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有很多种身份,是大孙女、大女儿、大姐、大姑、大姨,一个“大”字让我的前二十年被“谦让、忍让、榜样”束缚着,在家人的“希望”中慢慢长大,好不容易成年了,原以为可以做自己了,没成想又不由自主的变成了媳妇、儿媳妇、孩子妈……,然后在新一轮的“期望”里继续前进,不知何时我成了最不了解、最不懂自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的人。</span><br></h3> <h3> 我不喜欢照镜子,不喜欢拍照</h3><h3> 在我的记忆里,自己是个倔强的灰姑娘,虽穿着打扮土气,但我拥有善良的光,我真诚爱笑,亲和力好,是邻家温婉的大姐姐;我坚强努力,有小家碧玉的干净气质,可每次看到镜子、照片中的人,总会莫名的失落,不想承认那个粗犷、严肃的脸竟然是我的。为了不自己打击自己,我选择了逃避,尽量不去看真实的自己,一心沉浸在幻想中,执拗的认为那个长发飘飘、天使脸庞魔鬼身材、诚挚和善的形象才是真实的自己,美丽灵魂中的自己。</h3> <h3> 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愿意不断“完善”自己</h3><h3>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别人夸我、肯定我,我就会很知足,可以开心很久;可如果有人鄙视我、贬低我,我就一定会记牢,然后用行动狠狠的证明他是错的。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舅舅说我很笨,比一般人都笨,以后肯定不会有出息,考不上大学。我信了,然后我很认真的念书,每天披星戴月也坚持上学,哪怕夜黑风冷、狂风暴雨,我都独自坚持走下来,待到高考那年,毅然选择逃离家乡,不听任何人的任何意见与建议,去到几千里外寻求解脱,开启一个人背井离乡的“自由模式”。似乎是习惯了,生活中只要有人说我哪里不好,只要我认为是可改变的、中肯的,我都会想办法去完善自己,哪怕过程很痛苦,却仍乐此不疲。</h3> <h3> 十年,十年,又十年,转眼我三十多了,回头看看,我却茫然了。不明白自己一直这么努力迎合生活到底是为什么,生命和生活都是自己的,明明我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决策意识,可为何过去总觉好像一直在为别人活着?我好像找不到最初的自己了——我远行的初心为何?我是什么性格?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我?……想来想去,我想明白了,其实我最想的是能与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有一次邂逅,面对面的凝视,发自心底的交流一次,真正的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最想过的生活。</h3> <h3>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肩负很多种身份,因为角色不同,想问题做事情就会有所差异,伴随年龄的增长,身份的增多,所受到的束缚也会越来越多。年关又至,我们又会增长一岁,我不知道朋友们是否也会如我一般,夜深人静之际暮然回首,发现伫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竟是自己。我们不断的被各种形式、趋势推着向前奔跑,仅仅为了获取更多被社会价值观所公认的收货,却无暇顾及成长过程中可曾丢失过什么,是否还能找到那个最初的自我。岁月如梭,参差景色,有舍有得,你,还懂自己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