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走访慰问的经历

极地野风

<h3>  前两天,我们一行三人赴十堰的郧西、郧阳等地,走访慰问我们的服务对象——退役军人和军烈属代表。这一路让我们收获了诸多的感动、激励和启示,可谓一次精神洗礼之行。当老兵们攥着我的手激动地叙说军旅往事,当李正贵用残损的手臂给我敬起军礼,当患病住院的祝庄固老人执意要回家换上新装迎候我们,并忍着腰椎病痛硬撑着站起来为我们送行……,让曾经服役多年、但在他们面前仍算新兵和晚辈的我,感受到了天然的亲近和莫大的礼遇。八十多岁的烈士家属樊立文夫妇,有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儿子,当年参军不久就牺牲在了那场自卫还击的战场。当两位老人反复感谢我们的到来,感谢国家和政府的关心照顾时,我再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哽咽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要知道,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这些和平的享受者啊!失去儿子的悲痛,又岂是时间能够完全抚平的啊!</h3><h3> 一个社会,熠熠闪光的总是那些杰出人物和各界精英。是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需要他们的引领推动。然而,也正是像樊立文以及这些老兵一样的普通百姓,用他们的善良、大义和坚韧,筑成了共和国大厦最稳固坚实的底座。他们的付出、奉献和牺牲,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略!他们就像一把把尺子,检验着社会的良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考量自己的名利得失!</h3><h3> 这次走访慰问,也让我们直观真切地感受到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发现了一些可供拓展的工作空间,比如在物资帮助的同时给予优抚对象更多的精神抚慰;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更加准确生动地传扬他们的精神品质,等等。我们将不懈努力!</h3> <h3>72岁的复员军人汪传第(中),因儿子患重病治疗(后去世)先后花费50多万元。他顽强地支撑起这个家庭的运转,同时以村委会干部的身份热忱为村民服务,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和尊重。他说,曾经的军旅生涯给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h3> <h3>65岁的三级残疾军人李正贵(左),在部队一次重要的战备工程施工中,失去了左臂和左眼。生性乐观幽默的他,一直拉着我的手讲述他的过往。</h3> <h3>85岁的复员军人祝庄固,患有多种疾病,做过大的手术,听说我们要来,执意从市医院回到家里迎接我们。</h3> <h3>小伙子叫庹涛,2010年退伍后在老家创办了一家绿松石珠宝公司,同时带动村民发展电子商务,其所在村成为湖北淘宝第一村。</h3> <h3>复员军人陈义生,84岁了,一人独居且多病,我们的到来让他特别高兴。</h3> <h3>镇卫生院病床上躺着的,是抗美援朝老战士王从义。当我问起他的老部队情况时,这位身患癌症的88岁老人,眼里放出异样的光芒,大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亲手活捉敌军官的故事。</h3> <h3>三级残疾军人潘少波(右),退役回乡后自谋职业,用一只左臂和军人特有的韧劲,撑起了所在化工厂产品销售的半边天。</h3> <h3>图片左侧是樊义和烈士的父母樊立文夫妇。几十年前他们把大儿子奉献给了国家,如今已八十多岁的老两口忍着多种病痛折磨相依为命。而他们表达的,却都是对国家、政府以及儿子原部队的体谅和感谢!</h3> <h3>1981年退伍的陈良义,现担任郧阳区城关镇一社区治保主任,他把小职务当事业,在平凡岗位上发扬军人本色,做出了突出成绩。</h3> <h3>在乡镇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偶遇一位前来登记的退役军人(左),一看证件原来是老山前线参战老兵,退伍回乡先在一家乡镇企业工作,企业破产后四处打工谋生。国家发放的参战人员补助金缓解了他的家庭困难。</h3> <h3>退伍老兵雷万堂,以军人的意志克服诸多家庭困难,对抗着疾病的攻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