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广州2019

李耀宗

<h3>孩子放假了,赶在年前出游,目的地广州。</h3> <h3>广东,简称“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下辖21个地级市(其中2个副省级城市),119个县级行政区(6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h3><h3>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h3><h3>广东是太古“南海盘古国”所在地。考古证实广东于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处在南海航运枢纽位置上,广东先民从秦汉开始就通过海洋走上与世界各地交往的道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发源地。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骄人的成绩。</h3><h3>自1989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东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2016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领跑全国。</h3><h3>广东珠三角9市将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h3> <h3>广州人爱吃、会吃是天下闻名的,广府菜也是粤菜的代表。广府菜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关、湛江等地,用料丰富,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h3><h3>粤菜最大特色便是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中外食品,无所不有,可谓全国之冠。粤菜可选原料多,自然也就精细。粤菜讲究原料的季节性,“不时不吃”。吃鱼,有“春鳊秋鲤夏三犁(鲥鱼)隆冬鲈”;吃蛇,则是“秋风起三蛇肥,此时食蛇好福气”;吃虾,“清明虾,最肥美”;吃蔬菜要挑“时菜”,是指合季节的蔬菜,如菜心为“北风起菜心最甜”。除了选原料的最佳肥美期之外,粤菜还特别注意选择原料的最佳部位。粤菜味道讲究“清、鲜、嫩、滑、爽、香”,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粤菜调味品种类繁多,遍及酸、甜、苦、辣、咸、鲜。但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而少用辣椒等辛辣性作料,也不会大咸大甜。</h3><h3>粤菜以广府菜作为代表,广府菜是在汇集我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汇贯通而成一家的。广府菜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上介绍的莱品便有5447个。与菜品有渊源关系的点心815款,小吃品数百个。广府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广府菜的烹调方法有二十一种之多,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制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较为常见的广州菜色有白切鸡、白灼海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蛇羹、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清蒸海鲜、虾籽扒婆参等。</h3> <h3>应该是很好吃吧</h3> <h3>婀娜小蛮腰</h3> <h3>震撼的圣心石大教堂</h3> <h3>中山纪念堂</h3> <h3>沙面</h3> <h3>越秀公园</h3> <h3>白云山</h3> <h3>北京路步行街</h3> <h3>街边盛开的三角梅</h3> <h3>长隆</h3> <h3>长隆大马戏,比较震撼,值得一看。</h3> <h3>为什么叫羊城?</h3><h3>羊城的称谓来源于“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h3><h3>大约在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广州。仙人把优良的稻穗赠给了广州人,并祝愿这一地区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广州山坡。从此,承仙之愿,稻穗飘香,年年丰收,广州便成为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穗城”、“羊城”名称的由来。</h3><h3>在广州越秀山木壳岗上,有建于1959年的五羊石雕像。这是著名雕塑家尹积昌等根据五羊的传说创作的。雕像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主羊头部一块石料,就重达4 千余斤。五羊大小不一,主羊头部高高竖起,口中衔穗,回哞微笑,探视人间,余四只羊,环绕其身,或耍戏,或吃草,还有羊羔在吸吮母羊的乳汁。五羊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情趣横溢,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1999年7月,五羊石雕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h3> <h3>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1][2]。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东京晴空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4][5]<br></h3><h3>广州塔塔身168米–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6]。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7]。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8]。天线桅杆455米~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9]。天线桅杆488米处设有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是世界最高的户外观景平台,超越了迪拜哈利法塔的442米室外观景平台,以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447米的“天空之盖”的高度[10]。</h3><h3>广州塔隶属广州城投集团,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2009年9月竣工,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10月1日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11]。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4D和3D动感影院,中西美食,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h3> <h3>要不要登塔?你要上去广州塔107层观光层看下这广州的全景,是要给钱的!门票就是150元,如果是一家5口人,那就接近1千多块的门票的费用了,还没有上去广州塔之前,都一直想去,但是当你真的花了150元一个人的门票上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150块的观光门票真的是实在不值,就是在上面看几分钟而已。来广州旅游一趟,不上广州塔就会觉得后悔,但是当你上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觉得更后悔。</h3> <h3>反而这个lg的免费隧道屏很好看,看了有5分钟,把所有节目都看了一边,海底,星空……,震撼!</h3> <h3>广州塔俯瞰灿烂的夜景</h3> <h3>广州塔</h3> <h3>广州塔</h3> <h3>远眺小蛮腰,可惜广州也是雾霾天啊</h3> <h3>珠江夜游</h3> <h3>珠江夜游</h3> <h3>珠江夜游</h3> <h3>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h3><h3>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h3><h3>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h3><h3>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东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h3> <h3>纪念堂值得去,看看伟人,建筑本身也很有特色。园内古树很多,大树</h3> <h3>越秀公园里的孙中山纪念币碑</h3> <h3>越秀公园,很大,南门挨着中山纪念堂,免费,推荐</h3> <h3>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h3><h3></h3><h3>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1]已被开发成国家5A级景区,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h3> <h3>西式建筑,既结实又精美,现代建筑呵呵了</h3> <h3>沙面里有两座教堂</h3> <h3>榕树,200多岁</h3> <h3>北京路步行街</h3> <h3>丸子太筋道了</h3> <h3>炸鱼皮</h3> <h3>糖水,牛杂</h3> <h3>据说正宗长沙炸臭豆腐,辣辣辣</h3> <h3>圣心石大教堂</h3> <h3>外面看</h3> <h3>里面看的样子</h3> <h3>长隆</h3> <h3>大马戏</h3> <h3>变形金刚</h3> <h3>惊险刺激</h3> <h3>空中飞人</h3> <h3>球形摩托车</h3> <h3>广东的早茶很有特点,它们能够将早茶做得很是细腻,也做得很是精致。那你吃的时候就是一种享受,对于它们来说,时间并不是真正能够决定一切的,而且真正享受生活的时候就是应该要慢慢去享受,而不是狼吞虎咽。对于这样精致的茶点,我们当然要慢慢来吃,所以,我们一顿早餐就吃快俩小时,慢慢品味早茶的味道,到最后茶饱,饭饱,享受慢时光,这是没来过广州之前没有过的体验。</h3> <h3>点都德聚福楼店</h3> <h3>腊肉煲仔饭</h3> <h3>灌汤包,美味</h3> <h3>云吞,好吃</h3> <h3>山椒黄瓜条,超级好吃</h3> <h3>小北酒家,吃了三次。本地人去的餐馆,味道正宗,好吃</h3> <h3>好香的菊花茶</h3> <h3>超级大蛋挞,一个顶三个</h3> <h3>皮蛋瘦肉粥,皮蛋瘦肉又多块又大</h3> <h3>蒸凤爪</h3> <h3>机场附近得偶遇的饭店,便宜量大味道好上飞机前又吃了一次</h3> <h3>鸡皮已经烤的脆脆的了,味道不错</h3> <h3>煎让豆腐</h3> <h3>最好吃的腊肉排骨饭,米饭软,够香,还有脆脆得锅巴,没吃够</h3> <h3>点都德盘福楼店</h3> <h3>早茶的精髓所在,慢时光</h3> <h3>特色蒸鲜排骨</h3> <h3>金牌虾饺皇,非遗作品</h3> <h3>蜜汁叉烧包</h3> <h3>金沙海虾红米肠,外面软,第二层酥脆,最里面是虾肉的鲜嫩,怎么能不好吃?超级好吃的👍👍👍</h3> <h3>招牌陈醋浸凤爪</h3> <h3>荔湾艇仔粥</h3> <h3>传统赖粉</h3> <h3>豉油皇三丝炒面,好吃</h3> <h3>椒麻拍黄瓜</h3> <h3>香芒夹心椰汁糕,软糯香甜清爽可口解油腻</h3> <h3>陈皮蒸牛肉球,又嫩又有嚼劲</h3> <h3>云吞面</h3> <h3>南瓜粥,都是南瓜香甜</h3> <h3>溜达,随便进了一家餐管,菜价不亲民,还加收15%服务费,但味道很好</h3><h3>竟然是广州四大酒家之一</h3><h3>北园酒家</h3><h3>北园酒家开创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当年,陈济棠主粤时期的广州市商会会长邹殿邦在十七中学右侧的一座别墅中开设北园酒家。</h3><h3>北园酒家因地处羊城北郊,毗邻白云山麓,树木茂盛,环境清静,更有小河从前面流过,故有"山前酒家、水尾茶寮"之称。吸引了市内不少官僚政客、富商巨贾、社会名流、中西医生、著名粤剧艺人常到酒家光顾。1947年因北园酒家原址在广州沦陷时被毁,故在原址附近的小北花圈口重建开业。</h3><h3>中文名称</h3><h3>北园酒家</h3><h3>地理位置</h3><h3>羊城北郊,毗邻白云山麓</h3><h3>建成时间</h3><h3>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h3><h3>荣誉</h3><h3>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h3><h3>创办历史</h3><h3>并保持菜式的风味,就地取材,新鲜蔬菜,即点即摘、即点即烹,如当时菜式大鸡三味(即以鸡为主料,用炒、炆、煀、炸、煎、白切、汤等烹调方法,任客选择其中三款故名),均感骨软肉甘、香滑可口,与众不同。</h3><h3>今日简介</h3><h3>1956年北园酒家实行公私合营。时任广州市长朱光先生亲临北园酒家,提出扩建计划。1957年国家投资改建,由著名建筑工程师莫伯治(现为中国科学院建筑学院士)精心设计。把北园扩建成当时广州第一家古色古香、富有岭南庭园特色的园林酒家。朱光市长还为酒家书写"北园"招牌。酒家以出色的烹饪技术、岭南风味的佳肴,良好的服务而深得食客的好评。1964年7月日本著名佛教大师、书法家天门海翁即席挥写"和平友好"条幅相赠。同年7月14日,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出国赴越南访问在酒家饮早茶,赠诗一首"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到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艺术大师刘海粟87岁高龄时,曾到此宴饮,即席挥毫"其味无穷"大字相赠。中山大学著名教授商承祚书赠"味道之腴"以表示对菜式的评价。北园酒家为保持岭南庭园建筑风格,尽了不少的努力。更有一大批菜点在国际国内烹饪中屡获殊荣。</h3> <h3>榴莲酥</h3> <h3>鸡蛋炒牛肉</h3> <h3>干炒牛河</h3> <h3>腊肉炒芥兰</h3> <h3>吃了好多,还有好多没吃到,下次再吃</h3> <h3>快过年了,祈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