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语言的障碍,阻碍了和俄罗斯百姓的沟通。通过十多天旅行,眼观了俄罗斯百姓部分生活。</h3> <h3>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见到最多的建筑除了宫殿,就是繁华大街两侧的建筑,它们的背后都有什么,没时间探究竟。老城区应该还是市民的居住地。</h3> <h3>在圣彼得堡住的酒店,名字有些夸大,号称星级饭店,只有客房十几间,一看就知道是改造过的民居。二楼还有居民出入。楼下街道两侧应该也有市民的住房。</h3> <h3>“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建国后中国留苏人员回国后的感受,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居住条件,应该就是当时所见到的住房水平。图为莫斯科巴尔特步行街旁的居民楼。</h3> <h3>巴尔特步行街旁边的街道上远处的高楼,一看就是居民楼,从外表看,楼龄挺大。后面金色楼面好像是写字楼。</h3> <h3>从巴尔特大街步行到特维尔大街,要穿过几个街道。路旁漂亮小宫殿的左后方,也是居民楼。</h3> <h3>对我国上世纪50年代留苏学习或工作人员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号称“七姐妹”、建于斯大林执政最后十年间的“斯大林式”的建筑群。图片拍摄于莫斯科大学外,远端是莫斯科大学图书馆。</h3> <h3>莫斯科大学是“七姐妹”中的“大姐大”,工程耗资约2亿美金,1953年建成。主楼高240米,共33层、三万多间房间。建国初我国许多留学人员在这里读书。</h3> <h3>莫斯科大学楼前的雕像是罗蒙诺索夫。是他于1755年创办了俄罗斯的第一高等学府: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莫斯科大学前身)。</h3> <h3>在克林姆林宫可以看到外交部大楼,它身高172米,27层,建于1948到1953年,现在仍是俄联邦外交部的所在地。</h3> <h3>列宁格勒饭店,位于莫斯科列宁格勒火车站旁。现在叫“希尔顿列宁格勒酒店”。通过酒店预订系统,可观看这座有千套客房酒店内部图片,很有“斯大林特色”,带点奢华气息。</h3> <h3>列宁格勒饭店也建于1949-1953年,与雅罗斯拉夫火车站是邻居,该站是始发中国列车的车站,中国列车员对列宁格勒饭店都很熟悉。</h3> <h3>“七姐妹”中的重工业部大楼、乌克兰饭店和文化人公寓没有亲眼看到。其中文化人公寓属住宅楼,有160米高、22层,公寓452套。据说,楼里居住的“文化人”几乎都是当时的政界要人。</h3> <h3>图为劳动模范公寓,也属住宅楼。劳动模范公寓,有32层,高176米,于1940年建成,主楼是许多苏联艺术家的住所,裙楼不是高级公寓,二战结束时裙楼被用于集体宿舍。</h3> <h3>上世纪50~60年代,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两侧建了许多住宅楼板,原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的家就在这条街上,据媒体报道,他们的原住宅已开辟成博物馆。</h3> <h3>特维尔大街一家饭馆的墙壁上,贴满了苏联时期的旧报纸,上面有很多熟悉的面孔。</h3> <h3>莫斯科胜利广场的南面、凯旋门附近的住宅楼在上世纪50~60年代间住的都是政府官员,建设质量非常高。</h3> <h3>从图片可看出,多数家庭是两层窗户;安装空调已经很普遍;个别家还有卫星电视系统。</h3> <h3>我们在莫斯科住的酒店周围有一小块年代久远的居民楼,建筑风格像我国70~80年代的家属楼。</h3> <h3>楼宇之间较宽,地面没硬化,零散地停了几部私家车,门口经常聚集吸烟的人,他们都是在楼内居住。</h3> <h3>在莫斯科发现的近期建成的成片住宅楼不多,路边椭圆形建筑像是办公楼,矩形的高层算是一栋。</h3> <h3>莫斯科不乏摩天大楼,从麻雀山下的莫斯科河边,可远眺新建的“莫斯科城”。俄政府斥巨资,意将“莫斯科城”打造为国际金融商务中心。</h3> <h3>“莫斯科城”是莫斯科第一个集商业、金融、居住、娱乐为一身的新区,预计建成后有近30万人在那里居住、工作或出入。</h3> <h3>圣彼得堡有一处连片的住宅楼,位于瓦西里岛西边的海边、波罗的海大酒店前面宽阔的造船厂大街两旁。为我们提供租车服务的小翟,就在附近买的房。</h3> <h3>小翟讲,这儿的楼盘间距大,房型也好,普京的女儿家就在广场前左侧的楼上。</h3> <h3>酒店右侧的楼看起来是老楼,可以看见楼上许多阳台都不统一,估计是居民后期封上的。</h3> <h3>波罗的海大酒店11楼上的中国餐味道不错,楼后远方是芬兰湾,海边工地中有一栋疑似住宅楼,相信不远将来,这里都是幢幢新楼。</h3> <h3>俄罗斯传统的民居应该是遍布乡村的小木屋。这得益于俄罗斯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小木屋图片均摄于苏兹达尔小镇。</h3> <h3>乡下的俄罗斯人普遍居住在纯木材建造的房屋中,在较大的村镇中,木头房子散布在教堂周围。</h3> <h3>莫斯科郊外的宁静村庄,展现着惬意的生活方式,建筑艺术之美,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漂亮的木屋若配置上现代的电器,会给生活带来更加舒适与便利。没敢窥探木屋里面的生活设施。</h3> <h3>值得赞赏的是,这种俄罗斯独有的民居至今仍存,传统的生活习惯保护着俄罗斯村庄的风貌。</h3> <h3>小木屋反映出很多细节,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的品质。</h3> <h3>镜头扑捉了几张俄罗普通百姓的生活画面:冬宫广场上孤独的吉他手“谢廖沙”,今晚居何处?</h3> <h3>纪念馆里,仍在上班的“安娜”,为提高俄罗斯人口出生率做出了努力。她对孩子今后的教育费用发愁吗?</h3> <h3>街角上卖盆花、也卖自制的布老虎的“娜达莎”大婶,她的晚年怎样度过?</h3> <h3>地铁车厢里,手持白玫瑰的“莎拉婼娃”大姐,是不是也很期待政府增加点退休工资?</h3><h3><br></h3> <h3>靠快餐食品车生活的“冬妮娅”,全民医保的政策能惠及到她的身上吗?</h3> <h3>路人的着衣打扮、言谈举止,以及遍布在城市里大街小巷上的商店、商场、饭馆、酒吧,都是反映俄罗斯百姓生活的“晴雨表”。</h3> <h3>莫斯科红场旁的古姆商场,建于1893年,是世界知名的十大百货商店之一。</h3> <h3>商场外部像宫殿,内部有三层楼、三个拱门、三个通道,长长的玻璃顶扣在通道顶部。电动扶梯遍布楼内。</h3> <h3>商场里商铺林立,商品有俄罗斯特色的瓷器、工艺品、服装、百货等,又有各种进口商品,不乏国际大品牌。</h3> <h3>各类餐厅、酒吧多在三楼。口碑好的餐馆外还排起了长队。</h3> <h3>空闲场地设有咖啡、酒水、冰淇淋专柜,休息的男子友好地冲我们微笑挥手。</h3> <h3>赶上10月俄罗斯的收获季节,商场举办了食品推介活动,允许厂家、个人推介自己特有的食品。</h3> <h3>临时场地上,俄罗斯大婶向顾客介绍自家产的奶制品。</h3> <h3>这位大妈似乎很满意自己所购的食品。</h3> <h3>传统特色食品自然受到顾客的追捧,售货员会仔细倾听顾客的感受。</h3> <h3>参加食品推介的所有人员,统一着装,连草帽上还装饰上了多种食品图案的彩带。</h3> <h3>个别柜台的食品可以先品尝,顾客买不买无所谓。</h3> <h3>品种繁多的水果吊人胃口,价格不贵让人可以接受。</h3> <h3>外地人会购买些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价格贵不贵另当别论。</h3> <h3>逛累了,可以在店外椅子上休息,可以品尝味道不错的冰淇淋。</h3> <h3>古姆百货商场在俄罗斯百姓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莫斯科特维尔大街,有个门面及其普通的食品超市,其名声不亚于古姆。</h3> <h3>刚进超市,立刻被内部富丽堂皇的气氛感染。这就是1901年开业至今的叶利谢耶夫食品超市店,它被冠名为“最豪华的超市”。</h3> <h3>高大的天花板,华丽的装修风格,巨大的葡萄形水晶吊灯,墙上的旧式时钟和画像,每一个角落都让人感叹。</h3> <h3>这里售卖的食品大多为俄罗斯特色产品,也有些稀有品种的葡萄酒等。超市开业以来的100多年里,深受当地市民的喜爱。</h3> <h3>葡萄酒区内,墙上的画像、葡萄酒标牌与琳琅满目的葡萄酒值得留意。</h3> <h3>叶利谢耶夫超市在其领域内,广为人知,屡获殊荣。早在1920年,超市就获得了“一号食品店”称号,苏联时期被称为“美食家食品商店”。</h3> <h3>百年来因售卖商品的类型未曾改变,所以当地人,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莫斯科市民,还是习惯性选择来这里购买食品。</h3> <h3>莫斯科叶利谢耶夫食品超市的总店在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涅瓦大街上的这家超市的创立者是圣彼得堡的商人叶利谢耶夫•格利高里。</h3> <h3>圣彼得堡的这家老店,外表非常漂亮醒目。橱窗展品很有创意,路人经常用手机拍照。</h3> <h3>钢琴声回荡在高挑的空中,半空中的多彩玻璃窗很富有俄罗斯独特的韵味。超市还提供食材新鲜的简餐。</h3> <h3>据说这里曾是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某位御前大臣的住所,后改造成现在的商场模样。</h3> <h3>各种酒类饮料、糖果、干鲜水果、各类肉食、小吃熟食,面包食品等应有尽有,折射出部分俄罗斯百姓食材选择的多样性。</h3> <h3>圣彼得堡的商人货栈,是当地最老的商圈,也叫“圈楼”,建于18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室内购物中心。目前仍是市民喜欢购物的场所。</h3> <h3>超大瓶的威士忌品种繁多,价格自然也不菲。伏特加没有40度以上的,俄罗斯政府规定伏特加酒的度数不得超过40度方可出售,因为俄罗斯的酒鬼影响了俄罗斯的形象。</h3> <h3>纯天然蜂蜜是俄罗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目前它已进入了中国市场。</h3> <h3>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罐头制品,引诱着购买者的味蕾。“土豆烧牛肉”俨然不是俄罗斯百姓的选择。</h3> <h3>圣彼得堡著名的涅瓦大街总是人流密集。从人们身上的穿着看,不算时髦,但得体大方。</h3> <h3>很多商店都设在巴洛克式建筑里,多数服装价格不算高,名牌商品应有尽有。</h3> <h3>服装店的橱窗有点搞怪,里面的装潢与中国的服装店格调类似。</h3> <h3>俄罗斯人喜欢喝咖啡。涅瓦大街最北头的文学咖啡馆,常是逛街人歇脚的地方。180年前这个咖啡馆也是俄罗斯文学家们常聚会的地方。</h3> <h3>至今咖啡馆一楼保留着诗人普希金的专座,1837年普希金正是从这里喝了杯咖啡后,去和情敌决斗的。</h3> <h3>咖啡馆二楼格调高雅,可以点杯咖啡,欣赏四周的油画作品;也可以品尝俄式食品,感觉一下文学家的浪漫激情。</h3> <h3>此物不是普希金诗集,是咖啡馆给客人找零钱的盒子。</h3> <h3>手工彩色糖果容易吊起孩子们的胃口,“糖果”小哥在向路人展示制作过程。</h3> <h3>涅瓦大街有很多餐馆、酒馆都开在地下室,门口简单的装饰都挺风趣幽默。</h3> <h3>俄罗斯传统小吃“甜圈”,味道先甜后咸,咸味有点像中国的油条。</h3> <h3>每人三四个“甜圈”再有一杯咖啡,是俄罗斯百姓喜欢的下午茶。</h3> <h3>俄罗斯佳肴不算单一,微辣的“红菜汤”+“列巴”(面包)是绝配,我们向服务员点餐大都是“看图说话”。</h3> <h3>和一群孩子共享自助早餐。取餐时,孩子们彬彬有礼,互相谦让;就餐时,细声细语,没有大声喧哗。</h3> <h3>俄罗斯的餐馆、酒吧不售烈酒,常见的是啤酒、葡萄酒和威士忌,新鲜啤酒味道醇厚。伏特加只有超市或食品店里有售,没有60度的,全都是40度的。</h3> <h3>流行的罐装啤酒分7号、9号啤酒,尝了一下,7号啤酒清爽、9号啤酒醇香。</h3> <h3>俄罗斯百姓对中餐都能接受,城市里的中餐馆有很多,味道不错还价格不贵。到中餐馆就餐的俄罗斯人点菜也很熟练。</h3> <h3>身着唐装的姑娘操着流利的汉语为我们服务,微笑服务“秀色可餐”。</h3> <h3>虽然没有走进俄罗斯百姓家,仅凭双眼不可能完全了解俄罗斯百姓的真实生活;但十多天的亲眼所见,能感受到俄罗斯百姓满意目前的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