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辨葛根汤实例

经方剑阁

<h3>2018年1月14日,我家弟弟,一岁九个月,发烧,不恶寒(踢被子),无汗,口不渴(不爱喝水),轻微烦躁不安(白天偶尔无名哭闹需要抱,晚上睡不安稳),鼻塞无鼻涕流出,鼻孔见黄鼻涕,呼吸音粗(鼻鼾),睡醒及刚睡时两面颊红(平时无此现象),过后正常,额头、手脚温热,胃口不好,大便昨日两次,脉略浮实偏紧而长。处方:葛根36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红枣5枚,甘草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一付。每次喝30~50毫升,三小时一次。吃了两次药,药后半日完全烧退,胃口开,不再哭闹不需要抱,精神好,自己玩耍,睡眠正常。<br></h3><h3>此证看似无证可辩,细辩还是很明显的,主要依据如下:1,呼吸音粗(鼻鼾)阳明证,2,面颊红(阳明证),3,鼻涕黄(鼻涕太阳证,黄涕阳明证),4,踢被子(热,极可能是阳明证),5,轻微烦躁(太阳身体酸痛也会,阳明热也会如此),结合起来,基本就是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时机了,葛根汤就是专治太阳温病的处方。麻黄没用,是有时动哭闹时也有汗,加平时属虚寒体质,没必要一般不用。</h3><h3>要辩清葛根汤,就得知道小孩有几个特点:</h3><h3>1,好动(津亏原因)</h3><h3>2,一年四季都如此,好动就容易出汗,容易津液亏损,出汗的同时也很容易受风寒,受寒时很快化热,化热表现因人而异,典型的就口渴口干,燥热,咽痛等明显阳明热证。</h3><h3>3,好吃,一个健康的小朋友,几乎嘴巴没停过,这时最容易伤脾胃,得葛根汤证时表现就没那么明显,比如有些平时喝冷饮过多或水果过多或先天脾胃虚弱的,津液亏损时口渴口干就不明显或不口渴,不爱喝水,或渴而不欲饮,但是嘴唇干或干热,甚至裂开,或平时不爱喝水的,这时比平时稍微主动找水喝,或者见面部红,或鼻涕黄,呼吸很粗(鼻鼾),咳痰是黄的,或见舌苔是剥苔少苔而口又不渴,或流眼泪,有眼屎多,或见有点烦躁不安,踢被子,或见腹痛(一直抱着肚子),或下痢呕吐,发烧又见以上一个到两个证都极有可能是葛根汤系列了。</h3><h3>4,不善言词,就是3岁左右小孩很多不能描述自己的不舒服表现,都是由家长说,会有偏差,主要是通过望诊和细心观察,才会做出准确判断,比如感冒发烧家长就不断叫小孩喝水,来诊时当然就不渴,就不好判断是否口渴的,或平时都乱跑乱跳,这时喜欢人抱,不愿意下地,这有可能就是怕冷或身累乏力等,或一直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有可能是他们肌肉关节疼痛了才会如此会,这些都极有可能是太阳表证,或些给他加衣服就脱开不愿意穿,这就是怕热,他们都不一定会表达,都需要详细问清楚。动一下或多穿一件衣服就出汗,或者出汗不明显,但用手去摸有点润润的,这已经算是有汗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细心耐心的慢慢问诊和仔细的观察、总结,以后就会形成本能直觉反应,快速做出判断了。</h3><h3><br></h3><h3> 戊戌年腊月记</h3><h3> 汉唐中医工作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