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我来了

大浪淘沙

<h3>巴黎是我们欧洲八国游的第一站。</h3><h3>法航的A320空中巴士宽敞舒适,每个座位前还配有显示屏,不仅能随意点看古今中外的影视剧,还可实时知道飞机的地理位置和有关飞行的各种情况,十几个小时的空中生活,可口的点心饮料,(竞然还有各种洋酒供应),细心周到的服务,让人丝毫没有感觉到疲倦,寞寞和无聊。</h3> <h3>巴黎,我们来了!</h3> <h3>巴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远很远。它位于法国偏北部的巴黎盆地中心。塞纳河从东向西缓缓流过市区,呈一个弧形,把巴黎分成南、北两部分。河中有一个岛屿,称为西岱岛,这便是巴黎的诞生地。远在公元前3世纪,一个称为“巴黎吉”的部落居民就来到岛上定居。他们以打鱼为生,把周围的河水当成保护自己的天然屏障,岛上只有渔民和渔船。</h3><h3>公元前52~51年,罗马人征服该地,起名“吕台丝”,意即“水中屋”,城区向两岸发展,人口逐渐达2.5万人。公元3世纪吕台丝改名为巴黎。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写道:“几百年来,巴黎一直是一个有两座桥的小岛。”后来由于罗马人、匈奴人、诺曼人及其他民族的不断入侵,破坏了岛上居民的安宁。为了自卫,巴黎吉人就筑起城堡。由于它是沟通地中海与英吉利海峡的要地,也是日耳曼通往伊比利亚半岛的必经之地,与外界交往日渐增多,因此,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h3> <h3>巴黎戴高乐机场是欧洲第二大空中航运中心,机场登机口数量世界第一。</h3><h3>虽已建造多年,高大尚不减当年!无论是在文化,美食,购物和功能设计方面,都是旅客巴黎之行的延伸,是旅客体验巴黎现代时尚生活的绝好场所...</h3> <h3>便民设施非常的人性化。</h3> <h3>我们将在此转机去意大利罗马。</h3> <h3>有人在工作,有人在打哈欠,还是我最轻松悠闲...</h3> <h3>欧洲老了,“空少”大多是大老爷们,但服务质量和水平确是第一流的,赞一个!</h3> <h3>这是我们这次欧洲游的路线图,实标上走了大小有十一个国家。除了巴黎飞罗马和最后阿姆斯特丹飞巴黎外,其余行程全是这位极其尽职,优雅,不失风度的意大利司机开着旅游大巴带我们纵横欧罗巴,放眼看西洋...</h3> <h3>建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最初是为了迎接世博会及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总高324米,其造型是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 。建成后一直是俯瞰巴黎的最高点。</h3> <h3>自由的法兰西,浪漫的梦巴黎,埃菲尔铁塔才是你们在世人心中的标志。</h3> <h3>镜头里的巴黎更像世外桃源,漫步塞纳河旁,在埃菲尔铁塔下倘佯,邂逅一段令人心醉的爱情...</h3><h3> ——《天使爱美丽》</h3> <h3>在大巴驶入巴黎市区之后,我就一直在寻找她的影踪,当我真的看见她的时候心中还是不免激动难耐! 哈哈,想起小时候一直喜欢在纸上画她,每次在电视上看她,不知道喜欢她那里,但就是很迷恋...小时候还会想,什么时候能去巴黎看看呢?今天终于梦想成真...</h3> <h3>铁塔曾被人称为“金属的芦笋”,讥讽为“钢铁的怪物”,建造之初,大作家莫泊桑,小仲马还联名300多位著名人士联名写抗议信。本来计划1909年要拆除的,但因为当时无线电报技术刚刚兴起,铁塔是最理想的天线发射平台,使其幸存下来并逐渐被人接受,如今已成为巴黎人的骄傲和喜爱。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远去,人与人,人与景致,人与自然总会相互理解的。</h3> <h3>与熟悉的“铁娘子”合个影。</h3> <h3>自由万岁!</h3> <h3>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年,历时四百年完工。后得名于雨果的同名小说而为人们所熟知,而它同样在建筑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h3> <h3>素颜的圣母院...</h3> <h3>靠近赛纳河的这面似乎更漂亮。</h3> <h3>钟楼怪人托着腮帮子,俯瞰着巴黎的街景,仿佛在思考着什么?</h3><h3>他的原型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据美丑对照原则塑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身上,让他受尽嘲弄,但其内心的品格与外表形成鲜明反差。他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重感情的人。他对爱丝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夹杂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永恒、高贵纯朴的爱,展现的是一个灵魂美的高尚形象。</h3> <h3>通向圣殿之桥...</h3> <h3>众人齐唱圣歌,温暖的烛光,屋顶射入的光束,都让人感觉到虔诚而又神圣。</h3> <h3>内部装璜严谨肃穆,彩色玻璃窗非常吸人眼球...</h3> <h3>旁听,感受...</h3> <h3>祈祷...</h3> <h3>施与舍...</h3> <h3>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变成斑斓的色斑投射到墙壁上,更显几分神圣色彩...</h3> <h3>玫瑰窗和点燃的腊烛...</h3> <h3>忏悔室。</h3> <h3>这里是巴黎的地理中心标记,我们将从这”0”点出发,领略法兰西的伟大...</h3> <h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h3> <h3>卢浮宫1546年开始兴建。之后的历代王朝都在巴黎为自己树碑留名,修宫殿、造花园、建广场、修喷泉。巴黎的许多重大建筑是在“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的年代出现的。他下令兴建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表现王权的尊严和国王的荣耀。当时,法国宫廷生活的奢侈豪华为欧洲各国封建王宫津津乐道,羡慕不已。17世纪与18世纪,法国的统治者曾迁都到巴黎西郊十几公里的凡尔赛,但巴黎仍是国家宗教、文化、艺术中心。欧洲各国依然以巴黎为榜样,巴黎市的许多建筑都被仿造。</h3> <h3>从12世纪的城堡,到16世纪的皇宫,再改建为19世纪的博物馆,卢浮宫历经800多年达到今天的规模,拥有40万件展品,建筑面积广达六万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博物馆。这样丰富的馆藏对于游人来说,是幸运也是负担。因为没有人可以在短时间甚至几年的时间浏览完这些艺术品。对大多数游人来说,参观卢浮宫只是一个没有错过的遗憾。</h3><h3>来这里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排队的人绕着玻璃金字塔站了一圈。我趁排队的时候仔细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想象着天才建筑师贝聿铭在设计改建卢浮宫时,是如何想到用现代极简主义风格的玻璃金字塔来装点卢浮宫的入口的呢?新与旧是如此完美的融合,耀眼于世,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当我随着人流穿过了金字塔,看到通过玻璃折射的光彩如同幻影,随着移动的电扶梯缓缓而下到宫殿之内,似乎明白些什么:这座被卢浮宫环绕的现代金字塔,仿佛象一条被施了魔法的时空隧道,穿过去,我们就可以和古老的文明相遇了...</h3><h3><br></h3> <h3>这组倒金字塔和卢浮宫入口那个更庞大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但是,在宗教符号学专家兰登的眼里,倒金字塔却象征着神圣女性的圣杯,下面的正金字塔则象征男性的“剑刃”。圣杯在上,剑刃在下,这正好照应了小说中隐修会大师、卢浮宫馆长索尼埃在“拱顶石”上留下的神秘诗句:“剑刃圣杯守护着她的门宅,星空下她可安息无碍”。</h3><h3>当然,那些都是虚构的,真正的“圣杯”正是这座前皇宫里面珍藏的瑰宝!</h3> <h3>欧洲行最佳照片,算是沾了点卢浮宫的艺术之光...</h3> <h3>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h3> <h3>断臂维纳斯,青春美的女神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力山德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的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手臂线缺的大理石雕塑,法国军人重金收买后献给国王后存列于此,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成为爱与美的象征。</h3> <h3>达芬奇1503年完成的不朽杰作《蒙娜丽莎》是众多绘画作品中最受人瞩目的。又称《永恒的微笑》,被认为是西欧画史上首幅侧重心理描写的作品,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她那温和的目光总是微笑地注视着你,生动异常,仿佛她就在你的身旁...</h3> <h3>每天都有世界各地来的人在此围观...</h3> <h3>与女神的近距离接触...</h3> <h3>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创作于公元前三世纪,高326公分,站在一座石墩上,是座无头无手的雕像。1863年从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废墟中发掘出来,尽管失去了头和手,但看得出她正迎风展臂,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场战争的胜利,成为已知雕像中表现热情奔放与动态最完美的作品。</h3> <h3>头上三尺有神明...</h3> <h3>路易·达维德的《拿破仑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大典》,记录了拿破仑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国王加冕的盛况。画面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地位,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头戴皇冠,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的头上戴去。</h3> <h3>保罗.委罗内塞《迦南的婚礼》,当初是为圣乔治修道院的饭堂而作,描述的是圣经新约中耶稣去加利利的迦南参加一个犹太婚礼的故事。其中一个亮点是当婚礼中酒不够时,耶稣将水变成了酒,也就是《约翰福音》中记载的耶稣行的第一个奇迹。使很多人相信了他从而跟随他...</h3> <h3>传说中的那张为了让人体显得更柔美、更修长,将背脊的那条曲线画的比正常人延长了二公分的画。</h3> <h3>《加布里埃尔姐妹》右是亨利四世的情妇,图是在测试她是否怀孕(这样也能测试怀孕?哈哈)。亨利四世非常喜欢这个情妇,甚至废除与玛丽德梅德西斯王后的婚约。</h3> <h3>名作,一览无余...</h3> <h3>佳品,似男非女...</h3> <h3>这尊花岗岩雕刻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卢浮宫的古埃及文物馆入口处。法国著名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ois Champollion)在1822年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在他的推动下,法国国王查理十世(Charles X)收入一系列埃及藏品,其中就包括这尊斯芬克斯像。</h3> <h3>卢浮宫地下一层的埃及馆。</h3> <h3>绘画收藏是卢浮宫精华之一,甚至是卢浮宫最初创建的目的。卢浮宫所收藏的绘画之全、之珍贵是世界上各艺术馆不能比拟的。绘画馆共有35个展厅,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国画家的作品,三分之一来自外国画家,14到19世纪的各种画派的作品均有展出。</h3> <h3>坐在这里,突然想起,让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卢浮宫是允许游人拍照的。可是,那么珍贵的历史艺术品怎么能承受得了频频闪亮的照相机闪光灯?于是我开始相信,关于卢浮宫的传说:大部分作品都是复制的。唉...有时候,以假做真也是迫不得已...</h3> <h3>小凯旋门为庆祝拿破仑.波拿巴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造的,位于卢浮宫对面,杜乐丽花园入口,也被称为“卡尔赛门”,“骑兵凯旋门”。</h3> <h3>巴黎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之一。</h3> <h3>凯旋门的全称“雄狮凯旋门” ,1806年为了庆祝在“奥斯特里茨战争”中的巨大胜利,拿破仑在这里放下了第一块基石,遗憾的是他没有看到它的落成,在他过世20年后,法国人民在凯旋门下为他补办了葬礼。</h3> <h3>协和广场,原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路易十六成为在此第一个送上断头台的皇室成员,随后的两年内,共有1343人在此掉了脑袋,所以又叫“革命广场”,是法国人民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恐怖统治时期结束后的1795年改称为协和广场,寓意人们期望它能成为一片和平与和谐的土地...</h3> <h3></h3><h3>协和广场的中心摆放着巨大的埃及方尖碑 ,上头装饰着象形文字赞扬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统治,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方尖碑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h3> <h3>世界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凯旋门处,经过300多年的演变,香榭丽舍大道成为法国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大道,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道”。“香榭丽舍”意为“乐土“,希腊神话中的“天堂”。</h3><h3>或许是我们中国的商业街,步行街后来居上,看大了我的眼界吧,来到香街,倒觉得不是想像中的那样让人惊奇...</h3> <h3>凡尔赛宫一开始只是法国国王的行宫,后来路易十四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无限奢华的宫殿,在这里居住过路易十四之后法国的历任国王和皇帝,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不论如何,凡尔赛宫始终是法国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的一座华丽的纪念碑。</h3><h3>凡尔赛宫建筑在一片细软的沙泥地上,据说如有陌生人经过时会发出沙沙声,方便监控皇宫周边的情况。</h3><h3></h3> <h3>正门前方广场上的太阳王路易十四骑马像。</h3> <h3>金碧辉煌的宫殿大门,路易十四非常喜欢黄金色,在凡尔赛宫内金色几乎无处不在,极尽奢华。原本我认为很俗气的金色,在这里应用得美仑美奂,让人不禁赞叹并从此喜欢上这种高贵的颜色……</h3> <h3>这是正厅入口处,悬挂着价格不菲的施华诺斯奇的水晶吊坠。</h3> <h3>海格立斯厅,皇家礼拜堂,见证了许多王室的重大事件,如王子公主的出生选礼和婚礼。后改为国王接见厅。</h3> <h3>《伊菲革涅亚的献祭》</h3> <h3>欧洲的教堂和宫殿最惊为天人的地方就是天花板,这里的雕刻和壁画是整座建筑的精华,是永远搬不走的馆藏品(那时候的欧洲人真太有远见了),可以想象当初那些艺术家为了描绘出这么精美的图画是多么艰辛(必须要躺着作画,而且一画就是好几年),才能给自己的后人留下这么多艺术瑰宝。我们每进一个厅堂参观都要先抬头看看,啧啧赞叹一番再接着参观其他……</h3> <h3>天花板上的乌阿斯的名画,题目是“维纳斯在她的王国里施展神性和力量”。椭圆形的图画中央,美惠三女神正在为爱神维纳斯戴上花冠。</h3> <h3>海格立斯厅著名的《西门家的筵席》。</h3> <h3>凡尔赛宫不只是展品珍贵绝伦,就连墙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精雕细琢,金碧辉煌,由此可见法兰西文化艺术的熣灿光芒。</h3> <h3>路易十四全身塑像。</h3> <h3>富饶厅又名丰收厅,曾是路易十四的古玩陈列室。</h3> <h3>歌功颂德之典范...</h3> <h3>这是签订著名的《凡尔赛和约》的镜厅。</h3><h3>镜厅的美是照片中映射不出来的美,你需要亲临其景,才能体会到。试想一下,当夜幕降临,千万支蜡烛被全部点燃,烛光摇曳,灯影疏歇,洒落下万千朵斑驳的亮点,再经过剔透的水晶折射出的晶莹光芒,该是一场多么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h3> <h3>镜厅所有的门都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和对面的窗户遥相呼应,进入这个走道立即感觉明亮许多,廊的两边放了许多精美的雕塑,非常华丽。</h3> <h3>与国王合个影。</h3> <h3>路易十四时代已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但“太阳王”62岁时的肖像画还在阿波罗厅壁炉上...脚上穿的高跟鞋是他首创发明的...哈哈,佩服!</h3> <h3>凡尔赛宫见证了昔日君主的威严和权势,见证了法国从盛转衰的历程,见证了《人权宣言》的诞生,见证了成王败寇化为尘土。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这座宫殿却依然坐落在巴黎的西南角,平静地看着世事的变化...</h3> <h3>远离市区的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在鼎盛时期建造的大皇宫,其宏伟奢华程度是你难以想象的。除了参观各种宫殿和艺术品之外,正宫前的法兰西式皇家大花园更是让人值得一看。参天大树修整的跟城门一样高,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围起来跟个迷宫似的。中央还有个大喷泉和水池。</h3> <h3>塞纳河是流经西岱岛的一条大运河,人们常将他作为左右两岸的分水岭。左岸,小资浪漫;右岸,则高楼林立,现代化商业气息较浓。正因为此,国内许多有江河穿过的城市的房地产商总会以“左岸”来标谤他们开发的楼盘。</h3><h3>法国的中心是巴黎,巴黎的中心在很长一段时期就是这个小小的西岱岛,而巴黎圣母院就是西岱岛的标志。</h3> <h3>要洞悉一座城市的灵魂,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欣赏城中河流景致的同时,踏上一场非比寻常的时光之旅。所以,我们到了巴黎,只有坐一次塞纳河的游船才算是不虚此行的。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一带活水给巴黎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生生不息的活力。坐在船上,饱览塞纳河畔的美丽风景以及名胜古迹,实在是一种享受...</h3> <h3>著名的巴黎歌剧院。</h3> <h3>穿过挂满爱情锁的“爱桥”,到了奥赛博物馆,这座闻名遐耳的国立博物馆,就建在当年世博会的火车站中。</h3> <h3>亚利山大三世桥,作为法俄联盟的家征,该桥奠基石由亚利山大三世的儿子沙皇尼古拉二世亲手放下,于1900年世博会开幕时正式建成。</h3> <h3>协和桥,后面的建筑是是大名鼎鼎的波旁宫,是1722年为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建的,现为法国仪会的所在地。</h3> <h3>阿尔玛桥。戴安娜王妃1997年在此桥北端的隧道内左边第十一根柱子处发生车祸,香消玉陨...人们为了怀念英国这位不同寻常的王妃,在她遇难处塑了她的小金像...</h3> <h3>许多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h3><h3>赛纳河像一条项链把沿岸的著名建筑串了起来,埃菲尔铁塔,圣母院,奥赛博物馆,协和广场,大王宫,荣军院……她那奔流不息的河水连接起法兰西数千年辉煌的历史和文化。</h3> <h3>比哈坎穆桥,是赛纳河上少见的双层桥。</h3> <h3><br></h3><h3>“老佛爷”百货是由法语原名Lafayette音译而来。它建于1893年,占据了奥斯曼大道的40号,紧邻巴黎歌剧院。曾经凭借豪华如宫殿的装修轰动一时。</h3><h3>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来往的人影绰约,像赴一场中世纪的聚会,购物真正成了一种享受...</h3> <h3>“老佛爷”百货,买买买,中国游客一年为其贡献50个亿!</h3> <h3>老佛爷的彩色玻璃圆顶也是网红打卡的必看...</h3> <h3>老佛爷窗外的风景...</h3> <h3>巴黎春天百货,与老佛爷一样,是中国游客的血拼场所。</h3><h3>荷包满满的中国人呵,在巴黎这两处购物,接待的导购是100%的中国面孔,买的货物90%是中国造,刷的是银联卡和支付宝,何苦要飘洋过海来当搬运呢?!</h3> <h3>巴黎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她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的,又处处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老城市,几百年来,几乎每栋房子和每条街道都是有着恒久不变的文化积淀的...</h3><h3>联想我们国内的一些城市为了证明自己的现代化,拆除了多少带着深厚文化的建筑...有时想想,虽然有那些光鲜亮丽的新式建筑,但完全没有民族文化的影子,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感觉不过就是暴发户而已,可惜可叹...</h3> <h3>巴黎的建筑都不超过34来,但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埃菲尔铁塔,再一个就是这个蒙帕纳斯大厦,高59层,由建造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设计家建造,为当时欧洲第一高楼。和埃菲尔铁塔建造时一样,建造时饱受争议,一眼望去,实在是太有损古老的巴黎景观,被喻为“世界第一丑楼”,但它顶层的观光平台,又是远看铁塔和整个巴黎的最佳地点,游客纷至沓来,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也就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了巴黎的地标景观...</h3> <h3>确实有点突兀和格格不入...</h3> <h3>观景台上远眺巴黎全景...</h3> <h3>有人把法国人这种百叶窗情节也归于一种返祖现象。百叶窗确实保护了窗户,使之不被破坏,或是在战争或动乱时期代替窗户。还有个很有趣的解释,就是源于la taille(人头税)的传统方案。好几个世纪,法国并不对贵族征税。为了向城市居民和农民征税,他们需要一套可以估计该交多少税的制度。从四个世纪之前开始,政府让一批包税人承包在特定地区征收一定数额的税款。这些包税人接着把这项工作分包给低一级的包税人,他们转而雇佣当地的代表来监视邻居以此算出他们房屋里的东西值多少。税率是根据“看得见的”的财产计算的,是用眼睛透过人家的窗户所见来判断的。居民于是在窗户里面装上厚厚的窗帘,外面则加了百叶窗,这样包税人就看不见屋内的东西。所以百叶窗是一种避税的手段,即使到了法国革命之后开始对贵族征税,这种情节仍然保留下来。</h3><h3>哈哈,长知识了!</h3> <h3>虽说老城区的房子是属于巴黎民众自己的,但法律规定,楼体外部的墙壁是属于国家的,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加装护栏,也...不可以安装空调室外机的。正是这样,我们才可品味和享受原汁原味的巴黎...</h3> <h3>再见了,崇尚自由和文明的法兰西!</h3><h3>再见了,浪漫而璀璨的巴黎!</h3><h3>蓝天白云送我们回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