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逸云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01</b></h3><h3>“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是儿时不离口的歌谣。过年,几乎是所有少不更事的孩童的期盼和幸福,过年,不仅能穿新衣,戴新帽,偶有犯错也不会被大人呵斥或责罚,更主要的是天天能吃上白米饭!</h3><h3>“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己成为遥远的记忆。在那岁月既闲又最奢侈的日子当数过年了。大人们把积攒了一年的家底全搬了出来,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出手都很大方,好象把一年对孩子们的亏欠统统地在过年时给补偿回来。天天吃上白米饭,平常不多见的肉也让孩子们解解馋了。大人们也一扫平常挂满脸上的愁容和疲惫成天脸上挂满笑,毫不吝啬地逢人送上祝福,憧憬着来年的好收成,来年的好日子。</h3><h3>“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便时年”,但我更认为过了小年才是真正意义的年的到来。腊月二十四,大人带着孩子们就一大早除尘清洗,锅碗瓢盆清洁如新,把每间房都收拾得干净整洁。每个人劳碌着而又幸福着。小年的年饭一般都在晚上,天还未黑,就开始升起火塘,放上吊挂锅,取出一块腊肉,煮熟切成小块。清一色的白萝卜垫底,上面盖上已切好的腊肉,再铺上一层油炸豆腐,一层海带丝,抑或红薯粉条,撒上几把红枣。一挂鞭炮响起,拜灶神,祭先祖是必不可少的了(祭祀同大三十,这里不再赘述了),至今仍觉得只有吃过小年饭,孩子们才真正感觉年已经如期而至了。</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02</h3><p style="text-align: left;">过了小年,就开始掰着指头盼大年了: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扫屋角;二十七,蒸肉糕;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二十九洗澡是调侃人的意思。另种说话是叮嘱家里养的狗别乱咬乱叫,以免惊扰来访的客人)。二十九晚,大人们开始忙活起来了。选上最好的腊肉,分成几大块,放进吊罐里,煮熟,捞出,趁热切成小块。于是腊肉的香气伴着火塘里熊熊的大火在满屋里弥漫开来。大人和孩子脸上挂满幸福的微笑。站在灶台前,母亲会毫不吝惜地切上一块肉,塞进我们嘴里,看着我们满足地鼓着腮帮嚼着肉块,犹未尽的用舌头口舔着嘴巴,母亲慈爱地笑了,父亲也会爱怜地跟着附合道:你们这些苕伢!</h3><p style="text-align: left;">接下来大人会下令孩子该早睡觉了。因为三十早必须在三点左右早起(有的更早)。而父母还要张罗年饭,米要事先淘好,吊锅里依然是白萝卜垫底,油炸豆腐明显地比小年多了一倍!肉就更不用说了,只有过年才有的肉糕密密地铺了一层(在那物质贫乏的岁月,肉糕也只有我塆家家才有,这得感谢塆前大塘,父辈们会在春季放下鱼秧,腊月二十七左右清干鱼塘,每户能分上三、四十斤)。海带、木耳、粉丝是必不可少的了,滚圆的大红枣沿着锅边画上圆圆的圈,看着直让人咂嘴巴。</h3><p style="text-align: left;">在我的记忆里,年三十的饭总是父亲早起张罗的(其实也挺简单,吊锅里菜早就让母亲准备好了,主要是早起升起火塘,负责把吊锅里的菜煮滚,做好米饭)。母亲这天会心安理得的陪着我们睡觉。等饭菜备得差不多了,在父亲连连的催促声中,才慢条斯里的起来洗漱。偶尔听到父亲两句玩笑的埋怨声,母亲会理直气壮的反驳道:女人一年到头做饭,今天也该享享福了!父亲立马会陪上笑脸回道:应该的,应该的!每逢此时,我总会学着父亲的样子,点头晃脑地附合着,逗得父母相视而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03</h3><p style="text-align: left;">直等到全家成员穿戴整齐,洗漱完毕后,父亲开始准备祭祀祖先了。堂屋的煤油灯把整间屋子照得亮亮的,灯捻上挂满了灯花。父亲一脸虔诚地摆开洗得干净的饭桌,在桌子左下方再点上一支红蜡烛,八张靠椅、八双筷子、八个串花盅,整齐的分摆在四周。吊锅里的菜早已煮得滚开,母亲也一脸严肃地把肉糕、腊肉、和豆腐各装了三大仙花海碗放在灶台上,然后由父亲双手恭敬地放在堂屋的桌子上(孩子们早在几天前接到严令:不许帮忙、不许打闹、不许瞎说)。这时父亲从火塘里取出一壶烫得滚热的老米酒,站在桌旁在酒盅里依序倒上酒,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祖人的辈份,之后就是说些请回家过年,多吃点多喝点,保佑家人老少平安之类的话。</h3><p style="text-align: left;">轮到放鞭炮的时候了,父亲从口袋里取出一包大公鸡牌香烟(平常总是抽旱烟袋或几分钱一包的红花牌烟卷),乐呵呵地取出火柴,深吸几口,点燃早已挂在大门垛边的一串鞭炮,在声声震耳的鞭炮声中宣示着年的到来,于是整个塆开始热闹起来了,一家接一家,鞭炮声夹杂着孩子们欢叫声在整塆上空飘散。</h3><p style="text-align: left;">祭祀还未结束,接下来父亲会在大门旁划上一个圆圈,开始烧纸钱了,嘴里仍然念叨着回家过年、保佑家人平安之类的旧话。等纸线焚烧完后,还得返回桌旁,斟上第二遍酒后,恭敬地在桌子下方行叩拜大礼。被父亲庄重的神情感染,男孩也跟在父亲身后有模有样的跪拜先祖(可能是重男轻女的传统,小时候女孩是不允许磕头)。礼毕后,父亲还得返回桌旁,再斟上第三遍酒。这时母亲会很默契地在灶上盛出八碗饭,依旧由父亲一碗一碗地恭恭敬敬地端出放在桌上。大约一刻钟后,收拾桌上酒饭菜,整个祭祀才算结束。桌上菜必须倒进吊锅里煮开,母亲会在锅里加上葱姜蒜、辣椒油、及味精(祭祀的供品不允许加任何调料,更不能先前品尝,否则会视为对祖先的大不敬)。</h3><p style="text-align: left;">就这样企盼已久的年饭开始了,无论大人和小孩一手拿碗,一双拿筷,把锅内滚烫的菜夹在碗里,母亲首先会在锅底夹出一块萝卜,笑吟吟地说着吉利话:萝卜煮的气咻咻,来年杀大猪!孩子们也跟着一起附合。父亲从火塘里取出一海壶酒,倒给母亲和自已,脸上挂着满满的笑。母亲也会取出一小壶甜酒(米酒兑过水,加上些红糖,只有些许酒味的那种)给我们倒上。火塘里的木柴己退尽,换上了木炭,满屋里暖洋洋的。一家人有说有笑,一顿年饭一直吃到天大放亮。</h3><p style="text-align: left;">刚才提及放鞭炮,在这里我不得不赘述一下。其实有时可提前或推后,这也是我塆另一条过年独特的风景。第一家鞭炮音未落,邻家必须马上续上,就这样一家接一家,分不清是哪家的炮仗声,把整个塆连成一片,足足放上半时辰。现在每每想起,真的对父辈们很敬佩:在艰辛和清贫的岁月里,把平淡的日子写成了诗,绘成了画,把日子过得如此的淡定从容,而富有诗情画意。不仅如此,那种团结友善及博大包容的心胸让人肃然。</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04</h3><p style="text-align: left;">大年三十年饭,会煮上满满一大锅,但一般全家人早上很少吃,吊锅的菜就剩下一半时,孩子们都会吃饱了。母亲还会象平时一样给我们每人盛上一碗,叮嘱我们必须吃上两口,放下碗筷还必须说些早已耳熟的吉祥话:诸如有吃有剩、年年有余等等。祈盼来年有个好收成,天天能吃上白米饭!</h3><p style="text-align: left;">这时该惦记门口的鞭炮了,碎屑里会有几多会漏掉的?别人家的孩子会不会提前找走?(其实后面的想法是多余的。孩子们也会达成一种默契:自家找自家门口的,否则会被大家鄙视的)在那些岁月,过年放鞭炮是男孩子惟一的也是最大的乐趣。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打开大门,兄妹们会仔细的寻找起来,总会找到十几个未燃的,如果运气好偶尔会找出一两个大的炸筒。于是零星的鞭炮声在塆里响起,孩子们会一窝蜂地齐聚在塆前大塘边。男孩子往塘里丢放鞭炮,女孩们会在地上画出些方格,捡上一大块瓦碴,丢在方格里,开始比赛“跳屋”(一种游戏的称呼)。叫喊声、欢笑声、炮仗声在各村庄上空回响,久久不绝。</h3><p style="text-align: left;">大人们这时一般会在家蒸糯米,准备着最后一道年货一打糍粑。小时候过年糍粑是必不可少的了。或煮,或煎,或烤都是大人和孩子的至爱。</h3><p style="text-align: left;">就这样一天很快过去了,晚上压年饭没有早上那么多规矩了,饭菜都是早上剩下的,最多会在锅里添上些油炸豆腐,一些腌辣椒,腌豇豆之类的,但细心的母亲还会准备两道菜:炸鱼块和红烧鱼块,寓意着年年有鱼(余)。一家人围在火塘旁照样吃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h3><p style="text-align: left;">年饭过后,父亲总会很大方地掏出特意准备的崭新的压岁钱分发给我们,少则两毛,多则五毛,这可是一笔不小收入。(那时象父亲这样的壮劳力,一天的工分也就是两、三毛钱)。随后大人们会叮嘱孩子们要“守岁"。不要早早睡觉,母亲会拿出瓜子、花生和糖果。父亲会取出一支竹笛,如醉如痴地吹奏着。兄妹们则玩起用烟盒纸自制的纸牌:毛狗拉鸡公,鸡公啄白蚁,白蚁去玉皇,玉皇打土地……。直到实在熬不住了,才允许去睡觉。</h3><p style="text-align: left;">小时候,一直不理解大人们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守岁,心中还颇有几分不乐意。读书后才逐渐明白:守岁是一种世代相传的风俗。年长者守岁,是辞旧迎新,珍惜时光;年轻人守岁,是感恩长辈,祈求父母长寿。对老祖宗留下的习俗,有时偶尔可以心有一丝怀疑,但千万要心存万分敬畏!长大懂事后,每年会陪父母在除夕夜看春晚,静静地听他们唠叨。守岁也就成了一种自觉乐意习惯了。</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05(写在后面的话)</b></h3><p style="text-align: left;">佳节倍思亲。每逢过年心中总有莫名的感动和怀旧。写下这些献给远在天堂的父母及父辈们,同时献给自己略带苦涩而又幸福快乐的童年。</h3><p style="text-align: left;">最后还得谢谢各位能耐心读完这长篇累牍,笔者逸云在这里谢谢大家,同时祝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幸福!给大家拜个早年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