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过大年》: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回家

冬子

<h3>外边吹着很冷的风,马路上的人渺渺无几。是啊!人都走光了。我不禁叹息。</h3><h3><br></h3><h3>我也想回家!我说。</h3><h3>先生说:这里才是你的家,孩子,丈夫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可是,虽然过了这么多年,我的心一点也不踏实。我总怀念儿时农村过年的味道。</h3><h3><br></h3><h3>时间一下子把我拉回童年——</h3><h3>此刻,我在小心翼翼的回忆:</h3><h3>每年腊月十八母亲她包着头巾,围着围裙,她要刷屋子里的烟尘。父亲早已扎好了一把竹笤帚,搬来梯子、扫尘。我们得帮忙把一些挪不动的东西用旧床单遮住………不大一会,屋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h3> <h3>到了腊月二十三以后,基本上天天都有好吃的。也天天都忙碌。做糖、做豆腐、杀猪、杀鸡……父母从来没有亏待我们,有些东西自己家没有父亲就去集市上买回来。比如:酥糖、糖果、甘蔗、苹果橘子……还有粉丝,鱼干,红纸。红纸是写对联的,也是用来给我们抱红包用的。父亲用毛笔写出一副副正正楷楷的对联,一片喜气洋洋的样子,连小狗都高兴的在地上打滚。</h3><h3><br></h3><h3>也许那一年经济状况并不好,这似乎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喜悦。没有新衣服也没关系,母亲会把她认为最好看的衣服提前洗干净,到了大年初一给我们穿上……</h3> <h3>其次就是每年的除夕夜父亲一定要在我们没动筷子前,从盘子里夹一些肉鱼以及其它可口的菜,放在碟子里和酒悄悄拿到门外,嘴里念叨着我们未曾见过的祖父、祖母,他也要给他们吃肉喝酒。父亲是农民,他对他的父母有着执着的敬爱和耿耿于怀令我们敬佩。父亲的仪式,从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h3> <h3>不回家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且不说相隔千里,转几次车,光工作、孩子已经无法脱身,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h3><h3><br></h3><h3>而我是因为一只狗没人照看,选择留下来陪伴它。年初一嫂子在群里发语音,说母亲在家里闷闷不乐,喝酒抽烟……</h3><h3><br></h3><h3>无论走得多远,回家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期盼。朋友圈有在离家四千多公里的国外工作者,来回一趟用去大数目的钞票不算,关键旅途波折几十个钟头,整个归程要经受好几天的车马劳顿之苦。只为了千里之外的的亲人们期盼和欢聚。</h3><h3><br></h3><h3>想想我们的父母,他们为我们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可我们为他们找各种理由。和父母沟通就变成了每周几次电话的敷衍;直到有一天,他们老了,病了,我们才明白他们为了儿女和生活、日子和琐碎,早已精疲力竭,元气耗尽……</h3><h3><br></h3><h3>而我们总是把父母对我们的无休止的疼爱当做理所当然,只要父母健在,就永远把自己当成不更事的孩子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还把这种疼爱当作累赘和包袱,当作烦琐和不耐烦,哪怕自己已不再年轻了。</h3><h3><br></h3><h3>我们向往的大千世界,而我们的父母只能停留在原地,看着我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背地里抹泪。</h3><h3><br></h3><h3>在父母的眼里,子女不回家过年他们就不会快乐。他们不指望你带多少钱回家,只想见面一个温暖的微笑和拥抱。与父母在一起,不管过去的一年你受到了多少坎坷和委屈,回到家里,暂别喧嚣,不用工作,没有压力,卸下所有伪装和防备,跟亲人聊聊。不管这一年有多少心酸都烟消云散了。有了亲人的鼓励和情感的链接,从中获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h3> <h3>我在想:一些农民工挤火车,越山川,几天几夜,走得一身灰尘,汗流浃背,也许背着大一袋小一袋并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像逃荒……但过年就得回家!</h3><h3><br></h3><h3>过年是孩子的期盼,也是农村女人们的期盼。当男人们到家的时候,一定有一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饭菜等着他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