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路上 华外er与你同行——衢州华茂八(12)班“让寒假发现最美的自己”课程实践主题活动记录

Tree_xxx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前方特报喜讯一则:</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此篇作品获得了</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校长特别奖</i></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即特等奖~</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谢每位读者的支持与鼓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以下为原文部分——————</span></p> <p>队长:毛毛雨</p><p>队员:陈偲菡 程希玥 徐轶 张艺馨 祝雯慧 张仲杰(按学号顺序排列)</p> <h3><font color="#333333"><b>引子</b>:</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就决定是它了!——<b>创文寻美教育</b>。”</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定下实践主题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隐隐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不平凡的寒假。</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因为创文,是个不平凡的话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创文的含义。二○一八年这一整年,衢城与这两个字联系十分紧密。用李清照的话来说,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用朱自清的话来说......</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font color="#333333">《创文》</font></span></h3><h5><font color="#333333"> 盼望着,盼望着,志愿者来了,国检的脚步近了。<br> 一切都像刚下令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人礼让起来了,街宽起来了,衢城的交通有序起来了。<br> 小鹿和老爷爷的标牌偷偷地从地上插进去,崭新的,元气的。校园里,公司里,瞧去,一块一块满是的。侧看着,手指着,欣一下赏,拍几张照,发几条朋友圈。公路上车驶过,轻悄悄的,人行道行人走过,笑眯眯的。<br> ……</font></h5><h3><font color="#333333">(小声暗示:美篇结尾有彩蛋)</font></h3> <h1>活动记录一览<br>一、准备工作<br>二、开始调查<br>三、调查报告<br>四、活动心得<br></h1><h5>(多图,流量党注意❗️)</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准备工作</h1><h3><b>1.构思 </b>通过艰难(划掉)的小组讨论,我们初步形成了思路并制成了研究方案的思维导图。</h3><h3>由于此导图太过面面俱到,最终我们只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调查目标。</h3><h3>👇🏻</h3> <h3><b>2.材料准备</b></h3><h3> 计划中“行动”的前一天,为明天的活动能顺利进行,我布置了第一个任务。每点亮一个代表任务完成的√,我们的信心就增强一分。</h3><h3>我们队员的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h3><h3><br></h3> <h3><b>3.实物准备</b></h3><h3>我们准备了纸质调查问卷、笔和一条横幅。</h3><h3>活动当天,每个人都穿上了印有大华外校徽的校服,戴上了红领巾(except我们的御用摄影师,他太兴奋了导致忘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调查进行时</h1><h3><b>1.撸起袖子加油干——调查初体验</b></h3><h3><font color="#808080">➷坐标:国金中心</font></h3><h3> 队内分配好调查问卷后,我们决定分头行动,以达到高效率的目的。透露一下开场白: “叔叔/阿姨/小姐姐/哥哥/同学,您/你好,我是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现在在做关于创文的社会调查,想请您做一份小问卷......”</h3><h3> &nbsp;</h3><h3> 在调查过程中,作为记者而言,小白得不能再小白的我们不免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硬着头皮被轻蔑的目光上下扫视,连着遇到几个直接拒绝的......但大多时候,让我们记忆深刻的还是惊喜。</h3> <h3>“当我对一位母亲进行采访时,旁边的一位小朋友在认真地听着我的问题,并且帮妈妈补充回答,”<b>让祝同学惊喜的是,</b>“原本以为小朋友会不耐烦的催促着妈妈,没想到她却积极参加,这让我很是惊讶!”</h3> <h3><b>  陈同学表示,自己由于这事受到鼓励</b>:“在我们对一家店铺的收银员姐姐进行问卷调查时,她虽然在看见问卷时推脱说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最终还是在我们的问卷上认真地写下了自己对于创文的真实感受,且态度非常友善,给了初次做社会调查的我们一个鼓励。”</h3> <h3><b>  程同学在调查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位热情的阿姨。</b>“她在配合采访前拿出手机,拍下了我们的调查问卷。”程同学猜测,这位阿姨会将照片发到朋友圈里。“这也算是为我们的行动做宣传啊。”程同学手里拿着填满的调查问卷,轻轻舒了口气。</h3> <h3>  总之,结果是好的:我们收回了比最好打算还多8份的调查问卷。</h3> <h3><b>2.四人的奋战——当街采访</b></h3><h5><font color="#333333">➷坐标:水亭街</font></h5><h3> 下午三点左右,另三名队员由于时间安排的冲突离开场地,留下我、陈同学、程同学和张同学四人继续奋战。</h3><h3> 我们的任务是当街采访——关于“创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我们收到的有效回答有十个左右。</h3><h3> 但!是!</h3><h3> Actually(事实上),我们试图采访的市民人数可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实际采访的市民约有四十个——甚至更多。为什么数据对比这么惨绝人寰呢?</h3><h3> 那是因为我们遇见了刚回家过年不了解家乡现状的、有急事要赶紧跑走的、太害羞不敢说话的(是一位小朋友)、不知道为什么就拒绝的……也许我们四个可以一起出本书,书名就叫《论采访失败的一百种方法》。</h3><h3> 嗯,可能此日不宜采访吧。</h3> <h3>  也有这般认真的人给我们心里注入了希望。</h3><h3><b> 张同学</b>说:“步行街上遇到了一位二中的学霸姐姐,她拎着很多东西(应该是为了准备过年),但是我去采访她的时候,还是很耐心的回答了我的问题。她是我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对待创文一事(我的问题)最认真的人。”</h3><h3><br></h3> <h3>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总算是收到了足够数量靠谱的回答。然后大家分道扬镳,各回各家。我们小队的调查&amp;采访行动就此告一段落。</h3><h3>终于坐上车时我用酸痛的脸部肌肉牵动嘴角。</h3><h3> 唉,不经意让笑容摆太久,脸都僵了。</h3> <h1>三、调查报告</h1><h3> 将手中的问卷的数据录到表格上并制作统计表磨磨蹭蹭花了三天(叹气),当然还寻求了外援(我老爸)。调查结果如下:</h3> <h3>采访结果如下:</h3> <h3>  ①印象最深的是<font color="#ed2308">志愿者</font>。天寒地冻,他们依然站在路口维持交通。</h3><h3> ②这位小姐姐说了她的学校:<font color="#ed2308">衢州二中</font></h3><h3>(衢二中是创文必查学校),她认为学校在创文过程中做了很大努力。有几个星期在不停的大扫除,寝室里也是,教室里也是。学校也开展了宣传教育,也会有一些知识普及。另外,老师还向她们说创文对衢州的意义。一直在动员学生为创文做贡献。</h3><h3> ③公交车上有播报过衢江边有位<font color="#ed2308">小朋友</font>在捡垃圾,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创文做贡献。</h3><h3> ④印象最深的是看到许多很小的<font color="#ed2308">小朋友</font>在路边捡垃圾。</h3><h3> ⑤印象最深的是创文以来大多数<font color="#ed2308">司机</font>都能礼让行人。</h3> <h3>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h3><h3> 1.创文普及工作比较到位,但没到“全民参与”的地步。</h3><h3> 2.创文以来城市变化很大,且大多数是给市民提供便利的变化。</h3><h3> 3.“志愿者”行动开展状态极佳,是衢州创文的鼎力支持。但还需要更多人参与。</h3><h3> 4.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没有不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的。</h3><h3> 5.从调查数据来看,创文工作有越来越好的趋势,但仍存在不足。</h3><h3>不足主要有:创文时间不够长,导致市民素质没有完全提升;部分拆迁房可尽快清理。</h3><h3>(以及,有位参与调查的匿名市民留言“希望能越做越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活动心得</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 <span style="font-size: 17px;">在这次活动中,虽说我们是以“收集者”一般旁观的角度参与,但其实在收集的过程中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创文”的积极氛围中了。</span></font></h1><h3><br></h3><h3><font color="#ff8a00"> 卫生更到位,交通更有序,市民素质进一步提升</font>——衢州这些可喜的变化,无一不给衢州<font color="#ed2308">轰轰烈烈</font>创文的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细心的群众也看到了变化背后的“英雄”们:志愿者、捡路边垃圾的小朋友、管理秩序的交警,以及每一个为创文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的人。</h3><h3> 用一句歌词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感谢你给我的光荣,我要对你深深地鞠躬。”</h3><h3> 这首歌,名《光荣》。</h3><h3><br></h3><h3> 其实创文也是一个契机。创文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像蝴蝶效应,但有所不同。我们称其为<b><font color="#1564fa">“创文效应”</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 “有没有创上”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对我们来说,思考、思考,思考从创文中学到了什么也很重要。如今文明城市的概念已经一点一点在市民心中成型,“做有礼衢州人”的口号也深入人心。呼吸着今天的空气成长起来的我们,或许正是受益最大的人群。这种空气,其实是最值得我们去感受的。</font></h3><h3><br></h3> <h1>  这篇活动记录到这里就结束啦,在这里祝我们每个人深爱的衢城发展得越来越好!</h1><h3>如果屏幕前的您也想这样祝福衢州,就动动大拇指——请为我们的美篇点赞(按下文末在屏幕左下角或右下角的👍🏻即可)</h3><h3>*下图来自微博@衢究院,已經授权</h3> <h3>说好的彩蛋来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创文》</h3><h3> ......</h3><h3>  水里污染渐渐少了,地上垃圾也少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创文工作去,“一年之计在于春”;2019年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h3><h3>  创文的衢州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h3><h3>  创文的衢州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h3><h3>  创文的衢州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h3> <h3>调查花絮一则➳</h3><h3>“某同学甚至盯上了一只衢州猫。”<br></h3><h3>(猫什么也没做,猫是无辜的)</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篇文字/制作:毛毛雨</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陈偲菡 张艺馨 祝雯慧 张仲杰</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您的支持-</h3>

创文

衢州

我们

调查

问卷

同学

采访

小朋友

志愿者

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