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大旗岭古道——荷塘精神足迹行之六

昌江区殊源坞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h3>  <font color="#ff8a00">上周末的大旗岭古道穿越之旅,大家意犹未尽。尤其是传说中的担瓦亭遗址未找到,古道真正面目并未显露,让大家难以释怀。今天(1月26日</fon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赣鄱彩绸漂流俱乐部成员一行二十余人驱车荷塘乡,再度寻访大旗岭古道。</span></h3><h3> </h3><h3></h3> <h3>  上午十点,古道调查队到达荷塘乡庄前村,开始古道调查活动。穿过一片稻田,大家向庄前村对面的深山进发。</h3><h3> 到达山脚,沿水库左侧山洼一条泥泞的山道开始攀登。隆冬时节,百草凋敝。踏着厚厚的枯叶,一路向上。大约半个小时,登山山岭,一处废弃的建筑出现在面前。这就是传说中的担瓦亭遗址。</h3><h3></h3> <h3>  担瓦亭是一座风雨亭,处于大旗岭山脊之上,古道穿亭而过,供往来路人歇息和遮蔽风雨。亭子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最近一次维修是在解放初期,亭子原有一块石刻,记载了维修者姓名。由于亭子废弃已久,石刻不见踪影。不过,关于亭子名字的来历,大家充满好奇。传说,古时候荷塘当地出了一位名叫刘老八的壮汉,力大无比。盖亭子时,他挑了一担瓦,盖了整个亭子,一时成为佳话。于是亭子就有了担瓦亭之名。</h3><h3> 1959年,荷塘垦殖场的第一代创业者,劈山开路,修通了鲇鱼山至荷塘仓下村的山区公路。古道于是逐渐废弃。如今,担瓦亭仅存石块磊砌的短墙。草树在遗址中恣意生长,除去杂草,亭子的轮廓显露出来。亭子长约八米,宽约四米,东北经荷塘乡庄前、童坊村,通往景德镇方向;西南经仓下村,可到达乐平。站在山顶,可以俯瞰风光旖旎的仙姑潭风景区。</h3><h3></h3> <h3> 离开担瓦亭,一路下行,一刻钟即到达山下,与上次穿越路线重合。大家在老仓下村后的石拱桥拍照留影,然后沿溪流继续前行。</h3><h3> 一路欢声笑语,在即将到达仓(下)鱼(山)公路时,大家意外发现另一座石拱桥。石拱桥处于老仓下村西入口,宽两米,高三米,跨度约四米,数十米的石砌引桥,古朴沧桑,又不失精美。桥拱楣石上刻有文字,依稀可见“嘉庆二年”“()源桥”等字样。如此看来,老桥足有两百多岁了。由于字迹模糊,桥名成迷。据一位年长的村民说,桥叫坑口桥。从残留的字迹看,这只不过是桥的小名而已,也就是常说的水口桥。</h3><h3></h3> <h3> 告别古桥,穿过数百米的田间小道,到达仓下村。在村里一栋民国建筑前,大家驻足观看。这座别致的民国风格的洋楼,是当年曾任余江、进贤等三县国民党政府县长的程慕灏的旧居,如今成了仓下村委会的办公楼。</h3><h3> 触摸历经风雨沧桑的担瓦亭遗址,目睹依然坚挺的古桥,遥想六十年前荷塘山区创立垦殖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的红旗单位,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的南泥湾”。古道的遗弃,正是当年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结果。如今,古道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大旗岭古道位于荷塘乡腹地,保存较为完整,有文化,有故事,有景点,极具开发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