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读的书籍和读后感

梅绽暗香来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七本书是美国作家温斯顿的的作品《阿甘正传》,书中写了一位似乎本需要他人帮助的智障儿被命运的洪流挟裹着独自打橄榄球、参加越战、当拳击手、当棋手、甚至当上宇航员,而每一样事情做的都很好故事。书籍内容反映的是当时美国的社会现状,但也许人们更多的理解是要像书中的阿甘一样,做事情不要有那么复杂的的想法,简单纯粹地向着目标稳步前行仿佛更容易获得成功。无论是么时候心中有爱有他人,就更容易度过艰难困苦迎来光明灿烂的未来</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六本书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活着》,书中讲述了一位经历了旧社会、解放战争、三反五反、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活动的老人无奈地看着一位接一位的亲人逝去生命,最后只得与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的故事。既讲出了在时代的洪流中、在事情的发展里,个人的力量和生命是多么的有限和脆弱,又说明了人有着不可估量的承受困难和痛苦的能力。这本书早就有所耳闻,也看过简单的介绍,最终被我拿到手里阅读还是因为儿子已经读过并评价说“挺好”,很愿意跟儿子读相同的书籍然后偶尔聊聊书中的故事和得到的启示。不知原来为儿子选择、推荐书目到现在听他的评价和推荐的转变是怎样悄悄发生的,但我很适应和欣赏这样的改变,希望我们在彼此的推荐下读到更多更好的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五本书是路遥老师的《人生》,故事以主人公高加林进城、回乡,再进城、再回乡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特定年代机遇对命运的改变和决定。高加林是一位有热情有能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新青年,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后来教师的岗位被顶替,他一度失意愤怒郁闷,是美好的爱情抚平了他的伤痛。而就在他几乎接受了平凡的生活时,命运又给了他新的安排和改变。在新的环境中他展现了出色的个人能力,也遇到了更期待的爱情,当这一切顺利进行时,命运再次把他推回乡村,美好的生活一去不返,爱情也全部丢失。不多分析和讲述了,请大家自行去感受本书的魅力吧</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四本书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是一本散文性质的回忆录,杨先生以优美流畅的文字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家庭的温暖生活点滴。本书以从虚无缥缈的梦境开始叙述,先写了三个人的“失散”,然后开始回忆钱先生和杨先生组成家庭共同出国学习,期间他们的女儿出生,三个人的家庭充满的快乐,即便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们三人仍然淡泊从容,热爱学习。读完此书感受颇多,一个人的优秀一个家庭的优秀自有其缘由,让我们也更多一点沉静和淡泊,以创造自己更美好生活和未来吧!</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三本书是王小波写的《红拂夜奔》,书中的叙事有两个主线,一个是唐朝的传奇人物李靖、红拂和虬髯公几个人的故事,另一个是写作时作者本人的生活状况,这两条主线在书中交错发展,读起来时不时就需要调整思路。本来想从作者的描述中了解历史人物的传奇经历和故事,但是发现书中的描述缺乏史实性和可信度,写作风格也几乎超出了一般可接受的程度,读完便生出终于读完了的感受哈</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二本书是严歌苓的作品《芳华》,这本书被大导演冯小刚改编后搬上大银幕,获得人们很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很多的议论。作品写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懵懂爱情的萌发和被时代挟裹着的境况不可预知的改变。内容就不多赘述了,相信大家已经从各种渠道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书中的内容。今天是教师节,谨以读书这种方式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一本书是老树写的《花乱开》,其实说是读完莫说是“看”完,说是老树写的莫说是老树“画”的,因为这本书中画的篇幅比字多得多,即便是文字也大多出自老树各界朋友们之笔,但是老树的画和每幅画附带的文字藏着对生活的豁达和顿悟,是非常有看看头的,所以又要向朋友们推荐这本轻松的、值得一阅书籍了。这本书我读的很快,也就用了两天的业余时间便读完了,在书中不仅看到了熟悉的老树风格的画(长衫男士),还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写实的花卉等,从而对他绘画的功底有了新的认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十本书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马利写的《绿山墙的安妮》,书中写了一位聪明活泼、勤奋努力、善于幻想的女孩子被一对生性严肃、木纳寡言、心地善良的老年兄妹领养,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活力与快乐;女孩子凭借机灵可爱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凭借勤奋努力获得了斐然成绩的故事。书的结尾是安妮本已获得奖学金可以去读大学,但是看到一位领养人忽然离世,另一位领养人需要照料,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决定在附近当一位教师便于照顾领养人,说明安妮非常懂得感恩。像她这样具有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有谁会不喜爱呢?像她这样拥有众多耀目成就有谁会不羡慕呢?所以请向安妮学习,做一个有梦想又努力的人吧!几张截图有的觉得图文可爱,有的觉得有启发意义哈</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九本书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一位人物的传记《曾国藩》。本书从他组建湘军扑灭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主要记录了曾国藩四十岁以后的人生轨迹,并采用插叙的方式简略回忆了四十岁之前平静的生活,作为一本人物传记写的翔实生动。虽然这本书是我目前为止阅读的篇幅最长的一本电子书(五千多屏页),但读完仍觉得意犹未尽,一系列历史中的大事件更清晰立体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书中关于学习和做人的论述也常令我深受启发,也许这就是颇具影响力人物的人格魅力吧。这本书是一位好朋友送给我的,相信美好的共同阅读经历更让我们更默契相亲。二到九图是我读书时觉得有启发的地方跟朋友们分享,也推荐大家有时间时读读此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八本书依然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本散文集,书名叫做《白雪少年》。就像另一本散文集一样,读完这本书不仅被书中美好的文字打动,还被作者对生活各方面的关心和感叹,对社会问题的无奈和追问所感动。仿佛作者不是高远的大作家,而只是一位临近的智慧长者,时时在耳边飘过他对世事的看法。虽然这些文字写于三十多年前,读起来的时候却感觉还在身边发生着,并没有远离这个时代。</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七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迷路的云》。和许多散文合集一样,作为书名的题目只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林清玄的散文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清丽脱俗,文字清新唯美,不过本书中大多散文并不单纯只是写景写物,而往往有着更深刻的引发思考的内容,所以读来不仅赞叹文字的美,也会顺着内容有一点思考。林清玄的作品很多,大家有机会可以翻翻,感受他笔下文字的魅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六本书是傅雷老先生的《傅雷家书》。这本书充满了融融的暖意和浓浓的舐犊深情,以书信这种最普通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在如何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等方面细致地予以引导和指示,读来颇为感动。傅老先生不仅有出色的文笔,遣词造句优美流畅;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对音乐美术等欣赏有独到的见解;更有一个爱祖国爱亲友的博大胸怀,时常叮咛国外的儿子以国家为重、不要忽略传统文化,所以读书感受美好之余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五本书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书中描写了青年时代的高尔基为了读大学来到喀山,但是由于生活困顿等原因无法实现进入学校的愿望,为了生计,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等各处打工。期间接触了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影响下思想慢慢发生变化,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如饥似渴地坚持读书和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虽然高尔基没有进入大学读书,但在“社会和现实”这所大学中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成长的故事。之前的苏联即现在的俄罗斯与我国一衣带水、邻里守望,他们国家的许多文学作品早就为我国大众所熟知,我想这本书很多朋友大概都已经读过了吧</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四本书依然是同一系列主题的名家散文,这次的主题是“生”,一个颇为严肃的主题,但是各位名家却写出了各自明显的自我风格,有的读来引发思考有的读来令人动容。我拍了一张感觉需要特别推荐的文章图片与大家分享,这段文章引用了老艺术家“盖叫天”对待艺术的态度来说明我们应该持有的人生态度。孔子说四十不惑,要说我已到了这个年龄,心思应该更加通透吧,但是如果让我解答人生的意义,我却不能那么清晰明了地做出诠释,唯愿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积极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三本书依然是名人同一题目散文系列中的一本,这本散文集以“茶”命名,收集了各位名家关于“茶”的作品。读完这本书总的感觉是没有之前“住”和“醉”集子中那份浑然天成的自然,这本书中的文章有些像同一时间相同资料的参选作品,有太多一致的内容,比如很多文章提到了《红楼梦》中的妙玉请喝茶、提到了茶圣陆羽、提到了卢仝的《七碗茶》歌(说起七碗茶歌,之前听俪波老师讲解过,并不以为是一首多么优秀的作品,或者说并不是自己偏好的类型,但又在这本书中反复见到,因此引起了重视,可见多读书可以修正和改变一些看法哈),也许提到茶,这些内容也是绕不过去的主题吧!图二是认为读到的关于茶的精彩论述,分享给大家</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二本书仍然是一本名家散文集。这本书的内容类似上一本,虽然文章较多但有一个大的主题,上一本的主题是“住”,这一本的主题是“醉”。相对于“住”仿佛“醉”的故事更多、更精彩,而且自古以来文人之于酒就有太多流传千古的佳话,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潇洒,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的高雅都令人艳羡。这本书中的文章非常精彩,但是这份精彩需要人们自己去寻找和发现,闲暇的时候请捧读吧!读图二中文字时有作为一个学画者对作者接触大师的羡慕,读图三的文字时有对作者驾驭文字的赞叹</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20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山居闲话 胡同文化》,这是一位同样爱好读书的姐姐赠送的礼物。看到书名伊始并不明白书名的意义,待到翻看了几篇后才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这本书中收录的散文基本上都是作者们写关于居住的内容的。他们的文章有的意境深远引发思考、有的俏皮可爱充满童趣、有的唯美动人满载回忆。不论他们在写作中是以杂文、小说、诗文为长,也不论他们年代跨越大写作风格“派系”多,在这本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较为统一的散文风格而且写作层次颇高,阅后赞叹之余感受被美好拂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