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毛泽东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陆续有知青到祖国各地接受教育,由此毛主席亲自批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组建于一九六八年六月十八日。</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的大规模浪潮中,知青成为这个时期一个特硃的名称,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一拨拨知靑人朦朦懂懂登上一列列开往北大荒开往祖国四面八方的列车,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9年8月23日登上列车奔赴那北大荒,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从那一天起我的灵魂和生命就在那广阔天地里锤打锻炼,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温情脉脉的家乡,四面八方涌来的青年像一片片无助漂浮的叶子随风落下,黄土地、黒土地用双手把他们轻轻地接住。他那厚厚的掌心让知青人体会离开家乡久违的温暖,这片片净土用宽广的胸怀接纳和温暖着无数知青的心。</p><p class="ql-block"> 土地是浮州,承载着无数知青的梦想,迎接新生活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细碎的光阴掩盖了我们年少时的青涩,未来是什么谁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在安静的时候,喜欢看花看树,看日子清清浅浅,听风听雨,听流年嘀嘀嗒嗒。似乎每一个触手可及地今朝,都是染着香味地静好。</p><p class="ql-block"> 每当这个时刻,回忆像潮水奔涌,稚嫩的面孔早以饱经沧桑,风霜雨雪刻在脸上的层层皱纹揭示着人生的约定。知青生活,斑驳而细碎,但却仍然记得第一次上山打石头,第一次砍伐木头,第一次小镰刀割麦子,第一次猪舍喂猪放猪,第一次盖房子,第一次刨粪便,第一次送公粮……N多个第一次。几多感伤几多叹惋。</p> <p class="ql-block"> 悄悄踏上回忆的长廊,有些记忆已经淡忘,但那次山火突发的磨练,至今难忘,生与死的较量铸就了知青人的钢铁意志。肆虐的大火熊熊燃烧,人员奔向火场,火舌肆意横行,那时一个念头往上扑,中途却被车甩了下来,半边脸皮鲜血淋漓。仍坚持着跑到火场,大火扑灭后有的住进医院昏睡了好几天,有的献岀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在生死面前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事后反思自己,是不是傻呀,万一………但当时只考虑灭火灭火。知青生活的大熔炉,历练给我们忠诚,担当、果敢、坚强、征服与契而不舍永不放弃的品格,已经成为一笔无价可贵的财富,滋养充盈着各自的人生,将陪伴他们终老。</p> <p class="ql-block"> 一边追忆一边前行,知青生活早已在心中扎了根,有一位不知名的战友写下了一段话让人感动。他说:“人当了一回知青,就像土烧成了陶,早已不能回归土的状态"。即使陶成了碎片,也依然坚硬无比,放射着它的光芒"。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正是当过知青人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山河过客,岁月匆匆。离开知青部落一去一回整整五十余年。虽然岁月流转,心里总有一块地方柔软细腻。那是青春流逝付出代价的故乡,那是一杯陈年的酒,越放越香浓的回味。那是人生道路上脱胎换骨的洗礼,更是对生命可贵的一次诠释。为了圆梦不留遗憾,许多人重回失去青春给自己带来磨练的第二故乡,甚至死后骨灰洒在了那片让自己忘不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知青聚会场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故乡越来越美,发展建设一日千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看不见光秃秃的大山,已被枝繁叶茂的绿色掩盖。再也找不到当时贫困的感觉。寻不到低矮的小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四周到处是鸟语花香。曾经的老知青人和年轻的一代正为中国发展建设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我们骄傲曾是知青,自豪曾为祖国流过血汗,我们无愧知青这个称号,更无愧自己的良心。</p> <h3>感谢网络提供部分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