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贫困精准识别进行中……

城市农夫

<h3>四五十户人家聚集而居,成了我们这个地方少有的村落。这里的人们似乎习惯了行走砂石路,但这次自然村通水泥路,这成为了我们精准识别的重点。</h3> <h3>雨湖区以发展城市为重点,农村尤其是农村公路是发展的弱项,用时间来衡量至少比周边的县区迟上好几年。周日,天晴,离省交通运输厅上交资料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们到姜畲镇塔岭、金马村开展现场踏勘……</h3> <h3>我们按照25户100口人的村落标准,同时注意村落中户与户之间距不多于50米,对其进行精准辩别。</h3> <h3>车行在颠簸的公路上,许多地方路面干湿适中,反复用砂石填过的路面,除了一些坑槽外,行车还算得上平稳。</h3> <h3>道路穿过树林,或拔开占到路面上的茅柴,面前豁然开朗,几栋房屋错落有致地摆开,似有林尽水止,过窄洞,到桃花源的感觉。</h3> <h3>每到叉路口,停下车问领路的村上负责人,数数两边的房子,道路选人家多的方向走</h3> <h3>沿途遇到打扮洋气,也做着农活的人,便拍了下来,想想与雨湖区的农村公路竞可类比啦,发达与相对落后搭配在一起。不过前者既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现,也反映了勤劳不忘本,而后者似是城市繁华与乡村凋敝的对比。</h3> <h3>两条高速公路交叉的附近,仍有公路贫困?在本次实地走访调查中,我们还真发现了这种情况,并用图标识了可以解决出行困难的新路线。</h3> <h3>从下午一点半到晚上七点多,我们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或通过奥维互动地图识别,共走了十多个点,能达到要求的自然村达到半数以上。返城时,华灯初上,透过城市璀璨夺目的灯光,仿佛看到天际边孤星闪烁的农村灯火,似在期盼着与这边的灯融化在一起,成为欢畅的海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