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最近电视连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火了,故事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讲述一个家宅的兴荣,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奋斗传奇。</h3> <h3>未看之前,心想该剧总不过是俗气的宫斗戏+宅斗戏复合版,大约就是俊男靓女们的爱恨情仇吧。可最先我被吸引的却是名字,之前剧作名字一贯行简,现在名字偏长且更诗画,居然用到了我最崇拜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h3> <h3><h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h3></h3><h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h3><h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h3><h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h3> <h3>好吧!剧作名字诗情画意,不仅当红俊男靓女为主角,也是金童玉女银屏佳偶第一次同屏联袂主演。试着一看便不可自已,有天尽然追剧到临晨3点多,上床睡觉先生问你这是刚睡下还是天快亮了,心里惭愧失笑说:“睡吧睡吧,还早着呢”!</h3><h3>如此吸引人主要源于两点,一是被跌宕起伏的主人公的命运所牵绊,二就是发现一个巨大的规律并要深究其原委。知否知否火了背后的真谛,你看出来了吗?</h3> <h3>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吃除了物质方面填饱肚子的基本功能外,吃饭即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社交。有些专家还总结了健康吃饭的“四项基本原则”即“淡”、“粗”、“乱”、“色”。</h3> <h3>一种物件的普及——凳子是和餐制的基本要素,东汉之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吃饭是分餐制,东汉画像石“西王母”拓片据说是中国最早的凳子的记载,中国也便从分餐制发展到和餐制,到了和餐制,前庭后院的风雨故事也便多了起来。</h3> <h3>我国的古代小说中,不乏对餐饮菜谱饮食文化的场景与描述,首屈一指的便是《红楼梦》。陈诏撰有《舌尖上的红楼梦》这本书,就详细地描述了从饮茶到各色食谱,再到满汉全席的各方面。</h3> <h3>《红楼梦》中的诗仔细总结起来也颇有造诣,园子里面的宝黛钗们还结了诗社,这个阶段是园子最美,公子小姐们最幸福无忧的日子,总结前后有将近六次诗社。第一次是探春发起的海棠诗社,湘云知道后也闹着做诗入了社,并请客做东开一社作菊花诗,也附带着有了螃蟹宴。古人云:无酒不成席,可见这是粗人们的见解,应该是无席不成诗吧。</h3> <h3>宫斗戏《甄嬛传》收视率最是拔得头筹,戏中不仅有女人尔虞我诈的宫斗大戏,而且还有各宫娘娘的小厨房每日上演的宫斗日常小吃或名菜。</h3> <h3>借此邀皇帝来自己个宫中,间或就有品茗,小聚,艺技等方面的夺宠技术。其中耳熟能详的名吃就数豌豆黄、桃花酥、菱粉牛乳香糕、珍珠丸子。</h3> <h3>可见女人们要在宫中屹立不倒,最要懂得利用吃饭的种种技巧,吃饭这个技巧应用得好、妙、巧,不仅能饱腹,保宠,甚至可以保命。</h3> <h3>我们回忆一下宫斗戏的典范剧作《甄嬛传》吧,画面推到皇宫远景,拉近便是皇宫里皇帝与或是皇后或是妃子们进膳,此时精致的膳食便是摆设,皇后或是妃子们与皇帝说些亲疏远近、忠奸谋算和心机深沉,足可见吃饭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有多么重要。</h3> <h3></h3><h3>《知否知否》有几个典型的场景就是皇宫和澄园,皇宫吃饭的戏与上大致相同。我们且看澄园中的吃饭大戏,好多场面都是男女主人公在那里用餐,但并不是普通吃饭而已,或秀恩爱,或耍脾气,或计谋算。</h3> <h3>《知否知否》第35集,由于朝廷立储,礼部等衙门官员加班不能回家,明兰给父兄去送饭,其中就有鱼脯汤深受父兄同僚们喜欢。明兰详细地称述了这道汤的做法: 先把鱼肉片开,再用盐姜汁和冷酒腌上一个时辰,用葱段放在温油里,反复煸炸即可。诸位大人心火大,嘴里没味道,这道菜微辣鲜咸,轻酸薄甜,极是开胃爽口,一定很下饭。</h3><h3>大家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平常的、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实则表现了明兰深明大义,为别人着想,心思缜密,敢想会做。</h3> <h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个性和习惯的培养和影响太大了,原本自小生活在不同家庭的两个人,通过婚姻走到了一起,磕磕碰碰实在是太过平常,且人们往往通过争吵这种沟通方式非要辩个谁对谁错。被誉为“婚姻教皇”的约翰·戈特曼,曾对10000多对夫妻,进行长达40年的婚姻关系追踪,发现80%的离异,是由于吵架、冷战造成彼此疏远,最后丧失了亲密感。</h3><h3>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对与错,有的只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甚至是三观上的不同……只要你明白其中这个道理,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说理的地方是法院,生活中的烦恼纠结就会一扫而光。但这个道理也就是婚姻经营中的小技巧,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如果排序明兰就想得透彻:选择、经营、技巧。</h3><h3>嫁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才貌、才气,还是人品?明兰与祖母的一段对话道出了其中玄机,给出了答案:要看他的最低处,品性的最低处,才是决定婚姻长短的标尺。</h3> <h3>宅斗戏和宫斗戏及其复合版看过不知多少,为何更喜《是否知否》?以前的剧作不外乎就是攻和防,要不害人,要不防人害,可《知否知否》中的明兰虽天资聪慧,但心性纯良,抱朴守捉,不惹事不害人,但遇事绝不怕事,巧妙智慧、干净利落、平衡各方地解决事情。这也便是我喜欢的生活和信条。<br></h3><h3>曾看过这样一段话:“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h3> <h3>好的婚姻,会让你越活越精彩,而坏的婚姻,会慢慢消磨掉你原有的光彩。我的女儿祝福你:</h3><h3>愿你嫁给能理解你,视你为珍宝的男人;</h3><h3>愿你嫁给能屈能伸,自信有底气的男人;</h3><h3>愿你嫁给成熟稳重,独立上进的男人;</h3><h3>愿你嫁给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h3><h3>女儿,你只能,也必须嫁给幸福。</h3> <h3>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最好的生活。</h3><h3>新的一年,你我共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