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响亮的雷锋精神在马建民老人一家的善行义举中得到了充分展现。</h3><h3> 马建民,86岁,1955年入党,1964年担任村支书;殷绍清,84岁。从1977年开始,在自己家庭子女多,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每逢春节来临前几天,马建民老人便向当地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肉.糖.衣服等,至今已是四十一年且从未间断过。风风雨雨四十年啊!之中老人又该经历了多少善举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支撑着老人,不计回报不计得失像一盏路灯一样点亮自己,风雨里去照亮他人……</h3><h3> 从小便受尽苦难的马建民老人深知老百姓的生存疾苦,在参军入党经过部队的锻炼,接受党的教育和考验后,更加认识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对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回到家乡后,在生活、工作中,他对需要帮助的群众总是无私的伸出援手。老人的善举也耳熏目染的感动着他的子女们,1999年开始,老人的第5个孩子马世文,从父母手中义不容辞的捧过接力棒。也像父母一样从平时群众的点滴帮助公益捐款到每年定期物品发放,以及重大节日对老协会老人们的宴请等,都表现出马世文同志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奉献和极大热情!并誓将爱心一代一代传递下去!</h3><h3><br></h3> <h3> 马建民,殷绍清俩老一生勤俭持家,相濡以沫,携手迈进耄耋之年让多少人羡慕。</h3> <h3> 俩老让当地屠户提前寻找优质猪肉,要求是不肥不瘦的粮食猪,还要将猪肉切割得整齐漂亮。</h3> <h3> 殷绍清老人说,以前为了购买优质的猪肉,会特意坐公交车去近二十公里的隆昌市肉市购买。</h3> <h3> 考虑到发放物品前要跟群众座谈交心,老人每次都会买点糕点。</h3> <h3>将所需的猪肉全部装袋收拾好,由屠户用三轮车送到家中,老人则相伴步行回家。</h3> <h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h3> <h3>"善"与"福"相伴。</h3> <h3> 老人一早就去安排落实猪肉,早餐也没来得及做,趁群众还没有到来前先抓紧去熬点稀粥。</h3> <h3> 老人做厨房手脚很利索。</h3> <h3> 厨房也是孩子们最爱走近的场所,因为那里有"妈妈"做出的美味菜肴。</h3> <h3> 一小锅稀粥,配一盘素菜,一碟豆腐乳,再加一碟水豆鼓,还有一个鸡蛋,就是老人最平常的早餐。</h3> <h3> 群众还没有到来,村干部倒是先到场了。</h3> <h3> 每年郭林湾村村委对老人的善举也十分重视,早早的等候着群众到来。</h3> <h3>桌子上摆满了及将分发的物品。还有几位群众没来,大家就一起等等。</h3> <h3>老人给座谈群众每人送一包香烟。</h3> <h3>座谈期间马建民老人还不停给群众敬烟。</h3> <h3>村干部以及群众对老人的爱心高度赞扬和感谢。</h3> <h3>两位老人开始逐个发物品。</h3> <h3>老人很细致的将物品一样一样放入竹篓中。</h3> <h3>俩张桌子上的物品发放一空,剩一个群众因打点滴没有来领取。</h3> <h3>群众在老人的祝福声中感激而去。</h3> <h3>最后一个群众也匆匆赶来领取物品。</h3> <h3>老人站在门前,挥手目送群众一个个离开,热闹的大院一下子静寂了下来。</h3> <h3>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知道了老人年少时的坚辛,也了解了做慈善事业的不容易,说到动情处,马建民老人禁不住泪流……</h3> <h3>老人把这些奖旗奖状只是静静地挂在一个角落里。</h3> <h3>老人平凡生活中显露着不平凡的传奇,只愿老人福寿延年!</h3> <h3>本文作者为老人善行所感动而即兴挥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