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摄影之年味

威廉

<h3>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民俗摄影最好的拍摄时间段是过年的时候。</h3><h3>只要留意一下身边的小细节,就能拍到平常无法拍摄到的景象,而且每年都不同。</h3><h3>正如喜马拉雅山摆在那里,你二十年后去拍它,它还在那等着你,可民俗就不同了,今年有,明年可能就没有了。</h3><h3>以前过年大街上的做唐人儿的摊,现在就越来越少见了,专家说少吃糖,于是糖就成了毒药,没人吃了,就无人去继承糖人儿的手艺了~~</h3><h3>当然,这是比喻一下而已。</h3><h3><br></h3><h3></h3><h3>也许就是被这种观点影响,这十年来,我很多时候都在全国各地过年,就是想采集一些不同地区的过年民俗。</h3><h3>我一直有这样的打算:做一份完整的中国民俗文化年味地图。</h3><h3>可是很难,差不多十年下来,还只是采集到一鳞半爪的。</h3><h3>我明白一个道理,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人生真的很短暂,必须有无数的摄影人站出来,大家拼一块地图,才能是最完整的。而且每个人眼中的年味都不同,拍出来的图片也就会很不同,这也符合民俗摄影的特点。</h3><h3>所以,多点人去拍摄,这份年味图才能完整。</h3> <h3>1</h3> <h3><font color="#39b54a">(图片拍摄于广东揭阳普宁。这是该地区的春节民俗~穿越火线,寓意红红火火!这村子里出去的青年人十分有拼劲,也十分的团结,毕竟是曾经一起赴汤蹈火的兄弟。)</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图片拍摄于河南焦作,河南的民俗活动与潮汕地区明显不同,政府的主导明显,秩序井然)</font></h3> <h3>过年,讲的是年味。拍摄过年的民俗作品,也必须抓住年味做文章。</h3><h3>之前讲过,最能体现年味的,当然是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烟花炮竹了。</h3><h3>不过,现在在城市里,提倡环保,很多城市也禁止了烟花鞭炮的燃放。</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小时候,笔者是在粤北山区的山寨里过年的。那时候家里穷,放鞭炮不是现在的小孩子那样随便拿着一大把就去燃放的。</h3><h3>那时候一小包鞭炮都是拆散来放的。</h3><h3>咱们兜里能揣几颗爆竹已经很骄傲了。</h3><h3>每家每户的大人都会预算好多少包鞭炮,嗯,的确是以包计算的,一包大约就十几颗,一毛钱一包,买一包大约就十几颗,一毛钱一包,买十包八包的,用于大年初一烧旺自己家的门口。</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想象一下,孩子能拿到几颗爆竹来烧?所以,那时候那个对爆竹的馋啊,一听到谁家放鞭炮了,大伙立即奔去,抢地上没有炸的那些漏网爆竹,抢到了就开心的像捡到元宝似的。寨子的房子都是紧挨的,中间一条小街道,爆竹燃放时那个烟火不容易散去,这时候你会看到浓浓烟火中,小孩子们人头攒动在地上乱钻……</h3><h3>那种场面现在想象不出来:红的鞭炮纸屑,白的烟雾,青砖黛瓦,加上孩子色彩鲜艳的新衣裳,这样的混搭元素挤在一个巷子里,可是充满年味。</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现在不会再看到这样的情形了,因为每家每户的过年鞭炮都是用箱子来装了,一挂鞭炮都是按照上万可来计算的,所谓的五万头十万头的鞭炮,再也不是以前的十颗八颗一包的概念了。现在的鞭炮是烧都烧不完,那个孩子还会抢地上的没有炸的漏网之爆竹呢?</h3> <h3><font color="#b04fbb">(民间木偶戏,扯线师傅还得是唱说的高手)</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图片拍摄于漳州,当地的民俗相当浓厚)</font></h3> <h3>(闽南地区民俗)</h3> <h3>不过,那时候的年味真的浓。</h3><h3>年初三,开始走亲戚,在山寨的习俗是很简单的,到了亲戚所在的村头要点一串鞭炮,意思是有客到了,进到亲戚门口,先燃两包爆竹,亲戚立即迎出来,热热闹闹,邻居也就知道这家亲戚朋友不少,越多面子上越好看。</h3><h3>小时候印象中,男孩子喜欢走亲戚,因为那几次点放鞭炮是男孩子们的特权。年礼一般都是一片两斤左右的腊肉。当然了,你拿一块腊肉去,回来的时候还是会拎一块亲戚回礼的腊肉,或者一只腊鸭的,总是不会空着手……</h3><h3>记得那首歌唱的就很形象: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h3><h3>这就是民俗。</h3> <h3><font color="#39b54a">(图片拍摄于丰顺县。该地的舞火龙,每年的正月都会举办,非常热闹。)</font></h3> <h3>现在人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什么原因呢?有人觉得是因为城市禁止燃放鞭炮了,当然这是原因之一,可更大的原因不是这个。</h3><h3>过去的时候,大家联系不方便,生活水平不高,大家平日里都压抑自己,不去吃好的食品,没有时间走亲访友,终于到了这一天,大家可以互相拜访,可以奢侈一把。而于孩子来说,平时自己想到的没有想到的东西,过年的时候家长会尽量满足自己的要求,有盼头,所以会很渴望过年。另外一个原因,是那个年代普通人家里没有电视、电脑等等,更没有手机没有微信,要看娱乐节目必须到公共场所,比如村寨的戏台附近,祠堂附近,集市附近。</h3><h3>老人孩子们也就会很期待那些传统的娱乐节目,比如舞狮,庙会,唱戏,花灯等等。</h3> <h3>现在的人喜欢呆在家里,看春晚,看手机,打麻将,都不出街上活动,年味自然就淡了!</h3><h3>&nbsp;</h3><h3>年味淡了,作为民俗摄影的人就着急了,心想得赶紧抢救现有的还存着的一些即将消亡的风俗。</h3><h3>&nbsp;</h3><h3>现在是个摄影的好时代。人人都有摄影工具了,拍摄就变得随处可有的事情了。</h3><h3>民俗摄影该如何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中发扬光大独树一帜?</h3><h3>那就得多做主导的动作,什么是主导的动作?比如举办局部地区的一些摄影比赛,让摄影爱好者交稿参赛。在比赛作品参赛条件中提出要求:如必须是有正能量的作品,能反映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作品,而不是涉黄涉赌涉毒的或者说是低俗的东西……</h3><h3>依靠政府的力量来保护一些好的民俗文化。为什么说需要依靠政府来做?</h3><h3>很简单,咱们民俗摄影人,很多时候都是自发的拍摄,百分之九十九的摄影人并没有拿着政府的资金去拍摄民俗文化,咱们就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和热情去拍摄的民俗文化记录者。要真正去保护这些民俗文化,还得靠政府。</h3><h3>这些年,政府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很大程度的让一些民俗文化得到了保护。</h3> <h3><br></h3><h3>许多时候,地方政府的决策都能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h3><h3>我一位朋友前天发了一条信息,关于政府发布的春节其间移风易俗的通知。</h3><h3>很多时候,移风易俗是褒义词,每个领导的政绩本子上应该都会写上带领当地老百姓移风易俗……</h3><h3>可是,民俗摄影人却是以记录、抢救民俗文化为立足点的。</h3><h3>能不移风易俗的最好还是手下留情。</h3><h3>回到年味的问题上。</h3><h3>以前一直觉得北方年味会很浓,现在才发现,真正有年味的地方在东南沿海。其中闽南地区和潮汕地区尤其浓郁。也许是我的感觉有错误的。可是我去过许多北方地区过春节之后却是这样认为的。</h3><h3>也许北方冷,人们懒得出门,或者是北方是以食为主,以酒为主,亲朋好友都聚集在家里围炉而坐,喝酒侃大山……</h3><h3>都不出门,过年的民俗文化的氛围自然淡了……</h3><h3>嗯嗯,继续呼吁,大家拿起相机拍摄民俗文化吧。</h3> <h3><font color="#39b54a">(图片拍摄于汕尾。在汕尾的小镇,村里的戏台在春节会有大戏,一般是家有喜事的村民出钱请来的戏班。基本上都是自发的,也是规矩)</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舞狮是珠三角民俗)</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灯会在民间很流行,我只拍过成都的灯会,在塔子山公园,那年拍的时候人山人海,来回打车堵在路上数小时,据说现在有地铁到那了)</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