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年味

百味人生(不加微信)

浓浓的年味 <h3><br></h3><h3> 年 味</h3><h3> 作者/解读人生</h3><h3> 童年是一首写不完的歌;有写不完的记忆;有写不完的快乐。</h3><h3> 最难以忘怀的是童年时那浓浓的年味。</h3><h3> 年假一到,我们也进入了对年的渴望之中。我们随着大人的节奏忙碌起来。腊八节就拉开了年的序幕。浓浓的黏黏的甜甜的腊八粥,至今还是回味悠长。腊八过后,就开始摊煎饼,推碾子砸糕面,推磨子磨豆腐,冻冻豆腐,炸油炸豆腐。压粉条,泡海带,晾海带。杀猪宰羊,杀鸡杀鸭。家家户户,忙忙碌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接着新年。</h3><h3> 进入腊月二十几后,人们开始为儿子买花炮,为女儿买新衣服了。母亲和伯母、婶子们相约去县城赶集购买年货。为了买上丰富的年货,常常是起个大早,五点多钟就拉着风箱做好早饭,吃过早饭就背着小背篓去县城买年货了。</h3><h3> 等到太阳庸懒的身子落下西山时,母亲她们就在一阵阵说说笑笑中满载而归了。</h3><h3> 腊月二十八、九就真正有了年味了。父亲、四伯父、大表哥、二哥几个教师开始给乡村百姓写对联了,家里充满了浓浓的墨香了。母亲开始煮肉,剁饺子馅。我和妹妹上午打扫院子,下午就洗衣服、床单被罩。当我们将衣服挂在晾衣绳上一会就看到衣服冻成硬硬的直直的冻衣服了,衣角下面有许多小小的冰棒棒,弟弟就乐呵呵地蹦蹦跳跳地掰下冰棒棒,攥着冰棒棒跑到大街上找同伴玩耍去了。我们洗完衣服,就会坐在炕头上,啃着骨头,吧咂着嘴,心里美美的。父亲为了犒劳我们也会切一些红红的、香香的肉丝切得薄薄的,用葱丝、蒜末,倒上酱油、醋和香油,调好了,端到饭桌上,我们一家六口围着小饭桌,美美的吃着,说笑着。</h3><h3> 晚饭过后,我们就端着父亲打好的浆糊开始贴春联了。父亲就会给我们糊一盏纸灯笼。父亲还会给灯笼上写上字谜。我们八点以后就约好小伙伴,各自提上自家糊好的纸灯笼,边走边喊:“平安无事啊!平安无事啊!”便挨家挨户地走个遍,到院子大声喊到:“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到了哥哥嫂嫂家,小女孩将灯笼在大门口举得高高的,小男孩则轻手轻脚地跑到院子里的门台旁用小木棍大声“咚咚”敲着水桶,转身就跑开了,边跑边大声笑着到下一家去了。我们穿着新衣服,兜里装着糖果和花生、瓜子。满脸都是微笑和快乐。在朗声的笑声中走完了整个村庄就散了,各自回家。或者来到一家围坐在热炕头上打扑克牌,一直打到两眼睁不开,就横七竖八地倒在热炕头上睡着了。睡上一两个小时,就跑到院子里“噼噼啪啪”地放炮去了。</h3><h3> 随着鞭炮的声音渐渐消退,我们就跑回家里吃饺子了。那饺子的味道至今都浓浓的在嘴里回味悠长。</h3><h3> 就在“初一饺子,初二面。”的歌谣里演绎着年的味道。我们吃着丰富的春节年饭——枣云糕、发干粮、煎饼……每天都不会吃重样饭。吃着小砂锅炖的杂烩菜,那味道和现在的电炒锅里炒出的菜味道是不同的。</h3><h3> 元宵节将年的味道推向了高潮。我们穿着新衣服随着父母去县城看元宵花会。有穿着古装的高跷队,有打着花脸的小旱船,有耍钢叉的。人山人海,观看的队伍随着花会队伍移动着。叫喊声,说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中午到小饭店吃一顿简单的饭菜。晚上还要看烟花会,猜灯谜。</h3><h3> 一个热闹的、兴奋的、喜庆的元宵节将浓浓的年送走了。我们却沉静在年的喜庆和欢快之中。</h3><h3> 童年的年有着浓浓的喜庆之气;童年的年有着淳朴的原始味道;有着单纯的乐趣。我还是非常眷恋童年那种浓浓的年味。</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