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弘扬郑文化,振兴我中华。”这是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春同志为《荥阳郑氏研究》(丛书)作序时提出的命题。指出:郑文化是炎黄文化的子系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弘扬郑文化,可使郑氏子孙思古察今团结奋进,为祖地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为世界美好壮丽的前景而努力奋斗。</b></h1><h1><b> 根据这一命题,我从2014年开始编写《郑文化叙论》,曾在《荥阳郑氏报》刊登连载,几易其稿现予印发,请有缘读之者斧正。</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第一章 “郑”字与郑姓的来龙去脉</b> </h1><h1> </h1><h1> 第一节 郑姓的由来</h1><h1>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根据2000年中国户籍资料统计,在大陆,郑姓汉族总人口已有10680717人,排在全国大姓的第20位;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则显示,郑姓人口1100万,占全国第21位;在台湾,据1970年统计有316635人,至今应在50万左右,是第十二大姓。据统计,郑姓历代名人入《二十五史》者达443位之多。百家姓中,郑姓的来源不象其他姓氏那样复杂,其血统源流也较单一和纯正。先谈谈我们郑姓得姓之前的传说与史实。</h1><h1> 相传,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在黄帝和郑桓公之间,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洪荒时代,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作为中原部落的首领,主要活动在今天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史记》记载,少典之子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子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妃有邰氏姜原(炎帝后裔)在野外踩了巨人脚印的大拇指,即孕而生子。由于生得蹊跷,姜原多次将他抛弃,但都获救。最后一次丢弃在水渠里的冰上,被大鹏鸟飞来用翅膀暖和保护他。大鹏飞走后,他哭出声来又高又亮,使人们震惊万分。姜原这才意识到此子非同小可,就抱回来养育,并起名为“弃”。弃长大后果然才智超群,教部落的人开荒种植庄稼,结束了游牧生活,成为远古时期掌管农业的稷官,史称“后稷”,封地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自此“后稷”成为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名,在很长时期里弃的后裔、周族首领都世称“后稷”。周史记载,弃传位给与其一同从事农耕的同母弟台玺,台玺死后其子叔均代管农耕,叔均最后把王位传给了弃的儿子不窋。弃、台玺、叔均、不窋都称“后稷”。不窋末年约在夏朝的中后期,该部落北迁到渭水中游一带,仍然种植农作物。1980年在陕西武功县武功镇漆水河东岸发掘的郑家坡遗址,就是这段历史的明证。</h1><h1> 大约到了商初,不窋的孙子公刘迁居到豳(陕西旬邑西),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逐渐地部众增多,粮食贮积日益丰富,接着又发展武装力量,扩大活动范围,渡过渭水到渭南地区采掘矿石,进行锻冶制造工具和武器,使势力进一步得到壮大。《诗•大雅•公刘》便是其后人祭祀时称颂他功绩的诗歌。又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正是商王武丁前后,已成了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从亚圉再传两代即古公亶父时,又从豳南迁到漆、杜之间岐山南面的“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并就地兴建宫室城邑,使部落有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从此称作周人或周族。再后来古公亶父二传于姬昌,三传于姬发,终于强大到灭商建国,史称周朝。古公亶父、姬昌分别被追尊为太王、文王。后经武王姬发,十传至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时,已是西周中叶。为了扩大王室势力,周宣王在即位后的第22年,即公元前806年,分封少弟友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为郑伯,建立郑国。友即姬友,史称郑桓公(公元前839——前771年)。</h1><p class="ql-block"> 新近有学者撰文指出:周王族极有可能并非黄帝后裔,而是来自炎帝神农氏一脉!证据有六:(一)、周人的史诗多次提到祖母为姜原,祖先为后稷,却没有提到祖父为帝喾。也没有说姜原是帝喾的妃子。“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经 大雅生民》)。(二)、周的先祖名弃,意思是被丢弃的孩子。其来历不明,据说是姜原出去踏青,踩到了巨人的脚印而怀孕生下的孩子。生出来姜原以为不雅,于是丢弃,所以名弃。后来因为飞禽走兽都来保护这个孩子,姜原才抱回去抚养。姜姓,历来被认为是炎帝一脉王族之姓。上古时代的帝喾时期,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为时不久,应当尚未形成后世那种稳定的夫妻关系。帝喾和姜原属于对偶婚的可能性极大。“对偶婚是指在原始社会时期一男一女暂时同居在一起的一种婚姻形态。……同居前没有贞操观念,同居后也没有相互的独占。……小家庭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只能依附于某一方面的亲族组成较大的家庭公社。"(丁文著《家庭学》)而对偶婚制下,一般孩子跟随母亲的氏族成长随母姓,这是当时的惯例。姜原既然是帝喾的阿注之一,生下的孩子又不是帝喾之子,则他根本没有帝喾的血脉,却肯定是炎帝族之后。 (三)、周始祖弃在帝喾时期无官职,在帝舜时期为后稷。《尚书 舜典》:“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穀。”后稷这个职位就是主管农业的官员,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农业部长。在以农业、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五帝时期,农官和虞官无疑是内政最为关键的部门,地位显要。而炎帝之祖就是神农氏,因发明农业而被后世所崇。帝舜以弃为后稷,无疑是出于对弃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的肯定和认可,也是一个极为正确的决定。(四)、不窋失官在夏初,随后其族杂居混迹于戎狄之间八百多年。我们知道,所谓西戎北狄都是周人的说法,在商代他们被称为羌方,鬼方,土方,人方,虎方等。周人投商后被称为周方。当时在商王朝西边的主要就是羌人。而羌人,史学界公认即姜,也就是炎帝神农氏族人。可以想见,周族如果真的是黄帝一脉,夏亡后他不应该混迹于羌人之间,而应该早就投奔同为帝喾子孙的殷商王朝。可以解释得通的是,周人本就是神农氏的一个分支。姜为大宗,姬为小宗。(五)、周人世代和姜姓通婚。周有三母,也就是三位太太,分别是太姜,太任和太姒,身份都极为尊贵。太姒是夏王一族,太任来自殷商,虽非王族,也是大贵。而太姜,则来自神农氏王族。太姜是文王姬昌的祖母,古公亶父之妻。古公亶父是率领族人脱离戎狄投奔商王朝的第一人,被称为太王。后来,姜太公相武王,武王之妻就是姜太公之女。可以认为,姬姓周人应该是来自神农氏的一个小宗,而姜姓则为大宗。所以,周人在实行翦商的过程中,一直以联姻的方式与姜姓一族结盟。姜姓氏族从弃开始,到太王古公亶父再到武王姬发,一直是周族最得力的联盟,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本为同宗。(六)、姬姓的来历。后世虽有黄帝分封十四子得十二姓的说法,姬姓在其中,但这种说法是后人的演绎。并未见到西周或更早时期的记载。《国语》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仅以姬姓的甲骨文来看,姬为女子侧身相而非正面相,后世的姬多指美女,中性微贬。姬姓似乎并非尊贵之姓。联想到弃的母亲姜原的氏族有邰氏,加上并无史料记载帝喾认姬弃为子,周人自己也没有说过始祖为帝喾,只说母亲是姜原,则姬姓应该是帝喾或帝舜时期得到的赐姓,姬姓并非得自黄帝之子无疑。</p><p class="ql-block"> 那么,为何在灭商之后,周王族要以黄帝后裔自居呢?首先,周之灭商,是以小国打败大国,还借助了许多小国之力。周人自身并没有太多军力,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兵车300-350乘而已。这和东周时代的万乘之国差距甚远,甚至连千乘之国也比不上。商纣王战败自焚后,商国的实力其实并未大减。商的贵族对周人并未臣服。所以,在武王死后,殷王子武庚立即联盟三监作乱。周公不得已亲征,几经大战才得胜,后来营建成周雒邑,把商人分割成好几部分,还立了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为宋国国君。由此可见,此时西周王朝的统治并不牢靠。周公制礼,把自己的祖先说成和商之先祖契同出一脉,无疑有助于缓解和商人之间的矛盾,稳定当时的政治局面。其次,夏商统治近千年,黄帝一脉才为天命正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周人本来自西戎,习俗与中国不同。若以戎狄自居则根本无法站稳脚跟。而以炎帝神农氏后裔自居亦不可,因当时神农氏大宗姜姓氏族古国依然存在,并且是周族的姻亲。其地位明显高于作为神农氏小宗的姬姓周族。所以,周人先自称“有夏”,以夏人自居,以显示自己伐商的名正言顺。灭商之后,为了缓和和殷王士的关系,又自称自己祖先和商族先祖契为兄弟,这才是周人从炎帝后裔变成黄帝后裔的原因。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炎黄子孙,最早的称呼是“黄炎子孙”,来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国语》:“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皆黄、炎之后也。”(《国语·周语下》)从此,炎黄子孙的称谓流传后世。</p><h1> 郑桓公姓姬名友,《竹书纪年》称之为“王子多父”,《史记•郑世家》记载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分封到郑才33岁,对老百姓宽厚仁慈,长期以来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h1><h1>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宫涅即位,幽王八年(前774)得知其叔姬友政绩后就封他为司徒,总揽天下朝政。在新的职位上,姬友仍然推行仁政,因而获得更多人的拥护。当司徒一年后,周幽王因宠幸褒姒疏远大臣,以至上下离心,天下诸侯也有背叛情形。姬友预感动乱在即,就向周太史伯阳(一说即老子,名耳,字伯阳,人称伯阳甫)请教:“看来现在王室要多变故,我怎能自保免予一死呢?”(见《国语•郑桓公谋迁国》)太史是周朝掌管各诸侯国文史资料的官员,伯阳为其分析了成周(今洛阳)四方诸侯的情况,认为南、北、东、西四方都不是郑国可去的地方,说:“应该找一个可以永久依托的地方来保全。我看,只有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以东、黄河和济水交汇以南的地方,给您最为合适。”姬友不解,太史伯接着分析:“此地尽管属于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国(今河南郑州南)的势力范围,但这两国国君都是贪图小利,没有抱负的人,当地的百姓并不真心归顺他们。现在您是司徒,又受老百姓爱戴拥护,如果要求迁居到那里,两国国君必然会给您面子,把那里划分给您。以您的德能名望在那里过不了多久,虢、郐两国的百姓都会支持您。”姬友还不放心,向太史伯提出其他两个地方来比较:一为“吾欲南之江上”,二为“欲居西方”。都被太史伯有根有据地否定了,随后他还语重心长地提醒姬友:“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见《国语•郑桓公谋迁国》)这是忠告姬友,幽王已听不进任何忠言了,他所信任的只有虢公石父了,周王朝不会支持几年了,要迁就赶快迁吧!再晚就恐怕来不及了。于是司徒姬友向周幽王提出举族东迁的请求,周幽王不明就里答应了。虢、郐两国国君见有王命,也主动献出了十邑(即虢、郐、鄢、蔽、补、丹、依、蹂、历、华)土地。这样,司徒姬友便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就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根据太史伯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今荥阳京襄城),史称“虢郐寄孥”。这为后来武公东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郑氏家族的发展扎下了第一根基。</h1><h1> 传说到了东周末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年)初,郑国已日渐没落,但是郑国的商人们都很有钱,所以有人嫉妒他们,便蓄意迫害。郑氏的祖宗不愿卷入无端争斗,便决定远离故土,来到了齐国(山东一带)泰山脚下,以放牧牛群为生。有一天,老郑家放出去99条牛,回来时一数是100条,多出了一条青牛。恰好见周之衰的老子要西去函谷关,正缺坐骑呢,云游路过郑家,看中了那头多出的青牛,要买下它。老郑家见是世交,爽快地把那头青牛赠送给他,老子为表谢意,说:“我给你家采个好茔地吧。”老郑家说:“好吧!就采个不穷不富之地。”于是老子赐予芝麻一袋,驮在那头青牛背上,寓意“不穷不富万万年”。然后放开牛绳,只见那头青牛突然浑身发光,飞奔而去,所停之处即为郑家祖茔。从此,此支郑氏后人皆自称“青牛郑”。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临行赠给老郑家一首褐言:洪宝永吉庆,青云润凤祥,广学仁义礼,富贵永长春。这二十个字就成为青牛郑族谱的辈分排列顺序,世代循环使用。后来老子骑青牛度函谷关,传《道德经》五千言给关令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甘肃天水人)。</h1><h1> 姬友当司徒的第四年即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作乱,杀幽王于骊山下,司徒姬友因护驾在戏地(今陕西临潼境)战死,西周灭亡。郑国人共立姬友子掘突(公元前?——前744年)为武公,追姬友为桓公。</h1><p class="ql-block"><br></p> <h1> 郑武公即位后,会同晋、卫、秦三国诸侯联军平难,击退犬戎,立宜臼为平王,受封卿士,留于洛阳执政。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因镐京及王畿遭战争破坏,周平王得晋、郑、秦三国之助,由镐京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以避戎寇,史称东迁后的周王朝为东周。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受赏大片土地。又竟取十邑地而居之,以离间计灭郐国,趁周天子巡视虢国防务时攻灭虢国。嫁女胡国君,并杀死主张进攻胡国的大臣关其思以麻痹胡国,乘其不备,一举灭之。正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郑国,使郑国逐渐强盛,为郑庄公小霸奠定了基础。郑武公当政的第十年娶申侯女武姜为夫人,当政的第十四年生了个公子叫寤生,因为是难产武姜夫人不太喜欢这个儿子。第十七年武姜夫人顺产少子叔段(公元前754——前723年),很溺爱他。到了郑武公当政的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得了重病。夫人武姜请求废长立幼,改叔段为太子,郑武公不答应。同年郑武公去世,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h1><h1> 郑庄公(公元前757——前701年)即位的头一年,母亲武姜首先发难,为叔段请封,先要求封在制(今荥阳上街村),庄公以制地有虎牢之险,且又正与周王室闹着纠葛而未应允。接着又请封于京(今荥阳京县),京是故都,需要得力人去镇守,庄公答应了。大夫祭仲反对说:“京这个地方比国家还重要,不能封给您弟弟。”郑庄公回答:“我不敢违抗母命。”段少年英俊,很有才华,京城臣民都很爱戴他,称他为“京城大叔”。他在京日夜操练兵甲,僭越修筑城墙超过300丈,又颐指气使西部、北部边疆地区违背中央听从自己号令,与母亲武姜密谋夺取王位。祭仲非常担忧,进谏庄公:“赶快铲除祸害吧,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收拾了。”庄公却连连摆手,平静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它就成了成语,至今还被人们所应用。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五月,叔段与母亲武姜约好日期,准备偷袭首都,武姜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得知消息,先发制人,命大将子封率战车200乘,击鼓撞钟讨伐叔段。叔段败走京,京的百姓都起来反叛,叔段只好逃到鄢(今河南鄢陵县)。在鄢又溃败,叔段最后投奔共国(今河南辉县),后被杀。郑庄公回师,把他母亲武姜夫人迁到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母子不相见。”过了一年多,庄公思念母亲,反悔发了狠誓。一次,城颍的地方官颍考叔送东西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颍考叔借庄公赐食之机,故意留下肉不吃。郑庄公问他何故,他说:“我家有老母,平时吃的都是我给他做的,从没品尝过国君您的食物,请允许我留下带给母亲吃。”庄公说:“你有老母可送,咳!只恨我当初发了一个狠誓,现在想念母亲也没办法。”颍考叔说:“这有何难,在黄泉地下打一条道,就可相见了。”庄公听从他的主意,终于和母亲武姜相见了,史称“掘地见母”。至今这条通道的部分遗迹还在,人称“阴司洞”。叔段大败逃到共后,称为共叔段。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射雕英雄传》里的大理王子段氏即是其中之一;有的姓共叔,也有的以共为姓(谐音龚),还有的以京为姓(谐音经),因此现在姓共、龚、京、经的大部分都是叔段的后人。</h1><h1> 这时东周开创者周平王在晋、郑等周边国家拥戴下,东迁洛邑,但已没有能力控制天下政局了。东周初年郑国成为离王室最近、势力最大的诸侯国。郑庄公便毅然打出了“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服陈、蔡,并打败北戎,稳定了东周政局。周王室十分感激,多次表示过“我周王东迁,晋、郑是依”。只是后来其他诸侯和王室近臣的挑拨,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才越来越紧张,以至周王室提出互相质子(用儿子做抵押品)的苛刻条件。郑庄公为了顾全大局,也克制地答应了。史称“周郑交质”。但周王室得寸进尺,公然剥夺了郑庄公在朝廷的权力,并以虢公来取代他。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王室联合陈、蔡、卫等国军队,攻打郑国。郑庄公忍无可忍,率军大败王师,临阵还射伤了周桓王。此后,郑国威名大振,成为东周初年的霸主。疆域东到今天的河南开封,南达河南许昌,北越黄河,西至河南荥阳西部的虎牢关,纵横百余里。加上这里土地肥沃,交通发达,商业繁盛,一时成为天下名邦。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郑国的东北边陲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并取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即今天的开封县。它是荥阳郑氏的发祥地,是郑氏祖根之所在。</h1><h1> 郑庄公在位时就看中了昔日黄帝建都有熊的地方,位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处,并着手在那里建造一个规模更加宏伟、开阔的都城。到文公二年(公元前671年)正式迁都于此,即今之“新郑故城”。</h1><h1> 郑庄公以后,郑国虽在郑文公捷(公元前? ——前628年)执政的45年中,尊周王、睦邻邦、宽下民,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稳定与发展,但由于晋、楚两国在其北、南两方兴起,参与争霸,受双方夹击,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郑康公时期,郑国已经衰落不堪,而强大的韩国又在郑国以南兴起。康公即位之初,驷子阳党徒掌握政权,刚从韩国夺回的负黍又叛郑归韩,这对郑国是一沉重打击。康公二年,魏国又从北边侵郑,夺去酸枣山(今延津境内),建立酸枣山城。郑康公十一年,韩国乘机倾师伐郑,一举攻取阳城。郑国在此修筑的长城被攻破,国土只剩下今荥阳和新密、郑州新郑一带。郑国在此狭小地区苦斗了二十年,到了康公二十一年(周烈王元年丙午岁),即公元前375年,韩国国王韩哀侯出兵伐郑, 郑康公君乙被弑,郑亡,韩并其国。</h1><h1> 至此,郑国自桓公(公元前806——前771年在位)传武公,武公(公元前771——前744年在位)传庄公,庄公(公元前744——前701年在位)传昭公,昭公(公元前701——前695年间前后在位三年)传厉公,厉公(公元前701——前697、前680年——前673年在位)传子亹,子亹(公元前694在位)传郑子仪,郑子仪(公元前693——前680在位)传文公,文公(公元前673——前628年在位)传穆公,穆公(公元前627——前606年在位)传灵公,灵公(公元前605——前605年在位)传襄公,襄公(公元前604——前587年在位)传悼公,悼公(公元前586——前585年在位)传成公,成公(公元前584——前571年在位,期间前581年3至4月郑君繻在位)传釐公,釐公(公元前581年4至5月、前570——前566年在位)传简公,简公(公元前565——前530年在位)传定公,定公(公元前529——前514年在位)传献公,献公(公元前513——前501年在位)传声公,声公(公元前500——前463年在位)传哀公,哀公(公元前462——前455年在位)传共公,共公(公元前455——前424年在位)传幽公,幽公(公元前423年在位)传繻公,繻公(公元前422——前396年在位)传康公(公元前395——前375年在位),共二十三传、十三世,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和兴衰过程。其中郑穆公在位22年。其母亲燕姞得宠于文公,“梦天使与己兰”后生下了穆公,并取名兰。“以兰有国香”是吉样之征兆,穆公果继王位,在病重之时说:“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结果“刈兰而卒”。现在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以兰花做会徽,其来由即因穆公名兰。郑国前后立国432年,曾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因此,亡国后的郑国公子、贵族和百姓们为纪念故国,纷纷改以国名为姓氏。古代的谱书都这样记载郑姓的得姓原因:“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友封于郑,是为桓公。十三世为韩国所灭,子孙以国名郑为氏。”《元和姓纂》记载:“周厉王少子受封于郑,是为桓公。在畿内,今华州郑县是也。桓公生武公,与晋文公夹辅平王,东迁于洛。郑徙溱、洧之间,谓之新郑。传封十三代,至幽公,为韩所灭。子孙播於陈、宋,以国为氏。”此幽公当为康公。公元前423年韩武子伐郑,杀幽公,但郑国并未被韩国灭亡。直到公元前398年,《资治通鉴·周纪一》有载: “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两年后(公元前396年)“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史记·郑世家》载:郑君乙“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h1><p class="ql-block"><br></p> <h1> 第二节 桓公与多友鼎</h1><h1> 西周多友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1980年11月12日在陕西省长安区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h1><h1> 西周多友鼎通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重35千克,蹄形足高20厘米,径7厘米。鼎腹底部附着厚达0.2厘米的墨灰,是长时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迹,内壁后方铸有22行铭文,共计279个字。</h1><h1> 西周多友鼎铭文</h1><h1> 唯十月,用玁狁放兴,廣伐京阜(音dui去十),告追於王,命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阜(音dui去十)。武公命多友率公車羞追於京阜(音dui去十)。</h1><h1> 癸末,戎伐筍,衣孚,多友西追。甲申之晨,搏于年阝,多友右折首、執訊,凡与公車折首二百十(或廿)又五人,執訊廿又三人,孚戎車百乘一十又七乘,衣复筍人孚。或搏于共,折首卅又六人,執訊二人,孚車十乘。从至,追搏於世,多友或右折首、执讯。乃逞追,至于杨冢,公車折首百又十又五人,執訊三人,唯孚車補克以衣焚,唯馬敺衋,复奪京阜(音dui去十)之孚。多友乃献孚、馘、讯于公,武公乃献於王,乃曰武公曰:“女既静京阜(音dui去十),釐女易女土田。”丁酉,武公在獻宫,乃命向父佋多友,乃徙于獻宫。公親曰多友曰:“余肇使女休,不逆有成,使多禽。女静京阜(音dui去十),易女圭鬳一,汤钟一,逸鐈鍪百匀。”多友敢對揚公休,用乍尊鼎,用倗用友,其子子孫孫永寶用。</h1><h1> 铭文的大概意思是:</h1><h1> 谨于周历十月(夏历八月),因为强盛的北方玁狁族十分猖獗,入侵至镐京周围的地方。人们将这消息报告了周王,周王立即命令武公派遣王室专职的官员(非诸侯)追击进犯的玁狁贼寇。于是,武公派遣多友,率公车统领之师,向镐京周围被侵略的地方进发。</h1><h1> 癸未这天,听说北方玁狁贼兵在攻击豳地的郇(笋)邑时,俘虏了当地的不少人民,因此,多友便向西追去。次日(甲申)早上,两军在年阝(即云阳县左冯翊谷口乡)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多友与公车共计斩杀狁兵225人,缴获北狁战车117辆,并放回了旬邑县被抓去的士女玉帛。王师到了泾川(龚)一带地方史,又遇到了北狁军队,双方又进行了搏斗,周师斩杀敌人36人,抓获俘虏二人,缴获战车10辆。战争胜利后,又听说世地(不知地方,应在彬县旬县附近)那边也有不少狁兵,他们紧接着追了过去,又斩首和俘虏了不少敌人。因为连续打了胜战,他们很高兴地继续寻找敌人的踪迹,到了豳附近的杨冢(或是今杨陵)时,敌人虽然闻风丧胆,可是就不肯投降,放火焚烧了自己騮重的车马,目的是生怕所有的东西留为周人所用。公车带领的军队在战斗中斩杀戎兵115人,俘虏3人。虽然这次战斗没有缴获敌人东西,但夺回了原来被玁狁所俘虏的人民。</h1><h1> 战斗胜利结束后,军队回到京都镐京,多友将所抓获的俘虏、割下的馘向武公作了汇报。武公将多友上交的这些胜利品獻上了周王,周王赞美地对武公说:“你们打了胜战,使周朝边境得到安宁,按王室的奖励条例,赐给你们土地。”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在丁酉日这天,武公到了献宫,委派一名叫向父的官员召见了多友。多友来到献宫,武公按照周王的指示说:“你这次刚用事,不料打了这么多的胜战,很有成绩,打败了北方玁狁的入侵,让周畿王土安定,今按王室的规定,赏赐你蒸饭用的锅(圭鬳)一口,盛汤用的铜杯(钟)一只,还给你上等的骄铜(鐈鍪)30多公斤作嘉奖。”多友面对这么丰厚的赏赐,感到温暖,从心底里颂扬天子以及武公的大德,于是将这些上等好的青铜制作成尊鼎,用作一种荣誉,也留给子孙后代纪念。 </h1><h1> 《多友鼎》的考证</h1><h1> 《多友鼎》的铭文记载,虽然没有写明年份,但考古专家通过仔细考研,确定该鼎是属于西周末年的产物,人物是武公和多友,值得研究和参考的是“元士”二字,铜鼎出土的地点是在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的一处4米多深的河道沙地。为什么《多友鼎》是在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被发现的呢?</h1><h1> 西周王室,自武王灭商以后,京都就是设立在陕西省的丰京和镐京,简称丰镐。丰京是周文王安设置的,放周姬历代先祖的地方,而镐京才是周武王确定的王室办公地点,故址就在今长安区斗门镇镐池附近,因镐池而得名,所以叫镐京。出土《多友鼎》的斗门镇下泉村,距离镐京2公里左右,可见下泉村就是《多友鼎》存放的所在地,也应该是多友居住的地方。按《铭文》记载的“乃徙于獻宫”意思是多友从此徙居献宫,可见,下泉村就是当时“献宫”所在地。</h1><h1> 那么,该鼎的主人是谁?不少历史学家根据鼎铭记载的主人翁人物,将铜鼎命名为《多友鼎》,并确定多友便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铸鼎的时间就在周厉王时期。但也有一些专家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说多友不是郑桓公。 </h1><h1> 究竟“多友”是不是郑桓公?如果《多友鼎》是在厉王时期铸造,那么,鼎铭中的多友就肯定不是郑桓公,因为厉王执政期间郑桓公还没有出生。如果多友就是郑桓公,铜鼎必须是宣王时期的产物,因为宣王封郑的时间姬友已经33岁,封郑前正是姬友为王室效力的时候。 根据《郑氏族谱》以及“正史”资料记载,郑桓公姓姬名友。《竹书纪年》、《水经》等资料记载的郑桓公就是“王子多父”、“周子多父”等。由此可见,多父就是郑桓公的尊号,或者“父”与“友”是《竹书纪年》在破译时的误笔,又或者多父是尊称的字号,友是其名。总之,多父是郑桓公,友也是郑桓公,故所以《铭文》以全称署名,是为多友。</h1><h1> </h1><h1> 第三节 郑姓的图腾、族徽</h1><h1> 西周前期,青铜器和少数其他器物上常见族氏铭文,其族氏常写得比较象形,因而被后人称做“图腾”或“族徽”。这是西周、春秋的家族象征着本家族的特殊标志。郭沫若先生认为:族徽(即图腾,下同)“也就是族名或者国名”,它与家族的称号“氏”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族徽使用的普遍性和早期文字本身的原始性,初期的族徽和文字并无本质的区别,族徽既是家族的形象标志,又是家族的称号“氏”。如果这个家族领有封国,还可以作为封国的名称。但是,族徽与氏的使用场合又不完全相同。族徽作为家族的标志,铸制在青铜器上,运用于青铜铭文中,或者镶缀在家族的旗帜上和家族成员的铠甲上,所突出的是形象。氏主要用于日常称呼,需要能读能写。于是,随着文字演进逐渐产生了便于书写、有读音、意思又和族徽原有含义一致的文字符号。由于文字演进的快,秦汉以后姓、氏合一,而族徽则刻意保持古老的形象,两者长期沿着不同的走向演化,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越来越大。这也就是金文中姓、氏、族徽并见,氏与族徽不易直接对照的原因。郑国的姬姓、郑氏和庄重的郑字族徽,是深重的文化积淀,姬姓标志着古老的族源,郑氏和族徽象征着庄重。这种与族徽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入到了郑文化核心部分,体现到文化的各个方面,青铜器上形象逼真的族氏铭文都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情结。有《郑氏族徽颂》写得好:“郑氏图腾,亦称族徽,上下观之,意境深邃:火塘暖酒,香气浓溢,金樽覆之,圣洁神秘,阴阳永恒,三才协颐,五行衍远,六合济美,寓酉寓酒,寓奠寓祭,寓礼寓义,寓庆寓喜;左右视之,庄严肃穆,旌旗猎猎,戈矛林立,帷幄壮别,决胜千里,凯旋歌功,爵觞新旅,祚胤无涯,誓天祈地,族人睦之,和谐庆集,龙凤呈祥,徽志献瑞。先人贻谋,孙曾绍绪,爱国爱家,开拓进取,大智大勇,气壮山河,豁达宽容,不屈不馁,高瞻远瞩,万代威仪。”周尚八卦,旨在“阴阳永恒”,郑氏族徽全图“金火水木土”五行相生,无穷无尽,永不相克,故“五行衍远”。上覆者天,下基者地,酒火为人所备,故曰“三才协颐”。</h1><p class="ql-block"><br></p> <h1> 第四节 繁体“鄭”字考证</h1><h1> 从繁体“鄭”字的本义上看:邑旁,纯粹是个地方名;从“奠”,有祭奠义。郑在卜辞中就写作“奠”,是祭祀的酒器,后又表示祭祀行为,总之一直是在祭祀的圈子内转悠。这点从“郑”姓图腾亦可看出, “邑”旁(也即简化后的耳旁)是成为地名后加上的。“奠”在殷墟卜辞中多为动词,由“置祭”引申为“置俘”。商王将战俘安置在特定的控制区内,这样的奠置人和奠置地也称为“奠”。殷墟卜辞曰:“七日己丑,微友化呼告:工方征于我奠丰,七月”。这一卜辞表明,商时的丰侯之地也有奠置地,商朝的奠置地与西周的郑没有直接关系。“奠”字在西周金文里常见,一般释读为“郑”。“说文”解释为置祭也。本义:设酒食以祭。可见西周郑(奠)地是一个地域概念,而非具体的方国名和地名,确切说就是指西周王族祭祀上天和先祖之地。</h1><h1> 周人的早期郑,指王陵所在的祭奠圣地,西周有三个王陵区,即京奠(郑)、南奠(郑)与北奠(郑)。</h1><h1> 按照文献记载,王季、文王、武王、周公、姜尚、成王、康王、穆王等都葬于宗周的毕陵,即京奠(郑)。《孟子•离娄下》曰:“文王生于岐周(秦美阳县),卒于毕郢(宗周),西夷之人也”。《汉书•刘向传》曰:“文、武、周公葬于毕”。《史记》曰:“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纪年》曰:“夏六月,葬武王于毕”。《逸周书•作雒解》曰:成王“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史记》曰:“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纪年》曰:“(成王)二十一年,周文公薨于丰。二十二年,葬周文公于毕”。《尚书序》曰:“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毕”。自王季改葬宗周上原后,毕陵成为西周最重要的王陵区,所以毕地的程邑成了周人的重要王都——邰城。为了和周太王营造的王都岐周有所区别,周人将邰城(即毕地的程邑,下同)称呼为宗周、京郑(奠),意即周宗庙所在。西周奠地即宗周邰城附近的王陵区,也即京畿所在地。由于历史原因,西周王季前的各先王葬地有两处,即把周太王营建的城邑岐周附近的京当王陵区称为北郑(奠),而把周太王之前各先王的葬地和宗庙所在地(盩厔)称呼为南郑(奠)。毕陵在邰城上原(今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区的太子藏),太姒残墓就在邰城,出土周武王所作《后母姒康鼎》。邰城是西周宗周所在地,所以姬水邰城为京奠(郑),金文里出现的奠(郑)大抵指西周立国后的京师所在,也即宗周,是西周奠(郑)的地理中心和政治中心。</h1><h1> 另一个王陵区在盩厔(今周至县竹峪一带),位于南周原,是周人故土。竹峪南原是相对周原地区的北原而言的称谓。这里大约在五千年前是炎帝姜姓部落一支的领地。公元前30世纪,姜姓部落的一支沿渭河到了今眉县西端、周至东端,在渭河两岸的二阶台地定居,称有邰氏。一千年左右以后,姜嫄在邰城生后稷。竹峪南原及其二阶台地距后稷出生之地不足十公里,仅一河之隔。后稷为尧帝农师,受封于邰,帝赐姓为姬,为周人始祖。据史料所载,在周族早期一千余年的历史中,周先祖曾经以邰为起始,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迁徙。第一次大迁徙便是在“夏之衰也,弃稷不务,不窋因失其官,遂去豳,度漆沮,越梁山,自窜于戎狄之间”。周部族第二次迁徙,其实是回迁南周原周人故土。在夏桀31年,成汤在兴平犬侯的帮助下,消灭了居住在邰城的夏桀,并在邰城建立了商朝初都。太甲7年时,商人迁都于郑亳。不窋的孙子公刘因受戎狄侵扰,又听到商王离开邰城之后,带领周人又迁徙回祖居地南周原豳地(邰地),因此公刘别称豳公。公刘迁豳建邑建家园,在竹峪南原山地采伐木料,在《诗经•大雅•公刘》中有描述。第三次迁徙在古公亶父时期。商代后期,公叔祖类(《史记》是把先后古公亶父四个平辈先王太公、组绀、诸盩、公祖统称“公叔祖类”。)平辈先王四次更迭,在历代王朝世系中都是少有的。可见是在周人与鬼方、昆夷之戎的战争中相继被害。古公亶父最先在竹峪南原建造祭祀先王的盩庙也在情理之中。周太王后期“离豳迁岐”的最根本原因是“昆夷逼周”,即昆夷打败了周人。周人才由邰地再迁于北周原岐下建邑,结束了和戎狄共处的生活。后经过了太王古公亶父21年的休养生息,周的实力大增,周王季继位后的第一战是“打败昆夷,收复豳地”,周文王继位后的第一战是“消灭昆夷,建立豳师”。在文王时代又迁都于丰邑、镐京,完成了先周时期的第四次迁徙。可见,盩厔是周人故土,自然也是周的先祖葬地、宗庙所在。“盩先王宗室”应该说是指称竹峪南原的诸盩宗庙,是周人祭祀周太王之前各先王的重要场所。在周文王、周武王败商后,这里也属于西周奠(郑)地的范畴,金文中常常出现的南奠(郑)就是盩厔竹峪南原的所在区域。</h1><h1> 第三个王陵区是葬有太王、太姜的京当陵区,称为北奠(郑),可能还葬有包括一些在周文王攻占邰地之前就已经死去的其它周人贵族,大致范围在今岐山县以北的凤凰山到扶风县城以北的首阳山一带。《孟子•梁惠王下》:“太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即是邰,豳地在邰城。自东周以来,南周原之豳一直被误解成了现在的彬县,是不对的。因受戎狄威逼,古公亶父率族人自豳地(邰城)来到岐山脚下,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奠定了周人灭商的基础。自古公亶父始迁岐下,经过20年左右的生养休息,至于王季(文王父)三年,即(武乙)二十四年,《纪年》曰: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就是说,周人夺回了原先古公被迫迁徙的故地毕邰之地。《纪年》:(武乙)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玦,马十匹。就是说,商王当时承认了周王季收复周人故地的行为。周王季十五年,(文丁)五年,周作程邑。《路史•国名纪》:“程,王季之居。”由于害怕周人的勃兴,(文丁)十一年,王杀季历(见《纪年》)。王季死后初葬于邰,后迁于毕陵。《纪年》:纣王六年,西伯初禴于毕。因父王王季葬于斯地,故文王在毕陵第一次祭祀称为“初禴于毕”。西周的邰城是今天的太子藏,邰地的核心区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杨陵区,后稷时邰地指秦邰县,西周时邰地指岐丰之间。秦时将邰地分为三县:秦邰县(今扶风县湋河以南、武功县)、秦美阳(今岐山县、扶风县的湋河以北)、秦武功(今眉县、周至县)。秦美阳县为北郑。秦邰县和秦武功县为南郑。邰地郑有三支,一是周至姬姓郑,属于毛叔郑的别支;二是邰县姜姓郑,属于有邰氏的别支;三是礼泉姬姓郑,即郑桓公家族。西周末或东周初,周至姬姓郑迁徙到汉中,仍称南郑;邰县姜姓郑迁徙到河南南阳,改为邰姓;礼泉姬姓郑迁徙到荥阳,改为新郑。西周后期,郑地扩大到邰地以外,基本覆盖了今宝鸡和咸阳之间。郑的来龙去脉,错综复杂,这是探讨岐丰贵族分布的一把钥匙。宗周邰城属南郑,这是所有郑地的地理中心和政治中心。</h1><h1> 1、邰县郑 是姜姓郑,源出有邰氏。有邰氏的主枝是逢公家族,别枝有姜尚家族、邰郑家族、申吕家族等。一代逢公是姜嫄之父,周人的远祖外公。三代逢公是姜嫄的侄子四岳,这是姜尚、太姜、申侯等的远祖。逢公后代世居邰地,主枝皆以逢公相称。为了方便,不妨称太姜的父亲为新一代逢公,这是周人的新祖外公。王季迁都邰城后,赠给新三代逢公(太姜内侄,王季辈)一个《王季鼎》,其铭曰:“王季作鼎彝”。西周开国后,武王将新五代逢公(武王辈)封到了山东济阳的刘台子,因此《王季鼎》随新五代逢公葬到了刘台子。按照《王季鼎》,周人称王始于王季或太王之时,并非始于文王受命。新五代逢公娶文王公主为妻,有《王姒鼎》为证。《王姒鼎》铭曰:“王姒作豙姑宝尊彝”。出土于刘台子的《王姒鼎》是太姒为公主豙姑所作器,后来豙姑嫁给了新五代逢公,所以《王姒鼎》随新五代逢公封到刘台子而葬入地下。“豙姑”是公主出嫁前的称呼,公主年龄与武王年龄不会相差多少,“王姒”之称出现在武王很小之时,由此可见文王之称出现于文王元年,而不是后来的追封。山东一代逢公不是殷商诸侯,而是西周建国后首封到山东的西周王室贵族,即新五代逢公。西周前的逢公世居姜水邰城、姬水坑坑,新、旧一代逢公都是周人的外公。姜子牙也是有邰氏分支,原居地为邰城的吕邑,周文王时改名为姜尚,秦文公时改名为秦丰。有邰氏还有一支,最后演变成了今天的邰姓。</h1><p class="ql-block"><br></p> <h1> 《寰盘》铭曰:“隹(唯)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才(在)周康穆宫。旦,王各(格)大室,即立(位)。宰頵佑寰入门,立中庭(廷),北飨(嚮)。史黹授王命书。王乎(呼)史淢册易(赐)寰玄衣、黹纯、赤市(黼)、朱黄、銮旗、攸勒、戈琱戟、厚柲、彤沙。寰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令用乍(作)朕皇考奠(郑)白(伯)、奠(郑)姬宝般(盘)。寰其邁(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这篇铭文记载作器者(郑) 寰在周地康穆宫受赏,因此为其父母郑伯、郑姬作器,纪念此事。关于盘的年代,学者多定为宣王时器。因为其作于二十八年,自然不可能是幽王时器。此外,从最近发现的四十二年和四十三年鼎我们得知,史淢在三器中均担任冊命者的角色。由于两件鼎中的高位纪年,史淢很难跨越四十余年,从厉王时期到宣王末期一直担任同一职位。因此可以肯定,盘作于宣王二十八年5月14日庚寅(公元前800年5月8日)。在这一年郑伯、郑姬已经死亡,所以其子才为他们作祭器。(郑)寰的母亲是姓姬,嫁于姜姓郑伯,所以称为郑姬。《郑伯匜》铭曰:“郑伯作宋孟姬媵匜,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这是姬姓郑伯为其长女孟嫁妆,因为嫁到宋国,所以称为宋孟姬。盘铭文的称谓本身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郑伯之妻(作器者郑寰之母)被称为“姬”姓,根据周代同姓不婚的原则,郑伯和其子自然不是姬姓,也就不会出自姬姓王室的郑桓公一族了。那么,盘中讲的郑氏一族究竟是谁?金文中还有一些重要信息,譬如夨王簋盖,铭文为“夨王乍(作)奠(郑)姜(尊),子子孙孙其迈(万)年永宝用”。西周早期的宜侯夨簋中,也明确讲到“郑七伯”被周王赏赐给宜侯。</h1><h1> 姜姓郑的地望在《遤鼎》中有记载,《寰盘》的(郑)寰就是《遤鼎》的邰伯。《遤鼎》铭曰:“唯十又九年四月既望辛卯,王在周康、昭宫,格于太室,即位,宰讯佑遤(或进)入门,立中廷,北向。史籀授王命书,王呼内史□(缺一字,下同)册遤锡玄衣、纯黹、赤韨、朱黄、銮旗、鋚勒,用事。遤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考斄伯(邰伯)、郑姬宝鼎,其眉寿万年子子孙孙永宝”。铭文时间是周厉王19年4月16日辛卯(公元前840年3月20日)。邰伯居于邰地,更确切地说是居于秦邰县,按照其妻为“郑姬”,可以断定邰地就是郑地,并且邰伯为姜姓。按时间推算,有理由认为郑伯、邰伯、(邰)遤应是祖孙三代,其中邰伯就是(郑)寰,(邰)遤就是(郑)遤。按照邰姓家谱,邰贵是从邰地迁徙到河南南阳的邰姓始祖,综合起来,邰郑家族的来龙去脉大体如下:新一代逢公……郑伯(懿、孝)——(郑)寰、邰伯(夷)——(邰)遤(厉)——郑姜伯(宣)——邰贵(幽)。邰贵是(邰)遤之孙,东周初年,邰贵随申侯逃难到了河南南阳,由姜姓改为邰姓并繁衍了邰姓子孙。《郑姜伯鬲》铭曰:“奠姜伯作(四女)季姜尊鬲,其永宝用”。《郑姜伯鼎》铭曰:“奠姜伯作宝鼎,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在称呼中加姜姓,以区于姬姓郑伯。</h1><h1> 2、凤翔郑 西周中后期,郑地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咸阳与宝鸡之间,凤翔的丼国改称为郑丼,宝鸡的西虢改称为郑国。《郑虢仲簋》铭曰:“唯十又一月既生霸庚戌,郑虢仲作宝簋,子子孙孙彶永用”。郑虢仲即厉王时的虢公长父,国人暴动前,将西虢大部迁至三门峡,留下的西虢最后被秦人消灭。虢仲生前主要居住在西虢,死后葬于三门峡。周公之子邢侯分封的邢国金文一般称为“井”国,有别于“丼”国。丼国有两个,一个是姬姓丰丼,另一个是姜姓郑丼。</h1><h1> 扶风齐村出土的《丰丼叔簋》铭曰:“丰丼叔作(长女)伯姬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这是丰丼叔给未出嫁长女(伯姬)所作器,伯姬出嫁时,此簋陪嫁到了齐村。据此可知丰丼为姬姓。宝鸡茹家庄出土的《丼姬鼎》铭曰:“鱼伯作丼姬用鼎,■”。西周的妻妾称呼有别,妻用“夫国名+妻姓”,妾用“娘家国+妾姓”,例如“褒姒”。丼姬是鱼伯的爱妾,称呼结构是“妾父国+妾姓”,其娘家是姬姓丰丼国。穆王时,既有井侯(邢侯),又有丼公。除了凤翔的郑丼、陇县的丼鬼、丰镐的丰丼,还有扶风北郑的周公丼。周公的扶风丼国世系大体如下:周公旦(武、成)——明公(康)——丼利父(昭)——丼公利(穆)——丼穆公(共)——幽大叔(懿、孝)——丼叔采(夷)——丼叔禹(厉)——丼叔向(晋大夫)。丼叔向父随厉王奔彘,依附于晋国。《丼戈叔安父簋》曰:“丼戈叔安父自作宝簋,其子孙永宝用”。戈叔安父可能属于丰丼。</h1><h1> 凤翔的姜姓郑丼推测是源出姜子牙之子。《广韵》曰:“井,姜姓,子牙之后也”。《说文•邑翰》曰:“郑地有(邰)亭,子牙之后也”。姜子牙故居是邰城南邑,原称吕津、井上,周文王改为姜尚,秦文公改为秦丰。当地有刘秀改姜尚村为井上村的传说故事,可能是附会,估计姜尚、井上都是西周的遗留名称。穆王17年(公元前952年),周人自成周迁都于宗周邰城,因此邰城的原居家族多有变动,估计姜子牙后裔釐伯从秦丰改封到了凤翔,开始称为郑丼。郑丼的来龙去脉大体为:姜尚(武)……釐伯(穆)——叔康(共)——南伯(懿、孝)——郑季(夷)。《郑丼康鼎》铭曰:“唯三月初吉甲戌,王在康宫,荣伯入佑康,王命尸司王家,命汝幽黄、鋚勒,康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文考釐伯宝尊鼎,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郑丼”。《郑丼康鼎》的铭文时间可能是周共王22年3月5日(公元前901年2月18日)。釐城就是邰城,釐伯可能源自于釐城,至少其先祖吕尚出自于釐城的姜尚、井上。《郑丼叔康盨》铭曰:“郑丼叔康作旅盨,子子孙孙其永宝用”。郑丼叔康与郑丼康当是同一个人。《郑丼叔甗》铭曰:“郑丼叔作(妻)季姞甗,永宝用”。按照郑丼姜姓可知,“季姞”不是女儿,而是妻子。《郑丼叔钟》铭曰:“郑丼叔作灵龢”。《郑季盨》铭曰:“唯王元年,王在成周,六月初吉丁亥,剸叔尃父作郑季宝钟六,金尊盨四鼎十,郑季其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时间为周夷王元年6月4日(公元前885年5月27日),郑季在孝王、夷王之间。剸叔尃父可能就是郑丼南伯。《丼南伯簋》铭曰:“唯八月初吉壬午,丼南伯作郑季、姚好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日用享孝”。“郑季、姚好”可能是郑丼南伯的儿子、儿媳,“姚好”可能是公公对儿媳的类似“姚氏、姚家的”的特别称呼。郑丼最后为秦人消灭,秦人在此建立了雍都。</h1><h1> 3、邰城郑 周文王共有嫡子10人,司马迁《史记•管蔡世家》曰:“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霍叔处,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次曰郕叔武,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厓季载最少”。庶出的有召公奭、毕公高、伯廖、郇叔葡等。《左传•定公四年》曰:“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即毛叔郑)为司空,五叔无官”。文王50年(公元前1061,武王元年),武王继位,周公任太宰,康叔任司寇,聃季任司空。“五叔无官”,《左传》晋杜预注:“五叔,管叔鲜、蔡叔度、成叔武、霍叔处、毛叔聃也”。此有一误,毛叔聃即聃季、毛叔郑,已任司空。因此,“五叔无官”当指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武王灭商后,“五叔”虽无官,但有封土。成王东征后,有些予以改封。这个三家注《史记》中的“厓季载”,通行本《史记》中作“冉季载”,《左传》中作“聃季载”,又有其它版本作“焻季载”、“冄季载”,贾逵注为“文王子桞季”,其实指的都是同一个人:叔郑(奠)。叔郑(奠)是文王与正妃太姒的第十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089年,去世于公元前1001年,享年89岁。从铜器“爯簋”铭文上看,叔郑(奠)的名字准确写法当为爯季。武王元年,聃季载任司空。武王12年(公元前1050年),聃季载封国于聃,地近新郑。《国语•周语》曰:“聃(出)郑姬”。从《史记•周本纪》中可看出,司马迁在撰写“周武王克殷”这段史实时主要抄录《逸周书•克殷》段,几乎是大量原始文字引用。其中《逸周书•克殷》之言:“毛叔郑奉明水,卫叔封傅礼”的“毛”字可能为后人所加,且“卫叔封”即“康叔封”。“叔郑奉明水,康叔封傅礼,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是很对称的句式,没必要在前面加上个“毛”字的。司马迁不加详考,又演绎成“毛叔郑(奠)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h1><p><br></p> <h1> 那么是谁改动了《逸周书•克殷》的呢?可能是春秋时因跟随周王子晁参与了西周王位之争,失败后奔楚的毛伯得或者其后裔改的。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冉(爯)季载(?——公元前1035年)作为文王最少子(第十子),武王亲母弟,受到的优待自不必言。至于周公、成王时,冉(爯)季载作为周王室嫡裔,周王室之小宗伯,地位显赫。领衔司空,世居郑(奠)地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冉(爯)季载在西周王族内世称郑(奠)公,又称圃公。因此,武王灭商时,司马迁所述的“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的“毛叔郑”其实是指“叔郑(奠)”,即冉(爯)季载。《纪年》中的毛懿公、《班簋》铭文中“受京宗懿釐”和《顾命》中的毛公,是爯季长子。爯季因封于爯地(今陕西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故称爯季载,但在后来的文献里被误衍为“芮、冉、聃”。《氏族大全》:“毛出自姬姓,自黄帝至后稷详见国史,毛有姓实始郑公。文王第十子,武王之弟也。武王即平殷乱,封建诸侯,郑胙土于毛,故曰毛伯,又曰毛伯郑。”很明显此毛伯郑指爯季,亦即毛叔郑,兄弟而论称叔,封侯而论称伯,封于邰地,毛氏世系大体如下:冉季载(也称毛叔郑、叔聃、大郑[奠]公、圃公,文王第十子,毛姓授姓始祖)——毛懿公(毛伯鄜,亦称毛叔郑,毛班祖父,毛姓得姓元祖)——毛文公(康、召)——毛公爽(毛班父,周昭王时执政大臣)——毛公班(即穆王时的毛班)——毛伯遣(共、懿)——毛伯與(孝、夷)——毛伯喅(厉)——毛公歆(宣)——毛伯卫(襄)——毛伯过——毛伯得。“牦(毛)、斄(来)、厘(厘)、牦(邰)、漦(姬)”等都是邰城的别称,《集韵》、《韵会》曰:“牦,音毛,义同,亦作斄、髦、牦。又音来,义同”。《周礼•春官》注:“牦,音毛,音来,音狸,或作牦,或作斄”。《集韵》曰:“漦,音厘(音姬),又音来。地名,在扶风姜阳(邰城)”。《五音集韵》曰:“厘,音胎,地名。邰或作厘,后稷所封也”。《康熙字典》曰:“《史记•樊哙传》从攻雍漦城。通作斄,又作厘”。按照邰城环境,“漦水”就是“姬水”,所以“漦”应读姬音。《左传》注曰:“骀(邰),在始平武功县所治厘城(今西安市杨凌区的太子藏)”。厓季载的正确释读是毛季载,毛指牦城、厘城、邰城。因为邰地是周人的“祭奠”之地,所以毛季载别称毛叔郑。《逸周书•克殷解》曰:“……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叔振奏拜假。又陈常车,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王。泰颠、闳夭,皆执轻吕以奏王,王入即位于社,太卒之左。群臣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叔傅礼。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其中毛叔郑就是毛季载。周文王从邰城迁都丰邑之时,就将邰地封于10到20岁之间的毛季载,让其守卫宗周邰城。武王克商之时已有毛叔郑之称,自然邰城称郑在武王克商之前,毛季载封邰在文王末年。《管蔡世家》曰:“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康叔封、厓季载皆少,未得封”。武王54岁去世,此时康叔封、毛季载都在24岁以上,“未得封”之说是不合理的。周武王封康叔于康,康地估计在河南,成王改封康叔于卫。毛季载封于邰城,这在《班簋》中也有明确记载。穆王时《班簋》铭曰:“隹(成王二年)八月初吉,在宗周,甲戌(公元前1043年7月2日,成王二年8月5日),(成)王令毛伯(毛叔郑)更虢城公服(升为公),屏王位(护卫王室),作四方极(统帅),秉(执)緐、蜀、巢令,赐勒(节符)。咸(随后),王令毛公(毛叔郑)以(率领)邦冢君(邦国首领)、徒驭(战车)、呈戈人(士兵)伐东国版(叛)戎。咸,王令吴伯曰:以乃师左比(庇)毛父(毛叔郑)。王令吕伯曰:以乃师右比(庇)毛父(毛叔郑)。还令曰:以乃族从父(毛叔郑)征,诞城(竭诚)卫(捍卫)父(毛叔郑)身。三年靖(平定叛乱),东国亡不成仰(无不敬仰)天威,否畀屯陟(不敢犯上)。公(毛叔郑)告厥事于上,(又警告曰:)唯民亡,拙(笨)在彝(品德),昧天令,故亡。允哉显(允行显然,因此),唯敬德,亡攸违(勿半点有违)。班拜稽首曰:呜呼,丕丮(伟极)皇公(毛叔郑),受京宗(宗周)懿(圣地)釐(邰城),(不仅)育文王、王姒圣孙(子孙),(而且)隥于大服,广成厥功,文王孙(子孙)亡弗怀井(无不怀念掘井人),亡克竞(无不敬佩)厥烈。班非敢仰,唯作昭考(亡父)爽(毛公爽)谥,曰大政,子子孙孙,多世其永宝”。铭文大意是:成王二年八月五日,周王在宗周邰城将毛叔郑爯季由伯爵升格为公爵,命其作四方统帅,率领人马征伐东夷。成王命吴伯为毛叔郑的左路军,命吕伯为其右路军,并嘱咐二伯竭尽全力护卫毛叔郑。经过三年作战,终于平定了叛乱,东夷无不敬仰王室,甘心俯首听命。毛叔郑以此事告诫于子孙:东夷灭亡,错在品德,违背天命,自毁其国。显而易见,唯有敬德,不违天命,方能永存。玄孙班俯首叩拜曰:伟大的高祖父受封宗周圣地邰城,不仅繁衍了文王、太姒的伟大子孙,而且位列三公,屡建奇功,无不令子孙怀念,无不令子孙敬仰。玄孙班不敢攀比,唯有给亡父毛公爽作一个纪念簋,以告诫子孙,希望永宝用享。《班簋》记载了毛叔郑由毛伯升为毛公的时间是成王二年八月,亦即周公摄政二年八月,并明确记载了毛叔郑爯季封于京宗圣地邰城。正因为封于懿邰,在周公、成王时,爯季裂土分封长子毛鄜于懿邰,所以毛鄜亦别称毛懿公,毛懿公去世于康王十二年(公元前1003年)。《纪年》曰:“康王十二年秋,毛懿公薨”。姬水邰城是周人的京宗圣地,故称懿斄、懿厘。在“丕极皇公,受京宗懿厘,育文王、王姒圣孙”中,比较“懿厘”与“圣孙”可知,“懿”与“圣”同义,通常所说的“懿旨”即“圣旨”之意。因此“懿厘”等于“圣斄、圣邰”,毛叔郑因为是懿邰公,所以称为毛懿公。</h1><h1> 扶风齐村出土的《丰丼叔簋》铭曰:“丰丼叔作(长女)伯姬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这是丰丼叔给未出嫁长女(伯姬)所作器,伯姬出嫁时,此簋陪嫁到了齐村。据此可知丰丼为姬姓。宝鸡茹家庄出土的《丼姬鼎》铭曰:“鱼伯作丼姬用鼎,■”。西周的妻妾称呼有别,妻用“夫国名+妻姓”,妾用“娘家国+妾姓”,例如“褒姒”。丼姬是鱼伯的爱妾,称呼结构是“妾父国+妾姓”,其娘家是姬姓丰丼国。穆王时,既有井侯(邢侯),又有丼公。除了凤翔的郑丼、陇县的丼鬼、丰镐的丰丼,还有扶风北郑的周公丼。周公的扶风丼国世系大体如下:周公旦(武、成)——明公(康)——丼利父(昭)——丼公利(穆)——丼穆公(共)——幽大叔(懿、孝)——丼叔采(夷)——丼叔禹(厉)——丼叔向(晋大夫)。丼叔向父随厉王奔彘,依附于晋国。《丼戈叔安父簋》曰:“丼戈叔安父自作宝簋,其子孙永宝用”。戈叔安父可能属于丰丼。</h1><h1> 凤翔的姜姓郑丼推测是源出姜子牙之子。《广韵》曰:“井,姜姓,子牙之后也”。《说文•邑翰》曰:“郑地有(邰)亭,子牙之后也”。姜子牙故居是邰城南邑,原称吕津、井上,周文王改为姜尚,秦文公改为秦丰。当地有刘秀改姜尚村为井上村的传说故事,可能是附会,估计姜尚、井上都是西周的遗留名称。穆王17年(公元前952年),周人自成周迁都于宗周邰城,因此邰城的原居家族多有变动,估计姜子牙后裔釐伯从秦丰改封到了凤翔,开始称为郑丼。郑丼的来龙去脉大体为:姜尚(武)……釐伯(穆)——叔康(共)——南伯(懿、孝)——郑季(夷)。《郑丼康鼎》铭曰:“唯三月初吉甲戌,王在康宫,荣伯入佑康,王命尸司王家,命汝幽黄、鋚勒,康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文考釐伯宝尊鼎,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郑丼”。《郑丼康鼎》的铭文时间可能是周共王22年3月5日(公元前901年2月18日)。釐城就是邰城,釐伯可能源自于釐城,至少其先祖吕尚出自于釐城的姜尚、井上。《郑丼叔康盨》铭曰:“郑丼叔康作旅盨,子子孙孙其永宝用”。郑丼叔康与郑丼康当是同一个人。《郑丼叔甗》铭曰:“郑丼叔作(妻)季姞甗,永宝用”。按照郑丼姜姓可知,“季姞”不是女儿,而是妻子。《郑丼叔钟》铭曰:“郑丼叔作灵龢”。《郑季盨》铭曰:“唯王元年,王在成周,六月初吉丁亥,剸叔尃父作郑季宝钟六,金尊盨四鼎十,郑季其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时间为周夷王元年6月4日(公元前885年5月27日),郑季在孝王、夷王之间。剸叔尃父可能就是郑丼南伯。《丼南伯簋》铭曰:“唯八月初吉壬午,丼南伯作郑季、姚好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日用享孝”。“郑季、姚好”可能是郑丼南伯的儿子、儿媳,“姚好”可能是公公对儿媳的类似“姚氏、姚家的”的特别称呼。郑丼最后为秦人消灭,秦人在此建立了雍都。</h1><p><br></p> <h1> 4、周至郑 这是最早的郑国,为姬姓郑,由毛国分出。西周的毛国世系大体为:毛懿公(成)——毛文公(康)——毛公爽(昭)——毛公班(穆)——毛伯遣(共、懿)——毛伯與(孝、夷)——毛伯喅(厉)——毛公歆(宣)——毛伯卫(襄)——毛伯过——毛伯得。《毛公旅方鼎》铭曰:“毛公旅鼎亦唯簋,我用饮厚眔我友,匓其用侑,亦弘唯考,肆毋有弗■是用寿老”。“旅”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军旅”之意。这里的毛公可能是《龚伯彝》的毛文公。“毛公旅鼎亦唯簋”的意思可能是:毛文公军用鼎,亦即军用簋。按照《毛公鼎》,毛公瘖(厂音)在宣王时代。《毛伯喅簋》铭曰:“毛伯喅父作(妻子)仲姚宝簋,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毛伯喅当在厉王时代,毛伯喅之父当是毛尚书,即毛伯與。《毛與鼎》铭曰:“唯六月初吉丙申,毛與作宝簋,與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姓氏寻源•毛氏》曰:“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路史•国名》曰:“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毛伯聃封于毛邑是东周之事,与西周的毛季载封于邰地、毛城(邰城、宗周)是两回事,后世混为一谈。毛伯聃随周平王东迁于河南籍水毛泉,籍水同音于邰城的“姬水、漦水”,属于同音演义。《龚伯彝》与《毛伯敦》都是郑父为皇考龚伯所作器,时间在共王与懿王期间。毛文公既可能是毛公旅,也可能是毛懿公的次子。毛文公繁衍了周至的南郑家族,其世系大体如下:毛懿公(成)——毛文公(康)——毛武伯(昭)——毛龚伯(穆)——郑父(共)——郑楙(懿、孝)——(以下次序待定)郑登(夷)——郑同(厉)——郑义(宣)——郑受(幽)。</h1><h1> 周至出土的《龚伯彝》铭曰:“奠(郑父)作皇祖益公(毛懿公)、文公、武伯、皇考(亡父)龚伯尊彝。奠其熙熙万年无疆,霝终令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于宗室”。西周初年的邰地益公或懿公就是毛懿公,邰郑是毛国初封地。《龚伯彝》的器主名为“嬽”字去掉女子旁,由‘天、神、日、月’构成,既像‘人样’,又像‘鸟形’,上为八卦的阴阳鱼,中间是天神相通造型,‘两目山、日月山’被一道闪电梁隔开,人居其间,这是‘神仙环境、祭奠之地、八卦邰城’的艺术化造型,实际上就去掉女旁是“奠”字。“嬽”与“媨”是同义字,女字旁亦都是奠字。水乡奠女是“公主、美女”的代称,故“公主、美女”派生出“【女奠】”字,这个字最后分化成了“嬽”与“媨”两个字。《说文》曰:“嬽(yuan2),好也”。《尔雅》曰:“媨(cu4),好也”。“嬽”去掉女字旁就是《龚伯彝》的器主名字,其形为“上申、下天”,意思是祭祀“天、神、日、月”,故释读为“奠、郑”是合理的。《龚伯彝》的龚伯之子“郑”不是毛叔郑,而是郑父,也就是邰地出土的《毛伯敦》的郑。龚伯可能是《毕段簋》的龚某。</h1><h1> 《毕段簋》曰:“唯王十又四祀,十又一月丁卯,王肆毕,烝。戊辰,赠。王蔑段历,念毕仲孙子,令龚找馈大(赏)于段,敢对扬王休,用作簋,孙孙子子万年用享祀,孙子引”。铭文时间是周昭王14年11月29日辛卯(公元前975年11月1日)。毕段是毕仲的孙子、毕公高的曾孙,龚找恰在穆王世。《毛伯敦》铭曰:“惟(懿王)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昭宫。丁亥(公元前898年2月17日,懿王二年正月初五),王格于宣射,毛伯(毛龚伯)入门,位中庭,佑(五邑)祝郑(父)。王呼内史册命郑,王曰:‘郑,昔先王(共王)既命汝作邑丠(或井、或摄)五邑祝(邰城市长)。今余唯申禀乃命,赐汝赤芾、同冕、齐黄、銮旗用事’。郑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郑用作朕皇考(亡父)龚伯尊敦。郑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龚伯彝》的龚伯、《毛伯敦》的龚伯、《毕段簋》的龚伯都是周穆王时的同一王室卿士。邰城自有五邑:瑶邰(后瑶)、太室姜(太子藏)、姜嫄(美阳)、姜尚(秦丰)、郿邑(白龙湾)。“郑”指共王与懿王时的“郑父”,既不是毛叔郑,也不是毛伯迁。周穆王命郑父作邰城五邑祝,周懿王登基后重申此命。毛龚伯长子“郑”因为是郑邑市长,所以周懿王尊称为“郑父”。郑父之称的确存在,可见《孟郑父簋》和《南中郑父鼎》。《孟郑父簋》铭曰:“孟(次序关系)奠父(毛龚伯长子)作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孟郑父即长子郑父之意,南郑国自郑父而始,由毛国正式分出。南郑国的地盘即周至。《南中郑父鼎》铭曰:“【南圣】中(方位关系)奠父作尊彝,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南圣】中”即“圣地南中、中南、终南、周南”之意,周至称为终南自郑父而始。郑父封国地域为“南中、中南、终南、周南”,清清楚楚,汉武帝改为周至。《龚伯彝》出土于周至名符其实。《永盂》曰:“唯十有二年初吉丁卯,益公。遣仲、郑司徒函父、毕人师同”。铭文时间是公元前911年4月4日(共王十二年五月初一),郑司徒函父当是孟奠父、大郑父。《宾父壶》铭曰:“郑楙(郑父之子)叔(血缘关系)宾父(郑父之弟)作醴壶,子子孙孙永宝用”。按照关系,宾父当是郑父之弟,郑楙当是郑父的长子。郑父、郑楙的地位高于宾父,故宾父借郑楙抬高自己。南郑国自郑楙以下次序不清,但国君的个数是齐全的,有郑登、郑同、郑义、郑受。周至海拔较低,南郑国君墓葬不会挖得太深,所以早早都被发现了。《郑登伯鼎》铭曰:“奠登(国君)伯及(妻)叔【女黹】作宝鼎,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奠登伯鬲》铭曰:“奠登(国君)伯(血缘关系)作(妻)叔【女黹】薦鬲”。《奠登叔盨》铭曰:“奠登(国君)伯(血缘关系)作旅盨,及子子孫孫永寶用”。《奠同媿鼎》铭曰:“奠(国名)同(君名)媿(妻姓)作旅鼎,其永宝用”。《奠义伯匜》铭曰:“奠(国名)义(君名)伯(血缘关系)作(妻)季(次序关系)姜(姓)宝匜用”。《郑受簋盖》铭曰:“奠(国名)牧马(官名)受(君名)作宝簋,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由《龚伯彝》可知,郑父为毛龚伯之子,由邰地出土的《毛伯敦》也可以断定,郑父为毛龚伯之子。《毛伯敦》应更名为《郑父敦》。《夨王簋盖》铭曰:“夨王作郑姜,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这是夨王以女儿名义制作的夨王自用鼎,不是嫁妆。姜姓女儿嫁给周至的姬姓郑,故称郑姜,时间大体在夷王前。西周的毛国三器《龚伯彝》、《毛伯敦》、《毛伯鼎》均出土于邰地,还有毛国一器《班簋》不知出土地点,但《班簋》的内容明确指出毛叔郑赐封地为京宗懿厘(圣地邰城)。欧阳修《集古录》曰:“武王克商,尚父牵牲,毛叔郑奉明水。则此铭谓郑者,毛叔郑也。铭称伯者爵也,史称叔者字也。敦乃武王时器也……其后二铭,一得盩厔(邰城南,周至),曰龚伯尊彝,其一亦得扶风(邰地),曰:伯庶父作舟姜尊敦”。穆王期的《龚伯彝》发现于周至,共王期的《毛伯敦》发现于扶风,宣王期的《毛公鼎》出土于京当的贺家村,这些足以说明邰地为毛郑国初封,邰城是毛郑国的初都。穆王迁都邰城后,毛郑国迁都于京当。《水经•沔水注》引《耆旧传》曰:“(秦)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周南郑之号,始于毛叔郑,而不是始于郑桓公。早在穆王之时,就有南郑之称。《纪年》曰:“穆王元年,筑祇宫于南郑”。《穆天子传》曰:“吉日辛卯,天子入于南郑”。南郑最初指宗周邰城,后来扩大为秦邰县和秦武功县。犬戎灭周后,郑桓公遗民随周至郑难逃汉中,建立了秦时汉中南郑。按照时间关系和源流关系,可以说秦南郑始于郑桓公。</h1><h1> 毛公班生子遣。穆王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遣帅师败荆人于泲。(《今本竹书纪年》)共王九年春正月丁亥,正使內史良錫毛伯遷命。(《今本竹书纪年》)班庶子别出为龔伯,采邑在盩厔。龔伯子鄭因有功勋于王室,共王二年,王赐土封氏为鄭,事在《毛伯敦铭》:“隹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榭,毛伯内门,立中廷,佑祝鄭。王呼内史册命鄭,王曰:‘鄭,昔先王既命汝作邑,继五邑祝。今余唯肇乃命,锡汝赤芾、彤冕、齐黄、銮旗用事。’鄭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鄭用作朕皇考龚伯尊敦。鄭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故千百年来,郑姓宗谱里常说的“郑自毛出”即来源于此。“鄭自毛出”,“毛自爯出”,诚不虚也。乔木参天,叶茂枝繁,皆出一本;大河之水,恢宏磅礴,俱出一源;名门望族,瓜瓞连绵,盖出一祖。毛氏、芮氏、郑氏皆系出文王第十子爯季载是也。而后这支郑氏并于郑恒公世系中了。</h1><h1> 5、美阳郑 法门寺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西周时称为“荀邑”,秦人改称美阳,并建美阳县,大体是今天的岐山县和扶风县的湋河以北。西周荀邑地处北郑,故荀侯有“郑伯”之称。周穆王迁都邰城后,原居住邰城的毛国主支迁都北郑京当一带,形成美阳分支。荀叔是周文王的庶子,封为畿内侯,食邑于北郑法门寺。秦人在周荀邑东北100公里处设立今旬邑县,周荀邑与秦旬邑两地不完全相同,不能片面地刻舟求剑,以今推古。《元和姓纂》曰:“郇,周文王十七子郇侯之后,以国为氏”。《广韵•十九投》注云:“郇,亦姓。郇伯,周畿内侯”。郑笺云:“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郇伯为周畿内之侯,不超出岐丰之地,自然不能夸大到今天的旬邑县。犬戎灭周时,荀侯家族逃亡到山西,建立了山西郇侯国。《纪年》曰:“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曰:“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东周的山西郇侯国是西周的美阳郇侯国的迁徙结果,秦汉时的旬阳县只是与美阳荀邑相邻和接近而得到的名称,并没有传承关系。西汉时,美阳出土了《尸臣鼎》,其铭曰:“王命尸臣官此荀邑,赐尔旗鸾、黼黻、雕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鼎文明确指出扶风美阳是西周荀邑,西周的荀邑显然不是秦人开设的旬邑县。《郑伯荀父甗》铭曰:“郑伯荀父作宝甗,永宝用”。“郑伯荀父”表明荀父所居的荀邑是西周的北郑,无论如何“郑地荀邑”难以解释成现在的旬邑县,只能是周太王的迁徙地和王陵之地。北郑的荀侯三女叔姬嫁于丰地,另有铜器为证。《郑伯荀父鬲》铭曰:“郑伯荀父作(三女)叔姬尊鬲,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虽然不知道《郑伯荀父鬲》的出土地,但荀侯为郑伯是肯定无疑的,这也证明了《尸臣鼎》出土于法门寺的必然性。郑伯为其女制作的另一件嫁妆被带到了长安之地。长安出土的《荀侯盘》铭曰:“荀侯作叔姬賸般(媵盘),其永葆用享”。荀侯为姬姓,文王子孙,封于北郑荀邑,即美阳、法门寺,而不是现在的旬邑县。周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犬戎南下扶风,美阳荀侯受到突然冲击,仓促迁居山西临猗县,建立新荀国,因而在法门寺留下许多仓促埋藏的荀侯铜器。《竹书纪年》曰:“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说文》曰:“周太王国,在右扶风美阳。本作邠,从邑分声。亦作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金文的“姜、美、每”没有本质区别,经常通用。西周时的美阳实际上就是姜阳,即姬水邰城(包括姜嫄嘴)。《说文》之言的正确理解是:周太王初国,在扶风姜阳,也作邠,从邑分声,亦作豳,姜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阙。金文之“豳”等同于“燹”或“【燹支】”或“【宀豳】”,本是簸箕形“邰丠、豳阜、豳阙、豳山”的写意字,意为“并烤之丠”,指邰丠的北阜若火,南支若“火烤两猪,东西各一”,“豳”意通“并”,即“并豕丠”。“宝盖豳”是“豳阙、豕豕形门山”造型,门形宝盖“上宀下山”是邰丘之形、山阙之意,诸如“放火烧荒,驱赶野猪”的说法自然行不通,“豳”字中的“支”是“拨火棍、架烤棍”之意,而不是“驱赶棍”。秦人在邰地建立侯国时,将西周荀邑(今法门寺)改为美阳,自此美阳正式成为地名,西周的美阳只能是姜阳。美阳在邰城与法门寺两邑间是反复振荡的,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撤武功县,在武功县治姜嫄嘴设立美阳县,美阳又回到了邰城。西周的美阳是邰城,秦汉的美阳是西周的荀邑,即今天的法门寺。秦汉美阳在西周时称荀邑,不称美阳。周太王由姜阳(即邰城)北迁到京当与法门寺之间,这是与商王战败的战略退却,而不是由贫穷的山区彬县退居到富饶周原的游戏。</h1><p><br></p> <h1> 邰城是京宗圣地,无可厚非,京宗就是宗周。《纪年》曰:“穆王元年,筑祗宫于南郑”。“懿王元年(公元前898年),天再旦于郑”。“穆王所居春宫、郑宫”。“王陟于祇宫”。《左传•昭公十二年》曰:“王是以获没于祇宫”。这里的郑就是指宗周邰城。金文中的“王在郑”均指宗周邰城。穆王时《免尊》曰:“唯六月初吉,王在郑(邰城),丁亥,王各大室,井叔佑免,王蔑免历,令史懋赐免巿黄,作司工。对扬王休,用作尊开,免其万年永宝用。”扶风庄白出土的孝王时《三年牅壶》曰:“唯三年九月丁巳,王在郑(邰城),飨醴,呼虢叔召牅,赐羔俎。己丑,王在句陵,飨逆酒,呼师寿召牅,赐彘俎。牅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皇祖文考尊壶,牅其万年永宝”。庄白与邰城是扶风南北两地,相距甚近,周王在邰郑两次召牅用餐,符合客观条件。郑多指郑宫,句陵即沟陵,指邰城之丘。夷王期《大簋》曰:“唯六月初吉丁巳,王在郑,蔑大,赐刍犅,曰:用啻于乃考。大拜首,对扬王休,用作朕皇考大尊”。《周伯启卣》铭曰:“王在郑居”。古代地名“台”专指邰城,也称台桑。邰丘所围玄圃古称圃郑,西周以后演义到新郑。《穆天子传》曰:“祭父自圃郑来谒……乃遣祭父入圃郑……甲寅,天子作居范宫……庚寅,天子西游,乃宿于祭。壬辰,祭公饮天子酒……天子命歌《南山有台》。丁酉,天子作台以为西居……季夏庚■,休于范宫……天子北入于台,与井公博,三日而决。辛丑,至于台,乃大暑除。天子居于台,以听天下之”。这里多次出现的地名“台”就是后稷之邰,亦即宗周、南郑。河南之郑始于郑武公,郑武公之前,河南既没有地名新郑,也没有地名圃郑。邰城因为是“周南”,即周原南邑,所以称为南郑。周穆王时的郑只有邰地的南郑和北郑。《穆天子传》曰:“吉日甲申,天子祭于宗周(成周)之庙。乙酉,天子觞六师之人于洛水之上。丁亥,天子北济于(黄)河,升于盟门九河之隥(黄河几湾的东南角),乃遂西南。仲冬壬辰,至■山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吉日丁酉,天子入于南郑(邰城)”。“天子西征,升九阿(黄河几湾的东南角),南宿于丹黄。戊寅,天子西升于薄山寘軨(潼关北),乃次于浢水之阳。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邰城)”。“己丑,天子南登于薄山窴軨(潼关北),乃宿于虞(山西虞城)。庚申,天子(西)南征,吉日辛卯,天子入于南郑(邰城)”。《穆天子传》的南郑都是指邰城。</h1><h1> 6、礼泉郑 西周时,华县只称“渭洛”,而不称“郑”,秦武公改渭洛为郑县。西周自有东郑、西郑、南郑、北郑。东郑是礼泉郑,西郑是凤翔和虢镇之郑,南郑为邰县和周至之郑,北郑为美阳郑,包括扶风、岐山的湋河以北。四方之郑都是环绕着邰城之郑的四周,主体还是岐丰之间。东周时,郑演变成了凤翔的大郑宫、关中的华县郑、汉中的南郑、河南的新郑、荥阳的圃郑,结果后来者居上,西周的郑地历史地被附会在了东周郑的位置。礼泉郑是西周分封的最后一位畿内诸侯国,因为在郑父的周至郑的渭北高原上,所以称为郑父之丘。《竹书纪年》曰:“(宣王)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华县,未称郑)”。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王子多父居于华县洛,担当西六师的洛师军事统领,华县称“洛”而不称“郑”。司马迁按照秦汉之郑解释华县洛,可以说对,也可以说错。秦武公因为郑桓公最初居于华县洛,故命名华县洛为郑县。华县称郑最早始于秦武公,超过这个界限就是错。宣王幼子多父因为伐鄫有功,被周幽王封为“公”,并改居泾西郑父之丘,故称郑桓公。《竹书纪年》曰:“幽王二年(晋文侯元年,公元前780年),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即缯,太姒本家,今合阳县),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泾西棫林,今礼泉),是为郑桓公(开始称郑)”。郑父之丘在泾渭之间,别称棫林,实际是西六师的豳师所在地。郑桓公由渭洛改封到泾西棫林,最后寄居到荥阳十邑都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世本》曰:“桓公居棫林(郑地礼泉),徙拾(虢、郐间十邑)”。《秦本纪》曰:“秦军走,晋兵追之,遂渡泾,至棫林(在泾西)而还”。棫林是礼泉,不是凤翔,如果晋兵有能力追到秦都凤翔,则意味着占领了整个关中,因此也就灭了秦国,岂有不掠地而还之理。晋军只是刚刚追到秦人的腹地边缘,害怕孤军深入后被围歼,所以才主动撤回,一战之胜,不足以撼动强秦的根基。按照地理常识,棫林只能是礼泉,不可能是凤翔。知道了“郑父”的来龙去脉,也就肯定了棫林的礼泉对应。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多父伐鄫立功,封公封国,改居泾西郑地棫林,始称郑桓公,统领豳师。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郑桓公让其子郑武公寄居虢、郐间十邑。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郑桓公战死于邰城,礼泉之地为犬戎占领,郑国难民南逃汉中建立汉中南郑。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建立新郑。朱熹《诗集传》曰:“郑本在西周咸林之地,武公得虢、郐之地,始徙封而施旧号于新邑,故曰新郑”。礼泉是西六师的豳师所在地,担任着守卫宗周北部的重任。豳师的灭亡之日正是西周的灭亡之时。</h1><h1> 《師賸父鼎》是師賸父为嫁女豳姬所作鼎,師賸父之女为姬姓,嫁给了一位“豳师”之地的官员,故称“豳姬”。“豳师”之地即郑桓公的礼泉郑国。犬戎消灭郑国并占领礼泉后,豳姬随南郑国难民一道逃到汉中南郑、勉县一带,因而《師賸父鼎》被豳姬带到勉县,最后葬于此地,这就是该鼎1971年出土于勉县老道寺的缘故。其铭曰:“師賸父作豳姬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它的发现明确了郑桓公的“豳师”位置和难民的逃奔位置。郑父之丘就是豳师所在的礼泉。因为“鄫、鄶”形近,所以“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被误解成了“伐郐”, 加之后来者居上,这样“郑父之丘”就从泾渭之间误解到了新郑。郑父是周至的南郑开国之君、毛龚伯之子,来龙去脉已昭然。《史记•匈奴列传》曰:“申侯怒而与犬戎共攻杀周幽王于宗周(误为骊山)之下,遂取周之焦获(礼泉、棫林),而居于泾渭之间,侵暴中国”。“骊山的烽火戏诸侯”与“骊山之战”都是司马迁的道听途说,真正的犬戎灭周发生在宗周邰城,《纪年》的记载就是宗周,而不是骊山。周人在关中的核心区域是岐丰之间,犬戎侵犯的也是岐丰之间,周平王也是将岐丰之间赐封给了秦人。《纪年》曰:“(幽王)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姜)。秋九月,王师伐申。十一年春正月,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邰城、太室姜),弒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秦人侵犯的只是岐丰之地,即泾渭之间,西到扶风,南到户县,与骊山无关,宗周在岐丰之间的中心位置。《周本纪》引周平王言:“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宋代出土的《襄公鼎》铭曰:“天公迁洛,岐丰赐公,秦之幽宫,鼎藏于中”。犬戎最后占领的地盘是泾渭之间的礼泉县,即东郑。泾渭之间的焦获是礼泉县城,亦即棫林之地的郑国之都。郑桓公的棫林遗民是最大的受害者,故南奔汉中,建立了汉中南郑。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邰郑难民随周平王东迁,邰郑家族以邰贵为首迁居河南南阳。郑虢居于虢镇、陈仓之地,宣王后期,国君为虢季子白(《虢季子白盘》出土于郑虢),被秦文公消灭了一部分后,残余部分称为小虢,最后被秦武公完全消灭。郑井被秦武公消灭后,秦武公在此建立雍都。秦武公因为华县洛是郑桓公初居,故称其为郑县,这个郑县与西周郑毫无关系。司马迁将郑井与郑县混为一谈了。</h1><h1> 秦文公之时,虢镇、陈仓之地为郑虢(虢白父子)所有,秦文公在此建都的说法不可信。周平王东迁后,将周王畿邰地赐给秦人作侯国,秦人的立国之地是邰,不是虢,先有邰而后有虢。秦文公将邰地划分为秦邰县(今武功)、秦武功(今周至、眉县)、秦美阳(今扶风及岐山中北部)。“桓公居棫林,徙拾”的“拾”不是地名,而是“十邑”。《诗经郑谱》曰:“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十邑之地”是太史伯给郑桓公出谋划策,郑桓公以贿赂方式借得的临时居邑,并不是他的正式封地,郑武公以武力掠夺,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国语•郑语》曰:“公说,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桓十一年公羊传》曰:“古者郑国处于留。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野留”。郑桓公徙拾就是寄居新郑十邑,并且是“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而野留”是“徙拾”的最好诠释。《郑世家》曰:“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桓公曰:善。於是卒言王,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虢郐献十邑并不是永久献给,而是借给。郑桓公的“徙拾”就是寄居到虢郐之间的十邑。郑父之丘被误解到新郑,有迹可循。《汉书•地理志》引西晋学者臣瓒曰:“初桓公为周司徒,王室将乱,故谋于史伯寄帑与贿于虢、会之间,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居于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臣瓒原话是说幽王二年、晋文公一年(公元前780年),多父与晋文公伐鄫而居于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它被篡改成了“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幽王失败时,郑桓公也被杀,何来平王四年的郑桓公灭虢?</h1><h1> 由此可见,新郑的郑父之丘是误解出来的说法。</h1><h1> 《竹书纪年》曰:“幽王十一年正月,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邰城),弒王及郑桓公”。《水经•沔水注》引《耆旧传》曰:“(秦)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申是有邰氏四岳之后,《诗经•崧高》有:“维(四)岳降神(圣明),生甫(吕)及申”,申国原封于骊山,成汤另封申徒狄于山西曲沃(有曲沃出土《申鼎》),因此申国一分为二。周文王收降骊山氏申国后,改封于泾水上游(有灵台出土《申鼎》),卫戍六盘山。周成王时,将泾水申国一分为二,一支封于眉县常兴。周宣王时,眉县申国迁徙到河南南阳。灭周的犬戎实际就是泾水申国,最后占据礼泉并被秦文公消灭。申人自秦眉县(今岐山、扶风原下部分)向东、鄫人自合阳向西,犬戎(泾水申国)下扶风杀周幽王、郑桓公于邰城,扶风的大量窖藏青铜器即其南下的证据。郑桓公和南郑难民南逃汉中建立汉中南郑。有人质疑司马迁写的虽是信史,但“烽火戏诸侯”与“杀幽王于骊山之下”有悖逻辑,关中有西六师:邰城京师、礼泉豳师、丰镐周师、周至盩师、商洛商师和华县洛师,为何周幽王放下这六师不用,而到骊山上点烽火向秦岭深处的诸侯传消息?这是傻子都不会干的事情。但要知道周幽王是为讨好褒姒而为,而作为一国之君多少也会有一定的大局意识而不用六师,以为在骊山上点烽火无碍大局,所以才这样做。</h1><h1> 郑地核心是邰城,严格称南郑,简称郑,西周以后可以称为西郑。《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言:“周自穆王以下都于西郑”。这是后人说法,东周的西郑是西周的南郑邰城。周穆王的“郑”或“南郑”指邰城。《竹书纪年》曰:“穆王元年,筑祗宫于南郑”。“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穆王所居春宫、郑宫”。“王陟于祇宫”。《左传•昭公十二年》曰:“王是以获没于祇宫”。这里的郑就是指宗周邰城。金文中的“王在郑”,郑均指邰城。穆王时《免尊》曰:“唯六月初吉,王在郑(邰城),丁亥,王各大室,井叔佑免,王蔑免历,令史懋赐免巿黄,作司工。对扬王休,用作尊开,免其万年永宝用。”庄白村(陕西扶风县法门镇西北)孝王时《三年牅壶》曰:“唯三年九月丁巳,王在郑(邰城),飨醴,呼虢叔召牅,赐羔俎。己丑,王在句陵,飨逆酒,呼师寿召牅,赐彘俎。牅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皇祖文考尊壶,牅其万年永宝”。庄白与邰城是扶风南北两地,相距甚近,周王在邰郑两次召牅用餐,符合客观条件。</h1><p class="ql-block"><br></p> <h1> 郑多指郑宫,句陵即沟陵,指邰城之丘。夷王期《大簋》曰:“唯六月初吉丁巳,王在郑,蔑大,赐刍犅,曰:用啻于乃考。大拜首,对扬王休,用作朕皇考大尊”。《周伯启卣》铭曰:“王在郑居”。古代地名“台”专指邰城,也称台桑。邰丘所围玄圃古称圃郑,西周以后圃郑演义到新郑。《穆天子传》曰:“祭父自圃郑来谒……乃遣祭父入圃郑……甲寅,天子作居范宫……庚寅,天子西游,乃宿于祭。壬辰,祭公饮天子酒……天子命歌《南山有台》。丁酉,天子作台以为西居……季夏庚■,休于范宫……天子北入于台,与井公博,三日而决。辛丑,至于台,乃大暑除。天子居于台,以听天下之”。这里多次出现的地名“台”就是后稷之邰,亦即宗周、南郑。河南之郑始于郑武公,郑武公之前,河南既没有地名新郑,也没有地名圃郑。邰城因为是“周南”,即周原南邑,所以称为南郑。周穆王时的郑只有邰地的南郑和北郑。《穆天子传》曰:“吉日甲申,天子祭于宗周(成周)之庙。乙酉,天子觞六师之人于洛水之上。丁亥,天子北济于(黄)河,升于盟門九河之隥(黄河几湾的东南角),乃遂西南。仲冬壬辰,至■山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吉日丁酉,天子入于南郑(邰城)”。“天子西征,升九阿(黄河几湾的东南角),南宿于丹黄。戊寅,天子西升于薄山寘軨(潼关北),乃次于浢水之阳。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邰城)”。“己丑,天子南登于薄山窴軨(潼关北),乃宿于虞(山西虞城)。庚申,天子(西)南征,吉日辛卯,天子入于南郑(邰城)”。《穆天子传》中的南郑都是指邰城。</h1><h1>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周宣王将王陵祭奠圣地如此重要的地方分封给异母弟,正是对郑桓公的倚重。直到今天,“郑”字除为地名,就是姓氏,很少有其他含义,而挂在嘴边的“郑重声明”的“郑”,还残留着祭祀的气氛——严肃。古语说郑重(语出《汉书•王莽传》),含有审慎、严肃认真的意思,祭奠王室先人哪能来半点疏忽。后来,商的一个王子取名为“奠”,发展为一个势力庞大的雄族。台湾著名学者许倬云认为,卜辞中的“子奠”虽不能认定究竟是商王武丁抑或小乙的儿子”,但肯定是殷商的一个王子。“子奠”的后裔居洧水之滨的郑父之丘,在殷商为“南郑”,在周代则为“东郑”。封了侯的子奠称“侯奠”,领有奠地(既周代郑国),是殷商据郑扼守王畿南大门的支裔雄族。武王伐纣时,为避免与侯奠直接发生碰撞,从洛阳北渡黄河,直扑朝歌,灭了殷商,之后郑人中一部分被西迁于陕西的奠,而大部分郑人仍留在原地,称为“东土之人”。子奠、侯奠的“奠”,应读“zheng郑”音。郑桓公立国陕西,后又成为周天子的司徒。此时,史书上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如此看来,大约东西两地的郑人始终是有联系的,这也许正是郑桓公在西周王室风雨飘摇之际能在东方寄孥、得一立足点的原因所在。</h1><h1> </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第五节 古代郑姓来源</h1> <p class="ql-block">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下简称《新表》)、《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所载和上述考论,汉族郑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姬姓、子姓、姜姓和外族改姓。</p><p class="ql-block"> 第一支派出姬姓,如上所说出自周文王之后。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出兵灭郑,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散布于陈宋之间。姬姓郑氏2800多年的历史,国亡之后始普遍使用郑姓,这也至少有23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第二支出自子姓,是商王武丁(公元前1339——前1281年在位)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奠、郑古为一字,奠国即郑国,子奠亦称王子郑。子姓郑国最初在商朝都城近地,称北郑,都今河南濮阳西南古帝丘之地,后来为防周、羌之敌,西迁到商朝西疆今陕西华县东,称南郑。公元前1050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子姓郑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这支最古老的郑姓,人寡势弱,以后一直无闻,可能淹没于姬姓郑氏之中。</p><p class="ql-block"> 第三支出自姜姓,为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阳。周穆王(公元前990——前934年在位)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实际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这支姜姓郑氏也有3000年的历史,后来史书上未见这支郑姓的去向,可能也淹没于姬姓郑氏之中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支出自外族外氏的改姓。我国的郑姓家系比较单纯,直到唐朝没有发生其他外族基因流入的事件。唐时有个别外族改姓郑,如唐宪宗孝明皇后郑氏,其祖先即匈奴族尔朱氏改汉郑姓(《新唐书•孝明郑太后传》)。宋以后,金国女真人石抹氏族、清朝满洲八旗舒穆禄氏、郑佳氏等均改汉姓郑。明代的郑和(1371——1433)本姓马,回族,因明成祖朱棣赐姓而改汉姓郑。</p><p class="ql-block"> 汉族外氏改姓郑的,如唐宪宗孝明皇后郑氏,其先即尔朱氏改郑姓(《新唐书•孝明郑太后传》);唐朝的郑愔(?——710)本姓鄚、郑注(?——835)本姓鱼,皆冒姓郑;又如南唐李后主李煜(937——978)及其弟李从善(940——987)之后为避战祸而改姓郑,因中主李璟曾封19岁的第六子李煜为郑王镇守旧都金陵,李煜妻小周后为郑国夫人,后又封第七子李从善为郑王(一作韩王),其后裔改姓郑是极有可能的;北宋有金国契丹族石抹氏,汉姓曰郑,金亡融入汉族者以郑为姓;据《史迹考》第70页载:在方孝孺遇难时,其族叔方克浩之妻郑氏腹中怀胎,借揣饭蒸掩饰逃出村外,潜至山上方村,生子依母姓为郑,蔑作为生,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奉旨复姓为方;清朝有满洲八旗舒穆禄氏、郑佳氏等氏族均改汉姓郑;当代则有报刊出版界名人郑逸梅(1895——1992),本姓鞠,原名鞠愿宗,学名际云,号逸梅。父早殁,依苏州外祖父为生,因母姓郑,外祖父丧子无后,将他嗣给亡子郑国龄,其后代至今姓郑。</p><p class="ql-block"> 当然,今天的郑姓人除郑桓公之后一支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出自春秋宋公族的子姓,系宋大夫华郑之后;春秋晋有郑氏,盖以邑为氏。晋卿中行穆子荀吴,亦称郑甥(《中国上古史新探》);春秋齐有郑氏,大夫郑周父是也。源出不详;春秋宋亦有郑氏,少司马华貙家臣郑翩是也。源出不详;西周、春秋时有巴国,为楚所败,巴人入川,其一支疍族留居清江中、上游,有巴、樊、瞫、相、郑五部落,后各以部为氏,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都镇湾佷山)。五族共推巴族首领务相为君,号廪君。其后形成廪君蛮(巴郡南郡蛮),为鄂西土家族先民。</p><p class="ql-block"> 附一: 郑姓传说中的世系(根据司马迁《史记》整理)</p><p class="ql-block"> 一世 黄帝 少典之子,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有四子,长玄嚣。</p><p class="ql-block"> 二世 玄嚣 黄帝长子,又称青阳氏。</p><p class="ql-block"> 三世 蟜极 玄嚣之子。</p><p class="ql-block"> 四世 帝喾 蟜极之子,又称高辛氏,名夋。公元前2215年—前2153年在位。有五子,尧、挚、契、弃、台玺。</p><p class="ql-block"> 五世 姬弃 帝喾之子,官后稷。周朝始祖。初仕尧为司农,教民稼穑;继佐舜为大司农,播种五谷,封国于邰。母有邰氏名姜螈。后稷成为官职,期间可能历经几世,皆佚名。</p><p class="ql-block"> 六世 不窋 又称叙望不窋,最后一任后稷之子,母日姞氏。不窋墓在甘肃庆阳县城东帽盒山巅。</p><p class="ql-block"> 七世 鞠陶 又称鞠,字德宣,不窋子,袭爵邰侯。</p><p class="ql-block"> 八世 公刘 又称公孙刘,鞠陶子。建立了豳国。周道始兴。</p><p class="ql-block"> 九世 庆节 公刘子。</p><p class="ql-block"> 十世 皇仆 庆节子。</p><p class="ql-block"> 十一世 差弗 皇仆子。</p><p class="ql-block"> 十二世 毁隃 差弗子。又名伪榆、榆。</p><p class="ql-block"> 十三世 公非 又称公非递、公卯,字辟方。毁隃子。</p><p class="ql-block"> 十四世 高圉 公非子,字侯侔。前1358年至前1298年在位。 </p><p class="ql-block"> 十五世 亚圉 高圉子,字云都,号云都皇。公元前1297至前1203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十六世 叔类 亚圉子,又名公叔祖类、组绀诸盩,号太公。公元前1202年至前1168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十七世 古公亶父 叔类子,周称太王。居岐之阳,实施翦商。公元前1167年至前1149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十八世 季历,古公亶父子,又称王季、公季。娶挚任氏女太任。公元前1148年至前1111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 姬昌 周文王,季历子,又称西伯昌。母太任。公元前公元1111年至前1061年在位。 </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 周武王 文王子,名发,公元前1061年至前1045年在位,在位17年。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世 周成王 武王子,名诵。即位时12岁。公元前1044年至前1015年在位,在位30年。成王少,由周公旦摄政七年。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死时42岁。</p><p class="ql-block"> 二十二世 周康王 成王子,名钊。公元前1014年至前989年在位,在位26年。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 </p><p class="ql-block"> 二十三世 周昭王 康王子,名瑕。公元前988年至前969年在位,在位20年。“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葬于少室山(今河南省登封县嵩山中的少室山)。</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世 周穆王 昭王子,名满。公元前968年至前923年在位。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即位时已50岁。</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世 周恭王 穆王子,名繄扈。公元前922年至前900年在位,在位23年。</p><p class="ql-block"> 二十六世 周懿王 恭王子,名囏。公元前899年至前875年在位。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p><p class="ql-block"> 周孝王 懿王叔父。公元前874年至前870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二十七世 周夷王 懿王子,名夑。公元前870年至前859年在位,在位12年。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齐哀公十二年癸巳(公元前868年),在位12年的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p><p class="ql-block"> 二十八世 周厉王 夷王子,名胡。公元前858年至前842年在位。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在位17年,竟被国人放逐。周召共和(公元前841-前828年),周召共和是指宗周的大贵族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14年。</p><p class="ql-block"> 二十九世 周宣王 厉王长子,名静。公元前827年至前782年在位,在位46年。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封其弟姬友为郑伯。</p><p class="ql-block"> 郑桓公 厉王幼子,宣王异母弟,名友,《竹书纪年》称“王子多父”,谥号桓公。</p> <h1> 今渭南市华州区的郑桓公墓</h1><h1> </h1><h1> 请看下篇<b>《郑文化叙论》(二)</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