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古人有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时序流变,新年伊始,有幸先睹省女摄影家协会2019摄影展作品,令人眼前一亮,不禁击节惊叹:时隔一年,影艺精进,不胜赞叹!</h3></br><h3>展出作品包括风光、纪实、民俗三大类,各具特色:风光优美,纪实感人,民俗生动。无论是题材的广泛、新颖,内涵的深度;造型语言的生动、精美,色彩、光影的运用,以及瞬间的掌控;影像的技术素质,包括后期的适当加工等,都有长足的提升。有纪实写真,也有运用PS技法,完成的创意作品。</h3></br><h3>众多精彩镜头给人美的享受,也能从不同侧面见证改革开放40年的胜迹。</h3></br><h3>《 建桥者》(熊秋萍)、《繁忙的武汉新港》(马英)均以瞬间的优美城市建设写真见长,《大师风采》( 罗江源)生动传神,分获纪实、风光、民俗三类一等奖,名至实归。</h3></br><h3>业余摄影人素以风光摄影见长,此次展出颇多纪实佳作。列入民俗类的《传统工艺的坚守者》(敬美艳摄)、《独龙族文面女》(王伶春摄)与《熊孩子的欢声笑语》(朱春香摄),是展出作品中为数不多的黑白纪实上乘之作,选材独特,兼具审美与文献价值,黑白韵味极浓,人物传神,现场感强,充分显示出黑白纪实影像的魅力。</h3></br><h3>笔者历来以为,数字摄影时代,特别是手机摄影的兴起,“全民摄影”,摄影队伍的重构在所必然。在主流、精英、大众之间,业余摄影发展迅速,众多业余摄影人有望或已经跻身精英群体,日渐改变摄影队伍的构成。省女摄创作实力的突飞猛进,有许多不熟悉的名字进入眼帘,这也是摄影队伍重构的又一有力佐证,业余摄影人大有可为。</h3></br><h3>这次展览的突出点是纪实,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也在于纪实。毋庸讳言,建筑风光有纪实、文献价值,但就纪实摄影的本体而言,更主要的是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其次,摄影作品主要靠图像说话,但瞬间图像的信息量有限,纪实摄影作品往往需要辅以必要的精炼文字,交代时空背景,补足现实流变的进程。期待女摄影家们在这方面有更多更精心的耕耘。</h3></br><h3>万物复苏,大地春回,再展身手,适逢其时,为2019献出更多更精彩的摄影佳作,是为新春祝盼!</h3></br> <h3>2019.1.7.于楚河之滨鼎舍</h3></br> <h3>一、“凤舞楚天”2018湖北省女摄影家协会优秀摄影作品展的精彩看点:</h3></br><h3>一是展出作品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h3></br><h3>二是纪实摄影的突破与提升;</h3></br><h3>三是组照、专题作品的编辑水平有所提高;</h3></br><h3>四是新人辈出,创作实力不凡。</h3></br><h3>二、“凤舞楚天”2018湖北省女摄影家协会优秀摄影作品展小结:</h3></br><h3>1. 寻找自我,爱我所爱,享受摄影;</h3></br><h3>2. 多拍人物,多拍纪实,做“摄影工程”,专题 化、系列化;</h3></br><h3>3. 组照要有组合意识,取景、构图,相互照应;</h3></br><h3>4. 人情美乃美中至美,重形式美,更要重神态、意 味,见人所共见,言人所不能言; </h3></br><h3>5. 纪实照片要有真实、简要的文字记述,标注拍摄地点、时间; </h3></br><h3>6. 一个艺术群体的整体水平很重要,更要有名家名作;</h3></br><h3>7. 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省女摄当大选身手;</h3></br><h3>8. 5G时代,手机摄影大有可为!</h3></br> <h3>2019年1月12日</h3></br><h3>PPT提供:丁遵新<br></br></h3></br><h3>编辑:叶萍/孙宏霞</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52pGkJ7xGykW2qPcCD10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