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抱着过去不忘,就会阻止前进的脚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却不以为然,人生的道路上只有留下难忘的足迹,才值得我们去怀念。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到多远的未来!</h5> <h5> 1983年7月1日,从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到江西的省会南昌,又从南昌到九江,再从九江坐汽车到瑞昌县城,现在不足两个小时的路程,36年前竟走了两天一夜。这是我们去新工地大沙线(即湖北大冶至江西九江沙河街铁路)的路上。在此之前,我在知青队当知青,那时已没有了上山下乡,所谓的知青,实质上就是待业青年,铁路工程单位为了照顾子女就业,临时性的安排一些工作。这样我在景德镇铁道部四局五处修配厂砖场烧了一年的砖。自豪地说,皖赣铁路(安徽芜湖至江西景德镇)江西境内各火车站的用砖大多是我们做出来的。这次去新的建设工地,是我和当时280多名铁路子弟人生的“里程碑”,因为我接了父亲的班,从一名铁路子弟正式成为一名铁路工人,步入社会。</h5><h5> 我们一共22人分到了铁四局五处二段一队,报到后直接奔赴新工地。接我们的是当时的队工会主席——王浩,一个当过兵,即严肃又和蔼可亲的老大哥。在我们22人中,有从知青队来的,也有从老家的城市或农村来的,11名男性,11名女性。不知是巧合,还是在计划经济的那个年代组织上的特意安排,似乎婚姻上的大事也帮我们有所考虑。不是多想,因为那个年代,工作是单位分配的;工资是单位分配的;房子是单位分配的;自然婚姻也依赖组织上的帮助。</h5> <h5><font color="#808080">●五处二段一队设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县(现瑞昌市)赛湖农场内,这是唯一的一张驻地建设时的照片。</font></h5> <h5> 22人临时组建两个班,一个男工班,一个女工班,主要任务是配合已到的人员将营地建起来。计划经济时代,一条铁路线安排一个或几个成建编制的处级单位,一个处有四个主力段和一个机筑段;一个段有四个队;一个队有十多个班;一个班35人。五处从九江沙河街一直到湖北的阳新县,按站场、线路、大桥、隧道等专业一字排开,各队的营地撤落在一百多公里的线路上。每天有固定的交通车辆解决职工出行。</h5><h5> 这次新工点的住房都是统一的红砖房,较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房顶是用一种很薄的“石棉瓦”铺成,这种瓦隔音和保温效果都很差,但与父辈们住过的帐篷、干打垒、油毛毡房、泥墙房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啦。我们住在唯一建好的一橦平房内,一边是临时男工班;一边是临时女工班。吃饭要步行到几公里外的另一个临时点。正值夏季,劳累一天的我们不想再走路,于是就相互带饭。但洗澡却成了问题,男工在旁边老百姓稻田地里挖一个坑,用积聚到坑里的水凑合一下,女工却为了难,最后不得不用当时唯一的一辆汽车专门接送她们到二段段部临时点,瑞昌一个叫庆丰的地方。</h5><h5> 两个月后,驻地响起军号声(铁路单位号称半军事化,都是用军号声规定作息时间)。</h5><p class="ql-block"><br></p> <h5>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我们有了跳进结了冰的河中心抢挖桥墩基坑的经历;我们有了冒雨连续人工浇注桥涵基础混凝土的经历;我们有了“滚石上山”砌筑桥头锥体的经历。大沙线在我们手中不断向前延伸。</h5><h5> 队里的22名青年也增加到了76人。当时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是这么唱的:“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来”。没有想到我们在关牧村的这首歌曲下,竟创造了铁四局五处二段的奇迹。那时二段一队大多是河南藉职工,他们从部队复员来到这个单位,家基本上都在河南农村,每年的6月份小麦成熟等待收割的季节,他们就要回去帮助家里收麦,这一年也不例外。一个队350人走了200多人,就连队里的领导们也都回去了。此时,大沙线施工生产已非常紧张,我们这些年轻人便成为施工生产的主力。那时的共青团组织是相当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翁保尔是每一名团员青年心目中的楷模。76名团员青年和未走的职工在“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下,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奋战在管段内的工地上。由于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每打一盘灰(混凝土浇注),都要分前、后台。所谓前台,就是负责混凝土的灌注和捣固;所谓后台,就是用小斗车将沙子、石子运到搅拌机料斗内,再加入水泥、水进行搅拌,当然,为保证质量,都要按配合比进行过磅。供石子最累,因此安排男工;供沙子稍轻松一点,因此安排女工,在一台“老掉牙”的滚筒式搅拌机的搅拌下,这些年轻人硬是将一个个大桥的墩、台立了起来。烈日当头,一个女工累得实在撑不住了,趴在沙堆上哭了起来:“谁这个时候来帮我,我就嫁给谁”,后来我们一直将这句话和她开玩笑,现在想起,好笑的背后,透满了辛酸和感慨。</h5> <h5><font color="#808080">●二段一队女工班部分人员合影</font></h5> <h5> 这个月,全队生产任务超额完成。队长回来,看着完成产值的报表,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后,他揉了揉眼,操着河南话说:“这群孩,中!”</h5> <h5><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瑞昌车站土石方施工量大,为加快进度,采用了机械化施工。</span></h5> <h5> 二段的制梁场设在瑞昌车站内,负责整个管段桥梁的预制。由于车站土方量大,铁四局将机总(现中铁四局一公司)的十台美式铲运机调来昼夜施工。当时这种铲运机国内共有二十台,除了这十台,还有十台在大庆油田。在机械的配合下,梁场的场地平整和建设很快建设好。一队女工班开始进入梁场,负责钢筋绑扎。那时很多工序都是靠人工来做,刚开始,这群姑娘们由于技术不熟练,手常常被绑钢筋用的细扎丝扎得血肉模糊,两个月后,一根根扎丝便在她们手中听话地飞舞着,与钢筋织成一个个漂亮的“蝴蝶结”。尽管这样,一双帆布劳动手套用不了两天,便被磨出一个个洞,可想当时的劳动强度。</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女工们在绑扎T梁钢筋</span></p> <h5><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2005年,五处二段一队部分女工在九江相聚。</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 桥梁都是常见的T型梁,已预制出来的梁通过铺好的线路,在蒸汽机车的牵引下用平板车皮运到架梁的大桥。几十吨重的T型梁,装上平板车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时没有现在用的大型起重设备,而是全靠起重工们用倒链、千斤顶、枕木、滑轨等简易工具弄上去,这不但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为加强力量,我们队一下来了两个赫赫有名的铁道部劳动模范:一个是起重技师---樊冬根;另一个是钢筋技师---任忠岑。若干年后,我们队又出了一个全国劳动模范---陈新胜,当时陈新胜还是起重班一名普通的起重工。</h5><h5> 劳模樊冬根是江西南昌青云谱人,他略略有些发胖,每天背着一个大号的军用水壶,似乎永远离不开水,因为每天他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他话不多,但每一句话却没有人不敢听他的,就连当时的处党委书记、处长这些大领导见到他都是客客气气。他曾多次组织救援脱轨的机车,胆大心细,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并带出了无数个起重方面的弟子。</h5><h5> 在瑞昌梁场,他组织同伴们倒运五百多片T梁,直到架梁结束,都没有发生过任何闪失。这除了他高超的技术,还有着那个时代的“主人翁”精神,现在“主人翁”精神这个词可能已被人们远远地淡忘了,可那个年代,确实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一代人。前两年,见到樊劳模的女儿,听说劳模已走,不免心中难过,与此同时,也有些遗憾,当时拍了很多樊劳模工作时的照片,只因家住一楼,潮湿毁了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底版,现在竞找不到一张照片。</h5> <h5><font color="#808080">●劳模任忠岑退休,我们敲锣打鼓将他送上列车。</font></h5> <h5> 劳模任忠岑和我老乡,家是山东人,第一次认识他,就是那一口熟悉的家乡话。制梁场生产的虽然都是T型梁,但具体型号有很多种:32米、24米、16米等等,型号的不同,钢筋的数量和钢筋的型号也就不同,他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钢筋的绑扎是否正确、合格。一次他外出,等他回来时,钢筋制作绑扎已完成。他不放心,去察看现场后,发现主筋有问题,于是把大家叫来,大伙说技术室的图纸就是这样给的,于是他便让班组的质检员去找技术室核对,果真是技术图纸出了问题,大家感叹:任劳模神了!</h5><h5> 任劳模是在铁四局五处三段退休的,那时,我已调到铁四局五处工会工作。那一天,我们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到沙河街车站(现庐山站)。劳模修了一辈子铁路,却没有坐过火车的卧铺,我和三段工会主席马应湘找到这趟车的列车长,告诉他劳模的情况后,好心的列车长将他安排在了卧铺车厢。临上车前,劳模说:“我人离开了单位,可心却永远在单位上”。回到山东老家,他帮助妻子种苹果,一年下来,经济收入比他在单位高出好几辈。京九铁路开工后,当他听说“大京九”铁路工期紧张,缺少人手,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劝说,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又返回到工地,帮助制梁。</h5> <h5><font color="#808080">●全国劳模陈新胜</font></h5> <h5> 二段一队有着不尽的辉煌,但因一次意外的质量事故,连续三年的“三优”文明单位被拿了下来。事后,全队干部、职工、工程技术人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严把工程质量关,一年后,不但“三优”文明的牌子又夺了回来,而且创下无尽的辉煌。</h5><h5> 2005年11月26日,江西瑞昌市发生了一次5.7级的地震,许多楼房和路面都开裂,而我们修建的这条铁路却完好无损,运输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