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县白舍镇鄱阳村胡细龙金老人候选2月“中国好人榜”,快来为她投票点赞

文明创建

<h3>  今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9年2月网络点赞评议正式开始。江西共有10事迹12人被推选为2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其中南丰县白舍镇鄱阳村胡细龙金老人光荣入选。</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胡细龙金:三个儿子罹患精神疾病,65岁老人独自撑起一个家(抚州·南丰县)</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编号:孝老爱亲类15号</font></h3> <h3>  候选人事迹将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集中展示。广大网友可通过下载'文明中国'手机客户端或关注“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为我县候选人胡细龙金点赞、评议、留言,也可登陆中国文明网进行网络评议。</h3><h3><font color="#ed2308">点赞方法</font></h3><h3>1、扫描下方二维码</h3><h3>下载“文明中国”APP</h3> <h3>2、点击下方活动,找到活动页面</h3> <h3>3、选择“按类别”并点击“孝老爱亲”,选择15号胡细龙金并为好人点赞</h3> <h3>4、输入验证码完成点赞</h3><h3><br></h3> <h3>5、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h3><h3>关注“文明江西”</h3> <h3>6、点击微信底端“文明活动”,找到活动页面,方法同上</h3><h3><font color="#ed2308"> 微信投票链接:</font>http://aaq.wenming.cn/seniorset/data/e2899972d53a328a7c58fb451330035d/indexTz.html?str=20190203084758&amp;from=singlemessage</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附:好人事迹</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b><b>——记南丰县白舍镇鄱阳村老人胡细龙金</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2018年新春佳节,家住南丰县白舍镇鄱阳村的胡细龙金早已收拾好自家的房屋,屋外干干净净,屋内井井有条……</h3><h3> “再大的困难,咬咬牙我也能挺过去。”66岁胡细龙金异常坚韧。十几年来,她扛起了家庭所有的重担,照顾三个患上精神病的儿子和两个年幼的孙女,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十里八乡的百姓说起她都竖起大拇指,投以同情和敬佩。</h3><h3> “那一两年,真的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2006年,胡细龙金的大儿子黎亮辉担任教师的第5个年头,不时胡言乱语,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患有精神病。后来,一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可是不见好转,病情越发严重。可没想到的是第二年她的二儿子黎亮胜和小儿子黎亮武也相继发病。</h3><h3> “照顾三个患病的儿子,每天心理和身体都备受煎熬,每天就是最简单的洗澡、喂饭都累得不行。”胡细龙金介绍说。不久后,大儿媳和二儿媳提出离婚,离开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并给她留下了两个孙女,一个两岁、一个三岁。</h3><h3> 谈起往事,胡细龙金的眼眶充盈着泪水。胡细龙金的丈夫是村委会干部,工资低,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当时,50多岁的胡细龙金,为多赚点钱贴补家用,白天背上小孙女、推着大孙女,帮别人家干农活、种橘苗;晚上料理家务,为三个儿子穿衣、喂饭、洗衣,每天都疲惫不堪。</h3><h3> 这样的日子虽然过得异常艰难,但夫妻俩相互扶持,遇事也有个商量,总还能坚持。2009年,在享受着国家移民搬迁的政策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胡细龙金家盖起了一幢两层的楼房,全家从漏雨漏风的老房子里搬到了新房。</h3><h3> 眼看日子有些转好的迹象,但不料2012年,胡细龙金的丈夫又不幸查出患上了脑癌,劈头而来的打击差点让胡细龙金对生活失去信心。悉心照顾两年的丈夫,2014年撒手人寰。</h3><h3> 丈夫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胡细龙金的肩上。平时,她照顾一家人的日常起居,种了2亩白莲,有空就去村附近的圣莲公司做香扇,一年下来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小儿子病情日益严重,生活无法自理,由于实在照看不过来,胡细龙金只能将小儿子黎亮武送去了罗坊精神病院,但她坚持每10天就去趟医院为小儿子洗澡、换衣,收拾一下。</h3><h3> “要不是政策好,我们家可能就撑不下去了。”胡细龙金反复提起,十多年来,每任分管民政的副镇长都对她家特别关照,每年都积极为她们家争取低保、教育扶贫、代缴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应有政策,给予她们的家非常大的帮助。现在的她家每月都有几百元的低保补助,儿子们的医药费都能报销,两个孙女每年都有教育补助……</h3><h3> “是奶奶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是奶奶起早贪黑,成天受累,把我从两岁养到了十五岁,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她……”一边回味着两个孙女说的话,一边看着墙上贴满的奖状,胡细龙金甚感欣慰。她说,最困苦的日子都已经过去了,如今全家人的生活都有了保障,看着两个孙女一天天长大,她感觉生活中充满着希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