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纯净天堂之旅——新西兰南岛自驾游

万东方

<h3>一路沿着逶迤的峰峦</h3><h3>驶向洁白的雪山</h3><h3>羞涩的牛羊轻吟浅唱</h3><h3>牛奶般的湖水泛着蔚蓝浅绿的波光</h3><h3>倒影着库克山雪峰万仞千丈</h3><h3>一场视觉盛宴瀑布般的倾泻</h3><h3>如此的唯美、惊艳而烂漫……</h3><h3>上帝首先创造了新西兰</h3><h3>再按她的模样创造了天堂!</h3> <h3>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美景,值得我们如此花费心思,不远万里也要亲身体验一次。那么位于地球的另一面,南太平洋上的新西兰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她似乎更受到上帝特别的宠爱,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h3><h3> 新西兰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的最佳旅游地之一,无论是只应天上有的瑰丽自然风光,还是充满动感和刺激的各种活动,在新西兰,你都能找到专属于你自己的快乐。</h3><h3>  新西兰由南岛和北岛两个大岛组成,和北岛的现代化大城市景观相比,南岛上独特的纯净原生态自然风光和各种各样的刺激活动显得更为吸引。可以说,新西兰的精华就浓缩在了南岛上。</h3> <h3>  这是在2018年夏季制定的新西兰南岛之旅的计划图,随后在新西兰网站上办电子签证(这也是我第二次自己办理签证),非常顺利,这也为以后出国自己办理签证更增强了自信心。签证过后立刻购买往返飞机票,我们于2019 年 1 月 10 日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在广州白云机场中转,然后抵达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克斯特机场.(广州到基督城飞行时间11小时左右,北京与新西兰时差 5 小时,新西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5小时),来回行程共计12天。</h3> <h3>  二位女同学在booking等网站上按照行程定好住宿和游玩项目,这项工作必须认真仔细,考虑周全,从我们一路过来,她俩制定的相当完美,非常感谢!</h3> <h3>  我们收到电子签证,买好往返飞机票后,立刻在租租车网站上订租了2辆中型SUV和1辆桥车。</h3><h3>  1月11日下午5点多飞机抵达基督城后,我们先去提车(带上驾驶执照、租租车翻译件、提车通知单和租车人的信用卡(VISA和MASTERCARD卡)即可),提完车我们就到超市买一些第二天路途中必备的一些食物与饮料等,然后回到订好的民宿早早休整休息(这是位于基督城飞机场较近的一处别墅)。</h3> <h3>  新西兰驾驶是右舵左行,正好与我们完全相反,汽车必须沿公路左侧行驶,车上的驾驶员座椅以及方向灯等设在右侧,交通规则也有诸多不同于我国,因此自驾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和刺激性。</h3><h3>  公路的路况通常也是各有不同,地形的多样性使得这里的公路比较窄,一路开下来几乎都要翻山越岭,山道弯路多,而且多急转弯,一般只有双股道,中间没有隔离桩,比起加拿大、美国高速路要难开许多。刚上路看到新西兰人开车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即使在又陡又急的弯道处也极少减速,基本形成一个个小车队在行驶。开了数小时之后,我们也渐渐习惯了他们的车速,以及开车的特点。对于公路控一族来说到新西兰自驾也是一种乐趣。</h3> <h3>  1月12日上午,从基督城出发,沿73号公路(怀马卡里冰河河岸)前行,穿梭于南岛高耸的山脉中,欣赏一望无际的海岸线和原始森林,前往西海岸,最终抵达格雷茅斯。这段行程开车大约需要4~6小时,途中首先会路过虹鳟鱼栖息地林登湖(Lake Lyndon)。</h3> <h3>  这是在新西兰常见的典型冰川湖泊,一个萌萌的小湖,静静的坐落在Lyndon山下。一位父亲正带着他的孩子开着皮划艇在湖里嬉戏游玩,我伸手摸摸水温,也就几度,但孩子们却似乎一点也没有在意,开心的用脚扑打着冰凉的湖水。</h3> <h3>  这是在林登湖畔给我们团队所拍的第一张合照</h3> <h3>  继续向前行驶了11公里后,只见道路左侧百块数层楼高的巨大石灰岩组成的山,这就是城堡山(Castle Hill)。</h3><h3>  这些在史前沉落于大海中的石灰岩因为地壳变动的缘故,现在已经上升到海拔约七百公尺的高度。一条步行道迎着黑压压的岩山通向山上。</h3> <h3>  城堡山又叫巨石群,登上最高处,放眼望去:远方的牧场绿荫葱葱,山脚下的山坡是一片怪石嶙峋,突兀异常的像城堡一样的巨石山阵,颇有些古代城市废墟的模样。这些未经雕琢充满野性美的石头仿佛坠落凡间的天外来客。这里被称为“世界的精神中心”,是电影《纳尼亚传奇》的拍摄外景地。</h3> <h3>  离开城堡山后继续在73号公路上行驶,大约20分钟的车程,远远看见平整的牧场和湛蓝的湖水近在右前方,靠近湖的围栏边有一处步道,我们顺着步道走到了湖边。</h3> <h3>  这就是离基督城125公里左右的一个风景如画的湖——皮尔森湖(Lake Pearson)。当我一走进近湖边,天蓝水碧,远景是山峰剪影的天际,近景是水草肥美的牧场,绿草茵茵,空气清新,真可谓是人间仙境啊!</h3> <h3>  我们一抵达格雷茅斯后,首先到住宿地入住登记,下午4点左右前往离格雷茅斯往北约 50 公里的普纳凯基(Punakaiki),有一个以岩石地貌奇特而著名的景点:薄饼岩(Pancake Rocks)进发,准备拍摄晚霞。</h3> <h3>  薄饼岩位于南岛西海岸帕帕罗瓦国家公园南边,千万年以来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经过数千年的沉积演变,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多层区域。此后地壳运动让海底水平线上升并最后干枯。风雨的侵蚀就像耐心的艺术家开始在较软的砂石上进行缓慢的创作,最后形成了数以百计的石柱林立于悬崖之间的壮观奇景,犹如巨大的层层薄饼。</h3> <h3>  薄饼岩内还有一最为奇特的景观:喷水洞。这里,岩石如饼层叠堆积,下面有洞与海水相连,涨潮时海水涌入洞中,挤压形成的水柱喷射几十米高,其声如怪兽咆哮,其景象更让人叹为观止!</h3><h3> 我们运气真好,正好赶上涨潮时段,我用连拍拍下了整个喷射过程,一幅壮观的景色呈现在我的眼前。</h3> <h3>  这喷泉,足足能腾起几十米高,从底部的水柱,到中间的水花,到顶部的水雾,层次感十足。它们喷涌、上升、散开、落下,水雾蒙蒙,身姿妖娆,变幻万千,煞是好看。</h3> <h3>  一只海鸥在多彩的晚霞衬映下,飞向薄饼岩。</h3> <h3>  此时,夕阳也不失时机地为这薄饼岩镀上一层浅浅的金黄色,当海水撞击岩石根部,水雾散开时,这金黄色又散出了五彩缤纷的光芒。此情此景,梦幻得让你感觉有些不太真实。好像是走进了一幅巨大的油画当中。画中有落日熔金,有暮云合璧,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莫名伤感和凄清。我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从未见过这么壮观这么美丽的落日。天空渐黯,西方的海天交接处,云层艳红如血,夕阳如同一只巨大的红气球,光芒变得格外柔和与温暖。</h3> <h3>  海水起起伏伏,水波轻轻涌动,水的蓝色和夕阳的艳红融成一层奇特的金紫色。山崖上,有并肩静坐的爱侣,金红色的身影被夕阳刻成了剪影;甬道上,有弯腰察看镜头的老人,似乎想尽一切力量凝固这一美好的瞬间。</h3> <h3>  1月13日,这天我们主要活动是到福克斯登冰川。一早从格雷茅斯出发,首先路过霍基蒂卡小镇,这里的银鱼披萨比较出名,路过小镇时店家都还没有开门,看来只能等下次有机会来品尝了。</h3> <h3>  从霍基蒂卡一路沿着西海岸前往福克斯冰川,不多一会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咆哮,一阵阵大雨倾盆而至,我们预定的下午1:50分福克斯冰川直升机徒步肯定泡汤了。冰川徒步受天气影响非常大,只要下雨、大风或者云雾弥漫整个冰川,那就无法进行这项活动了。每一次都是在正式出发前 10 分钟才能告知你到底能不能出发。所以,着急也没用,全靠天命(我看了许多攻略,冰川去不成概率比较高)。</h3><h3>  福克斯冰川小镇很小,周围的住宿、餐饮等几乎都是围着服务中心。我们赶紧先来到服务中心,着急的询问工作人员,恰巧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华裔新西兰姑娘,她告诉我们今天冰川徒步肯定取消了。接着她说:明天天气一定非常好,帮你们再看看明天能否安排一早第一批上冰川。经过与服务中心主管商议,最后终于定下明天一早8:00上冰川徒步,非常感谢这位华裔新西兰姑娘!</h3> <h3>  大家待在酒店里,就盼着早点云开雾散。也许真是人品大爆发啊,下午快6点钟雨停了,满天的乌云被风吹散的无影无踪,天气预报好准啊!大家开心的欢呼雀跃!</h3><h3> 吃完晚饭才6点多(这里日落时间一般在晚上9:15左右),天空被雨清洗的碧蓝碧蓝,我走出酒店沿着后街散步,大约走了不足百米,看到路边一个丛林的入到口处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道:Minnehaha Walk(迷你哈哈步道), 难道这就是新西兰著名的萤火虫步道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距离居民区如此近的原始森林,这世上并不多见,更不消说它的不远处竟是从远古流淌至今的福克斯冰川。</h3> <h3>  一拐进步道就让我特别惊奇,两边覆盖着四季常青的原始温带雨林,稀疏的鸟语,清凛的空气中还飘着湿润的泥土芳香,置身其中让我有一种错觉,仿若误入了童话世界,是不是有带翅膀的小精灵会从哪片树叶后面飞出?丛林的深处是不是住着性格乖僻的老巫师啊? </h3> <h3>  有了迷你哈哈观看萤火虫的好去处,我们也不需要去Waitomo Cave,也不需要搭乘黑水漂去探险了,只要在深夜11:00之后去雨林里走一走,无数的莹蓝色光点就在黑暗深处等着你,倒下的大树桩根部是它们最舒适的家。这里住着许许多多为人带去欢乐的小精灵。</h3><h3> 一对对年轻人手挽着手漫步在漆黑的雨林里,这边一片,那边两三点的荧光蔓延在眼前,就似童话里的精灵在开夜间派对,好似浪漫。当我们走了十分钟左右,在一个大树桩底下,大片的萤火虫栖息在此,仿佛一片星空铺开在你的面前。头顶不甚茂密的枝叶间破开了大片的星空,眼前的萤火虫和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一切梦幻得让我不可思议,让我们这些老同志也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h3> <h3>  1月14日一早8:00我们准时到达服务中心办理check-in,这次共有三个团队(大约30多人),一位老师利用视频对大家进行简单的培训,然后我们穿戴好冰川徒步专用皮靴,并佩戴上墨镜(自己要准备好),坐上大巴来到直升机起飞点前往福克斯冰川,乘坐直升机飞往冰川。</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我背上服务中心提供的包坐上直升机(只可容纳含飞行员7名人员),这是我人生第二次坐直升机,噪音很大需要戴耳塞,螺旋桨的风力也很大,飞过平原,很快钻入山谷,两分钟多就飞到峡谷里看到冰川了。从空中望去,看似凝固实则以缓慢速度流动的冰川显现出强壮的生命力,冰川尾端为白灰色,周围群山上的植被在夏季拥有其他冰川少见的翠色,深处的冰川为蓝白色,山顶是终年不化的积雪。</p></h3> <h3>  福克斯冰川得名于威廉姆·福克斯爵士——1869至1872年的新西兰总理。冰川从阿尔卑斯山脉南麓淌下,一直延伸到距海平面仅300米处的温带雨林。</h3><h3> 太阳刚刚翻过高山,阳光照射在万年冰川之上,折射出耀眼的多彩之光。能够亲眼目睹那些延伸至雪线下方的巨大冰川河谷,几乎入海。然而在这里,时间仍“静止”在冰河时代。</h3> <h3>&nbsp; 直升机直接降落于冰川深处美丽的区域。米奇向导(台湾籍姑娘)指导我们(我们这个团队合计12人)穿上冰爪,每人顺手在塑料桶里取一根登山杖,然后跟着米奇向导,顺着她凿出的冰阶开始徒步之旅,观赏一路壮丽的冰川美景。</h3> <h3>  这是继上次登上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冰川之后,又一次这么近距离得拥抱冰川,感觉太棒了。我们在冰上走了一阵,脚下白色碎冰下边很多都是蓝冰,幽深晶莹剔透,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表面也是有很多融化的冰水形成小小的溪流。</h3> <h3>  “米奇向导请帮我们拍个合影吧”。在这么瑰丽奇美的冰川世界里,我们能够轻松地亲眼目睹这一份极致震撼,必须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h3> <h3>  米奇向导开辟的路,让我们寻找到了一处处奇特的冰川洞穴,我真为冰洞中那不可思议的蓝色而所惊艳。</h3> <h3>  雄伟的寒冰巨幕与维多利亚瀑布融水汇成一幅绝美的画卷。</h3> <h3>  从福克斯冰川下山后稍作休息,我们今天将前往哈威亚湖小镇入住。开车不到6公里就路过了一个叫马瑟森湖(Lake Matheson)的冰湖,因为是下午的缘故,错过了一早晴朗无云的时间,没有看到湖面上映出新西兰的最高峰库克山和塔斯曼山的倒影。但大家还是兴趣盎然的环绕湖畔徒步了一圈。</h3> <h3>  从马瑟森湖出来,继续开车前行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新西兰最受欢迎的十大情侣海滩之一:布鲁斯贝海滩。这里有最长最漂亮的海岸线,一眼望不到边。这里最吸引人的就是一堆堆写满各种爱意的白色石头,光滑而温润,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也被大家称为:白石沙滩。</h3> <h3>  拐出西海岸,我们往南岛中路开往哈威亚湖,沿着长长的瓦纳卡湖畔行驶,瓦纳卡湖(Lake Wanaka)和哈威亚湖(Lake Hawea)是紧紧相依的两个姊妹湖。我们是从上往下行进,先来到瓦纳卡湖边,看看这碧绿的湖水,我已经找不到华丽的词藻来形容它的美丽。当沿着湖边的公路走到近三分之一处,公路就转了个向往哈威亚湖方向伸展。</h3> <h3>  本以为瓦纳卡湖已经是最美的了,可当车转弯后,我们看到不远处一幅绝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如洗的蓝天,白云像丝带一样挂在天空,蓝色的湖水泛起潋滟的涟漪、沁人的清风、身历其境,把你的五脏六腑洗得干干净净,这就是瓦卡纳湖的姊妹湖——哈威亚湖。这里是哈威亚湖向着瓦纳卡湖这个方向拐进来的一个狭窄的湾道,两岸呈婉延的曲线,与湖水一起形成了这般秀丽的风景。</h3> <h3>  哈威亚湖是新西兰南岛中西部的天然湖泊。1853 年首度被欧洲人发现。根据地质学家计算,哈威亚湖形成于大约一万年之前的冰河时期,当时巨大的冰川阻挡了出水,形成了天然的水坝,才造就了哈威亚湖。</h3> <h3>  这就是我们在哈威亚湖南岸所住的小型度假村落哈威亚(Hawea),这是一个颇受游客欢迎的度假胜地,在夏天很适合钓鱼,划船和游泳。</h3> <h3>  1月15日凌晨5:30,天空刚刚出现一丝微光,我们几位喜欢摄影的同学赶紧去瓦卡纳湖拍摄日出网红树。瓦卡纳湖离我们住地开车只需十几分钟的路程。这个只有约5000人口的小镇之所以著名,正是那颗孤独的网红树。</h3> <h3>  瓦纳卡湖位于新西兰奥塔哥区,被高高的山脉包围,是新西兰第四大湖泊。湖区地带未经破坏,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风貌。这一片净土就像隐秘天堂中的世外桃源,神秘而又静寂,让人心旷神怡。</h3><h3> 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的话,一定不能错过。孤独的树矗立在湖中,在清晨日出之前更显现出它的孤独凄美。</h3><h3> 湖面平静如镜,湖底的石头清晰可见,令人屏气凝神欣赏其美态,折服于如此百看不厌的景观,这里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最宁静和原始的地方之一。</h3> <h3>  太阳渐渐升了起来,温柔的阳光洒到湖面上,瓦纳卡渐渐从静谧之中苏醒起来,一只小狗自得其乐地在湖里游弋着。我只想静静地坐在湖边,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静静地就好。</h3> <h3>  拍照完瓦卡纳湖的日出,我们又返回到哈威亚湖。晨曦中的哈威亚湖度假村被朝霞染成了金黄一片,散发出绒绒的光,是那么的唯美、静谧……</h3> <h3>  相比于喧闹的瓦纳卡湖,哈威亚湖更宁静和野性,湖水有着漂亮的颜色,通透的水质,狭长的水域被群山所环绕,在公路起伏的衬托下,似乎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味道。</h3> <h3>  哈威亚湖是英国和爱尔兰本土那些富豪最喜欢的度假胜地之一,这里的一切真的是让人舒服到骨头里,三面环湖,另一面是雪山,站在湖边,四周鸟语花香,清澈见底的湖水,晨雾中的云带子漂浮在山腰之中,沙鸥飞过,更是给整个湖面增加不少活力,这一刻,我最大的梦想,也许就是有生之年能时不时在湖边缓坡上的别墅里度度假多美啊……</h3> <h3>  坐在风景如画的度假村里享受一下美美的早餐是如此的惬意。</h3> <h3>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美丽的哈威亚湖,顺道拐进瓦卡纳湖再次深情地眺望一眼孤独的树……飞快的驶向皇后镇。</h3> <h3>&nbsp; 有人说,以前淘金者拜服于此地皇室般高贵端华的美丽,并以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便将之命名为“皇后镇”(Queen stown)。皇后镇坐落在水晶般澄澈的瓦卡蒂普湖畔,四周环绕雄伟群山。而最让人们熟知的就是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蹦极发源地——卡瓦劳大桥蹦极。</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看着一个个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几乎都是老外)排着队纵身一跃,我是怎么也不敢去尝试,或许真的老了,这些刺激冒险的运动恐怕永远与我无缘了。</p> <h3>  我们订的是下午4点多天空缆车和自助餐项目,天空缆车坐落在皇后镇的鲍勃峰(Bobt's Peak)山顶,这里是俯瞰皇后镇市区、瓦卡蒂普湖和远处高山的最佳地点。旖旎的河湾点缀着皇后镇,形状恰似一道闪电,湖水澄澈,有着“翡翠湖”的美誉。坐在滑翔伞上在碧蓝的天空自由翱翔,壮丽的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风光尽收眼底!</h3> <h3>  1月16日,清晨的瓦卡蒂普湖,我一直惦念着,虽然昨晚睡得很迟,但还是在惦念中早早醒过来。我独自一人拿着相机出了门,我想知道,在朝阳升起时的瓦卡蒂普湖是什么颜色的。</h3><h3> 太阳刚刚露出山头,湖边的绿草夹杂着金黄,晶莹剔透的露珠闪着亮光,新鲜清冽的空气,让我醉梦于湖畔……</h3> <h3>  瓦卡蒂普湖如同一块晶莹的蓝宝石,又像是一方柔软平整的华美地毯,蓝得动心,蓝得醉人。蓝天与白云分享着清晨的阳光,在湖面上投下斑驳光影,群山低缓而有棱角地向着远方延绵,湖心有绿岛,湖畔有小镇。你能想象的一切都未缺席,没有喧宾夺主,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主角,没有模板,自由而舒服地环抱成这一方大气却不失秀美的天地。对于湖光山色的终极幻想,也不过如此罢了。莫说风景美如画,且告诉我,何画堪比此河山。</h3> <h3>  此时的瓦卡蒂普湖就像一名气质优雅的少女,依然穿着独特的纱裙卧在皇后镇。说是蓝又是绿的颜色真是别致极了。湖边一个人都没有,我掩在翠绿的青草里,傻傻的望着这一汪湖水。水清澈的完全可以看到水底石头的纹路,我用手掬起一捧尝了尝,也很好喝,凉丝丝的。突然手机铃声响了,时间不早了,大伙催促着马上还要赶到指环王拍摄地呢,我赶紧踏着露珠,伴着晨光回去吃早饭。</h3> <h3>  吃完早饭,我们就向格林诺奇镇(Glenorchy)和天堂谷(Paradise Valley)出发,因为电影《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诸多场景在此拍摄,而使这里变得鼎鼎大名,我们也忍不住要去拜访这个据说是新西兰最具“中土世界”气质的地方。</h3><h3>格林诺奇镇位于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的最北端,距离皇后镇约46公里,从皇后镇出发一路沿着瓦卡蒂普湖边公路前行。这段公路被称为是新西兰风景最美的公路之一。</h3> <h3>  在这个公路的小拐角,我们把车停了下来。这是什么地方啊。美的就像明信片。没有名称,即使到现在,我在地图上把这段线路放大又放大,也只能看到,这是公路上的一个突出点。群山从湖岸拔地而起,褐色的山峰之上点缀着白雪,倒映在蓝色的湖水中,那最高的雪峰正是瓦卡蒂普湖区的最高山——厄恩斯劳山(Mount Earnslaw),厄恩斯劳山海拔2819米,山顶终年积雪,南部有一个缺口的环状山脊是它的特征。这湖光山色,怎一个“美”字了得。</h3> <h3>  继续前行便来到格林诺奇,比之于皇后镇,格林诺奇就显得安静和低调很多了,这里没有喧扰、没有人气,却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旷野和迷人的远山景致。</h3> <h3>  离开格林诺奇镇继续向北行驶,便是达特河(Dart River)与里斯河(Rees River)围成的三角地区,两条河都发源于南阿尔卑斯山的冰川融水,最终从北端流入瓦卡蒂普湖。</h3><h3>  驶过里斯河之后有一个三岔路口,左侧柏油路是前往金洛赫(Kinloch),直行的砂石路则是前往天堂谷,虽然现在不是新西兰的雨季,但走这段路还是开SUV会更放心一些。</h3> <h3>  驶过一片牧场后钻入山毛榉树林中,便来到了钻石湖(Diamond Lake),大概是因其形状好似三角形钻石吊坠?钻石湖水来自于厄恩斯劳山上的冰川,厄恩斯劳山南部的那个缺口把冰川融水带到了这里。寥寥游人,漫步湖畔,让我们独享这份大自然的宁静美丽。</h3> <h3>  天堂谷这个名字的来源众说纷纭,但这里令人窒息的自然之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这就是我一直幻想的中土世界。” 伊恩·麦凯伦爵士(“魔戒”中甘道夫的扮演者)如此评论天堂谷。</h3><h3>  行驶在返回皇后镇的路上,心里还是惦念着格林诺奇和天堂谷,那里与世隔绝、充满魔力、壮阔的景色始终留在了脑海中,值得慢慢地回味。</h3> <h3>  下午我们乘 TSS 厄恩斯劳号蒸汽船巡游瓦卡蒂普湖。登上 TSS 厄恩斯劳号蒸汽船,重温上世纪之初的优雅风情。随着TSS 厄恩斯劳号带你缓缓游弋于美丽的瓦卡蒂普湖上,你不仅可以观看司炉工忙碌于火箱旁,感受锅炉里排出的热气,倾听蒸汽发动机的轰鸣。还能够更近距离地欣赏湖光山色,感受湖泊的宁静与安详,领略震人心魄的动人美景。</h3> <h3>  每一次旅行中看日落黄昏的行程总是非常紧张,然而在新西兰,晚上9:15的落日简直是对我的一种馈赠。吃完晚饭,悠悠闲闲的几分钟的路程就可以走到湖边,欣赏着一场湖水与落日的盛筵。湖水上翻涌的云层的色彩变幻,简直让人移不开眼,那样壮阔瑰丽的景象,可以做史诗电影背景的云层涌动,就这样安静随意地呈现在眼前。从山深处翻卷出来,光和色卷起湖水,再舒缓的卷到天边。</h3> <h3>  对于我这般非常喜爱拍摄瑰丽摄人心扉的落日来说,岸边的水鸟和鸭子却显得那么的安静、平常。它们在我脚前的沙滩上追逐游玩,一点点大的毛绒绒的小鸭子围着妈妈在我眼前戏水踱过,海鸥则在这云和水的波光间穿梭搅动着绚丽的光影。</h3><h3> 这样的场景,是那么的随意、轻松、自然,特别适合于一个人发呆的好地方。</h3> <h3>  1月17日,今天主要景点是船游米尔福德峡湾,这是南岛中最让旅游者看好的热门景区。由于游船班次固定,我们订好下午13:30的那一班,所以一早7:00准时离开皇后镇,沿着6号公路继续沿着瓦卡蒂普湖南下,我们又一次领略了这座湖泊的绚丽美姿。</h3><h3> 路上我们要经过今晚的住地——蒂阿瑙,刚好在这里的直角拐弯处修建了一个小型游客休闲站。周边一围栏里一群刚被剪过羊毛的羊驼看到我过去,好奇的上下打量着我,萌萌的好可爱。</h3> <h3>  休息片刻,我们驱车来到蒂阿瑙湖 (Te Anau, Lake),它是新西兰的第二大湖泊,南岛的第一大湖,同时还是南半球最大的冰川湖。位于南岛西南部山区,周环绕着南阿尔卑斯山脉。厚重的乌云笼罩在天空,一切显得那么的宁静。</h3> <h3>  中途路过一大片草甸牧场,虽然是夏季,但整个草原全是金黄色,而两侧的山上却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片绿色,远远望去牧场的尽头连接着雪山。这就是峡湾国家公园内的艾格灵顿山谷最大的天然草原,据说每天的云态都不一样,这里也是新西兰唯一的本土哺乳动物——蝙蝠的故乡。</h3> <h3>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了被列为世界遗产区(World Heritage Site)的峡湾区最具代表性的米尔德福峡湾(Milford Sound、毛利语:Piopiotahi),在毛利语的意思为“第一只野生画眉”(First Native Thrush)。峡湾形成于冰河时期,其最深处与米特峰相差达 265 米,他用神奇的斧头雕出了米尔福德峡湾的峭壁和宏伟的山峦,因此米尔福德峡湾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h3> <h3>  米尔德福峡湾是10万年间冰川流动而形成的奇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冲泻入深不见底的峡湾,茂密的原始雨林紧紧着“依偎”着雄伟的山脉,泛光的湖面和花岗岩山峰却依然保持着它们一千年前的“容颜”。</h3> <h3>  我们所乘坐的游船近距离的靠近位于峡湾内海豹岩石,看到了世界上频临灭绝的软毛海豹,他们就躺在岩石上懒洋洋晒太阳,时不时还伸伸腰,翻翻身,摇动着笨拙的身体,憨态可掬。</h3> <h3>  亲密接触158米(新西兰最高瀑布之一),相当于50层楼高的斯特林瀑布,它是电影《金刚狼》的取景地,毛利人叫它Waimanu,即“水鸟”。我站在前端甲板上,船几乎贴着瀑布边滑行,因为靠的太近飞流直下的水花打湿了我的脸,飞溅着坠入碧绿的大海之中。</h3> <h3>  峡湾的入海处在两山之间,十分宽广,从入海口可看到浩瀚无边的塔斯马尼亚海。无风时,海水像被征服的烈马,平静安稳,一旦风起,就会怒吼咆哮,掀起巨浪,在入海口就会有高达15米的大浪。</h3><h3>  米尔德福峡湾的高山,碧水,蓝天、云雾、瀑布相互辉映,如同仙境般的圣地让我流连忘返……</h3> <h3>  从峡湾返回蒂阿瑙,出了荷马隧道,便来到克莱多山谷。一路盘旋直下的山路,在第二个转弯拐角有停靠位,我们立刻停车,这里是典型的冰川深切U形山谷,两边陡直的崖壁直插云霄,立壁万仞,景色美得一定让你难忘。</h3> <h3>  快要到蒂阿瑙时,我们看见右手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Mirror Lake”(被国人称为镜湖),边上专门多出一股停车道便于游客观赏此湖。我们立刻停下来,按照路牌指示沿着栈道向前走。湖面极小,隐藏在山间,被茂密树林所环绕,湖水澄澈碧蓝,鱼戏水草清晰可见。一只野鸭在湖面上打盹儿,享受着阳光明媚,午后微曛。在如镜的水面上投下一圈涟漪。青山倒映在明丽的湖面,是深邃的幽蓝。天空飘过的大块云朵,仿佛是心上漂浮的心絮。不着痕迹,却又是真切的在那里。天空、群山、碧湖、绿树,皆是一尘不染的干净。天空和湖水的澄澈,青山和绿树的青翠,都是水洗般的洁净、清爽。</h3><h3>  本无意的一潭湖水,却印象美好。</h3> <h3>  今天我们住在离蒂阿瑙镇20多公里的Davaar家的农场别墅,这是一栋独立的木结构房子。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带着我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介绍,详细介绍了房间里的设施如何使用等等,讲得清清楚楚。房间虽不豪华,但干净整洁、舒适宜人,设施一应俱全(唯一缺陷就是没有任何通讯信号)。站在阳台上,甚至透过卧室的窗户,就可以眺望不远的群山,以及一大片郁郁葱葱长满青草的土地,牛儿们每天就在这山脚下咀嚼着,反刍着。</h3> <h3>  与农场女主人合个影</h3> <h3>  一大群肥嘟嘟的绵羊悠闲地在草地上吃着小草,几十头奶牛看见别墅里来了几个陌生人,立刻停止了前进的脚步,远远地望着,好奇地打量着我们。</h3> <h3>  1月18日,今天开车时间比较长,我们将从蒂阿瑙湖到布拉夫小镇(新西兰最南端小镇)。布拉夫(Bluff)是全世界最靠近南极大陆的两个小镇之一,被人们称为新西兰的“天涯海角”。它既是一个优美小镇,也是一个海港,人口稀少,环境优雅,而让布拉夫小镇闻名的却是其享誉世界的海产品——生蚝(牡蛎),小镇出产的布拉夫牡蛎(Bluff oysters)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牡蛎,肥美多汁、香滑鲜嫩,最适宜生吃。</h3> <h3>  这是新西兰南岛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斯特林角路标(Stirling Point Signpost),这个路标注明了此地至世界各大城市的距离,比如伦敦18958km、纽约15008km、悉尼2000km;再比如赤道5133km、南极4180km等。很多游人到这个镇上来主要是为了来与它合个影,以纪念到达了新西兰的最南端。我们也在此地打个卡。</h3> <h3>  就在这个路标不远处,位于布拉夫小镇最南头海滨的一处礁岸,著名的斯特林角座标指示牌就立于此。指示牌上书“斯特林角的坐标”,与南极遥遥相对,似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南极的阵阵寒风。</h3> <h3>  下午我们抵达达尼丁(Dunedin),它是新西兰奥塔戈区的首府,南岛的第二大城市,整个城市建筑为典型的苏格兰风格,被喻为“苏格兰以外最像苏格兰”的外国城市。</h3><h3>  这是达尼丁最著名的火车站,启用于 1906 年,该火车站是使用科孔加玄武岩建造的,然后以奥玛鲁石灰岩为装饰面,加上多种形状、纹理和质材。由建筑师乔治.楚普设计,他按照佛兰德文艺复兴的风格设计了达尼丁火车站,宏伟、壮观而富丽堂皇的模样,为他赢得了“姜饼乔治”的绰号。经过 1999 年的全面整修,这幢建筑彻底恢复了往日的风采。</h3> <h3>  就在达尼丁市中心八角广场边,有一座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圣保罗大教堂是圣公会位于达尼丁的主教座堂,修建于1862-1863年。因为小丘的朝向,大教堂是从西而东建的,而非传统的东西向。英国的威廉王子、凯特王妃也曾到此访问过。</h3> <h3>  全球最陡街道(鲍德温街道)因坡度过高而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它的坡度有多高?在底部测量的海拔为30米,而街道终点的海拔则为100米,期间共350米长。简单的说,步行350米就提升了70米的高度,按照现在普通层高2.8米来算,也就是25层楼高,最陡的顶端部分每走2.86米就上升一米,活脱脱要累死人的节奏,我还是坚持登上了陡坡的最顶端。</h3> <h3>  1月19日,一早出发离开达尼丁前往库克山国家公园徒步,中间要路过汉普顿的摩拉基摩拉基的小渔村。每当海水退潮时(早上10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为退潮时间),就会看见有 50 多个巨大的圆石头露出海面,说他们是石头,不如说它们是巨型石蛋更为贴切。它的形状之圆,内结构之神奇,使每一位见到这些石头的人都不得不从心底感叹。圆石形成原因:饱含会结晶的钙与碳酸盐微粒的海底沉积泥,经过四百万年,一点一点慢慢形成这些大圆石。</h3> <h3>  这50多个圆石直径最大逾2米,最小也近半米,集中分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让人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之力,也令人进入各种遐想。重达几吨的大大小小的圆石紧紧相依在这片安静的海滩上,眺望着大洋彼岸,静静地守候着这一方净土。然而,最古怪的是这些大圆石并不全是实心的,还有部分是空心的,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莫非它们是恐龙蛋的化石?或是外星人留下的信物?</h3> <h3>  根据毛利人的传说,这是将要在新西兰靠岸的船上翻下来的葫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大圆石,总之关于大圆石的构成,众说纷纭。</h3><h3>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因为这些大圆石大多是两两相对,相互矗立,所以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做“情侣石”。</h3> <h3>  欣赏了摩拉基大圆石后,我们一路狂奔,沿着83号公路在奥马拉马转到8号公路,向着库克山国家公园行驶。当我们穿过特威泽尔(Twizel)(晚上所入住的小镇),行驶了10多分钟,翻过一座小山包,一汪散发着特别浓烈的蓝色湖水,像是天空的蓝倒入了牛奶般的梦幻色彩突然呈现在我的面前,简直是太惊艳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是在梦幻之中吗?我赶紧踩住刹车,把车停靠在路边,揉揉双眼,这不是梦幻,这就是新西兰的湖王——普卡基湖 (Lake Pukaki) ,国人常喜欢称为“蓝色牛奶湖”。</h3> <h3>  普卡基湖会如此的湛蓝,是因为冰河时期的坚硬的石头,在水底滚动将其表面研磨成光滑的颗粒,沉积之后使悬浮于湖水的微粒与矿物质,当阳光照耀在湖面上时,就会散射产生出这样无瑕牛奶蓝的颜色。</h3><h3>  正当我们一路行驶,一路欣赏时,一大片一大片雾气向我们涌来,库克山峰已经被雨雾完全遮住,没多一会狂风骤雨如同被打翻的水桶一样倾泻下来,今天的库克山徒步是不可能了。但愿今晚能够云开雾散,保佑明天有个好天气,我们再去库克山徒步。</h3> <h3>  三文鱼原产北欧,是一种冷水性的鲑科鱼类,尤其适合在低温的流水中生长。三文鱼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誉。 进口到中国的三文鱼都是冰冻产品,尽管这样,大家还是非常爱吃</h3><h3>  如果你想吃到世界上最新鲜、最纯净的刚从水里打上来的三文鱼那只有到新西兰南岛来。我们在返回特威泽尔的路上,专门去了养殖三文鱼渔场,在国内我基本不吃三文鱼,这次买了一盘尝了个够。</h3> <h3>  1月20日一早天空被昨天下午的瓢泼大雨清洗的通透清新,我们赶紧驱车去拍摄梦幻中的普卡基湖日出。</h3><h3>  不要以为看薰衣草就只想到法国的普罗旺斯,其实在新西兰,也有很多薰衣草农场,这不我们在通往库克山路上遇到了紫色的薰衣草庄园。大风,强烈的日晒,冰冻,多彩的秋季以及意料之外的寒冷天气,正是这样不稳定的气候,也造成了这里的薰衣草更加强烈和独一无二。薰衣草开得非常茂盛,花香袭人。</h3> <h3>  清晨的普卡基湖面上漂浮着薄薄的雾,湖面的上空覆着一层雪白的云层,温柔的晨光透过云层,洒向远处的湖面,远处白雪覆盖的库克山脉,一幅绝美的画卷,宁静、唯美。牛奶蓝美到让人窒息,尤其是和库克山搭配在一起,好一幅绝佳风景画卷。</h3> <h3>  太阳从湖对岸的山坡上渐渐升了起来,普卡基湖的湖水变得湛蓝湛蓝,湖岸边抹上了一层浓浓的金光,晨雾被折射的发出金红色亮光,库克雪山若隐若现于飘动的云彩之中,普卡基湖瞬间变得那么妩媚、妖娆。</h3><h3>  普卡基湖的美太过震撼,它宛若天空中那颗最大最明亮的一等星,令其它星星都黯然失色。</h3> <h3>  我站在普卡基湖畔,这是眺望巍峨宏伟的南阿尔卑斯山最佳地点,此刻的南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库克山雪峰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以那伟岸的雄姿守护着如女神般温柔恬静、风姿绰约的普卡基湖 ,并把它的身影投射在清澈的湖水之中,使其更加美丽动人。</h3> <h3>  车一直开到库克山国家公园的塞夫顿山脚下的胡克谷步道(Hooker Valley Track)停车场,胡克谷步道是库克山国家公园最受欢迎的一条步道,风景优美的胡克谷步道带你走进南阿尔卑斯山山麓,饱览高山、冰川和河流的美丽景色。步道在怪石嶙峋的山坡中蜿蜒前行,途中经过三处回旋桥,最后抵达壮观的胡克冰川终点湖。</h3><h3>  一部分人由于当天身体不太舒服,就徒步走了第一或第二座吊桥,我的腿脚也不是太好,但还是坚持徒步走完了胡克谷步道全程。</h3> <h3>  胡克谷徒步步道:这条被誉为新西兰十大经典徒步路线之一,是库克山国家公园核心景观的经典组成。越过三座胡克河上的吊桥,也是此行的乐趣之一。</h3><h3>  这是冰河上第一座吊桥。</h3> <h3>  连绵的群峰与山谷中的冰河相伴描绘出一幅至美画卷,气势磅礴,精心着色。</h3><h3>  这是第一个冰湖:Mueller Lake湖,左前山谷中是Mueller冰川。</h3> <h3>  这是冰河上的第二座吊桥</h3> <h3>  早就听说胡克谷步道的风力相当大,据说都有12级那么大,可不这风大的把我们吹得摇摇晃晃,带着我们向前跑。有趣的是咱们把能穿的衣服都套在身上,你看老外们穿的非常单薄,有的只穿短裤,大腿都露在外面,也许这也是东西方人的不同之一吧。</h3> <h3>  这是冰河上的第三座吊桥,库克山雪峰快到了。</h3> <h3>  沿着冰河向库克雪峰前行。一路上遇见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游人,大家互相说着“hello” 的感觉真的很棒。背着才几个月孩子的父母,互相掺扶着前进的老夫妻,欢声笑语的学生们,这样的场面真的比景色的本身都还要让我感动。每翻越一座桥就好像离终点又近了一步,我们都在想象终点湖的样子。</h3> <h3>  这就是库克山的最高点库克峰,海拔3724米,不仅是新西兰最高点,也是整个大洋洲的最高点。</h3><h3>  翻过这堆大石头,就到了胡克谷步道终点:终点湖。</h3> <h3>  终于到达胡克谷步道的终点:终点湖(Terminal Lake)</h3> <h3>  走完库克山徒步后,我们一起前往南岛最后一站——特卡波镇。特卡波镇最有名的就是“好牧羊人教堂”,这座漂亮的石教堂位于特卡波湖岸边,背景是辽阔的山水风景,许多新人选择在这里办婚礼。</h3><h3>  建于1935年的好牧羊人教堂(ChurchoftheGoodShepherd),以一只牧羊犬的雕塑而命名,是对过去开创农田和Mackenzie地区的先驱者的一个称颂。</h3> <h3>  新西兰皇后镇的超级大汉堡远近闻名,我们已经品尝过。而来到特卡波一定也不要错过这里有一款与众不同的汉堡。</h3> <h3>  特卡波湖湖水的触角伸入到特卡波镇中,形成一条狭长的水面,一座白色的铁桥将两岸连接起来。桥的倒影映在蓝色的水中,与桥一起共同形成一幅图画。桥,是路与路的沟通,景,是人与自然的沟通。人生中,我们要走很多的路,过不少的桥,但美景不会太多,特卡波湖让我们再次领略了自然的魅力。</h3> <h3>  在特卡波湖的一隅,对岸的山被穿过云间的阳光变得斑驳陆离,湖水的色彩在光移影动中变幻莫测,一会儿湛蓝一片,一会儿绿色镶嵌其中,一会儿又被深浅不一的条纹相隔,有时沉静深如墨,有时风动泛银光。坐在湖边的石头上,看那阳光与湖水的变幻,思想已溶解在湖水里,什么也不想了,唯愿时光在这一刻多停留一会儿……</h3> <h3>  1月21日我们将结束这趟美好的旅程,离开新西兰回国了。一早我拎着相机,再次来到这世界上最小的教堂“好牧羊人教堂”,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岩石边凝视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湖,遐想着、遐想着……</h3> <h3>  感谢我们这个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是你们的互助、关心、友爱才使得我们圆满的结束了这趟美好的旅程🙏🙏感谢一直牵挂我们这趟美好旅程的同学、朋友和家人🙏🙏让我们这次美好的旅程也能够幸福的分享给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