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故乡的绿豆皮</h3><h3> 绿豆皮,我们家乡话其实叫“豆皮子”。荆州随处可见,早餐店下面,菜市场摆摊。但是,我只爱吃家乡的豆皮子。那样的豆皮子要么是冒着热气刚出锅,要么是晒在簸箕里干成卷。泛着浓烈的豆腥味,灶里烧着的棉梗噼啪着响,母亲在灶前忙左忙右,我们姊妹几个也跟着看左看右。左边舀绿豆大米浆,右边放出锅的豆皮。</h3><h3> 灶里烧的棉梗,也是专为做豆皮子准备。棉梗火软,又容易引燃,一把火出一个豆皮子刚刚好。收完棉花后把从田里扯回来的棉梗用稻草扎成一小捆一小梱(我们方言称为缠把子),缠好的棉梗把子整齐的码在屋檐下,到时候用来摊豆皮是极好的!帮大人干活时我老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快点缠完好吃豆饼。也绝对想不到,在三十多年后,我竟然会羡慕和向往这样的场景!</h3><h3> 进入腊月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摊豆皮也是年货之一,摊的豆皮晒干后要从年头吃到正月十五的。绿豆和大米泡上一夜,等到绿豆都脱了壳,便可以磨浆了。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推磨,外婆一勺勺的往磨眼里喂绿豆,那绿豆便如琼浆一般汩汩而出…… 那时候尚且年轻的母亲,做绿豆皮手法一流,速度快,豆皮薄,完整度好。姐姐帮着在灶里把火,我和弟弟就围在土灶边偷吃豆皮……记忆中的童年,幸福和快乐是如此简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