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此刻的你或许正在逛街置备年货,或许正与亲友推杯换盏,抑或正百无聊赖翻看手机……而此刻的她们,却只能在深墙里孤独地忏悔。自由,有时只有在失去时才显出它的珍贵。”<b></b></h3> <h3><b> 2019年1月18日上午,在支部书记郭炜伟同志的组织和带领下,山西省实验中学初中党员一支部及亲友集体赴山西省女子强制戒毒所参观学习。在所内工作人员的陪同介绍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女子强戒所教育展览区,倾听了女大学生报告,观摩了戒毒人员车间,参观了戒毒人员生活区。</b></h3> <h3><b>一、盛开的罂粟花,枯萎的灵魂</b></h3> <h3> 首先我们在李队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山西省女子强戒所对外教展区。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毒品(仿制品),也了解了各种毒品会对人造成的影响。让人震惊的是,现在毒品竟然以人们习以为常的跳跳糖和巧克力等食物为伪装进行传播。此外,据工作人员介绍,很多毒品的成瘾性非常高,一旦触碰,将万劫不复。</h3><h3> 吸毒之后,人们的身体会发生病变,心理也会产生依赖。据工作人员介绍,到了强戒所的吸毒人员身体戒断相对而言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克服心理依赖。毒品真正侵蚀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因此有的人会戒而复吸。 </h3><h3> 展示墙上展示的吸毒者有的还仍是花季少女,就像我们的学生,有的是母女同吸,而且她们就来自我们身边熟悉的某个城镇。大家禁不住感慨,毒品犯罪原来离我们这样近。</h3> <h3><b>二、孰能无过,过则改之</b></h3> <h3> 也许我们对于吸毒人员开始还是有偏见的,但是当听完其中一位的忏悔时,便感到这种想法有多么不应该。 </h3><h3> 29岁的晓莉(化名)曾经是家里的骄傲,辛苦从大山里考上大学,并在省城成为一名事业单位人员,可是遇人不淑,她爱上的人后来才知道是一名毒贩。年轻的她并没有及时做出决断,一步错,步步错。工作失去了,晓莉还沾上了毒瘾。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也许我们自诩自己意志坚定,可是这样的事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谁也不敢说如果厄运降临,自己一定会比晓莉做的好。</h3> <h3> 在山西省女子戒毒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晓莉已经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积极地调整自己。她渴望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渴望这特别的经历能为她曾经的幼稚和冲动画上句号。 </h3><h3> 听着晓莉的讲述,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动容。大家说:“晓莉,你加油!”赵晓芸老师主动上前拥抱了晓莉,晓莉也潸然泪下,深受鼓舞。人在低谷的时候最需要的莫过于鼓励和信任,希望晓莉能战胜自己,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来。</h3> <h3><b>三、劳动,生命最朴实的体现</b></h3> <h3> 山西省女子强戒所为戒毒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戒毒方式,不仅从生理上帮助她们戒断,更从心灵帮助她们找回自己。为了让她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强戒所设立了专门的劳作车间,在这里学员们一起劳作,体会生命最朴实的跳动。 </h3><h3> 走进车间,学员们井然有序,缝纫机的声音此起彼伏。学员们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知名企业的制衣车间。</h3> <h3><b>四、梦想重启的地方</b></h3> <h3> 最后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学员的生活区。整洁的楼道、干净的宿舍、整齐的被褥,都在说明着她们简单明了的生活方式,而这正是她们最需要的东西。我们留意到,有的宿舍墙上贴着彩色的纸条,上面写着“我的优点”和“我的不足”,如果不是楼梯口的铁栅栏,你会以为这里是大学的女生宿舍。据了解,工作人员还会不定时与学员谈心,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是的,山西省女子强戒所努力让温暖在学员心中流淌,让她们重新燃起对身边的人、对生活的热爱。不管你经历过什么,这里,是梦想重启的地方。</h3> <h3> 山西省实验中学初中党员一支部同行25人感慨万千地结束了上午的参观学习。走出强戒所的大门,感受墙外新鲜自由的空气,难免为她们感到惋惜。真心地希望她们每一个人都能勇敢地走过人生低谷,迎来全新的自己!</h3> <h3></h3><h3 align="right"><b>——山西省实验中学 李旭照 2019年1月19日</b></h3> <h3></h3><h3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回程途中,老师们决定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文字。节选部分附下。)</h3> <h3> 穿过厚重高大的隔离门,走入他们的生活,感受,无需刻意用心,眼前的一切,触目就足以深入灵魂,引发强烈的思考与久久的触动。作为共产党员,一个无神论者,且知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但我却确信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其中一首!一旦被毒品缠身,被剥夺的不仅是身体与金钱,更大的代价是灵魂摆渡,家破人亡乃至生命消逝。 </h3><h3> 幸运的是有一群有爱心的人民警察,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系统的心理上的理疗师,身体上的康复师,灵魂上的导师!看到现身说法的漂亮女大学生,经过帮助,治疗后,在大爱的洗礼下,回忆曾经时悔恨的泪水,面对重生时的坚毅目光,阳光般的笑容及言语里的铿锵有力。面对阵阵掌声及用力拥抱时的感恩无限!我想,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用大爱去抚慰他们受伤和悔恨的心灵,在他们回归社会之时,用我们宽阔的胸怀来关爱他们,相信他们,接纳他们。 </h3><h3> 面对这一特殊人群,我认为这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防患于未然,远离毒品,健康你我!</h3> <h3></h3><h3 align="right"><b> ———初中党员一支部 郭炜伟</b></h3> <h3>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真的不应该只是一句话。做好心理建设,遇挫折,会调适,能抗压,能抗诱惑是更重要的。今天的一名学员的讲述,让我们震撼了。错误不是我们准备好了才会犯,而是突然在某个临界点,意志不够坚定,才选择了不该走的路。同样面对最小有从12岁就开始吸食毒品这一现象来看,年龄低龄化已成现实,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更需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面对困难,排解压力,疏导心灵,珍爱生命。</h3> <h3></h3><h3 align="right"><b> ——初中党员一支部 王彦</b></h3> <h3> 今天在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走进了山西省女子强制戒毒所,了解了高墙电网里面的神秘。这里有着严格细致的管理,认真负责的人民警察,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宿舍区,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社会细致管理的一面,以及对人权的尊重。 </h3><h3> 此行也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家长的职责。对每一个孩子来说,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可或缺。自制力的培养,让我们不会因贪图一时痛快而毁掉终身;判断力的培养,让我们不会因交友不慎而走上不归路,不会因毒品披上伪装的外衣而上当受骗;抗挫能力的培养,让我们不会因一丁点儿打击、不如意就万念俱灰,用毒品来寻求心灵的安慰。 </h3><h3>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让我们加强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h3> <h3></h3><h3 align="right"><b>——初中党员一支部 麻素红</b></h3> <h3> 跟随支部我们一行人来到山西省女子强制戒毒所。在此之前,对毒品的认识很有限,对吸毒人群更是有诸多不解。带着几许好奇走进了高墙之内,走近了这样特殊人群的生活。在毒品展厅,领队长带我们详细了解了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吸食后的症状和危害,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毒品以及毒品的传播方式,吸食人群的年龄及在我省的分布等情况,对毒品有了详细专业的认识。在学员的工作场所和宿舍,近距离地接触到她们,了解她们在所内的生活情况。这里的管理规范严谨,学员们生活充实有序。能充分感觉到我们社会对毒品的态度,对毒品传播带来的危害的防控,对吸毒人员的挽救和关爱。毒品侵蚀的是人的身体,更是对人心灵的折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生活面目全非,信仰崩塌的痛苦警示着我们。教育是深刻的,发人深省。警钟需要长鸣,珍爱生命的呼喊从高墙内喷涌而出。每一位共产党人更应该坚守信念和理想,抵制不良诱惑,积极努力地面对工作和生活。</h3> <h3></h3><h3 align="right"><b> ——初中党员一支部 王达</b></h3> <h3> 毒品离我们远吗?一块“跳跳糖”,一颗“巧克力”,亦或是一枚“邮票”都可能是毒品。吸毒者离我们远吗?女子强制戒毒所内的人员来自山西各个城市。只是一下不要紧吧?人生在世,有些错误可以更正挽回,可这份不清醒的认识确是几乎一步错步步错的开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h3><h3> 今天,党员一支部的活动带领我们观看了宣传教育片,参观了女子强制戒毒所内的生活工作环境,没有压抑,感受到的更多是人文关怀和国家的帮扶。聆听了女大学生的现身说法,她有幸福的过往,美好的曾经,然而毒品毁了她辛苦堆砌的一切。幸好至亲的不离,社会的不弃,让她可以依然乐观的说出“我会好好的”,接下来的路还有很长,需要意志坚定的走下去。为人师,这次活动让我再与学生们讲“远离毒品”时更有内容和说服力,用亲眼所见更能打动学生,引导他们从心底“远离不良诱惑”。社会环境多变,人生不如意常有,为人母,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清楚培养孩子抗挫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多么重要。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坚定立场,明辨是非,积极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生命!</h3> <h3></h3><h3 align="right"><b>——初中党员一支部 姜丽娇</b></h3> <h3> 毒品,一个可怕的名词,一不小心落入其魔爪,便好似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新店戒毒所教育基地里每一张与毒品有关的图片都触目惊心,曾经健康的躯体因毒品而变得千疮百孔,曾经自由的灵魂也因毒品而萎靡黑暗。 </h3><h3> 幸运的是,我们在戒毒所里,从方方面面看到了国家及每一位警务工作者对吸毒人员付出的努力,通过他们对毒品及相关戒毒人员案例的介绍,我们也深刻感受到,远离毒品,维护社会长久治安发展,人人有责。 </h3><h3> 在去新店戒毒所教育基地之前,我一直觉得毒品在自己生活圈以外很远的角落里,直到今天参观学习完之后,才意识到它也许就潜伏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时刻警醒,以防误入不归之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也更清晰地明白了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与使命,除了传播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明确的、正面的是非观。 </h3><h3>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从我做起。</h3> <h3></h3><h3 align="right"><b>——初中党员一支部 赵枫华</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