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我的书目

断刀客

<h3>  闲暇之余,粗略整理了一下书架上的书籍,顺手做了个登记。如同搬家收拾东西一样,看上去没有什么,一收拾也是大箱小箱满满当当,不经意竟有百本之多,各色各类,或薄或厚,或新或旧,罗列堆砌,甚为感叹。</h3><h3>&nbsp;</h3><h3> 最早开始读课外“闲书”始于高中,受文艺爱好者同桌的影响,当年“陕军东征”的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路遥《平凡的世界》,都在第一时间囫囵吞了枣。像“先锋派作家”的作品如苏童、韩少功都略看二三。方方的《太阳出世》,印象尤为深刻,那种对武汉小市民、小生活的刻画,绝对的入木三分;2018年10月的某一个深夜,偶尔读到了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深深体会到文字就是摧人泪下的炸弹。</h3><h3>&nbsp;</h3><h3> 因为对文学作品有偏好,所以书目里此类占了绝对比例。名家如钱钟书《围城》、贾平凹《带灯》、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历史题材如熊召政《张居正》、徐兴业《金欧缺》、二月河《胡雪岩》;现实题材如闫连科《炸裂志》;有传奇之作如麦家《风声》《暗算》;有引爆官场题材的王跃文《国画》;有风靡大江南北的东野圭吾《白夜行》《恶意》;有引发社会现象六六的《蜗居》;有新锐派葛亮的《朱雀》《北鸢》;有医生改行妙笔生花冯唐的《北京,北京》《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还有摆摆龙门阵的马识途《夜谭十记》,大师季羡林《牛棚杂记》等等。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就像一幅幅画卷,尽显社会千姿百态、人性美丑善恶、世间酸甜苦辣。</h3><h3>&nbsp;</h3><h3> 读书是为了乐趣,但有时也是为了弥补知识面的缺欠。美学知识是个空缺,于是就粗读了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泽厚《美的历程》、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等,试图增加对高雅艺术“美”的理解。但实在惭愧,书虽然看了,不过面对博物馆藏品的时候,除了随声附合“不孬,不孬,好东西”之外,真看不出来为什么好,好尴尬啊。</h3> <h3>  有一阵子,突然想了解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于是陆续看了看吴毅《小镇喧嚣》、费孝通《乡土中国》、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梁鸿《中国在梁庄》、熊培云《思想国》、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吴思《血酬定律》等。还有两部非常厉害的,林耀华的《金翼》和吴思的《潜规则》,前者是对复杂人生的精炼提取,后者是对中国历史游戏的直面揭露。<br></h3><h3>&nbsp;</h3><h3> 有言论说,中国人喜欢研究过去,美国人喜欢描述未来。这话说的,是相当偏颇的。每个国家都会有认真思考自己历史的学者,因为我们的历史积淀太深,所以研究的人和成果会更多些。读史明人心智,如张纯明《中国政治二千年》、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葛剑雄《分裂与统一》、柏杨《中国人史纲》、吴晗《朱元璋》《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也有历史文化主题的随笔,如余秋雨《文化苦旅》、梁衡《千秋人物》、张宏杰《坐天下》等。还有几部外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著作,如史景迁的《太平天国》、《康熙》、《曹寅与康熙》,伊沛霞的《宋徵宗》,西屿定生的《秦汉帝国》等。</h3><h3>&nbsp;</h3><h3> 零散的,还有几本文化随笔,蒋勋的《生活十讲》、《孤独六讲》,钱穆的《人生十论》。作为类“鸡汤”文,看看也不错。还有刘慈欣《三体》三部曲,绝对的看故事、绝对的看不懂、绝对的装明白懂!</h3> <h3>  还有三本我认为的“神作”:林语堂《苏东坡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乔良和王湘穗《超限战》。三者的共同点就是“原来传记可以这么写、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原来理论可以这么写”,相信无数初次读到此书的人,都会有这种非常脑洞大开的狂喜。<br></h3><h3>&nbsp;</h3><h3> 读书,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如果快乐一阵子还不过瘾,那就来它个一辈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