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月28日,是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从1959年,到2019年,二老携手走过六十年。一个毕业于沈阳航校,琴棋书吹拉谈样样行;一个未进过一天学堂,大字不识几个。六十年里,他们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演绎了人世间最朴素却又最真挚的爱情。</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1959年1月28日,在沈阳部队举办了极其简单的婚礼之后,母亲回到江西老家潭东,与父亲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尽管人生地疏,但母亲依然如在娘家一样勤劳节俭,她孝敬公婆,待人随和,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父亲一年仅有一次探亲机会,短暂的相聚让他懂得珍惜,只要母亲下地干活或是去塘里洗衣,父亲总是跟随其后,挑水担担,洗衣晾晒,他的这一举动成为村里人口中的笑柄。在当地,男人们干完地里的活只管泡茶聊天,在他们看来,干家务是女人的事。母亲也曾因父亲被人笑话劝他作罢,但父亲置之不理,一如既往用自己的方式尽着自己的责任。没有卿卿我我,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与母亲的共同分担。</span></h3><h3> 次年6月,大姐出生,而立之年的父亲为大姐取名“荣花”,意在像花朵一样盛放。婚后两年,母亲带着大姐随军,终于结束了聚少离多的生活。</h3> <h3></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964年1月15日,二姐在河北唐山出生,父亲并没有因为又是女孩而失落,取名“荣芳”,有芬芳的花朵之意。二姐满月后,母亲叫父亲陪她买回一床毛巾毯和一辆自行车。父亲难以置信,每月给母亲30块钱生活费,拉扯两个孩子,母亲竟然还有余钱。长大后常听母亲念叨,当年,父亲也许是因母亲没有文化,怕她不会计划,并没有如数把工资全给她,只是添一个孩子增加十块。母亲也是个要强的人,也从不向父亲张口要钱。因为常帮部队战士缝补衣物,母亲深得人心。每当战士们收豆子割苞米,总会事先通知母亲,等他们收完,落在地里的也不少。母亲不会骑车,买车就是为了用来驮大姐二姐和捡的东西。</span><br></h3> <h3></h3><h3>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非常聪明。生活上,她总是精打细算。捡柴,省下了买煤的钱;自己学做衣服,省下了请裁缝的钱;免费帮邻居做衣服剩下的碎布(别人不要了)被她拼成衣服被褥……父亲一般每周回家一次,母亲便叫他买回家里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尽管只有30块钱生活费,母亲也能存下钱,才有了家里的第一床毛巾毯和第一辆自行车。父亲的钱在不知不觉中贴补了家用,而变得囊中羞涩。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h3><h3> 1965年6月,三姐在唐山降生。因为家中无人照看大姐二姐,母亲直到临盆才被部队的军用大卡车送往医院,陪同的仅是一个年轻的小护士。三姐生在卡车上,没有任何包裹,在疾驰的卡车上瑟瑟发抖,送到医院时已经变得一个小紫人,高烧42度,烧坏了脑子,母亲也差点儿丢了命。对三姐,母亲一直充满愧疚,觉得因为父母的失职,让她遭遇不幸。<br></h3> <h3> 一连生了三个女儿,父亲也没有嫌弃,反倒劝母亲别再生了,别在乎别人怎么看,可是母亲不那么想。1968年2月,又一个女儿降生,那就是我。母亲给我取名“胜利”,足见她已抱定“不生儿子不罢休”的决心。别人的一句“这辈子都生不了儿子”让母亲月子里伤心得不得了。为了争气,两年后,母亲生下了第五个孩子,也就是我弟弟。在弟弟出生前,父亲曾劝母亲放弃这个孩子,三次陪她去医院,可母亲却临阵逃离,最终实现了自己生男孩的愿望。</h3><h3> 五个孩子,无疑增加了生活负担。母亲更加辛劳,编垫子,铲煤……再苦再累的活儿都干,用父亲的话说,三十岁的人老得像四十岁。母亲精打细算,逢年过节还要给双方老人汇钱。父亲只要放假回家,就帮着母亲做家务。</h3><h3> 1975年夏天,父亲从部队复员,为了我们,他们选择回家乡。举家搬迁途中到北京,父亲因尿路结石住院,母亲急得整天以泪洗面。</h3> <p> 刚回到赣州,因为水土不服,母亲身上长了不少疖子,父亲成了她的家庭护士,每天清脓,消毒,上药……妈妈晕车严重,只要回外公外婆家,父亲必定贴身陪伴,不离左右。母亲在砖瓦厂上班,劳动强度大,父亲总是帮她洗衣服。从内蒙古带回的一把剃刀,成了我们家的理发工具,父亲是我们家的理发师,他自己的头发也自己剪,后面剪不到的,母亲就帮着理。这把剃刀伴随着他们几十年,每次理完发,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清理掉夹在齿间的碎发,并且定期上机油。一旦会夹发,父亲总是搬出他的工具箱,把剃刀的螺丝逐个拆下,零件依次摆放好,再用细软的绸布仔细擦拭,再抹上机油。原先是为了省钱,可条件好了,依旧舍不得上理发店。我常对他们说,大家都像他们这么节省,理发师都要下岗了。他们笑答,能省一个是一个。直到那把剃刀彻底罢工,而市面上也买不到这种剃刀,他们才找了一家价钱便宜的理发店,每人每次只要五元钱。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节俭,成了父母身上共有的品格。</p> <h3> 弟弟上大学了,每次开学前,都叫父亲给他理个平头,等放假回来,头发长得可以扎辫子。“儿子,在学校理个发也花不了几个钱。”母亲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一定乐开了花。耳濡目染,我们姐弟五个都懂得节俭。</h3> <h3> 儿女渐渐长大,一个个结婚生子,父母却一天天变老,令他们欣慰的是,孩子们成长为善良的人,工作勤勤恳恳,生活认认真真。</h3> <h3> 母亲退而不休,返聘回单位看起大门来。父亲虽然反对,但拗不过母亲。他体谅母亲的辛苦,常常去帮忙,尽管之前他退休前是这单位的头儿。</h3> <h3> 做了几年看门人之后,母亲决定回家享受退休生活。终于,父母有了空闲时间,每年去北京弟弟家。母亲常说:“这辈子值了,跟着你爸走南闯北,去过这么多地方。”朴素的话里藏着满足、幸福。父辈的爱情故事里没有卿卿我我,没有花前月下,他们的婚姻大多缘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母亲的话说:“先结婚后恋爱。”看似没有感情基础,却牢不可破。在朝夕相处中,他们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即使文化水平差异很大,却也有话可说。</h3><h3> </h3> <h3> 弟弟弟媳带着父母游北京,看大海。父亲最爱去的地方是军事博物馆,说起那些兵器,他总是如数家珍,津津乐道。母亲虽然对这些一无所知,却是一个极合格的听众。</h3> <h3> 日子在平平淡淡中一天天过去。每天,母亲买菜做饭,父亲记账择菜,两人共同分担家务。</h3> <h3> 2009年1月28日,父母迎来了他们的五十年金婚。我告诉母亲,六十年是钻石婚。母亲对父亲说:“老头子,为了六十年,我们一起努力。”这是爱的约定,也是爱的表白。</h3> <h3>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有俩宝,八十三岁的老爸,七十四岁的老妈。一对模范老夫妻,结婚五十三年,没见他们红过脸,吵过架,逛街、做客总是出双入对。年轻时,作为军嫂的老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拉扯五个孩子,老爸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但只要一到家,老爸就忙着干家务,给我们姐弟五个洗澡,挨着个给我们姐妹四个梳小辫儿。从部队复员回到赣州,老妈在水东七里镇上班,只要变天,老爸一定要去接她;回老家,老爸一定会陪着老妈,说她晕车。现在老了,两个人却常常为一点小事争吵。有时候老妈想一个人回娘家,老爸坚决反对,老妈若执意坚持,老爸一定咬着牙根儿,急得脸红脖子粗,我们都知道,老爸是因为老妈血压高,又有冠心病不放心而急的。到这时,老妈也就作罢。老妈看到老爸越来越瘦,也常常因为要他多吃点儿而争执。 </h3><h3> 这几年,随着一天天的变老,年轻时沉默寡言的老爸变得特别爱说话,也常因为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而愤愤不平,被我们戏称为“愤老”。每天中午的《今日说法》、傍晚的《养生堂》成了他必看的节目。守在电视机旁的他,只要节目一开播,就再也不挪窝,连饭都顾不上吃,常常是老妈盛好饭端到他手上,有时候夹了菜都忘了往嘴里送。换作早几年,他有明文规定,吃饭不能看电视。一旦节目播完,他一定“咔嚓”一下把电视关了,坐到饭桌旁,滔滔不绝地说起刚才看到的节目内容,甚至不放过一个细节。这些节目内容也成了他遛弯儿时和老头老太太的谈资。这不,老爸说起他的一次冷遇。在滨江大道看到一个四十开外的那人,因患中风行动不便。老爸非常热心地告诉他该怎么保健,没曾想那人毫不领情,回了老爸一句:“关你什么事!”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老爸气不打一处来。要换年轻的时候,老爸决不和陌生人说话。因为看《今日说法》,老爸变得特别敏感,疑心也越来越重,好像看谁都不像好人,每天晚上都要把家里的门窗全部关严,大白天在家也要把门从里头反锁,怎么说他,他都听不进去,真是个倔老头。自从迷上《养生堂》,这也成了我们家雷打不动收看的节目。随时准备个小本和笔,随时记录。老年中养生,绝对是好事。但老爸极度崇拜专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二姐早就说,冬天吃点儿牛肉好,增加热量,可老爸反驳说:“上火。”可周末,我们回家,他就告诉我们,牛肉炖土豆,营养好。我和二姐相视一笑,一定又是专家所言。在老爸眼里,专家所言极是,说吃六颗花生,绝不吃七颗,绝对的教条主义者。老妈倒好,抓住机会,趁老爸专注看电视的机会,多给老爸盛点汤,多夹点菜。等老爸看完电视发现了,一定是虎着脸说:“我又不是小孩子!”次数多了,我们看不下去,为老妈打抱不平,会说上老爸两句,老爸仍是不领情:“吃多少,我自己知道!”二姐总忍不住叨叨:“老妈,何必呢!管他吃不吃!”老妈总是笑笑:“管他说呢!只要他能多吃点。”真是一对老小孩儿。 </h3><h3><br></h3> <h3> 不必羡慕新郎新娘,最让人羡慕的是相依相伴相恋几十年的我的父母。</h3> <h3> 风雪中那相互搀扶的背影,有些佝偻,但脚步依然坚定。</h3> <h3> 尽管天寒地冻,为了父亲向往已久的航展,怕冷的母亲裹得像个粽子陪同前往。</h3> <h3> 现代人常说,给生活一些仪式感。父母的生活里并没有仪式感,有的是生病时的贴心照顾,是每天必问的一句:“吃降压药了吗?”;有的是一个拉着二胡,一个静静地听;有的是一个报账,一个记账……</h3><h3> </h3> <h3> 生活依然琐碎,淡淡的日子淡淡地过着。母亲又定下了一个目标:“老头子,为了七十年,我们一起努力!”</h3> <h3>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到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愿父母相亲相爱,愿他们的爱永伴我们左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