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茶

书韵梅园(田荣)

<h1><b>话茶</b></h1><h3><br></h3><h3><b>文/田荣</b></h3> <h3><b>有人说:“饮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可见,茶是人间极品了。</b></h3> <h3><b>说起茶,有人便说:不就是日常茶道吗?</b></h3> <h3><b>茶道的过程,自然严谨,它常把茶人的茶道观与茶会表演的情趣统一起来,让心灵归本自然,这才是茶中之道,为人之道。而茶的境界,与人生的况味,是何等的相似啊!</b></h3> <h3><b>茶,本是草木,生长在天地间,所以茶是雅物,亦是俗物。</b></h3> <h3><b>进入俗世社会,饮于官场,便有几分“官聊”;饮于江湖,便染几分“胡聊”;饮于巷陌,便染几分“市井聊”;饮于市侩,便染几分“无聊”。</b></h3> <h3><b>唉!茶从烟火中来,岂能不带几分烟火气?</b></h3> <h3><b>当年陆羽在深山的寺庙里,面对着清风明月品着一杯清茶时,眼前看到的一定是白云,在山门外轻轻飘扬不着一痕,两耳听到的一定是如珠的鸟鸣,清新而雅致,犹如叶上露珠,至于那一刻的心,一定是“世上本无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境。因此,他才作别了山寺,回到了尘世,坐在西窗下,提笔蘸墨,写下了落在人间的《茶经》,那不着一痕的清闲至今还流溢着当年的气韵。</b></h3> <h3><b>古时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品茶斗诗,茶是高雅的,酒能助兴,茶可雅兴。一茶一酒之间,豪情顿生灵感顿来,佳诗名句,随性而来笔墨间好诗跃然纸上。</b></h3> <h3><b>从古至今,文人无一例外好茶,王维据说好茶成瘾“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绿树村舍边,青山郭外斜”,一读他的诗作就唇齿留香,都有极品茶的滋味,他和孟浩然、温庭筠等田园诗人谁能离得了茶呢?只有陶渊明是个例外,他的诗中只有酒,没有茶。想想也合理,他的几个儿女不是呆就是傻,他要亲躬田亩养活妻小,王维不同,本人是大地主,极会敛财,他的闲适是真闲适,当然可以无忧无虑一边品茶,一边吟诗作画了。</b></h3> <h3><b>于是,我常常效仿古人,案前几本书,手边一杯茶,在浓郁的茶香中静思,遐想中感受杜甫“落曰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悠闲,体会陆游“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社就烹煎”的安逸,享受苏轼“雪沫乱花浮舞盛,蓼茸落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清旷。好书,佳茗,是一种享受,如此与古人神游,同古人品茶感觉很纯净,很深邃。</b></h3> <h3><b>记得,周作人说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继续修个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力,都无不可。</b></h3> <h3><b>我一直向往着一种禅静,空灵飘逸的意境,淡而幽的思绪,较为精致的情怀,山高心欲醉,云淡自生香的淡泊。</b></h3> <h3><b>喝茶极有讲究,最好用细沙的陶罐,最能保持最初的味道,其次是玻璃器皿,再次便是纸杯了,不同的容器,泡出不同的茶味来,这很像我们的生活,不同的水温便是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便有不同的归宿。</b></h3> <h3><b>另外,喝茶也分很多类,有人喜欢喝清淡的二道茶,有人喜欢喝浓苦涩味的头道茶,我便是后者,喜欢喝头道茶,夹杂着茶叶本身的味道,也夹裹着沸水与茶叶的味道,交融香气,享受热茶润喉的舒坦,味齿留香的舒适,感悟着中华茶文化的内涵。</b></h3> <h3><b>“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是喝茶的感觉。</b></h3> <h3><b>其实,品茶,亦是品心,茶中有情,有理,亦有禅,生命之茶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b></h3> <h3><b>同样的,泡茶也如人生。泡茶之初,味道清淡,就像人生年少时的轻狂;泡茶不久,味道浓郁香醇,犹如青春时的激奋;接着茶变得浓深清冽,就像中年时的稳重;最后茶变得味淡时,正如一个老年的智者,有丰富的人生体验。</b></h3> <h3><b>小时候不喜欢喝茶,没有小孩子喜欢喝茶的,无论茶的品质如何,总觉得味道是苦的,大概十岁的时候,总见父亲闲暇之余泡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很惬意的喝,禁不住诱惑偷偷品尝一口,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回喝茶,味道糟透了,这又苦又涩的东西,父亲竟然深爱有加,甚至连饭可以不吃,茶却不可不喝,令我大惑不解。</b></h3> <h3><b>父亲虽然一生爱喝茶,却不懂茶味与禅味相关,更不懂茶道与禅道相通。但他却会教导我们,屋舍有客至,须要泡好茶,双手诚奉上,方为待客之礼,做人之道。。</b></h3> <h3><b>茶,不是个好东西,这是小时候对茶形成的极其惨烈的印象,长大后,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迷上了喝茶,从此便恋上了茶。</b></h3> <h3><b>我喜欢一盏茶的宁静时光,喜欢一个人与茶无语却胜千言,喜欢与朋友分享一盏茶的浓淡,共话桑麻的悠闲。</b></h3> <h3><b>也是这样的西窗下,凉雨纷纷,独坐饮茶,直坐到思绪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岂不景致。</b></h3> <h3><b>2019.1.30(于峡家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