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文/诵读/石上清泉</h3><h3><br></h3><h3> 最早对于旗袍的印象,缘于戴望舒的《雨巷》,那位身着青花瓷旗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迈着轻盈的碎步,从江南烟雨迷蒙的小巷中走来,那每一步行走,都仿佛踏在我的心上,从此,旗袍、江南,雨巷,成了我一世的牵挂与等待!</h3> <h3> 后来开始阅读张爱玲和苏青的文章,对于旗袍,更是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张爱玲和苏青同是20世纪四十年代红遍上海滩的传奇女子,她们的文字里经常穿梭着各式各样穿着旗袍的女子,有的知性、优雅,有的孤傲、冷漠,仿如一道鲜活、亮丽、永不褪色的风景,演绎着不同的生活,让你在阅读时,会展开无边的想象。透过文字,一个个冷艳高贵的旗袍女子,涌动着尘埃落定的暗香,踏着幽怨的音律,从旧上海的热闹与寂寞中穿尘而来,与你的心灵轻轻碰撞、交融。</h3> <h3> 28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件旗袍。时隔多年,我依然清晰记得我第一次穿着旗袍走进教室的场景。我推开门的那一刻,教室里静了几秒,然后响起热烈的掌声,后来学生对我说,老师,您穿旗袍让我们看到了您身上的古典韵味,真的很美。那时候我还没有去过江南,但始终怀揣一枚江南情结。</h3> <h3> 我常常幻想有一天我穿着浅紫色的旗袍,斜挽发髻,撑一纸油伞,在江南白墙灰瓦的小巷里行走,细细的雨,一滴,两滴地散落在幽深的青石板路上,婉约成一行行清浅的水韵墨香......从那时起我衣柜里旗袍的数量和款式不断地增加,穿旗袍的我,成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h3> <h3>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对旗袍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旗袍,以含而不露的矜持,如水的曲线,唯美的中国风,穿越了上百年的历史,将女性的妩媚典雅与山水的韵律体现得淋漓尽致。旗袍真的并非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一袭旗袍,是一个人,是一个民族,更是一个时代。穿旗袍是一种端庄,更是一种风情。</h3> <h3> 现在,早已四十不惑的我还是喜欢穿旗袍,倒不是因为我的身材依然多么曼妙,只是我与它之间有了一份无法割舍的情缘。</h3> <h3> 有人说,世间有多少女子,旗袍就能折射出多少种风情。我不是诗人,我的 拙字写不透它的风韵,我不是画家,我的涩笔描不出它的风情。但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一份旗袍的情结始终不会忘怀,旗袍,这一朵古典之花,会一直在我心深处幽幽盛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