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梅花摄影

良子诗影

<h3>这几年拍摄最多的是荷花和梅花,主要是因为取材方便,小区旁的公园几乎成了个人创作的后花园了。去年夏天写了拍荷花的小结,最近又到了梅花季,一些个人感想,结合中国花鸟画的一些理解,写一写供初学者交流与参考。</h3><h3><br></h3><h3>我们中国人画花鸟,特别是文人花鸟画,不似西方画那样,花就是花,竹就是竹,仅仅是一堆植物而已。中国人画花鸟,更多的是自我表达,花本身在画家眼里并不是花,而是一种精神象征,比如菊花,就是隐逸、清淡的象征。荷花,就是高洁的君子的象征。竹,就是骨气的傲娇君子的象征。而梅花,更是不畏严寒、高洁品性的君子。所以我们拍花鸟,不是为了展现花鸟的生态特征,而是为表现其蕴含的精气神!只有深刻理解这点,才能拍好她。</h3><h3><br></h3><h3>梅花给我印象就是三个字,孤、寒、傲。</h3><h3><br></h3><h3>PS:下面照片的例子中,有部分是樱花照片,两者表现形式接近,大家不要太较真了。</h3> <h3>所谓的孤,是孤独,高洁的品性大都是孤独的,而且梅花盛开的时候,正是百花落蕊、落叶归根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枝独秀,本身就是卓尔不群,中国的骨子里,高洁的、卓越的往往都是孤独的!</h3> <h3>对于孤独的表现,笔者在取材上(或者说构图上)偏向于选择一枝独秀,甚至是一朵梅花,同时把梅花安排在不起眼的地方,至少不是正中间,这样更能表达梅花的孤独。另外背景选取上,经常使用梦幻感的虚化,或者虚化遒劲干枯的枝干,交代背景,虚化的能形成虚无感,虚无感更能衬托独梅的孤独感。比如下图:</h3> <h3>所谓的寒,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常常被赞誉耐寒的好品性。“寒”其实还是中国审美的一个底色,水墨画本身就是冷色调的,你看倪云林的山水画,本身就透着一股寒意,寒或者说冷,本身就是中国画的基调。冷色调本身就是一种宁静感很强的色调,寒梅也是幽静的,这也契合中国审美中喜欢宁静的特质。表现寒和冷,用色调很容易表现,但冷色调也要适度,过冷的色调其实易于让人崩溃的。</h3> <h3>最后说傲,傲不是骄傲,是傲骨、是傲气,是梅花独特的气质!这是拍梅花最难的地方,因为拍出美感容易,拍出诗意也不难,拍出傲骨这种气韵就难多了,笔者也在摸索之中。相对于梅的孤与寒,傲骨的气韵,需要综合的方式来表现。中国画讲究气韵,也讲究布势,对于梅花来讲,傲骨的表现,笔者尝试用枝干来隐喻傲骨,这就要求主体选取的要精挑细选,主体本身的姿态,就是傲骨的一种隐喻,比如下面几张照片的梅花主体的选取,都是刻意选取那些昂首挺胸的梅花束。另外用枝干的遒劲和老辣来衬托梅花的孤寒,当然为了不喧宾夺主,枝干的选取要有一定的节奏感,而且要适度虚化点,否则枝干的纹理和沧桑很容易抓住眼球,梅花就不突出了。</h3> <h3>枝干的舒展和律动,都能表达气韵的走势</h3> <h3>遒劲的枝干衬托出梅花的柔美,枝干是骨,梅花则是肉</h3> <h3>利用枝干的形态来表达或引导出气韵来</h3> <h3>梅花的形态选取,就是拍人像中模特的身材一样重要。枝干的走势是能表达一种傲骨的气质的。</h3> <h3>这束梅花昂首挺胸,蒸蒸向上,是不是也是一种傲骨呢</h3> <h3>前面讲的是整体的纲领,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梅花的这三种气质。下面再谈谈其他小技巧。</h3><h3>一、借助环境,辅助表达。经常会利用古墙、窗子、光影来衬托和表达。比如下图,初梅映在窗子上,背景墙上的影子虚虚实实,很有诗意。</h3> <h3>下图以江南的瓦为背景,并通过瓦的冷色调对比梅花的暖调,表达了一种诗意。</h3> <h3>以瓦和雪做背景,交代了江南的背景和雪的时令,梅花香自苦寒来!</h3> <h3>以梅花的影子映在墙上为背景,增加了诗意。</h3> <h3>二、利用长焦进行空间压缩。笔者喜欢用长焦拍梅花,经常使用尼康180 2.8和腾龙500MM这两款镜头,长焦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虚化前后景,给画面做减法。梅花开放的时候,千枝万枝,其实很难取景的,总会感觉很乱,长焦就可以过滤没有用处的元素。另一方面,长焦可以产生空间压缩感,让距离很远的元素视觉上感觉很近,比如前文所说,为了花与枝干在同一画面,又让枝干虚化,这就需要长焦的空间压缩感,比如下面几张照片:</h3> <h3>空间压缩感</h3> <h3>三、善于利用背景。背景是我们常说的“主次关系”中的“次”,似乎是不关键的,但真要用好了,也能起作烘托主体的用处。下图的背景就是简单的虚化,利用虚化带来的虚无感,来衬托主体的孤独感。</h3> <h3>下图黑色背景也是增加虚无感</h3> <h3>下图背景调整成真正的黑色,一方面让画面干净,突出主体,另一方面增加了神秘感。</h3> <h3>干净的背景让主体突出</h3> <h3>背景也不能一片死黑或死白,一方面不知道环境是什么,主体就不能被渲染,另一方面,趣味性也就少多了。</h3> <h3>四、善于使用前景虚化,增加诗意元素。</h3><h3>前景虚化是有趣的技巧,前景比背景虚化更容易激发诗意。所谓的诗意,可能就是朦胧感、梦幻感和神秘感的结合。</h3> <h3>利用花儿做前景虚化</h3> <h3>利用花儿做前景虚化</h3> <h3>利用白色的花儿,贴近镜头做前景虚化,形成一种近似雾化的效果<br></h3> <h3>利用枝干做前景虚化</h3> <h3>利用甜圈圈进行前景虚化</h3> <h3>五、利用多重曝光提升梦幻感。多重曝光的技巧,前面笔者写过一篇专题小技巧分享,有兴趣可以参考。</h3> <h3>六、尝试黑白的效果。黑白的处理可以产生水墨的效果,古人画梅,最爱墨梅,水墨的晕染味道十足。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水墨摄影的前后期表现手法》,里面有详尽的介绍,这里不在赘述。</h3> <h3>后记:前面仅仅是介绍一些拍梅花的小技巧,笔者很少介绍相机镜头使用技巧,因为这些都是技术手段,作者更爱谈一些艺术理解,提供一些思路,因为这些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笔者更不会介绍拍摄参数,因为参数、器材都是死的知识,拍摄的过程更多的是依靠感觉,感觉来源于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来源于眼界。所以笔者本身建议要提升审美水平,就得多欣赏佳作,包括绘画佳作,而不是一味地学习技巧。</h3><h3><br></h3><h3>其实写了那么多,从这篇开始,有点黔驴技穷之感,因为作者能力范围内所有的技巧都已经在我之前写的《摄影意境小技巧》、《水墨摄影小技巧》、《构图小技巧》、《多重曝光小技巧》、《虚实表现小技巧》等几篇摄影技巧文章里了,至于拍梅花还是拍荷花,只是花儿本身的隐喻不同,则表现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同罢了,其方法和技巧却都大差不差,所有写这篇梅花技巧篇有黔驴技穷之感。是斯理也。</h3><h3><br></h3><h3>欢迎爱摄影的朋友多交流,因为交流也是开阔眼界的方式之一。但最好不要问及手机能拍出这样的效果之类的话,因为手机还暂时做不到这样的长焦和虚化。也不要聊是否后期之类的问题,因为对现代摄影来讲,前期和后期一样重要,摄影本身就是技术+艺术的特点,只是我们不要太偏颇——唯技术论就行了。</h3> <h3>我的微信公众号,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多交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