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化叙论(三) ——郑向群 著

乐清郑文化

<h1><b>第三章 辉煌漫长的郑氏姓族演变史</b></h1><h1> 郑氏得姓后,开始了漫长而又辉煌的姓族演变史。从西周至战国 431 年是帝王胄裔之王族,《史记》列为笫十二世家,自秦汉到宋代也是将相世家之望族,宋以后更是后起之秀不断。明洪武十三年七月,朱元璋巡视江南,为“江南第一家”的金华浦江郑氏立匾。因郑氏人才济济,功绩显著,有许多史书曾记载着郑氏名人列传,各代王朝为起用世家望族英才,十分重视编撰郑氏宗谱。南北朝时,宋元徽二年(474)开始编撰郑氏宗谱,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二十余年历史。齐永明六年(488)、天监七年(508)、陈天嘉四年(563)、隋朝大业元年(605)、唐贞观六年(632),连续五次修撰郑氏宗谱。唐太宗任命中书令温彦博、吏部尚书高士廉、左司郎李公演、中书舍人徐令宫、御史大夫章挺和岑文本六位大臣为知谱事,负责修撰御书荥(阳)世谱,为我们留下了可靠的宗谱史料。</h1><h1> 从地域上以长江为界,可分为中原望族之郑氏与南迁世家之郑氏,南迁世家又有渡江和入闽之分。但无论是在中原还是南迁,无论是渡江还是入闽,作为文化大族的郑氏,崇尚诗书才艺,世代承继家传,以致名人辈出。</h1><h1><b> 一、中原望族之郑氏的发展脉络</b></h1><h1>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以后,以国为姓时,中原郑氏已有五支,除下图四支外,还有山西郑康公太子寿一支。相较而言,南郑、山西支脉式微,山东支脉(东郑)在汉朝兴隆,河南的两支较为昌盛。</h1> <h1>  (一)南郑</h1><h1> 公元前769年郑武公东迁新郑后,居住在今陕西华县一带的一小部分郑国人为躲避犬戎侵略,向南逃至汉中市区一带(大部分人逃到了河南新郑),并聚居在此,因与秦人有乡党之谊,便以“南郑”来命名,为首者称南郑君。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始置南郑县(治今汉中市区)。在战国时期,南郑君后裔中的一支郑姓人就已进入四川。</h1><h1> (二)东郑</h1><h1> 先秦时期,距今山东费城东18里的“邴”地有一支最早的郑氏。这是郑国建立初期,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郑庄公时期和鲁国将枋、许两邑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邴”地,作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派驻宗室人员驻守。郑国灭亡后,驻守人员及其后代也以国为姓,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郑邦(因生于薛地,《家语》作薛邦,后避汉高祖讳改名国)即为该支。因邴地在鲁国,故这支又称“鲁人”,就地繁衍,即为东郑。据山东《汶上郑氏族谱》记载:先贤郑子(公元前516——前449年),阙里(今山东曲阜城内)人是也,讳国字子徒,孔子45岁时被收为弟子。其先出自郑文公(公元前?——前628年)少子蕹(国世第6世),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蕹奔鲁,人号曰郑叔,子二:长子伯疆、次子仲疆。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伯疆游于薛君,爱之,授以上大夫之职,以子(女儿任氏)妻之。逾年,生子徒,又逾年而伯疆卒。任氏以其丧归葬于鲁,依郑叔及仲疆而居。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郑叔卒,亦葬于鲁。郑子甫10岁,任氏曰孔子圣人也,盍往学乎,郑子从孔子学。郑子少有大志,所期者高且还入孔门意欲一蹴而成,不知有次序也,孔子使之将命。逾年,循循礼让。孔子喜曰薛人可教也。是时阳货作乱,孔子方退处修诗书礼乐。子徒于夫子动静语默窃祥,察而记之,又恐多而忘,每书而藏之。15岁任氏卒,郑子毁骨立卢墓三年。三年服阕复从孔子二十余年,未当暂离。及孔子卒,郑子隐居读书习礼于孔里,后迁居于任城,设教于泗水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郑子64岁仕任城为大夫,已而为相,当时任城政苛赋重,郑子书革其毙,省刑薄敛,以礼乐化民三年而任国大治,邻闻之未有敢侵凌者。贞定王二十年(公元前449年)郑子67岁,十一月二十日卒于任城,葬于城东之泗水滨。今山东济宁、汶上、梁山、东平等地郑氏尊郑邦为一世祖,详见荥裔堂汶邑《郑氏族谱》。郑邦之子郑恕(王利器《郑康成年谱•世系》“恕”作“如”),郑恕裔孙郑昌、郑弘,及郑均等人,《汉书》、《后汉书》和《东观汉记》里均有记载。四川也有郑子的后裔,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h1><h1> 郑恕裔孙郑昌、郑弘(?——约公元前37年)。《汉书•卷六十六郑弘传》记载:“郑弘字稚卿,泰山刚(今山东宁阳东北)人也。兄昌字次卿,亦好学,皆明经,通法律政事。次卿为太原、涿郡太守,弘为南阳太守,皆著治迹,条教法度,为后所述。次卿用刑罚深,不如弘平,迁淮阳相,以高第入为右扶风,京师称之。”神爵二年辛酉(公元前60年)九月,身为谏议大夫的郑昌为司隶校尉盖宽饶事上书劝谏汉宣帝,称“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采。”成为名言。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二月至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七月,郑弘任御史大夫。“六岁,坐与京房论议免,语在《房传》。”后人中著名的有白衣尚书郑均。《后汉书•郑均传》载:“郑均,字仲虞。……少好黄、老书。兄仲为县吏,颇受礼遗,均数谏止,不听。即脱身为佣,岁馀,得钱帛,归以与兄,曰: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赃,终身捐弃。兄感其言,遂为廉洁。均好义笃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李贤注引《东观记》:“(郑)均失兄,养孤兄子甚笃,已冠娶,出令别居,并门,尽推财与之,使得一尊其母,然后随护视振给之。”“养寡嫂孤儿”事迹,在儒学道德宣传中,是“礼”与“义”的样板。故“汉章帝(58——88)东巡,亲临郑均家门,敕赐尚书俸禄,以终其身”。郑均“永元(89——104)中,卒于家”(见《东观汉记•郑均传》)。郑仲、郑均两兄弟居东平任城(今山东济宁),后裔有部分迁到了山东濮州县,明洪武二年(1369)有由山西洪洞搬迁到汶水之畔居住至今。至今山东汶上二环路上有郑氏家族的祠堂和墓碑(见下图)。</h1><p class="ql-block"><br></p> <h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山东济宁市红星路旁,一群正在忙着给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教学楼挖地基的工人忽然停止了施工,一大型西汉墓葬群展现在他们面前。考古工作者通过60多天奋战,共发掘出25座墓葬。任城厨酒器、铜印等一件件随葬品,示于世人,这里曾经有过一个郑氏大家族。任城厨酒器是西汉时用来存放、装盛酒的陶罐,它 的肩部刻有“任城厨酒器容十斗,弟十,平”的隶书字样。专家们用它盛水,并用量杯仔细测量,发现这个陶罐可容19950毫升水。据史书记载,在汉代“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容器,每升约合200毫升,与这里测得每升合199.5毫升接近,可见当时的一斗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二千毫升。石棺上那些优美的刻画在今天依然惊艳,一块石板上面画着人们狩猎的场景:一叶轻舟,一人撑船,一人持弓射雁,还有鱼鹰正在捉鱼。另一块石板上,有人正在舞蹈,身形婀娜,长袖飘飘。这个墓群内带有画像的石板共有18块,将墓室主人曾经拥有的生活场景一一展现。在济宁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三枚小小的铜质印章,铜印上面分别刻有“郑元”、“郑广”和“郑翁儒”三个人名。这些铜印与任城厨酒器一样出土于济宁师专的西汉墓葬群。也正是有了这三枚铜印,考古人员推断此墓群是当时郑氏的家族墓地。根据当时墓葬的布局,专家分析,郑翁儒应是长辈,而郑元和郑广则可能是后辈中的同辈人。古代印章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证明身份或行使职权的工具;二是用于泥封,防止信件、货物被私拆。墓葬里出土的还有大量的钱币等物品,由此推断这个郑氏家族,即使不为官,也应有一定的势力,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我推测这个郑氏家族应该属于东郑,因为从郑子开始到郑均生活地都在任城,任城厨酒器和郑氏铜章的出土就是个证明。《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有任城相郑遂:“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可见,任城一地郑姓较多。</h1><h1> 第一章中提到的“青牛郑”,战国初期迁至马耳山长城岭,齐鲁两国修筑的分界线上,长城以南的郑家宝庄居住,也属于东郑。</h1>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南里君”郑鲁之后</p><p class="ql-block"> 郑鲁,字谓之,封“南里君”,郑桓公十五世孙,即后人所称“国世15世”。河南的两支,一支是韩伐郑后,迁陈、宋之间的幽公之子“南里君”郑鲁之后,在历史上影响较大。</p> <h1>  郑幽公姓姬名已,共公之子,为郑国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1年。公元前423年韩武子伐郑,被杀。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灭亡后,其子“南里君”郑鲁率族投奔他乡散居在陈、宋之间。该地区是韩国和魏国的势力范围,郑国灭亡后他们改姓为郑,也分别被称为韩国人或魏国人。郑鲁是郑氏开基鼻祖郑恒公的第十五世孙,其子琚,仕魏为大夫;郑琚之子无悔,仕魏为新筑大夫;郑无悔之子安平(公元前?——前255年,《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无义》作郑平),居大梁城西门外,其生平事迹主要见《史记•范雎列传》、《赵世家》,初仕魏,公元前270年携同乡好友范雎奔秦,封关内侯大将军,最后为赵兵所困降赵,封武阳君,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郑安平有二子徽、涵,郑徽居大梁城,为魏国官员,因抗拒秦兵入侵有功,被封为新筑君,公元前225年魏亡,为庶民;郑徽长子昌,初为秦吴县令,后随楚项王起兵讨秦,公元前206年受封韩王,又称郑韩王,为楚守荥阳。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10月,刘邦使韩襄王孙信破郑昌于阳城,以信为韩王,称韩王信。郑昌降汉。“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在荥阳北广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8月,郑昌的部族、郎中郑忠向刘邦建议说:“楚军强盛,应高垒深堑固勿战,待敌疲劳时再出击”。刘邦纳其言,果获大胜。郑徽次子袭,为郑桓公20世孙,秦时迁居司州(今河南洛阳县),为司州河南第一房郑。郑袭后裔有从洛阳西迁居山西洪洞北关,元代四大作曲家之一的郑光祖即其后裔。今洪洞县北关龙马乡有郑家老坟,占地三亩多,内有三通石碑。清朝时,该乡景村西堡子的三官庙东侧还有郑姓人家居住,并开了一个大染坊。</h1><h1> 郑鲁世系:</h1><h1> 郑恒公第十五世孙 郑鲁</h1><h1> → 郑琚,仕魏为大夫</h1><h1> → 郑无悔,仕魏为新筑大夫</h1><h1> → 郑安平(公元前?——前255年)</h1><h1> → 郑徽、郑涵</h1><h1> 郑昌之子荣,字光祖,陈(今河南淮阳)人,随父参加了项羽起义。项羽本名籍,败于汉,刘邦欲考察被俘楚臣是否恋旧主,要求原项羽部将注册登记,并令所有项羽旧部提到项羽时都要直呼其名,不能称“项王”,以便授官。唯独郑荣拒绝登记,被汉逐出,汉文帝时忧愤而死。北宋熙宁四年(1071),苏轼(号东坡)赴任杭州通判,途经濠州定远写了一首七绝《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此郑君即指楚忠臣郑荣,被汉军俘获而坚贞不屈。</h1><h1> 郑荣长子郑当时,为郑桓公22世孙,字庄,陈(今河南淮阳)人,行侠仗义,汉景帝时拜为太子舍人,汉武帝即位后从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一直升到位列九卿的右内史。由于评议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的纷争意见不当,他被贬为詹事,不久又调任主管屯田、仓储、漕运、水利及国家财政费用的大农令,达12年之久,其事迹主要集中在治理黄河、奏开漕渠、荐贤理财三个方面。郑当时居官清正廉洁,又不添置私产,“以任侠自喜”,对待宾客惟恐不便,对待长者惟恐不尊,对待年轻人惟恐屈才。他常说:“宾客来到,无论贵贱,都要接待!”尤以解救梁孝王的将领张羽“声震梁楚间”,天下有“郑庄行,千里不赉粮”的谚语。故《汉书》作者班固说:“张译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后因一次推士轻信谗言而失误,被人弹劾下狱治罪,赎买出狱,废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为丞相长史、汝南太守,在任上病故,家无余资,靠亲友接济办了丧事。</h1><h1> 郑当时长子郑韬,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人,官至蜀郡属国都尉、太丘长,因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时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遂将三子移居浙江会稽山阴:长子郑吉(公元前?——前49年),宦游会稽,后旋故里,汉宣帝时官至云中都尉、西域都护;次子郑仲为江都守、兖州刺史,封东平侯;小子郑任重,举孝廉,理剧东部候也。郑吉“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由是为郎”。“至宣帝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汉书•郑吉传》)。后又使日逐王归降,威震西域,任西域都护。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郑吉因功被封为“安远侯”,是西域的第一任都护。他在西域二十余年,以屯田渠犁、击破车师、迎降日逐王而功绩卓著,永载史册。《汉书》评价他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死后,谥缪侯。其子郑光于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嗣侯,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薨,无后,国除。元始年间,封郑吉过继曾孙郑永为安远侯。</h1><h1> 郑当时孙、郑仲长子郑房,字子安,为汉中大夫;郑仲次子郑远随伯父郑吉迁会稽山阴。郑房之子郑季,字少卿,官至西汉赵国相;郑季长子郑奇(郑桓公27世孙),字孟叔,官至议郎、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迁回荥阳,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郑奇长子郑积(华县令)迁至河南新野,为南阳郑氏始祖。以后失谱,历经数代,至裔孙郑珥,于明初迁至祖地荥阳,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居大里村(今荥阳王村镇西大村),其子孙又播迁周围县、乡、村,为现居荥阳郑氏人数最多的一支。1992年,台湾郑氏宗亲访问团一行23人寻根谒祖,曾到此祭祀,盛况空前。郑奇次子郑穉(或作稚),字幼章,官至后汉西河太守,“汉末自陈徙河南开封,晋置荥阳郡,开封隶焉,遂为郡人”(《元和姓纂》),成为开封郑氏始迁祖。</h1><h1> 郑穉长子郑宾,字伯寅,汉元帝时官至御史中丞、光禄大夫,迁居山东高密。郑宾有三子:郑崇、郑立、郑兴。长子郑崇字子游,汉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封平阳侯,有子好古。郑好古,字敏斋,儒士,有子荩臣。郑荩臣字念祖,举孝廉,有子敬。郑敬字次都,生活在光武帝刘秀年代,《后汉书》记载,“清志高世,光武连征不到”。次子郑立一支后裔无载。三子郑兴又名韵少,字少赣,河南开封(今开封市)人,人称“河南郑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长于历数新莽时为刘歆所看重,曾校《三统历》。东汉言《左氏传》者多师之,与名儒贾逵并称“郑贾之说”。刘玄更始时为丞相长史、谏议大夫,后拜凉州刺史,赶上天水有人反叛,进攻杀死郡守,郑兴受连累被免官。经侍御史杜林推荐,被征召为太中大夫。建武九年(33),郑兴被派到津乡去监督征南、积弩营,正遇上征南将军岑彭被刺客杀害,郑兴便率领他的军队,与大司马吴汉一同进攻公孙述。公孙述死后,光武帝诏令郑兴留守屯兵成都。不久,侍御史举报郑兴奉命出使时私买奴婢,因而被降为莲勺令。当时是丧乱之后,郡县残破荒芜,郑兴正要建筑内城外城,修定礼仪来教化当地人,恰遇上因私买婢被免官。郑兴爱好古文之学,尤其了解《左氏》、《周官》,擅长历法术数。世上研究《左氏》的人有很多都以郑兴为祖师,而贾逵自己继承传播他父亲的学业,因此有郑、贾学派。郑兴离开莲勺,后来便不再任官,在阌郷任教授。三公多次请他做官,他都不肯去,最后死在家中。</h1><h1> 郑当时孙、郑远之子郑弘(?——87),《后汉书•卷三十三》有传:“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也。从祖吉,宣帝时为西域都护。”他年轻时当过啬夫,被太守第五伦发现,任命为督邮,举为孝廉。又拜同郡人、河东太守焦贶为师,研究学问。汉永平十三年(70),楚王刘英谋反被废,焦贶受牵连被捕,死于途中。接着焦贶的妻、子又被捕,其亲朋都怕牵连自己而疏远焦家。独有郑弘剃掉头发,带着铁链,上朝为焦贶鸣冤叫屈,终使汉明帝觉悟,赦免了焦贶家属。郑弘的忠义为人感动了皇帝,当即任命他为邹县县令。在任上他推行仁政,减少徭役,颇有声望,又升为太守、尚书,“出为平原相,征拜侍中。建初八年(82),代郑众为大司农。”元和元年(84),郑弘进为太尉,又推举第五伦为司空,但班次在其之下。每次上朝,他总是躬身自卑以后辈之礼相见。皇帝问明情况,特在二人之间设以云母屏风,以免因小节而误大事,此举成一时佳话到处流传。当地为了纪念他,把他幼时常去洗澡的泉,称为“郑公泉”(在今绍兴若耶溪旁)。郑弘是一位有功德的人,曾为驺(兖州县)令、临淮太守,都能“爱民如子”。相传他的行为能感动上天。他的家乡有一座白鹤山,传说山上有一只仙鹤,专门为练习射箭的神仙捡箭。郑弘少时家贫,以砍柴为生。一天上山无意中捡到一只箭,仙鹤幻成人向他索要,他不假思索就归还了。仙鹤见他风度不凡,便问他有何要求,自己可以相助。他想了想说:“我每次砍柴,都为天太热和柴禾太重而发愁。如果白天我来砍柴的时候刮南风,我就会感到凉爽一些;晚上回去柴禾都是放在溪流里漂回的,刮北风就好了,正好到家门。”仙鹤听了,微微一笑:“这有何难,你放心等着吧。”果然第二天早上开始刮南风,一直到太阳快要下山,才刮起北风,很快把郑弘的柴禾漂回家。以后天天如此,他这才明白有神仙相助。后来,人们便把这种遂人心意的风称为“郑公风”。元和三年(86),郑弘见外戚窦宪专权,势力日渐强大,最终要危及朝廷社稷,因此,经常上书皇帝请求处置。章帝因碍于窦皇后的面子,只是温颜听受未加制裁。章和元年(87),郑弘上书皇帝言称尚书张林依附窦宪,平时行为多有不检,恶迹昭彰。同时弹劾洛阳令杨光贪赃枉法,无所不为,不宜再任洛阳令。杨光是窦宪的门客,闻言大惊,立即到窦宪那里求救。窦宪大为恼火,立即进宫弹劾郑弘,言称郑弘泄露国家机密,失去作太尉的身份。章帝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窦宪就把郑弘所呈奏章简述一遍,等奏章呈到章帝那里后,正如窦宪所言。郑弘虽深得章帝依赖,但对此,章帝却不能不生疑,便下诏责罚郑弘,并收缴了太尉的印绶。这时,郑弘才知自己被人出卖,于是直到廷尉等候处置。而章帝却下令赦免了郑弘。郑弘请求辞官归田,章帝又不允许,被诬陷的愤怒和不被信任的耻辱让郑弘积愤成疾,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临终前郑弘还耿直上书,陈述窦氏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欺压百官的恶迹。郑弘写道:窦宪的罪恶,上达于天,下通于地,四海之内无论是贤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都憎恨他。章帝刘炟看了奏章,有所醒悟,即派御医为郑弘治病,可是等到了府上,郑弘已溘然长逝。郑弘的妻子、儿女遵照他的遗嘱,全部归还朝廷所赐之物,布衣入殓,素木为棺,轻车简从,扶柩还乡。“病笃,上书陈谢,并言窦宪之短。章帝省,遣医占弘病,比至已卒。临殁,悉还赐物,敕妻子褐巾布衣,素棺殡殓,以还乡里。(《后汉书•郑弘传》)”</h1><h1> 郑宾第三子郑兴的儿子郑众(?——83)字仲师,后汉明帝时出使匈奴,因维护了汉朝尊严,拜为中郎将,为武威太守、左冯翊,章帝时为大司农,《后汉书》有传。郑众传其父郑兴《左传》之学,兼通《易》、《诗》,精三统历。郑众子郑安世,字叔宁,后汉长乐、未央厩令,城门校尉、车骑将军,亦传家学,迁居咸阳。</h1><h1> 郑安世长子郑綝,字朝实,后汉车骑都尉,次子郑亮为郎官。郑綝子郑熙,字惠叔,官至上计掾、太子詹事。</h1><h1> 郑熙长子郑泰,字公业,在汉灵帝时以名士身份应大将军何进征召,历任尚书侍郎、侍御史、议郎、扬州太守,回迁开封,后代远播沿海与海外,出了被称为“南渡始祖”的郑庠。郑庠有二子:长子郑平,次子郑昭,后人称“开闽始祖”,后裔散居闽、浙、粤及海外,成为郑奇回迁后,得荥水阳光哺育茁壮成长,惠及海内外的重要一支。</h1><h1> 郑熙次子郑浑为魏明帝时将作大匠,则迁回祖地,成为显赫晋魏的荥阳巨族,其后郑羲、郑道昭、郑述祖等祖孙几代,又到山东兖州、青州做官。</h1><h1> 郑亮曾孙郑冲(?——274),字文和,为晋太傅,嘉平三年(251)拜司空,俄转司徒。常道乡公曹奂即位,拜郑冲为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与何晏等撰有《论语集解》,今存。卒后无子,以从子郑徽为嗣;郑徽位至平原内史,卒,子郑简嗣。</h1><p class="ql-block"><br></p> <h1>  泾阳郑国广场上的郑国雕像</h1><h1> (四)郑繻公后裔</h1><h1> 河南的另一支是滞留荥阳的郑繻公之后。郑繻公姬骀,为郑国第23位第27任君主,郑幽公之弟,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398年为媚楚而杀相国驷子阳,两年后被驷子阳之党所弑。其子姬宙在韩灭郑时被俘,改姓郑。韩国为贿赂郑国民心,于韩宣惠王元年(公元前332年)封郑宙之子郑据为践土君(又称嚣阳君),在嚣山之阳的荒僻之地(即今广武山一带)守祭武公陵墓,称郑王之墟(即今郑王庄)。郑据之子郑强,为报失国恨,曾载800金说秦伐韩,《战国策卷二十六•韩策一》载:“郑强载八百金入秦,请以伐韩。泠向(秦大臣)谓郑强曰:‘公以八百金请伐人之与国,秦必不听公。公不如令秦王疑公叔。’郑强曰:‘何如?’曰:‘公叔之攻楚也,以几瑟之存焉,故言先楚也。今已令楚王奉几瑟以车百乘居阳翟,令昭献转而与之处,旬有余彼已觉。而几瑟,公叔之雠也;而昭献,公叔之人也。秦王闻之,必疑公叔为楚也。’郑强之走张仪(?——前309)于秦,曰仪之使者必之楚矣。故谓大宰曰:‘公留仪之使者,强请西图仪于秦。’故因而请秦王曰:‘张仪使人致上庸之地,故使使臣再拜谒秦王。’秦王怒,张仪走。”</h1><h1> 郑强之子郑朱,跑到赵国,活跃于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为赵国贵臣,先后于公元前269、260年两度代表赵国与秦沟通。事见《战国策·赵策三》,赵亡后助秦伐韩。郑朱之子郑国是韩水工,参加治理荥泽水患,修筑鸿沟大渠,于公元前246年(韩桓惠王二十七年,秦王政元年),奉韩桓惠王之命西遣入秦游说秦王修渠,意在疲秦,使其无力伐韩。秦国采纳了水工郑国的建议,修建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反使秦得水利,国力更强,统一了六国。现在的郑国广场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城泾干大街东段,投资12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00亩,内设中心广场,主题雕塑为郑国雕像。雕塑底座设为八面浮雕,反映郑国渠修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周边配以文化迹象柱相互衬托,协调统一,蔚为壮观。</h1><h1> 中国历史进入秦汉大统一时期后,郑氏也随历史的发展,以中原为轴心,向周围辐射播迁。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大穰,不仅解决了秦国困惑多年的粮食问题,而且还使后人代代受益无穷。因此,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双面间谍,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继郑安平之后的第二个著名人物。</h1><h1> (五)山西一支:</h1><h1> 太子寿是郑康公的长子,曾为人质质于晋国,居于今山西翼城县唐兴镇寿城村,寿城村就是因为“太子寿”而得名。唐总章元年(668),太子寿的后裔玉京观道士郑大量和族长郑君则,缅怀太子寿及郑国的丰绩,请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为之写了碑铭。墓碑原在南唐乡云唐村,现存县博物馆,是翼城唯一一块唐碑(见下图)。《全唐文》卷167有卢照邻的《郑太子碑铭》,文中称太子寿是“桓公之二十代孙也”,误!应为第十五代孙。还说太子寿“享年七十八,薨於晋,葬於天陵南。”翼城云唐村正好位于南官庄大丘陵的正南,即文中所称的“天陵南”。汉武帝时的大将军卫青(?~公元前106年)及其父亲郑季都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就是太子寿的后裔。唐文宗的工部尚书、凤翔节度使郑注(?~835)是山西临汾翼城县人, 极有可能也是太子寿的后裔。虽然《旧唐书》记载:“郑注,绛州翼城人,始以药术游长安权豪之门。本姓鱼,冒姓郑氏,故时号鱼郑。注用事时,人目之为水族。”郑注由于助唐文宗铲除宦官不成被杀,犯的是满门抄斩的罪,很可能郑氏宗族迫于形势将其削谱,弄出个冒姓来保其族人。况且鱼姓是个古老的姓氏,主要来自子姓,历史上曾出过不少名人,如三国的史学家鱼豢、右将军鱼遵、隋朝名将鱼俱罗(?~613)、唐朝大宦官鱼朝恩(722~770)等,这样有来头的姓氏何必来冒充郑姓?更何况翼城根本无鱼姓。</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汉书》记载,郑玄(127——200),东汉时官拜大司农,号称“经神”。他不仅是一位经学家与古籍整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其八世祖叫郑崇,字子游,为高密大族,汉哀帝刘欣(公元前27—前1年)时官至尚书仆射,为人刚直不阿,常与宦官、幸臣董贤等作斗争,后遭佞臣诬陷,惨死狱中。郑玄《周礼•序》云:“二郑者,同宗之大儒,明理于典籍,粗识皇祖大经《周官》之义……今而辨之,庶成此家所训也。”郑玄称自与郑兴、郑众父子同宗,即同始祖也。《汉书》卷七十七《郑崇传》云:“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訾徙平陵。父宾明法令,为御史,事贡公,名公直。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平陵,汉昭帝刘弗之陵,位于咸阳城西6公里处秦都区平陵乡大王村。《汉书•宣帝纪》载: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第二年又“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从《汉书•郑崇传》可得世系如下:◎→宾→崇、立(有家谱作膺)。《新表》将郑兴先祖世系简记为:“……季生议郎奇,奇生穉,汉末自陈居河南开封。晋置荥阳郡,遂为郡人。穉生御史中丞宾,宾生兴,字赣,莲勺令。”可得世系如下:奇→穉→宾→兴。综合以上记载,我们大体可以理清史称“先郑”的郑众,其家族世系脉络为:郑季→郑奇→郑穉→郑宾→郑崇、郑立、郑兴→郑众→郑安世。郑宾是郑桓公29世孙,从开封迁居高密,郑崇、郑立、郑兴皆为其子。郑立为郑崇之弟,但但郑兴与他俩的排行不详。按照字的意义,应是郑崇为长,郑立次之,郑兴字少赣居末。将少子留在祖地开封,也是情理中的事。郑兴长兄郑崇的第九世孙郑玄,字康成,祖居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一生折节向学,不乐为仕。曾被州辟、举贤良方正、茂才等共有14次,皆拒不受。公车征左中郎、博士、赵相、侍中、大司农,也都没有就职。他出生时,其家族已经败落,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生活贫寒。郑玄自幼天资聪颖,性喜读书,长大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汉时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他却独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回乡路上曾遇到大批黄巾军,但他们却对郑玄十分尊重:“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郑玄以自己的人格和名望保护了乡梓。由于他在当时的经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成就,后人把经学干脆称为“郑学”,借以纪念他的功绩。《后汉书》本传总结郑玄经学成就:“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泽善而存,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因此,其家族不仅成为郑姓得姓以来的第一个著名家族,而且还被以后的郑姓人当作自己血统所出的母族,获得尊奉和敬仰。郑玄子益恩,孔融在北海时举为孝廉。郑益恩有遗腹子小同,魏帝齐王曹芳时官至侍中,赐爵关内侯,被司马昭所害,后裔不仕于晋。今高密西南城阴城侧原有汉代威寇护军郑孝廉墓,名失讳,与郑玄同族。另有《齐故骠骑大将军阳州长史郑君墓志铭》载:“君讳子尚,字神昌,荥阳开封人也……世袭忠贞,时曳尚书之履;家传儒雅,屡辟通德之门。祖万,白道镇将云中太守。……父乾,潼郡安阳二郡太守。君……释褐奉朝请,寻除中军府士曹参军,仍摄户曹骑兵之局,迁长乐王开府中兵参军。入赞中权,军政资其献纳;出参莫府,鼎实藉其盐梅。又加骠骑大将军除阳州长史。……春秋五十七,以武平五年(574)五月廿一日丧”。从铭文“尚书之履,屡辟通德”看,应当是郑崇、郑玄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郑安世的第五世孙郑冲,《晋书》有传:“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初为魏文帝文学,累迁尚书郎、陈留太守。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累迁至光禄勋,后又拜司空、司徒、太保等,封寿光侯。入晋,拜太傅,进爵为公。后屡表退休,避不视事。与何晏等撰有《论语集解》,今存。“冲无子,以从子徽为嗣,位至平原内史。徽卒,子简嗣。”</p><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出,秦汉时期郑姓家族的文功武治已经到了鼎盛阶段。河南的这两支郑姓人以启封城为中心,互为影响向前发展。战国时期启封城属魏,成为国都大梁城的南大门,其军事地位更加突出。直至西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因避讳改“启”为“开”,是为“开封”,这便是如今“开封”一名的由来。现今出土的好多郑氏墓志,皆称家世“源于开封”。</p><p class="ql-block">  郑桓公22世孙、西汉大司农郑当时一脉世系见图,还有世系如下:</p><p class="ql-block">  国世34世郑熙→郑泰(东汉扬州刺史)、郑浑(曹魏将作大匠) </p><p class="ql-block"> 国世35世郑斌→郑冲→郑徽(过继)→郑简</p><p class="ql-block"> 国世35世郑音→郑明→郑谨→郑群、郑玄 </p><p class="ql-block"> 国世35世郑泰→郑庠(?)、郑褒(澄)、郑袤 </p><p class="ql-block"> 国世35世郑浑→郑崇、郑哲、郑烈 </p><p class="ql-block"> 国世36世郑袤→郑默、郑质、郑舒、郑称、郑翊、郑予 </p><p class="ql-block"> 国世36世郑崇→郑遹→郑随→郑略→郑翳、郑豁、郑淵、郑靜、郑悅、郑楚</p><p class="ql-block"> 国世36世郑哲→郑袭→郑遵→郑鲜之→郑愔</p><p class="ql-block"> 国世37世郑默→郑球、郑豫 </p><p class="ql-block"> 国世37世郑质→郑畴</p><p class="ql-block"> 国世38世郑玄→郑益恩→ 郑小同→郑慎修、郑自修</p><p class="ql-block"> 国世40世郑豁→郑温→郑涛(西祖)、郑晔(北祖)、郑简(南祖)、郑恬(中祖)</p><p class="ql-block"> 国世41世郑慎修→郑任 </p><p class="ql-block"> 国世41世郑自修→郑攸</p><p class="ql-block">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郑姓历史上的显赫年代。由于有前期郑姓家族的文功武治作铺垫,此时的郑姓人以西汉大司农郑当时的后裔为主干继续向前发展,并在西晋和北朝形成两个高峰,从而使郑姓正式进入天下著名族姓之列。东汉大司农、经学家郑众的玄孙郑泰、郑浑兄弟俩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中三国时东汉侍御史郑泰一脉相传的一支延嗣如下:</p><p class="ql-block"> 郑泰(149——189),字公业,少年时就有才略,多有计谋。知道天下要大乱,就秘密结交天下豪杰。郑家虽然极为富裕,有良田四百顷,却因结交天下豪杰而经常弄得粮食不够吃。朝廷多次邀请他出来做官,郑泰一直拒绝。何进辅佐朝廷,征用他为尚书侍郎,要除去十常侍,打算召董卓入京帮助。郑泰说:“董卓善于隐忍,没有节义,志向远大又贪得无厌。如果让他治理朝政,掌管大事,必然放肆欲望而危害朝廷。以您的威望,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消灭几个罪人,是不需要董卓的帮助的。”又指出了当时政事的要务,何进听不进去。郑泰于是弃官离开,对荀攸说:“何进这人不能辅佐!”不久董卓篡权,何进就被杀害,各地起义军蜂起讨伐。董卓想要出兵镇压,郑泰怕董卓更加强大,以后难以控制,于是假以“为政在德而不在众”等10条理由劝阻,得到了董卓的信任,被董卓任命为议郎。后因郑泰参与荀攸等人谋杀董卓之事败露,弃官出武关脱身返乡,被袁术封为扬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病逝,时年41岁。</p><p class="ql-block"> 郑泰小子郑袤(189——273)字林叔,荥阳开封人,少孤,随叔父郑浑避难江东,长大后被曹操选為尚书郎,出任黎阳(今河南浚县)县令,因政绩显著升任济阴(今山东定陶)太守、广平太守,数年调京为光禄勋。后又被调补為大將军,拜为散骑常侍,深得司马师父子赏识,常不分昼夜,畅谈谋略。司马师出征毋丘俭时,百官送行,郑袤因疾未去,司马师说:“今未见林叔,深为遗憾”。郑袤闻之,带病赶上,司马师停兵招待,深谈兵法,对取胜起到了决定作用。以其功大,晋职为临淄侯,食邑千戶。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馬炎称帝后,郑袤进封密陵侯,因双目失明不能到任,晋武帝派大臣到其家中拜为司空,以侯爵在家养病,仪同三司。公元273年,郑袤病故,享年85岁,武帝率官在东堂发哀设祭,并赐钱帛,供丧事之用,谥号“元”。文学家潘岳作《司空密陵侯郑袤碑》悼念他。郑袤著有文集二卷,生了六个儿子:郑默、郑质、郑舒、郑诩、郑称、郑予。长子郑默(213——280),字思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仕魏时任秘书郎,考核旧文,删省浮秽,编成宫廷藏书目录《中经》(又称《魏中经簿》),首创四部分类法,分群书为甲乙丙丁四类。入晋,拜中庶子,被晋武帝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滑县)太守,值岁饥人荒,开仓赈济。朝廷嘉其忧国,迁廷尉,柔而能整。为人廉洁敦重,“忧国恤人”,累迁大司农,转光禄勋,卒谥成;次子郑质,字元素,曾为晋太常卿;三子郑舒为晋大司农,封关中侯;四子郑诩字思渊,为卫尉卿;余二子皆官至九卿。郑默长子郑球(?——308),字子瑜,少辟宰府,入侍二宫。成都王司马颖征讨赵王司马伦,郑球自顿丘太守为右长史,以功封平寿公,累官尚书右仆射,领吏部,永嘉二年(308)卒,谥元。次子郑豫(?——311),永嘉末年为晋尚书,五年(311)四月戊子,被后赵皇帝石勒害死。</p> <h1>  至于郑泰弟、将作大匠郑浑的后代,则是这一时期郑姓发展的主流,我们温州大部分郑氏都是他的后裔,谱头皆记载有”三乳太婆”。</h1><h1>  郑浑,字文公,是郑泰的弟弟,娶荥阳郡金珲顺翁三女金琴璋(字启仙,身有三乳)为妻,带着少孤的郑泰幼子郑袤,避难淮南。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的袁术礼待他,但郑浑知道袁术必败,就渡江投奔当时任豫章太守的好友华歆。曹操听闻郑浑的名声,征召他为掾属,历任下蔡长、邵陵令。当时稍稍安定,人心还都向着打家劫舍,不想多要孩子。即使生来也难以养活,因此都不愿意养。郑浑就统一管理打渔和种田的工具,强行都督百姓耕种,又开垦稻田,对加害自己孩子的都处以重刑惩罚。妻金氏有贤能,世称“通国懿德”,收养遗孤和遗弃的孩子,加上自己生育的三个儿子,共有十八个,故称“十八郎”。这事传到今天就被讹为”三乳太婆九胎十八子”,平阳县九十年代编的《郑氏世系谱》上就有十八子的名字。其中十三郎峻公和十四郎岐公本出温氏、潘氏,其父皆为官遭奸馁所害,也被收养。后来都进士及第,因感金氏养育之恩奏请魏明帝乞赐封号,明帝以夏启封“三乳妈”之先例,封金氏为“郑氏三乳妈”。现在青田和苍南还有郑温潘三姓祠堂。当时的百姓最开始只是怕犯法,后来日子越过越好,就都愿意抚养孩子。百姓们生的孩子,都以“郑”为字,纪念郑浑的救命之恩。郑浑升任左冯翊,当了曹操的幕僚。当时梁兴等人作乱,各县都无法抵挡,都逃到左冯翊的治所高陵。大家商量说要到险要的地方去防守,但郑浑反对,认为这是向梁兴示弱,又认为应该劝降梁兴部众,让他们自动瓦解。于是郑浑一方面修筑城墙,一方面以重赏鼓励吏民打击梁兴的部众,吏民每每掳得他们的妻儿,妻儿被掳的部众都向郑浑请降,于是梁兴的部众渐渐瓦解;同时又派吏民到山谷劝降,又命令各县官员回到治县安抚投降的民众。这些措施令梁兴大为恐惧,只好退守鄜城,不久夏侯渊率军赶到,与郑浑率领的民兵击破梁兴的部众,并斩杀梁兴及其党羽。及后又打败作乱的靳富和赵青龙,讨平所有山贼,令当地人民安定、专心生产。后来郑浑转任上党太守。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伐汉中,郑浑被任命为京兆尹,制订移居之法,令新移到京兆地区的人民安定生活,更向汉中提供军粮和派民众到汉中耕作生产。曹操因而十分欣赏郑浑,再次任命他为丞相掾属。操子曹丕即位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封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后又任山阳和魏郡太守。郑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亲自率领百姓开坡修田、植树造林,深受百姓的爱戴。曹睿在位时,下诏将他的治绩公告全国,将他升为将作大匠。郑浑去世后,长子郑崇当了郎中,官至荊州刺史。次子郑哲,官至江州长史。三子郑烈,官至议郎。郑崇的孙子叫郑隨,当过扶凤太守。郑隨之子郑略,前赵侍中,生了六个儿子:郑翳、郑豁、郑淵、郑靜、郑悅、郑楚。郑豁后燕时任太子少傅,封济南公。其子叫郑溫,郑溫生了四个儿子:郑涛、郑晔(401——478)、郑简、郑恬。老大郑涛隨魏武帝到甘肃定居,成為“西祖”;老二郑晔定居在古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当过北魏的建威将军封南阳公;老三郑简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為“南祖”;老四郑恬定居大索(今荥阳城),成為“中祖”。其后经十余世繁衍,北祖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南祖次之,而中祖至六世后家道中落,至十一世又复中兴。西祖据郑樵《荥阳谱序》:“见谱者十世。”今佚。郑崇弟郑哲之子郑袭曾任东晋江乘县(今江苏句容县北)令,后官至大司农。郑袭子郑遵,尚书郎。郑遵子郑鲜之(364——427),字道子,南朝宋文学家,荥阳开封人,初仕晋,为桓伟辅国主簿。入南朝刘宋,为开国功臣,历任太常、御史中丞、都官尚书、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豫章太守,著有文集二十卷,已佚。郑鲜之子郑愔,位至尚书郎,始兴太守,是安徽宿松县的始迁祖。据《南史•垣护之传》,南朝萧齐初年,有开封女郑献英,是郑鲜之的后人,嫁给羽林监垣昙深为妻,随丈夫到交州(今越南河内)赴任。途中其夫病逝,她时年仅20岁,又刚生下儿子,仍然继续随刺史刘楷到达交州。一年后,又带着儿子,扶灵北上归葬,闭门教子,受到州郡官府称颂。郑哲弟郑烈(222——281),字休林,晋文帝司马昭时为相国,晋武帝时兖州刺史,封平莞男,拜骑都尉,爵关中侯,历任冯翊太守、北军中侯、奔州刺史加轻车将军,最后以疾征拜议郎。亡故后“追赠右军将军印绶,谥曰僖侯”(《晋右军将军郑烈碑》)。</h1><h1>  综合史书和墓志内容来分析,荥阳郑氏各祖各房支的发展很不平衡。北祖郑晔一支在郑氏中尤其值得一提,郑晔有七子:白驎、小白(名茂,字士达)、叔夜、洞林、归藏、连山、幼驎(?——492,名羲),号七房郑氏,后裔最蕃。其中第二、四、六、七等房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荣耀异常,是当时荥阳郑氏的代表和象征,其他几房的郑姓人也并没有销声匿迹,仍在顽强地发展着,只是地位有所下降罢了。</h1><h1>  大房郑白驎,见于史书的二人,《魏书》记载“白驎孙道慓,随郡太守。”《北史》无载,北朝以后更不见其子孙后代的信息,故《新唐书》记载“大房白驎后绝”,可能有过继。但据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江苏《包山郑氏宗谱》载:“隋之末有事中原,吾祖讳白驎者,徙于吴之包山”,“白驎南迁始有南郑。(郑)濬(浚)之宋开禧(1205——1207)中迁吴之洞庭西甪里,郑氏遂占籍于吴中包山,是包山郑氏一世祖。”郑浚之为南宋初丞相郑清之胞弟,官至秘书郎。“包山”宋代称洞庭镇,得名于当时太湖中洞山和庭山两个小岛,后称西洞庭、洞庭西山,现简称为西山。西山古称包山、林屋山、夫椒山,乃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主峰缥缈峰,海拔三百三十六点六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南北长十一公里,东西长十五公里,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郑氏在隋代末年从北方南迁到太湖甪里定居,繁衍为西山大族,是西山第一个南渡名门望族。唐代就出过高官多名,有中书侍郎郑正、青州刺史郑庶、大理寺卿郑鄘、相国郑肃、宣州观察使郑回等,墓均在西山甪里东明山、黄泥宫、疃里郑公山等地的郑氏墓地内。北宋哲宗时,开封人郑钊,以世家应聘尚顺德公主,为驸马都尉,靖康、建炎间,扈跸南迁,卜居吴县洞庭东山,墓在武山,为东山郑氏始祖(其父郑鲁墓在东明山)。谱谓顺德公主乃孟后所出,但《宋史》后妃、公主传均无载。郑氏祖墓主要在甪里的东明山和黄泥宫、疃里的郑公山、慈里的花山,宗祠在甪里郑泾港东(承德堂,1995年被拆迁移至石公山海灯塔前),现均已废。现在浙江东阳也有大房白驎的后裔。</h1><h1> 随王潮兄弟入闽的郑琼、郑摄、郑琏三兄弟,是唐武宗宰相郑肃的曾孙,按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的江苏洞庭《郑氏族谱》孤本(不分卷)的记载,他们应是大房白驎的后裔。史载:“郑肃,字乂敬,荥阳人。祖烈,父阅,世儒家。”元和三年(808),擢进士第,又以书判拔萃,历佐使府。太和初(827),入朝为尚书郎。能为古文,长于经学,文宗择名儒为鲁王永府属,以肃本官兼长史。四年(830)十月,鲁王为太子,肃加给事中。六年(832),转太常少卿。九年(835),改刑部侍郎,寻改尚书右丞,权判吏部西铨事。开成初(836),出为陕虢都防御观察使、兼御史大夫。二年(837)九月,召拜吏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四年(839)闰四月出为检校礼部尚书,兼河中尹、河中节度、晋绛观察等使。会昌初(841),拜太常卿,累迁户部、兵部尚书。五年(845),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门下二侍郎,监修国史,兼尚书右仆射。与李德裕亲厚,宣宗即位,德裕罢相,肃亦罢相。复为河中节度使,以疾辞,拜太子太保,卒赠司空。“子洎,咸通中(861——874)累官尚书郎,出为刺史。洎子仁规、仁表,俱有俊才,文翰高逸。……仁规累迁拾遗、补阙、尚书郎、湖州刺史、尚书郎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卒。”郑仁表,字休范,郑洎次子,咸通九年(868)进士,“擢第后,从杜审权、赵骘为华州、河中掌书记,入为起居郎。仁表文章尤称俊拔,然恃才傲物,人士薄之。自谓门地、人物、文章具美,尝曰:‘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刘邺少时,投文於洎,仁表兄弟嗤鄙之。咸通末,邺为宰相,仁表竟贬死南荒。”仁表子郑摄,字官贤,官至宣义郎、朝散大夫。江西省金溪县秀谷镇联乐村院背郑家源于浙江浦江义门郑氏,有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人瑞门楼,门联曰“传世人为瑞,承家义作门”,当为纪念祖先郑仁表。现福建长乐的福湖郑氏、首占村岱阳郑氏都是唐武宗宰相郑肃后裔。</h1><h1>  史载郑邻(又作少邻)、郑穆、郑亚(字子佐)祖孙三人,“并登进士第”;郑畋字台文,为唐僖宗宰相,郑畯为唐给事中;郑凝绩字裕圣,曾为兵部尚书,“景福(892——893)中历刑部、戶部侍郎”,有子郑紹餘字垂芳。郑樵在《荥阳谱序》中说:“沧州得系者四世,少邻得系者六世,并失其初。”但和郑肃关系密切的循州刺史郑亚,曾多次请幕僚、著名晚唐诗人李商隐写信给郑肃,信中称郑肃为“十叔相公”。因此,他们很可能都是七房郑氏大房白驎的后裔。浙江浦江郑义门就是白驎后裔,有元代义门郑文融(一名大和)所辑的《麟溪集》为证,详细记载了郑白驎世系:郑白驎(五世不仕)→郑师慎→郑怀芬→郑鄑→郑斌卿→郑庶(青州刺史)→郑徽(侍中)→郑鄘(大理寺卿)→郑鱐→郑謩(给事中)→郑回(宣州观察使)→后裔迁安徽歙县和浙江遂安、永嘉、仙居等地。</h1><h1>  二房郑小白,史载共有五代十四人,除郑希儁外全部仕于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唐朝时成为荥阳郑氏的主干房支。郑茂字仕达,号小白,中书博士,有胤伯和平城二子。《北史》载“胤伯,有当世器干,孝文纳其女为嫔,位东徐州刺史,卒于鸿胪少卿,谥曰简。子希儁,未官而卒。子道育,武定中,开封太守。……胤伯弟平城,广陵王羽纳其女(郑始容)为妃,位东平原太守。性猜狂使酒,为政贪残。卒,赠南青州刺史。长子伯猷,博学有文才,早知名。举司州秀才,历太学博士,领殿中御史。……后为尚书外兵郎中,典起居注,以军功赐爵阳武子。节闵帝初,以舅氏超授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转护军将军,赐爵武城子。……武定七年,除太常卿。卒,赠骠骑大将军、中书监、兖州刺史。子蕴,太子舍人、阳夏太守。伯猷弟仲衡,武定中,仪同开府中郎。仲衡弟辑之,司徒谘议,齐大宁中以军功赐爵成皋男,位金紫光禄大夫,东济北太守、肥城戍主。卒,赠度支尚书、北豫州刺史。辑之弟怀孝,司徒谘议,齐大宁中仁州刺史。”胤伯弟、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与北魏陇西李氏联姻,娶李晖仪。北魏镇西大将军、沙州牧、敦煌公李宝有六子,二子最为有名:长子李承,荥阳太守;少子李冲,随长兄李承长大,后为北魏尚书仆射(宰相)。李晖仪即李承女儿。郑平城与李晖仪的长女郑始容嫁广陵王元羽,长子郑伯猷(486——549)历官幽州平北府外兵参军、太学博士、殿中御史、尚书外兵郎中、散骑常侍、平东将军、护军将军、骠骑将军、南青州刺史,“武定七年(549),除太常卿。其年卒,年六十四。赠骠骑大将军、中书监、兖州刺史。”《魏书》有传。三子郑辑之(489——537)“荥阳开封人,解褐奉朝请,领侍御史,以军功赐爵城皋男。稍迁黎阳太守。属元颢入洛,令其舅范遵镇守滑台,与辑之隔岸相对。遵潜军夜渡,规欲掩袭,辑之率厉城民,拒河击之,遵遂遁走。朝廷嘉之,除司州别驾。寻转司空长史,迁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孝静初,除征南将军、东济北太守,带肥城戍主,男如故。天平四年卒,时年四十九。赠都督北豫梁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度支尚书、北豫州刺史。”《魏书》有传。 二房世系在《新表》中记载甚详,后裔郑曾支系在唐朝时荥阳郑氏中最显,出了八位宰相:郑珣瑜、郑覃、郑朗、郑余庆、郑从谠、郑延昌、郑涯、郑昌图。《唐故慈州刺史光禄卿郑公(曾)碑》载:“公讳曾,字景参,……烈祖(撝),隋尚书右丞聘陈使永安侯。大父嗣元,唐通事■■■■明叔;考九思■■,丰城县令。……(公)春秋七十有三,……长曰长裕,国子司业,闳量贞密,直方周慎,名高雅望,学入精微。次子■■(疑即“少微”)历■部郎中、中书舍人、鸿胪太常■少卿、■■■侍郎”。史载:开皇元年(581)十一月二十一日,隋文帝遣散骑侍郎郑撝为使聘访陈朝。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五年(737)有诏,赐刑部侍郎郑少微等人“中上考”。郑长裕开元二十七年(739)为中散大夫,授光禄少卿。</h1><p class="ql-block"><br></p> <h1>  郑珣瑜(738——805),字伯元,河南荥泽人,出自郑撝支,父亲郑谅早亡,天保年间,逢“安史之乱”,在家耕田奉养母亲。他发奋读书,步入仕途,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且直言善谏。大历年间,唐代宗诏命他主持文科高第科举,授大理评事,唐僧玄奘正是他的门生。在京任吏部侍郎,后出任河南尹。他品德高尚,在任时体恤民情,颇得民心,后迁门下侍郎(皇帝侍从,地位接近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唐顺宗即位后,王叔文为首辅宰相执掌朝政,郑珣瑜和他政见不同,一气之下,辞去宰相回归故里,卧床不出。七日后,免去宰相,降任吏部尚书。68岁时病死,《新唐书》有传。</h1><h1>  郑珣瑜子郑覃(?——842),历工、户、刑三部尚书,进右仆射。唐文宗年间以本官同平章事(宰相),封荥阳郡公,加门下侍郎宏文馆大学士,进太子太师,被视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之一。开成四年(839)罢相守左仆射。会昌二年(842)以司徒致仕。郑覃子郑裔绰受其祖父、父亲的恩泽,袭为朝廷官员,唐宣宗大中初年(847)为谏议大夫,后又有升迁。郑裔绰继承了祖父、父亲的遗德,生性正直,忠于朝廷,常因直谏违逆圣上,曾被贬为商州刺史。終太子少保。史书说他“峭立有父风”。</h1><h1>  郑覃弟郑朗(?——856)字有融,穆宗长庆元年(821)登进士甲科,入迁右拾遗。开成中,擢起居郎,累迁谏议大夫,为侍讲学士。会昌初,任给事中,出为华州刺史,迁定州刺史,入拜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出为鄂岳浙西观察使,进义武、宣武二节度使。后入朝历工部尚书、御史大夫,复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迁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兼修国史。大中十年(856),因病辞职,官终太子少师,卒赠司空。《全唐文补遗》载有其次女郑子章、五女郑子容的墓志。</h1><h1>  郑馀庆(746——820),《新唐书》称其“三世皆显宦”,《旧唐书》卷158列传第一百八《郑馀庆传》载:“郑馀庆,字居业,荥阳人。祖长裕,官至国子司业,终颍川太守。长裕弟少微,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兄弟有名于当时。父慈,与元德秀友善,官至太子舍人。”“馀庆砥名砺行,不失儒者之道;清俭率素,终始不渝。四朝居将相之任,出入垂五十年,禄赐所得,分给亲党,其家颇类寒素。……兄承庆,官不显。弟膺甫,官至主客员外郎中,楚、怀、郑三州刺史。次弟具瞻、羽客、时然,皆官至县令宾佐。”《全唐文》卷五十有唐德宗李适的《贬郑馀庆郴州司马制》、卷五十六有唐宪宗李纯的《授郑馀庆平章事制》。《郑馀庆传》又载:“馀庆子澣。澣(775——839)本名涵,以文宗藩邸时名同,改名澣。贞元十年(794)举进士。……开成四年(839)闰正月,以户部尚书征。澣四子:允谟、茂谌、处诲、从谠。允谟,以荫累官台省,历蜀、彭、濠、晋四州刺史,位终太子右庶子。茂谌,避国讳改茂休,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四迁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绛州刺史,位终秘书监。处诲,字延美,于昆仲间文章拔秀,早为士友所推。太和八年(835)登进士第。释褐秘府,转监察、拾遗、尚书郎、给事中。累迁工部、刑部侍郎,出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卒于汴。处诲族父朗。初朗为定州节度使时,处诲为工部侍郎,因早朝假寐于待漏院,忽梦己为浙东观察使,经过汴州,而朗为汴帅,留连饮饯,仰视屋栋,饰以黄土,宾从皆所识。明年,朗果自定州镇宣武,辟韦重掌书记。重将行,处诲告以所梦。明年,处诲转刑部侍郎。其年秋,授浙东观察使。行及潼关,朗遣从事迎劳,仍致手书,令先疏所梦。比至汴,宴于清暑亭,宾佐悉符梦中。朗仰视屋栋曰:‘此亦黄土也。’四座感叹移时。后五年,朗卒,处诲继为汴州节度使,乃赋诗一章,刻于厅事,以尽思朗之悲。处诲方雅好古,且勤于著述,撰集至多。为校书郎时,撰次《明皇杂录》三篇,行于世。”</h1><h1>  《郑馀庆传》接着记载:郑“从谠,字正求,会昌二年(842)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历拾遗、补阙、尚书郎、知制诰。故相令狐绹、魏扶,皆父贡举门生,为之延誉,寻迁中书舍人。咸通三年(862),知贡举,拜礼部侍郎,转刑部,改吏部侍郎。典选平允,时无屈人。垂将作辅,以权臣请托不行,改检校刑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等使。逾年,乞还,不允,改检校兵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等使。期年报政,美声流闻。当途者惧其大用,改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僖宗征还,用为刑部尚书。寻以本官同平章事。……广明初(880)……十二月,黄巢犯长安,僖宗出幸。传诏谓从谠曰:‘卿志安封域,权总戎麾,夷夏具瞻,社稷全赖。今月五日,草贼黄巢奔冲;十六日,驻跸梁、汉。上惭九庙,下愧万方。藩阃乍闻,痛愤应切。专差供奉官刘全及往彼慰喻。卿宜差点本道兵士,酌量多少,付北面副招讨使诸葛爽,俾令入援。’从谠承诏雪涕,团结戎伍,遣牙将论安、后院军使朱玫率步骑五千,从诸葛爽入关赴难。时中和元年(881)五月也。……初,论安率师入关,至阴地,以数百卒擅归,从谠集诸部校斩之于鞠场,并以兵众付朱玫赴难。时郑畋亦以宰相镇凤翔,与从谠宗人,同年登进士。畋亦举兵岐下,以遏贼巢。广明首唱仗义,断贼首尾,逆徒名为‘二郑’。国威复振,二儒帅之功也。”中和二年(882) “冬,诏使追赴行在,复辅政,历司空、司徒,正拜侍中。光启末(887),固辞机务,以疾还第。卒,有司谥曰文忠。”《全唐文》卷八十六有《授郑从谠河东节度使制》:“……开府仪同三司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宏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郑从谠,秀禀岳灵,操含冰洁。……可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太原尹充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兼行营招讨等使。”卷八十七有《赐郑从谠诏》。郑从谠子郑璘,字华圣,黄巢之乱时依泉州刺史王审知。</h1><h1>  郑延昌字光远,咸通末进士。迁监察御史,擢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累进兵部侍郎,拜户部尚书。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刑部尚书,以病罢,拜尚书左仆射。</h1><h1>  郑涯,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任兴元府(汉中)节度使,奏请皇帝允准开文川谷道。唐懿宗咸通元年(庚辰,公元860年)冬季,十月,任命御史大夫郑涯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十一月,又加郑涯同平章事衔,为使相。其子郑合敬唐僖宗乾符二年(875)乙未科状元及第,官终谏议大夫之职。《全唐文》卷79有唐宣宗的《授郑涯义武军节度使制》和唐懿宗的《授郑涯山南东道节度使制》。</h1><h1>  郑昌图(?——887)又作昌符,字光业,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壬辰科状元,授官户部侍郎,历任中书舍人、凤翔节度副使。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四月,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加同平章事,后卷入军阀朱玫、李昌符等另立襄王李煴为帝阴谋,事败,于光启三年(887)三月被斩于歧山县。故史书称其为伪宰相,实非,因其为同平章事在前。</h1><h1>  在河南省河阴县出土的隋开皇十一年(592)闰十二月《仪同大将军临渠二州刺史郑君(道育)之神铭》残碑,记载有郑小白后裔郑道育(530——592)的生卒年月及长子德政、次子德昚的名字。郑道育第七子郑穆先为隋夷陵令,有孙郑九辨为安平令。郑九辨子郑宏之为朝散大夫、定州刺史,是杜甫的姨表兄。郑宏之子郑贲官至朝散大夫、试秘书监兼侍御史、上柱国、许州刺史、司农卿。又有《周中大夫行蜀州长史上柱国郑公(知贤)墓志铭并序》记载:“郑知贤(632——698),字道鉴,荣阳开封人也。五代祖幼儒,(北)魏吏部尚书;曾祖振,安都太守;祖元轨,缑氏令;父玄巨,新繁令。知贤于圣历元年终于公馆,享年六十有七。迁殡于洛阳平阴之原”。《全唐文》卷216有“唐故密亳二州刺史赠安州都督郑公碑:公讳仁恺,字仁恺。……祖子裕,周毕王友大丞相府仓曹武泉郡太守;父宏谅,隋安定郡法曹。……有子十人:长曰爱客,万州刺史……”卷785有“舒州刺史郑公墓志铭:有唐循吏故舒州刺史荥阳郑府君讳甫字某,享年五十有四(737——790),历官一十有二。……十代祖煜(即郑茂),元魏建威将军南阳公。魏氏定五姓冠百族,煜以官婚人物,甲於时选。厥后历周、隋洎皇朝凡六叶,至於曾祖仁恺,密、亳二州刺史。祖慈明,银青光禄大夫濠州刺史。考令遥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有子九人,长男曰适,左卫率府仓曹参军。次曰奉方,志於学未龀。有女二,曰(阙)长适范阳卢士深妻。未笄者四。”卷792又有“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附墓志铭(并序):高祖世斌,皇左司郎中,磁、隰二州刺史,新郑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曾祖元嘉,皇新都长水县令袭封新郑县开国男。祖有常,皇吏部常选,袭爵新郑县开国男。烈考探贤,皇卫州昌乐朝城莘县令。府君讳遇(一作恒),字行甫。皇试太常寺协律郎。……女一人,适范是卢损之。嗣子六人:长曰顼,摄汲县丞知县事,早亡。次曰珮,早亡。次曰瑾,次曰玘,次曰璿,次曰琬。”</h1> <h1>  1988年4月,陕西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向阳公司发掘清理一座唐墓时,出土了一合墓志铭,这合墓志铭对厘定史料、研究唐代文化及作者散文创作特色均雨较高价值。墓志铭盖款题“大唐故郑府君墓志铭”篆体,墓志铭为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撰文,钱璐书,题为“大唐故中散大夫尚书比部郎中郑公墓志铭并序”,正文24行,满行25字,除去署名和空格,共586字。从文内知,墓主郑绩终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八月辛丑,同年十一月廿二日与妻钱氏合葬于杜城东铜人原,享年五十六岁。由此可断其生卒年岁为唐高宗咸淳三年到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672——727)。主要活动时期应在武后朝和玄宗前期,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墓志铭录文如下:“公讳绩,字其凝,荣阳开封人。稽古命氏建邦,家风祖业,纷载经记,卓盈碑版,盛矣哉!洎王大父德政,随工部侍郎,王父玄珪,随左千牛,严考大力,唐衡州枚县令。世济惟旧,宣德于公,公察中和膺上美。行先王之道,读圣人之书。观其仪形,朗如明月;抱其文藻,哗若春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属圣后,诏郡国举贤良。公对策天朝,海内莫比。授越州永兴主薄,秩满……”此文后收入《全唐文补遗》第一集第116页。郑绩以对策授越州永兴县主簿,秩满,调左金吾胄曹从军。后转御史台主簿,征为秘书郎,除太子司议郎。以修国史功,加朝散大夫、上柱国,拜尚书职方员外郎。唐玄宗时,曾往剑南道疏决囚徒宣慰百姓。《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044》(下简称《汇编续集》)有“唐故太常少卿清河崔公故夫人荥阳郑氏(正)合附墓志”,记载了崔夫人郑正为郑仁恺后裔的身世:“曾祖邠卿,皇朝宋州刺史;大父令諲,颍州司功参军;烈考光绍,江州司士参军。”《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044》(下简称《汇编续集》)有“唐故太常少卿清河崔公故夫人荥阳郑氏(正)合附墓志”,记载了崔夫人郑正为郑仁恺后裔的身世:“曾祖邠卿,皇朝宋州刺史;大父令諲,颍州司功参军;烈考光绍,江州司士参军。”</h1><h1>  请看续集<b>《郑文化叙论》(四)</b></h1> <p class="ql-block">  本文由温州市郑成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乐清郑氏联谊会秘书长郑向群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