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意写作》与“部编版”教材对接研读——刘月霞学科坊活动

孙可欣

<h3>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但刘月霞学科坊的老师们并没有在家里面忙碌而是齐聚在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由坊主刘老师带领召开了《小学创意写作》与“部编版”教材对接研读启动会,刘老师为大家详细地解析了此次改编的核心思想与理念,明确了此次改编的目标,具体地给每位老师布置了任务,团队里的每位老师都精神饱满,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收获着......享受着......</h3> <h3>  启动会伊始,刘老师首先为大家明确了此次改编的目的与意义,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长辫子老师主编的《小学创意写作》丛书的重要意义与引领,再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与统推,让大家感受到了改编的“迫在眉睫”,每位老师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满满的感悟与期待。</h3> <h3></h3><h3>接下来,刘老师带着我们清晰地梳理思绪,提出要求。</h3><font color="#ed2308">三个要求:</font><h3>1、通读</h3><h3>(1)部编版四年级上下册教材。</h3><h3>(2)《小学创意写作》系列丛书,共12册。</h3><h3>2、梳理</h3><h3>(1)部编版四年级上下册教材每个单元的习作要求。</h3><h3>(2)明确单元主题</h3><h3>(3)明确重点</h3><h3>(4)根据单元的两条线寻找与本单元主题中可生成、可拓展、可契合的点与创意写作相勾连。</h3><h3>3、找到相应的“勾连点”进行填充、补充,“增、减、删、改”形成《小学创意写作》与部编版教材对接配套 。</h3> <h3>刘老师带领我们分析《小学创意写作》系列丛书中的7大版块</h3><h3><b>第一版块:</b>总有一首小诗。</h3><h3><b>第二版块:</b>体验馆。此模块包含两部分内容①推荐者的话(也就是为什么要引荐这篇,例如对于这篇文章的篇章结构、字词表达的特点)②推荐的文章。</h3><h3><b>第三版块:</b>名师点拨台。①学文的小窍门(悄悄告诉你)②推文中的段落点评。</h3><h3><b>第四版块:</b>我的任务卡。这是个核心版块,包含:①写文小窍门②名师导航——名师手把手,针对于这个步骤,可以采用言语支架,建起作文地图【思维导图】根据小文,构思,通过树状图、花朵、表格等多种结构形式呈现思维过程,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例如长辫子老师在群里所发(见下图)</h3><h3><br></h3> <h3><b>第五版块</b>:大家来涂鸦。此版块包含两部分内容①学生作品②两篇名师点评。</h3><h3><b>第六版块:</b>到生活中去。生活处处是教材,介绍此版块的设计初衷,提出要求。可以用图片等形式。</h3><h3><b>第七版块:</b>万万没想到。学生作品或有特点的短文附点评。</h3> <h3>  刘老师剖析文本后,有思想、有创意的卢新元老师进行补充,卢老师针对第一版块“总有一首小诗”向大家推荐了《日有所诵》这本书,以供大家方便查找资料;另外针对第六版块“到生活中去”谈到了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来设计,卢老师还为大家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了她的成果。这些都非常有创意,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路。</h3> <h3>  卢新元老师分享后,卢海燕老师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还为大家介绍了她设计的“链接表格”,并进行了详细地说明。</h3> <h3>  在启动仪式的最后,坊主刘老师给每位老师布置了任务,提出了希望,并且明确后续会议的时间。各位老师信心满满,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h3> <h3>后续会议安排:</h3><h3>2月15日,第一次碰头会,每位老师带初稿,说困惑。</h3><h3>2月18日,第二次碰头会,每位老师带定稿,再修改。</h3><h3>2月26日,上交终稿。</h3> <h3><br></h3> <h3>  坊主刘老师还提议,在“起跑线”上留下我们行动的足迹,我们感谢长辫子老师,感谢坊主刘老师,给予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一次充电、磨刀的机会,让我们尽情的思考、提升,我们会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跑道上,追逐着对教育的执着和对此次改编的期待与成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