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接纳别人——让教育更包容

贾彩丽

<h3> 2019年1月26日下午,我们在聆听了的芬兰教育历史和现状的之后,继续听芬兰尤卡.阿拉瓦教授在许昌实验小学多功能厅给我们介绍四种认知类型。</h3><h3> 首先,尤卡教授和大家进行了简单的互动,让大家谈谈自己上午收获了什么,并让大家猜一猜他自己是哪一种认知类型的人。尹赛丽校长,杨瑞萍老师,张晓鹤老师都针对教授提出的问题分别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教授针对大家的猜测一一进行了印证,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得大家哄堂大笑。</h3><h3> 尤卡教授在黑板上画出了四种认知类型的图形,并详细解释了图形的不同意义,以及所代表的内容和特点。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读了分析型,组织型,直觉型和社交型人格的特点。教授说:每一种人格都不是绝对单纯的一种人格组成,而且每种人格的性格特点都有强项和弱项。一个人要想更容易做好事业,首先得了解自己,选择跟自己思维和性格合拍的事业和工作方式,扬长避短,或者组成团队取长补短。按照全脑优势理论,人脑思维模式可分为有四个象限:</h3><h3>A: 分析型,&nbsp; 长于逻辑推理</h3><h3>B: 组织型,擅长规划、管理,按步就班</h3><h3>C: 沟通型,&nbsp; 善于表达、乐于与人往来,亲合力强</h3><h3>D: 梦想型,直觉、艺术创造、战略远景</h3><h3> 尤卡教授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自己,又通过对职业和认知风格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的解读,重点讲述了不同认知风格与个人的关系,通过这种解读,大家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自己:原来,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接下来又再次让大家看一看周围的人的认知类型图。尤卡教授之所以这么重点的剖析不同的认知风格,主要是还是为了让我们不仅能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是为了让拥有不同认知类型的人们更好地进行互动。</h3><h3> 那么不同的认知风格的形成有哪些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呢?认知风格对自己和他人又怎样的帮助呢?了解不同的认知风格,对我们的小学教育有什么样的帮助和启发呢?杜校长一系列有关这方面的提问,引起了我们在座的深度思考。</h3><h3> 尤卡教授说:不同的风格可以对他人和自己带来弥补,更好地进行组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需要孩子改变自己已有的认知风格,只需要我们引导孩子适应我们的认知风格,或者是我们顺应孩子去适应他的认知风格,那样我们的教育的效果要好的多,这和我们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是不谋而合的。例如,有的儿童喜欢自己独立学习,有的儿童喜欢与同伴合作学习或者按教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无论哪种偏好都必然与儿童的个性相关。这两种认知方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只要是适合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想做好教育,我们的首先了解我们的孩子。尽量找到适合孩子的风格,加以利用,把我们的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孩子。例如:我们老师应根据儿童不同的认知风格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儿童认知风格的教学方式,以便使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应该在教学中搞一刀切,一味地强调让孩子适应教材的要求和老师的认知风格。对一部分孩子我们应加强各种规则、规范、制度、纪律的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同时教给他们对事物进行正确加工的方法与策略。对于另外一部分孩子,则应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与能力,并逐步培养孩子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少受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h3><h3> 我想,只有做到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包容的,更是有希望的!</h3>

认知

风格

尤卡

孩子

我们

自己

教授

教育

大家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