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老式土砖窑</b></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砖窑生产是当时北贾村的一个重要产业。我下乡之前,村里就已经建起了技术含量较高的砖窑,由大型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的<b>转盘窑(也称为环窑)</b>,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b>小土窑</b>,机械化生产代替了部分人工劳动(手工制坯),这种砖窑是一种连续式窑炉,可以一面装入土坯,一面出产红砖成品,昼夜连续烧制,不用熄火,循环不止,不间断地生产。</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手工打制砖坯的师傅</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010101">与小土窑相比,采用转盘窑焙烧砖瓦制品,少投资,省材料,易上马,既符合节约能源的要求(煤耗成本只是间隙式作业的小土窑的三分之一),也与当时农村乡镇企业的财力和技术管理水平相适应,因此,转盘窑曾经是当时砖瓦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窑型。</font><br></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转盘窑外貌</font></b></h1> <h1> <font color="#010101">我想这个产业可能也是为了适应当时农村的建房需要应运而生的。70年代,农村的生活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大量拆除60年代的土房、土坯房和表砖房,转而大量建盖卧砖房,房间面积也迅速增扩,小土窑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转盘窑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烧砖主要分为三道工序:制坯、晾晒和烧制。北贾村窑厂生产的是粘土砖,粘土材料就地取材于本村的庄稼地。挖掉庄稼根下的营养土层以后,就是粘性很强的粘土。首先要对这些粘土挖掘、粉碎,清除杂质,并喷洒适量的水进行洇制;之后,再用独轮车将洇制好的粘土泥料运到制砖机加工点;<br></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推独轮车运土</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粘土泥料填入制砖机,经搅拌、挤压后,从出料口吐出一个长方形的泥条,再由一排钢丝弓子将泥条拦腰切割成砖头大小(应是240x115x53mm) 的砖坯,并将其移至一长方形木板上后,抬到平板车上;砖坯装满车后,则被推至晾晒场进行晾晒干燥;<br></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机动制砖机</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拉平板车运送砖坯</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码放砖坯</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晾晒砖坯的场地</font></b></h1> <h1> 晒干的砖坯就能运到砖窑中码放、焙烧,即可烧制成砖。这种粘土砖价格便宜,经久耐用,还有防火、隔热、隔声、吸潮等优点,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农村建房筑院时,被广泛使用,在村里的胡同里、院落中,也随处可见靠墙堆放的红色粘土砖。</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在转盘窑隧道内码放待烧制的砖坯</font></b></h1> <h1> <font color="#010101">烧窑的职工都是从各个生产小队抽调来的社员。尽管转盘窑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大部分工作还是要靠人力来完成,而且砖窑的工作没有轻活,拎一块砖还要5、6斤重呢。尽管如此,社员们还是愿意到砖窑来工作,因为砖窑的工作实行包工制,干一天下来,可以挣多于10分的工分,所以,砖窑工作是很抢手的。</font></h1> <h1> 我也有幸被派到砖窑工作。坐落在村西南平坦原野上的砖窑,显得高大、庄重、沉稳。砖窑离知青点不算近,一条灰黄色的大道分开绿色的庄稼地通往其中,走着去,要20多分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刨挖粘土</font></b></h1> <h1> 运土是最累的活。初到砖窑,我就被分配到运土小组。这个组是砖窑各个岗位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一个组,全部由清一色的壮小伙子组成,每班三个人,主要任务就是用独轮车将洇制好的潮湿土料从土场运到制砖机,不间断地保证制砖机的土料供应。</h1> <h1> 运土之所以要用独轮车,那是因为土场的地面往往是坑坑洼洼的,平板车和小拉车行进起来非常困难,独轮车则转向灵活,行进自如。这独轮车就像是一个轮子上装了一个大簸箕(也就是车厢),车厢后部有两个车把,底部有两个支腿,车厢的挡板大约30公分,轮子采用了胶皮轮胎和滚动轴承,比起老年间的木头轮子轻便了许多,满载时,装到300斤也没问题。</h1> <h1> 干运土这活,就要首先学会推独轮车。初学时,就像醉汉一样,车子走起来歪七扭八,虽然用足了力气,但还是不断地翻车。后来摸准了规律,借着车子的行进惯性适度给力,就能稳稳地掌握推车的平衡,轻松自如地把一车车满载的泥土运送到位了。下乡的几年,只要砖窑开工,我就会去窑厂干活,不但练出一身好体力,还练就了驾驶独轮车的高超技术。</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初学者不断地翻车</font></b></h1> <h1> 出窑是最脏最苦的活。出窑一般都是由中年壮劳力担当,我也曾经尝试过几天。夏天出窑时一般都是光着脊梁,赤手空拳地传送砖块,刚干这活的新手往往会被砖块迅速地磨破双手,鲜血直流;老师傅的手则是饱经磨砺,长满老茧,粗糙而且有力。</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出窑者的手</font></b></h1> <h1> 窑洞里的温度很高,粉尘弥漫,进去不久全身就会落满灰尘,大汗淋漓,很快把衣服湿透,头上的汗水流进眼睛里涩涩难忍,拂袖擦拭脸上身上的汗水时,整个人就渐渐变成了“黑包公”。</h1> <h1> 砖窑也有短暂轻松的时候,那就是停工整修,这时候就是针对砖窑的破损处所,干点修修补补的泥瓦匠的活。但轻松的工作有时也隐藏着惊险。一次我和一位泥瓦匠老师傅一起修复破损的拱形窑口,他在拱顶上砌砖,我在下边给他当小工——搬砖、和泥。拱形窑口是由红砖紧密相贴、相互挤压垒砌而成的半圆形拱顶结构,需要高超的技艺方能使之坚固牢靠。时间久了,也会出现破损、松动的问题,需要重新修复加固。我和这位老师傅就是在修复这砌砖有些松动的窑口。在窑口外的空地上和好泥后,我要用铁锨铲满泥,走到窑口下方,把泥用铁锨甩到两米多高的窑口顶上,供上边砌砖的师傅使用,然后周而复始重复这个过程。</h1> <h1> 那时我们一老一少也没有什么安全意识,更没有采取什么安全防范措施,只想着早点把活干完了事,问题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劳作过程中,就在我把一锨泥甩到窑口顶上,刚走出窑口弯腰去铲泥的时候,就听到身后“轰隆” 一声闷响,扭头看去,只见窑口已经坍塌,尘埃中,泥瓦匠老师傅已经摔落在坍塌的碎砖中,双手捂着的额头已经流出了鲜血。老师傅迅速被送走就医,好在没有大碍,只是皮外伤而已。回想起来,我真有些后怕,如果坍塌时,恰好我站在窑口下往上甩泥的话,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拱形窑口</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转盘窑内部隧道</font></b></h1> <h1>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转盘窑逐渐显露出其结构和工艺作业水平较差,产量小,自动化水平太低,操作条件差,劳动强度高等问题,所以到九十年代末,已逐渐被更先进的窑炉所取代。</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