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 1988年3月2日</h3><h3>地点: 西宁市大十字</h3><h3>回忆: 丙申</h3><h3>摄影: 丙申</h3> <p> 1988年,正是象征“中国龙”的农历戊辰年,春节燃放爆竹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元宵节又到了。为了欢庆这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那年月,处于西宁城中的大十字自然成了人们狂欢的中心。因为,届时政府和一些大型企业装饰的彩车将要摆放在这里,一些单位和机关制作的式样各异的花灯也要悬挂在街道两侧。花市灯如昼、一夜鱼龙舞,大人和小孩早就等着这一天呢。</p> <p> 3月2日,期盼中的元宵节终于到了。那时节,我虽然居住在距离大十字较远的马坊,午饭后我和爱人抱着孩子早早赶往湟光,争取最佳时间拍摄龙门、彩车、街景。</p> <h3>我们单位制作的彩车“孔雀开屏”</h3> <p> 8点天已经很黑了。街面上是一溜斑驳陆离的阴影,晚出的人们在急匆匆地向大十字走去。满街游人如起伏的潮水,一浪接一浪,缓缓地向大十字流去。我们想去看看我们单位自己制作的彩车,但没能穿过汹涌的人流,很快就被卷在里面,我第一时间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我将她架在我的肩头之上,只得随着大家,被动地向大十字方向走去。当经过莫家街路口时,只见那里有一辆警车,有人在车上声嘶力竭地呼喊,但在人们如海涛般的喧哗声浪里,听不出他在叫喊着什么。尽管偶尔看见街边人行道树间的绳子上挂着色彩缤纷的各式花灯,但我们行进的路线已由不得自己了,不时被汹涌的人群架起来,双脚几乎要离开地面,就像漂浮在洪水中的一片树叶,只得随着大流向西漂去。</p> <p> 接近大十字时人群更挤了,人和人紧紧地贴在一起,连呼吸也觉得有点困难。人们的呼叫声、喘气声混合在一起,空气中顿时弥漫着恐怖的气氛。一种极度的恐惧、害怕和后悔的思绪袭上心头,急切地盼望着能够早点回家去,彻底地打消了再去看花灯的念头。</p> <p> 到了大十字,情景更加恐怖,从不同方向涌来的人群汇集在一起,再不像刚才那样,汹涌的人流还能朝同一个方向移动。然而一到这里,却像大海里的漩涡、沙漠里的旋风,人们在惊叫声、哭喊声中旋转。忽然,人群中传来“嗷—嗷—嗷”的喊声,只见六七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像儿童玩的“老鹰抓小鸡”游戏一样,后者抓着前者的腰,仗着自己年轻,极度兴奋地喊着口号,在人群中横冲直撞。这时,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真是度秒如年,我们在漩涡中奋力挣扎,由不得自己地缓缓挪动,脚底下不时地踩着软绵绵的口罩、棉鞋之类在拥挤中丢弃的东西,那年月一件很时兴的女士长毛绒大衣,土渍渍地堆在人们的脚底下……随着漩涡的移动,我们绝处逢生,突然被挤上道牙石,踉踉跄跄地被冲到大十字东北侧,新华书店门口的人行道上。</p> <p> 那时,大十字东北侧人行道边上,建有一座交通岗亭。岗亭上有人对着喇叭在扯破嗓子呼喊,意思是各街道的游人再不要往大十字来,尽快往回走!但在嘈杂的声浪中,只有我们被挤到跟前的人们才能听得见。大十字新华书店门前的人行道被公安人员围出一块空地,十多个人被放置在冰冷的地面上。在惨淡的街灯照射下,他们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这时,听到有人在大喊:“让开!让开!”只见三四个人提着一个人的四肢,分开人群,抬到已经放有人的那片空地上。我的心在嗵嗵直跳,护着孩子。东、西、南、北大街上的人群,仍然像汹涌的潮水,不断地向大十字方向涌来,嘈杂的声浪在夜空中喧嚣,根本没人知道前方已经发生的惨案。“再不要往前挤了,那边已经死人了!”但这点微弱的声音,也许只有呼喊着的人能听见。</p> <p> 我们真是大难不死,在新华书店门口死死地抓住伸缩铁门,50分钟后,感到安全时,才返回西大街,到了省政府门前人群渐渐稀少,我拿出相机正要拍照省政府大门,被一名当兵的抓住,将我“请”进省政府大门西侧的传达室,里面已经有五六个拿照相机的同行在接受审查,那个当兵的把我推进传达室后,忙着又去抓拍照的去了,而传达室里的官员们一对一的在审查拿相机的人们,我却没人“接待”,看到此我趁机遛出传达室,找到大门西侧等我的爱人和孩子,丧魂落魄地跑到了西门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赶紧回家。</p> <p> 事后,听广播得到消息,这次事故中,共踩死18人,踩伤11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9万元。不久,西宁市市长罗昆安引咎辞职,一位姓刘的副市长和一位姓赵的公安局长也因此而被免职。政府从这次事故中吸取了血的教训,也就是从这一年后,西宁市元宵节灯会开始分区举办,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彩车也分别在各区指定的位置摆放。此后,分布在各区的龙门、彩灯,富丽堂皇、精美绝伦,已把喜庆的人们引向了不同的地方。</p> <p>感谢您关注美篇《戊辰年亲历西宁大十字元宵节踩踏事件》。谨以此片警醒人们在人多的地方观灯,时刻注意安全!</p><p><br></p><p> 摄影 、制作: 丙申</p><p> 二0一九年元月三十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