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京故宫是我国历史留下的一大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这里,有几十位帝王居住的身影,同样也见证了历史朝代的更迭交替。明朝与清朝的皇帝在这里居住的颇多,虽然元朝也将北京定为了一朝的中心,但是奇怪的是,直到今天,元朝自己的皇宫还没有确定下来,或是有,但是准确的位置却不得而知。</h3> <h3>无论是从历史资料或是影视剧中,我们都对唐朝、明朝或是清朝的皇宫知之甚多,但唯独元朝的皇宫,似乎总是见到的太少,就连历史记载都很有限,那么,为什么元朝的皇宫,这么难以被后人所知呢?</h3> <h3>其实,在元朝,对于皇宫的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除了皇帝皇后、嫔妃与宫女侍从之外,就连皇室贵族都不可以在皇宫里随意的游玩参观,更别说底下的百姓与史官了。所以,元朝的皇宫很少被人所知,也就没有人可以记载太多关于元朝皇宫的事。</h3> <h3>关于元朝皇宫的位置,专家们根据极少的历史资料,得出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元朝的皇宫遗址应该是在北海公园附近,而另一种说法是说皇宫遗址在中轴线的附近。对于这两种说法,专家们的意见不能统一,因为毕竟没有太多可以考察的史料。经过对故宫不断的考察,专家们又发现了很多的线索。</h3> <h3>在慈宁宫的地下,专家们发现了之前元朝的一大型宫殿的旧址,而且在隆宗门的附近,专家们也发现了很多关于元朝时期的建筑层,那么答案也就逐渐的揭晓了。专家推断,元朝的宫殿很有可能就建立在如今故宫的下面,虽然现在还不能十分的确定,但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与分析,元朝百年的宫殿之谜也将随之破解。</h3> <h3>在北京的正中心,故宫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而且最完整的宫廷建筑。在这里面一共有24位皇帝居住过,故宫是从1406年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建设,一直到1420年才竣工。这里是当时最高统治中心。</h3> <h3>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面也发生过大火,并对故宫有了严重的损坏,那今天我们就说一下太和殿广场背后的故事吧。</h3><h3>在考古学家考察故宫建筑型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故宫太和殿广场的地面,铺设了15层的地砖,而且还是横七竖八交叉铺设的。这让人不得其解,后来在专家们的详细考察及研究后得出了结论:</h3> <h3>因为故宫的太和殿是皇帝举办一些大型典礼例如婚礼,寿宴,登基仪式等的地方,而像这种大型的典礼一般是间隔几年举行一次,如果藏匿在民间伺机杀害皇帝的刺客,在典礼举行前挖上一条通往太和殿的秘密通道,在准备典礼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时乔装打扮混进皇宫,在举行典礼的时候趁着人多再来个里应外合的刺杀行动。那么皇帝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h3> <h3>如果广场的地面之下,是有横七竖八的15层地砖铺设而成,那么刺客想挖掘肯定是很不容易,就算人多来挖,那么产生的动静也会是宫中的人立刻能发现。所以当时为了皇帝的安全着想,就铺设了15层的地砖。</h3> <h3>并且在这下面有一个通道,如果有人要刺杀皇帝,皇帝可以马上就能从这里逃离,所以这些砖就起作用了,这些刺客是不可能把这么厚的砖挖开的,所以这些砖就这样保护了帝王的安全。并且朱棣在修建皇宫的时候,他下令不准任何人将这个构造散播出去,只要有人说就杀无赦。所以那些工人们也不敢说,就怕害了自己还连累家人,等到这些工人们去世后,就更没有人知道这些秘密了。</h3> <h3>每次大暴雨的到来,总有很多地方的排水系统出问题,导致水淹成河。可是你知道北京作为皇城帝都,北京故宫是怎么解决它的排水问题的呢?</h3> <h3>故宫是600多年前明朝永乐年间设计建成,但是这几百年来,却没有出现过积水现象,它是怎么设计保证了故宫这几百年的安然无恙呢?</h3> <h3>在故宫的三大殿三重台基之上共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可以瞬间将台面上积累的雨水迅速的排空,并形成一种千龙吐水的的壮丽景观。而这些被龙头排出来的水,会通过亭台北高南低的地势直接泻入内金水河流出去。</h3> <h3>正是在设计时综合了前人的各种排水法,使得皇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大小的雨积水可以顺畅的排出到护城河中。</h3> <h3>故宫中所有的排水系统分为明清时期修建的排水明沟、暗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部分污水管线。历经了600多年,这些地下管网到仍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h3> <h3>通过地下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降下来的雨水迅速的流走,这样无论下多大的雨,在皇城故宫内都不会发生积水这些现象。</h3> <h3>故宫内挖掘了一条内金水河,河水是由紫禁城的西北角城垣外护城河的引入口通过地下流通渠道,进来后曲曲折折流到东南角城垣下的地下出水口流出故宫。</h3> <h3>宫内各个大小的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下雨时,雨水流入四周房基下的明沟石水槽,地面和明沟的水将通过入南北干沟内。</h3> <h3>从地势上看,北京北依燕山,东临渤海,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水向东南流。从紫禁城来看,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的午门地平标高为44.28 米,差约2米。</h3> <h3>其排水设施是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形的特点而修建。这套排水系统的总特点,是将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汇入内金水河。</h3> <h3>疏通各个宫殿院落之间的的排水系统有干线、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都是经过精心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每年都会在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减轻了城内的负担。</h3> <h3>暴雨中的九龙吐水壮观</h3> <h3>暴雨中的故宫</h3> <h3>暴雨后的故宫美景</h3> <h3>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线:一是明内城护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后海;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护城河)。这些河渠用处上一方面可为城市供水,另一方面汛情之下也可以用来排水,先在外围保证不至于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h3> <h3>内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内河。在紫禁城西北角楼偏东方向的的南河帮上,有一石砌券洞,就是内金水河流入皇宫内的进水口,设有控水闸,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则可以关闭。</h3> <h3>按照专家的说法,内金水河所引为西郊玉泉山水,因西在五行中属金,“金生丽水”,故名金水河,“由神武门西地沟引护城河水流入宫内,沿西一带经武英殿前,到了太和门前金水桥之下,复流经文渊阁前至三座门,从銮驾库东南方向流出故宫。”</h3> <h3>故宫护城河</h3> <h3>这就是故宫从不被水淹的根本所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