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阅读背景</h3><h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h3><h3>部编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h3><h3>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成了初中阶段师生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h3><h3>整本书阅读是我担任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后所思考的第一个任务,无论从课标要求、部编教材编排还是语文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都是极其重要的。过去,我们提倡课外阅读,名著阅读,只是没有课程化教学。现在提出来了,我们就得更新理念,重新认识这一课程。</h3><h3>《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的必须阅读数目。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们开始了这一轮阅读。</h3> <h3>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这本书定位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h3><h3>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描述《傅雷家书》,我想应该就是“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了吧。该书摘自于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也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由于是家书的形式,所以那看似普通平凡却又语重心长的字里行间中均流露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如果能够深入理解并读懂,那它一定是一本能帮助我们更好提升自身修养值得一读的好书。</h3><h3> 早期的《傅雷家书》只写了一位父亲的独白,还没有收录傅聪的回信,所以很多人读后认为傅雷过于严格,有的甚至认为有这样的父亲实在是“不幸”。直到后来上海音乐学院在一间装扫帚等杂物的小屋里发现了遗失多年的傅聪回信,才使得这本《傅雷家书》变得完整。</h3><h3><br></h3> <h3><font color="#ed2308"> 《傅雷家书》导读教学设计</font></h3><h3>【导读目标】</h3><h3>1.积累名言警句。</h3><h3>2.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h3><h3>3.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字的洗礼和情感陶冶。</h3><h3>【重难点】</h3><h3>品味语言的思辨之美,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含义。</h3><h3>【课前准备】 学生前一周阅读《傅雷家书》,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教师研读傅雷,整合资源。</h3><h3>【课时安排】二课时</h3><h3>【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h3><h3>一、评价导入:</h3><h3>郁风在《“老顽固”傅雷》一书中写到:只要听到、读到、想到傅雷这个名字,就会浮起一串印象:深度近视眼镜,高瘦身材,绝对的洁净,雄辩的语言,固执的脾气,不停的劳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在一霎那间叠印在一起,袅袅上升,形成一个非凡的抽象概念,是崇高人格?古典精神?说不清。</h3><h3>如今,如果再读《傅雷家书》,恍如隔世。它是一朵最后的玫瑰。他曾引导人走上艺术的神殿,忘我地攀登。他让我们看到生活里不易发现的美,他给我们无限生的欲望。</h3><h3>二、专题探究一:傅雷其人</h3><h3> 1.就你搜寻到的信息,请从不同的角度读傅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傅雷的评价。</h3><h3>2.学生发言。</h3><h3>一个严谨的学者,一个著名的翻译家,一个的傲岸的父亲,一个智慧的教育家</h3><h3>一个知心朋友,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h3><h3>示例:慈爱的,真挚的,严谨的,有骨气的,思想深邃的,可以信赖的……(学生可从多方面回</h3><h3>答)</h3><h3>3.辅助资料穿插:傅雷简介。</h3><h3>傅雷(1908-1966),上海南汇人,中国著名翻译家,曾经留学法国。翻译的主要作品有,有《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高老头》等,主要著作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傅聪是是钢琴艺术家,傅雷的儿子,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没有回国。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h3><h3>“文革”刚开始,在第一次受辱的夜里,傅雷夫妇二人双双携手离开了这世界。在遗嘱中,逐件交代欠保姆的菜金多少,借某人的书放在哪里之类,他们不能容忍人的尊严遭到践踏。 </h3><h3>三、专题探究二:傅雷其文</h3><h3>1.有感情地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h3><h3>比如:比喻说理的句子、蕴涵哲理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整齐划一的句子、启迪心智的句子。</h3><h3>2.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你喜欢的精彩文段。</h3><h3>示例:“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控制情绪的重要。</h3><h3>“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h3><h3>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描写出人面对创伤的态度——平静、超然。</h3><h3>“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辨证地阐明了事物在矛盾中前进的道理。</h3><h3>四、竞背积累的句子。</h3><h3>五、作业:抄写精美语句,体会美好感情。</h3><h3>第二课时</h3><h3>一、导入:</h3><h3>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h3><h3>二、专题探究一:傅雷其家</h3><h3>1.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h3><h3>2.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h3><h3>3.傅敏:优秀的教育家。</h3><h3>4.声情并茂读选文。</h3><h3>(1)朗读时应以声传情,以声传志,通过诵读把书信中流动着的情感表达出来,使课堂产生陶冶情性的快乐。</h3><h3>(2)讨论交流,说说你能感受到的字里行间藏着的深深父爱。</h3><h3>5.穿插辅助材料:《傅雷家书》,感受傅雷这份父爱的伟大,残缺的“家书”和信笺中的父子。</h3><h3>家书是傅雷真实人格的写照《傅雷家书》的意义:哲学家可以从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人才学家可以从中探讨人才培养的规律,家庭对成才的影响;文学家可以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可以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可以从中剖析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读者则把它作为优秀的思想读物,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h3><h3>叶永烈说:“书信有两种,“硬件”的信只叙事情始末,而“软件”的信却饱含了作者的思想,《傅雷家书》就是后者”。</h3><h3>三、专题探究二:贯穿《傅雷家书》的内在精神是什么?</h3><h3>1.学生分组讨论。</h3><h3>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h3><h3>(学生可能会从傅雷对儿子的爱考虑,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并指导学生明白面对人生的消沉和成功的态度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h3><h3>《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h3><h3>四、专题探究式三:父爱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来说出你的感悟。</h3><h3>示例:父爱是消沉苦闷时的安慰鼓励,是成功时的自豪快乐。</h3><h3>父爱是失败了,给予你跌倒了爬起来的信心;父爱是成功了,促你继续前行的号角。</h3><h3>父爱是山,沉默,却是孤单时坚强的依靠;父爱是深藏于地下的树根,不断为枝干送去营养,却从没想过让枝叶看看自己的苍老。</h3><h3>五、迁移创新</h3><h3>阅读《傅雷家书》,谈谈自己的感受。</h3>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