输水干渠工程。至1944年底,因经费不继而被迫停工,监督署解散。1945-1947年任新华烟草公司副经理,此时“美烟”种植已成规模,并成为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p> <p>解放后,1951年父亲被安排到省建筑工程公司(后改建工局)任工程师。尽管同事多为他当年的学生,仍能放下架子、努力工作。1958年退休后,被聘为街道居民委员会文教委员,从事居民文化活动和“扫盲”工作。由于工作积极,曾被评为优秀教师,获省、市、区联合颁发的奖状,被选为五华区人民代会代表。1960年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直至谢世,期间积极撰写自身经历的文史资料和对台广播稿件。1950年他就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昆明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以后又列席过省人民代表大会,被选为五区人民代表,担任云南省政协多届委员,民革云南省委委员(担任昆华工校校长期间按当时政府规定集体参加国民党)。1981年1月在昆明病逝,享年87岁,云南省政协发出讣告,并举办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父亲从香港回滇后从中学教师做起,参加筹建东陆大学并任教,创办并主持昆华工校,前后二十余年,桃李遍及海内外;晚年欣逢盛世心情愉快,放下教授校长的架子乐于街道居民“扫盲”工作,并作出了成绩受到奖励,可谓老有所为。从1960年直到去世都是省文史馆馆员,与同事们一起参加学习,撰写资料,吟诗作对,也可谓老有所乐,终结在文化岗位上。</p><p><br></p><p><br></p> <p>四.教育世家枝繁叶茂</p><p>在父亲的影响和严教下,我们这一辈更和教育、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的母亲万家兰是晋宁县(今晋城镇)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清朝末年随外公在昆明读过小学堂。因外公和祖父同为省资议局议员而结成亲家。母亲十六岁与父亲结婚,嫁到呈贡的农村。按世俗也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之后的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承担起养育子女的全部家务。后来孩子多了,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她勤俭持家、整日操劳,我们穿用的衣物、布鞋等都由她亲手缝制,总算让八个成年子女读完了大学。直到晚年,为支持子女们的工作,我们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多由母亲带过。更重要的是她善良、勤劳、俭仆的精神魅力对子孙的言传身教,应该说,子孙们取得的成绩都包含着母亲的辛劳。</p><p>她一共生育过十个子女,除幼年夭折的九弟毕让和十妹毕俭外,成年的八个都大学毕了业,其中六个从事过教育工作。</p> <p>我们的奶奶出生书香门第的女子,她聪慧,贤惠及善良,吃苦耐劳,为大家庭作出巨大的贡献。</p> <p>奶奶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承担着养育子女及孙辈的重任,小院子里有我们童年的回忆……</p> <p>大哥毕训(1919-1952年)由昆华工校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后因上海遭日本飞机滥炸,转回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在云南人民企业公司、一平浪盐煤厂做技术和管理工作。解放后调省盐管理局任工程师,1952年“三反运动”在一平浪含冤去世。经过多年的申诉,1985年冤案才得以平反,原来是在一平浪盐煤厂任材料课长期间,临近解放时他协助地下党把厂内物资转移到厂外藏匿,避免受到破坏,人们不知底细,“三反运动”中疑其侵吞公物,成为贪污嫌疑,受到隔离批斗,致含冤离世。大嫂赵兰芳(1922-2002年),解放后在昆明师范学校任会计直至退休。他们的三个子女中,小女儿毕品莹在昆明二十四中搞财务、也是一直做到退休。</p> <h3>大哥及小二姐的童年</h3> <h3>小二姐结婚照</h3> <p>2002年最后一次全家福</p> <h3>超洁结婚</h3> <h3>情满俄罗斯</h3> <h3>斯里兰卡令人向前的地方</h3> <h3>小瑞全家</h3> <h3>第三代</h3> <h3>第四代</h3> <p>二哥毕诲(1922-2011年)是我们兄弟姐妹中最勤奋好学的一个,在昆华工校高十三班就是全班学习尖子。毕业后报考西南联大等七所高校均被录取,最终选择了抗战急需的重庆兵工大学。毕业后回到昆明,在五十三兵工厂任工程师,1948年考取留学美国。1950年在斯坦弗大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入伊里诺大学,师从光测实验力学奠基人弗洛赫特教授攻读、1953年获博士学位,时逢美国禁止理工类博士硕士回国而滞留美国,直至1962年才加入美国藉。获博士学位后,先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国际农机公司任工程师,1959年转到威斯康星州马开大学任副教授,1965年转到田纳西(州立)大学任工程科学与力学系教授,1991年以荣誉教授退休。从攻读博士开始,他长期从事光测实验力学的研究,在这一领域有较高造诣,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指导过多名博士研究生,并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芝加哥铁路机车厂等处长期兼任力学顾问。难能可贵的是,虽身在异国他乡,能时时不忘为祖国作些力所能及的贡献。1977年首次探亲就应邀在北京与国内同行做学术交流,以后又三次应昆明工学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长江水科院、陕西机械学院等单位邀请回国讲学,另两次回国探亲,也应邀与有关单位座谈交流;从1980年开始,先后接受和指导北京大学、昆明工学院、长江水科院、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等单位派出的六名赴美访问学者,协助联系安排数名国内访问学者到田纳西大学进修。1991年退休后,又将积累几十年的成套《实验力学》、《应用力学》杂志以及光弹性实验用的材料无偿寄回、赠给昆明工学院,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赤子之情。2011年在美国病逝,终年89岁。二嫂盛克勤是辽宁人,在美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因养育四个子女,未担任过长期工作。他们的子女四人均生长、定居美国。</p> <p>二伯伯全家福</p> <h3>二伯每次回国都带领大家庭一起出游,在那物资短缺的年代,是多么希望二伯伯回国。</h3> <h3>二伯伯48年留学美国并定居,98年领全家回家探亲,到石林旅游</h3> <p>在钱局街敬节堂5号小院中的留影!</p> <p>三姐毕诒1923年生,毕业于云南大学农学院蚕桑专修科。解放后在昆明农校任教,1958年下放到师宗国营农场,一直从事农业技术工作,退休后返回昆明居住。姐夫赵汝中(1915-1983年)毕业于东陆大学士木系,公路工程师。他们的四个子女中,女儿赵芷英曾在昆医附一院幼儿园任高级教师</p> <h3>三姑妈的结婚照</h3> <h3>三姑妈家的全家福</h3> <h3>三峡游</h3> <h3>三姑妈家的第三代</h3> <h3>第四代</h3> <h3>漂亮的小姑娘也变成了大姑娘</h3> <h3>米米也长大男孩了吧</h3> <h3>情满巴黎</h3> <h3>小芸全家</h3> <p>三姑妈全家福</p> <p>四姐毕慈(1925-1962年),1950年由云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全班参军,长期在部队医院从医,1962年因积劳成疾病逝,被追认为烈士。姐夫徐振烈是同班同学,已由部队医院退休。</p> <h3>四姑妈儿子健康家</h3> <h3>与小外甥一起</h3> <h3>健康女儿一家</h3> <h3>健康小外甥</h3> <p>安琪的女儿</p> <p>五哥毕谟1927年生,解放前从虹山中学初中毕业,在云大附中念高中和就读云南大学期间,就是爱国学生运动积极分子,并较早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解放前夕加入共产党。云大外语系毕业后到昆明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期间,服从组织安排到峩山县参加武装斗争。解放后,先在峩山县、玉溪地区做公安工作,后调省政府办公厅、省外事办公室任中层干部,1958年被错处,下放到弥勒国营东风农场。干过田间劳动,炊事员,较长时间在农场小学、中学教书。1978年获得平反,恢复党藉及行政级别。调入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教外语,被评聘为副教授,尔后调学院机关,先后担任院办公室、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担任外办主任期间,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几位老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昆医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的多所大学和香港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他们的专家教授到昆医讲学和办讲习班,先后派遣二十多位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在当时云南高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中是最先开展并取得成果的院校。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从事翻译工作(离休后的前十多年还在继续),曾参与创建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任常务理事(现仍为理事)并在昆医建立了译协分会,2009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1989年以副厅级待遇离休。五嫂赵显朴,1938年生,贵州兴义人,随五哥从农场调入昆医,安排在动物园科工作,已退休。他们的三个子女中,女儿毕品红由昆医口腔系毕业,现为昆医附属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担任医疗及教学工作。</p> <h3>小红结婚</h3> <h3>高洁回国到小红家</h3> <h3>五伯伯家的两个小美女</h3> <p>六姐毕婉,1930年冬月生,解放前加入“民青”。1951年由云大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分配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南工委工作,1952年调回云大农学院。1953年到江苏丹阳参加农业部举办的气象教师培训,回校后为农学院、生物系开出“气象学”课程,1955年晋升讲师,任氣象學教研組長。以後較長時間從事教學管理和黨政工作,先後担任农学等几个学院的教师组成的团支部书记,农学系教学秘书,1957年任农学系主持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1958年参加组建昆明农林学院。1964年参加筹建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先后任校团委书记,教务处副处长。理化系主任等,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71年劳动大学与农业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任过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筹建了农业机械系并任系主任。1983年被任命为中共云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1987年调任云南教育学院(现并入云南师大)党委书记,1991年离休。姐夫张赣生(1927-2009年),剑川人,白族,1951年由云大农学院林学系毕业留校工作。担任过《水土保持》等课程教学,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和党务工作,先后任林学系党总支书记,云南农大党办主任,党委副书记、书记,1987年离休,2009年病逝。她们的三个子女中,大女儿张孟琨从昆医医疗系毕业后留附一院,从事医疗和教学工作,现在美国从事生物医药研究。女婿宋克力昆医毕业后留校任生化教师,赴美国后曾是哈佛大学研究人员。</p> <h3>孟琨与我们的童年</h3> <h3>六姑妈家的故事</h3> <h3>欢乐的一家人</h3> <h3>难得相聚的三兄妹一起出游</h3> <p>七妹毕琼1932年生,1951年服从组织安排,由云大农学院学生调青年团昆明市委学生部工作。1956年,响应周总理提出的青年干部要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作为“调干生”考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60年毕业后分配到昆明市农科所,从事水稻育种、栽培等农技工作。文化大革命后调入昆明三十二中(现昆明第二职业中学),教过生物、政治等课程 ,被评聘为高级教师,1988年退休。妹夫高庆和,1929年生,石屏人,解放前就加入共产党、参加地下斗争。解放后在青年团昆明市委、云南团省委,省林业厅等单位担任中层干部。文化大革命后调省林科所任党委书记,之后调省经委并被派参加筹建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院成立后任政治部主任、纪委书记等职,1990年离休。他们的两个子女中,儿子高核是我们家族第三代清华学子,1984年毕业后回昆工作。在西安交大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女婿李振林是法国卫生研究院实验室的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女儿高洁是实验室挂靠单位的巴黎第六大学职工。</p> <p>七姑妈结婚照</p> <h3>高洁小时候</h3> <h3>七姑妈的故事</h3> <h3>高洁结婚</h3> <h3>高洁幸福的一家人</h3> <h3>七姑妈俩老口出游</h3> <h3>与孙子合影</h3> <p>。</p><p>八弟毕谦1935年生,1957年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1962年被派送清华大学,读完工程力学研究班。返校任教后,1981-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田纳西大学进修。返校后主要从事工程力学的教学和动态光测实验力学的研究,1987年二月评聘为教授。先后主持完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鉴定评价为“国内领先”,“部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的三项云南省应用基础项目和数项横向(厂矿合作)课题也获较高评价。围绕这些科研,培养的十六名研究生全部获工学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其中两篇被国际著名索引刊物摘引,两篇分获云南省科协第一届(1989年)和第二届(1991年)优秀论文评审一等奖。主持的科研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的科研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主编的高校教材《材料力学》已出版发行,在高校使用;参编的三本高校教材也已出版发行。1983年起兼任各种教学行政和社会职务:1983-1984年兼任学校基础课部副主任,1985-1995年末兼任建筑工程及力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实验力学》杂誌编委,云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省地震学会常委理事,云南省科协委员等。由于教学、科研、兼职工作均取得成绩,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云南高校工委优秀党员。1998年退休后,2001-2009年又受聘参加学校迎接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和日常的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弟媳段韵兰,1937年生,1957年由昆工机械系毕业后,一直在工厂从事技术工作,高级工程师,担作过厂的总工程师、副厂长,已退休。他们两个子女中,女儿毕品端,昆医医疗系毕业留校,现为附一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担任医疗和教学工作。</p><p>20</p> <p>八舅的结婚照</p> <h3>八舅家的全家福</h3> <h3>八舅家的故事</h3> <h3>小忠结婚</h3> <h3>出游版纳普洱</h3> <h3>这是斯里兰卡</h3> <h3>冉冉结婚照</h3> <h3>八舅生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