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悠悠岁月如白驹过隙……投稿【十年】却只容许用二张照片,太苛刻了……第一张是2008年在美国一个叫白露枫丹的小镇拍的。第二张是2018年生日时重返儿时居住地拍的<br>1⃣️ 2008年/60岁没记得留下什么人生目标,当时心心念念就是去美国参加儿子的博士毕业典礼,儿子是我们父母的骄傲。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不是因为男人也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她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br>2⃣️ 2009年/61岁感觉到: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宝贵的,你倾注了时间在A, 必然会折损掉投入B的时间。当年列下的计划是,读书、游泳、美容护肤……执行的却不尽如人意。经常安慰自己别急,有的是时间,喜欢和自己握手言和是我的通病。再次尝到读书的乐趣,跟着老华(丈夫)去办了张图书馆借书卡,但讲实话去的次数很少(他几乎每天下午都去的)看的内容也不及我在文革期间偷偷看到的“禁书”来得精彩。其实按分类,我当时看的禁书,大部分是国外的名著。<br>3⃣️ 2010年/62岁这一年我家被动迁,没有象大多数人那样去买新楼,我搬入一个适宜老年人居住的二手房小区在四楼。有许多人想不通我的选择。假如我说:我不想住电梯房,人们会说,你很矫情。假如我说:我的钱不够,人们会说,你装逼……反正总有人会找出你的不是,他们恨不得帮你安排一切,甚至有人说你太想不穿了,钱留给谁用?也许从别人的立场,只能说也许,他们是对的。儿子不需要用我的钱。而去买电梯房,也不会使我有后顾之忧。但我住在里面很快乐,至少目前是。我很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人非要对别人的生活说三道四?最起码你要尊重别人安排自己生活的意愿,不是吗?所以,请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丈量别人的实力,你觉得牛逼的东西,我并不在乎。因为每个人感兴趣的领域是不一样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br>4⃣️ 2011年/63岁更加关注自己的容貌:一个女人总要经历千山万水才会成长,一个女人也会在翻山越岭后才懂的留住容颜的重要,这也是我并不害怕岁月老去的原因,因为我知道在每个年龄段里,哪种才是我的花容月貌。你的脸蛋就是最好的名片,变美了以后,全世界都会对你好一点。一个女人开始衰老的标志,就是停止了自己对美好的追求,认为自己配不上美好的事物,你现在的状态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学习、健身、美容、保养……都得从年轻时开始,虽然它们不能立马让你变成仙女,但在十年后甚至更长的岁月中,在同龄人面前就会显现出不同来!<br>5⃣️ 2012年/64岁 <br>近年来经常因为头晕,常常在午睡后去到附近的大宁公园坐着听听评弹、音乐、有更多的独处时光……对自己、对生命有了一种新的期待,会反思以前的种种问题。<br> 例如~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最快乐的人不一定要拥有最好的一切,他们只是简单地拥有他们一路走来所寻找到的东西。快乐不代表一切都很完美,他意味着你决定去忽略那些不完美。<br> 例如~不苛求讨人喜欢:对于层次不同的人,我们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试图去改变对方,只需待在各自的圈层内,结交一些气味相投、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这样的人生,完全足矣。毕竟有些话,只有说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br> 例如~表达不满情绪:很多时候,你自己不划分一个清晰的“容忍线”,却在烦恼别人对你的侵犯,是毫无意义的。让别人知道你在意的范围,他才会有尺度。<br> 例如~学会拒绝:注重自我感受,若想拒绝,在第一时间告知对方,比绕了几圈后才表明态度,显然别人更愿意接受前者。至少他也不必再多费口舌了。<br>6⃣️ 2013年/65岁独处时间是我在犯头晕病的另一项增值的福利,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它让我想通了很多事情。 例如~关于成功: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有人追名逐利,他们感到很快乐(也许),有人花天酒地,他们觉得很幸福(可能)但更多的芸芸众生是在平淡的生活中过着充实的、日复一日的每一天,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而以我现在的年龄对成功的定义是:吃得饱(老华会烧),穿得暖(儿媳会买),睡得好(有药片),出行方便(有优步),用钱不愁(儿子能赚) 一句话:成功就是健康的活着。 例如~关于选择:我觉的世界上始终有能力把握幸福的女人,都是自私而理性的。她在每一个抉择的关口,都会站在功利的角度,把得失成败权衡清楚。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努力去争取。 例如~关于挫折:历经年轻,千帆过尽,少女混成白骨精。最重要的是在一路上所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前,没有因此而厌恶生活本身。我不会感谢挫折,哪怕我确实是因为这些事而有所改变,但这也不是挫折的功劳,让我变得更好的是我自己!是我,在受伤之后没有放弃,跟挫折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中国人信奉挫折是财富,这根本就是扯淡,挫折就是痛苦,对挫折的思索才是良药。<br>7⃣️ 2014年/66岁儿子包下我们到海南岛入住丽思卡尔顿酒店的所有费用。对成熟也有了新的理解:有些人口中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成熟里包裹着不受污染的童心。我不认为喜怒不形于色是一种成熟,我更乐于在朋友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比如我此刻的脆弱,不代表我不强大,我此刻的天真,不代表我不成熟,这反而是更难达到的一个境界。朋友们其实会更喜欢那样的我,不是吗?<br>8⃣️2015年/67岁儿子儿媳筹划了泰国旅游以庆贺我们的40年结婚纪念日对于旅游:在此之前我们在儿子尚小,大约三、四岁的时候就第一次带着他到江苏的“善卷洞”,以后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带他出去,小学期间去过青岛、黄山、中学期间去了嵊泗。在他这个年龄,当时也可以算个旅游小达人了。而我们则每年一次,先后去过深圳(当时需要通行证)、北京、广州、桂林、南京、五泄……直至2000年,屡犯美尼尔头晕病,才停下旅游的计划。2008年儿子工作以后,每次儿子寒暑假探亲,一有机会,例如开讲座啦(青岛)、受邀教学啦(香港🇭🇰)……他都会带我们一起出游。从此老华落下了个旅游恐惧症!<br>9⃣️ 2016年/68岁最终也加入了其他姐姐哥哥的阵营,与我的另一个失散多年的姐姐绝交无论亲情抑或友情,注重的是一个情字,哪怕是同祖同宗的大陆与台湾,还是骨血相连的曹氏兄弟,若是分歧巨大,都逃不脱兵戎相见、同室操戈的结局。所以要维系这种亲情,它的决定权是在由首先打破这平衡的那一方,而另一方除了无奈,恐怕留下的只是遗憾了。<br>升米恩,斗米仇!感情之中,付出多的不一定就是失败的一方。对一个人好,即使没有回报,但永远不会白费,若干年后突然想起,泪流满面的那个人,肯定不是我。原谅有时候并不能让对方回头,只是给了对方一次次伤害自己的机会。所以善良要留给懂得感恩的人。<br>🔟 2017年/69岁老华七十岁,投稿参加了公众号“卢璐说”评选中国好老公的活动,几乎没动用时下流行的拉票,夺下第一名!奖励是一支YSL的法国口红💄<br>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吸引彼此的,就是灵魂深处的东西了。而此时聊得来,才是一段感情最好的粘合剂。情到深处,纵使年逾古稀,不再耳鬓厮磨,也会低头絮语。精致的外表很多,般配的灵魂难寻,要做到心意相通真的太难了。摘录别人的一段话"一生中只有一段两情相悦的时光,就像花曾经有过最绚烂的绽放,就是幸福的人生了。若能一生都两情相悦,那真正是凡俗人间的幸运了"年年岁岁人如故,夜半无人私语时。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在这一年还做了一件在旁人看来是出格的事情:每隔半年会清理通讯录,当有二个名字映入眼帘时,我会难过,我难过是因为曾对他们有过的寄望。我赞成的是这一种观点:友情是动态的成长,是一次次的彼此喂养。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会重新定义朋友圏,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个让你深情凝望、奋不顾身的朋友,他们和你一起走过青春,在最单纯的年华里一起嬉笑玩耍,一起学习成长。直到有一天,有些人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连再见一面都很难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即使是拥有如此珍贵的回忆,也该道别了。</h3> <h3>2008年/60岁<br>没记得留下什么人生目标,当时心心念念就是去美国参加儿子的博士毕业典礼,儿子是我们父母的骄傲。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不是因为男人也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她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h3> <h3> 2009年/61岁感觉到: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宝贵的,你倾注了时间在A, 必然会折损掉投入B的时间。当年列下的计划是,读书、游泳、美容护肤……执行的却不尽如人意。经常安慰自己别急,有的是时间,喜欢和自己握手言和是我的通病。再次尝到读书的乐趣,跟着老华(丈夫)去办了张图书馆借书卡,但讲实话去的次数很少(他几乎每天下午都去的)看的内容也不及我在文革期间偷偷看到的“禁书”来得精彩。其实按分类,我当时看的禁书,大部分是国外的名著。</h3> <h3> 2010年/62岁这一年我家被动迁,没有象大多数人那样去买新楼,我搬入一个适宜老年人居住的二手房小区在四楼。有许多人想不通我的选择。假如我说:我不想住电梯房,人们会说,你很矫情。假如我说:我的钱不够,人们会说,你装逼……反正总有人会找出你的不是,他们恨不得帮你安排一切,甚至有人说你太想不穿了,钱留给谁用?也许从别人的立场,只能说也许,他们是对的。儿子不需要用我的钱。而去买电梯房,也不会使我有后顾之忧。但我住在里面很快乐,至少目前是。我很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人非要对别人的生活说三道四?最起码你要尊重别人安排自己生活的意愿,不是吗?所以,请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丈量别人的实力,你觉得牛逼的东西,我并不在乎。因为每个人感兴趣的领域是不一样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h3> <h3> 2011年/63岁更加关注自己的容貌:一个女人总要经历千山万水才会成长,一个女人也会在翻山越岭后才懂的留住容颜的重要,这也是我并不害怕岁月老去的原因,因为我知道在每个年龄段里,哪种才是我的花容月貌。你的脸蛋就是最好的名片,变美了以后,全世界都会对你好一点。一个女人开始衰老的标志,就是停止了自己对美好的追求,认为自己配不上美好的事物,你现在的状态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学习、健身、美容、保养……都得从年轻时开始,虽然它们不能立马让你变成仙女,但在十年后甚至更长的岁月中,在同龄人面前就会显现出不同来!</h3> <h3> 2012年/64岁 <br>近年来经常因为头晕,常常在午睡后去到附近的大宁公园坐着听听评弹、音乐、有更多的独处时光……对自己、对生命有了一种新的期待,会反思以前的种种问题。<br> 例如~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最快乐的人不一定要拥有最好的一切,他们只是简单地拥有他们一路走来所寻找到的东西。快乐不代表一切都很完美,他意味着你决定去忽略那些不完美。<br> 例如~不苛求讨人喜欢:对于层次不同的人,我们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试图去改变对方,只需待在各自的圈层内,结交一些气味相投、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这样的人生,完全足矣。毕竟有些话,只有说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br> 例如~表达不满情绪:很多时候,你自己不划分一个清晰的“容忍线”,却在烦恼别人对你的侵犯,是毫无意义的。让别人知道你在意的范围,他才会有尺度。<br> 例如~学会拒绝:注重自我感受,若想拒绝,在第一时间告知对方,比绕了几圈后才表明态度,显然别人更愿意接受前者。至少他也不必再多费口舌了。</h3> <h3> 2013年/65岁独处时间是我在犯头晕病的另一项增值的福利,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它让我想通了很多事情。 例如~关于成功: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有人追名逐利,他们感到很快乐(也许),有人花天酒地,他们觉得很幸福(可能)但更多的芸芸众生是在平淡的生活中过着充实的、日复一日的每一天,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而以我现在的年龄对成功的定义是:吃得饱(老华会烧),穿得暖(儿媳会买),睡得好(有药片),出行方便(有优步),用钱不愁(儿子能赚) 一句话:成功就是健康的活着。 例如~关于选择:我觉的世界上始终有能力把握幸福的女人,都是自私而理性的。她在每一个抉择的关口,都会站在功利的角度,把得失成败权衡清楚。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努力去争取。 例如~关于挫折:历经年轻,千帆过尽,少女混成白骨精。最重要的是在一路上所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前,没有因此而厌恶生活本身。我不会感谢挫折,哪怕我确实是因为这些事而有所改变,但这也不是挫折的功劳,让我变得更好的是我自己!是我,在受伤之后没有放弃,跟挫折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中国人信奉挫折是财富,这根本就是扯淡,挫折就是痛苦,对挫折的思索才是良药。</h3> <h3> 2014年/66岁儿子包下我们到海南岛入住丽思卡尔顿酒店的所有费用。对成熟也有了新的理解:有些人口中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成熟里包裹着不受污染的童心。我不认为喜怒不形于色是一种成熟,我更乐于在朋友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比如我此刻的脆弱,不代表我不强大,我此刻的天真,不代表我不成熟,这反而是更难达到的一个境界。朋友们其实会更喜欢那样的我,不是吗?</h3> <h3>2015年/67岁儿子儿媳筹划了泰国旅游以庆贺我们的40年结婚纪念日对于旅游:在此之前我们在儿子尚小,大约三、四岁的时候就第一次带着他到江苏的“善卷洞”,以后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带他出去,小学期间去过青岛、黄山、中学期间去了嵊泗。在他这个年龄,当时也可以算个旅游小达人了。而我们则每年一次,先后去过深圳(当时需要通行证)、北京、广州、桂林、南京、五泄……直至2000年,屡犯美尼尔头晕病,才停下旅游的计划。2008年儿子工作以后,每次儿子寒暑假探亲,一有机会,例如开讲座啦(青岛)、受邀教学啦(香港🇭🇰)……他都会带我们一起出游。从此老华落下了个旅游恐惧症!</h3> <h3>2016年/68岁最终也加入了其他姐姐哥哥的阵营,与我的另一个失散多年的姐姐绝交无论亲情抑或友情,注重的是一个情字,哪怕是同祖同宗的大陆与台湾,还是骨血相连的曹氏兄弟,若是分歧巨大,都逃不脱兵戎相见、同室操戈的结局。所以要维系这种亲情,它的决定权是在由首先打破这平衡的那一方,而另一方除了无奈,恐怕留下的只是遗憾了。<br>升米恩,斗米仇!感情之中,付出多的不一定就是失败的一方。对一个人好,即使没有回报,但永远不会白费,若干年后突然想起,泪流满面的那个人,肯定不是我。原谅有时候并不能让对方回头,只是给了对方一次次伤害自己的机会。所以善良要留给懂得感恩的人。</h3> <h3> 2017年/69岁<br>老华七十岁,投稿参加了公众号“卢璐说”评选中国好老公的活动,几乎没动用时下流行的拉票,夺下第一名!奖励是一支YSL的法国口红💄<br>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吸引彼此的,就是灵魂深处的东西了。而此时聊得来,才是一段感情最好的粘合剂。情到深处,纵使年逾古稀,不再耳鬓厮磨,也会低头絮语。精致的外表很多,般配的灵魂难寻,要做到心意相通真的太难了。摘录别人的一段话"一生中只有一段两情相悦的时光,就像花曾经有过最绚烂的绽放,就是幸福的人生了。若能一生都两情相悦,那真正是凡俗人间的幸运了"年年岁岁人如故,夜半无人私语时。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在这一年还做了一件在旁人看来是出格的事情:每隔半年会清理通讯录,当有二个名字映入眼帘时,我会难过,我难过是因为曾对他们有过的寄望。我赞成的是这一种观点:友情是动态的成长,是一次次的彼此喂养。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会重新定义朋友圏,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个让你深情凝望、奋不顾身的朋友,他们和你一起走过青春,在最单纯的年华里一起嬉笑玩耍,一起学习成长。直到有一天,有些人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连再见一面都很难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即使是拥有如此珍贵的回忆,也该道别了。</h3> <h3>2018年飘洋过海看望孙子</h3> <h3>2018年~70岁 迎来人生中最大的惊喜,新添了一个美国籍的中韩混血孙子!这是上苍恩赐给我们的珍宝!从此人生开启新的征程。儿子儿媳体贴地为双方父母买了往返美国的商务舱机票,飘洋过海去看望让我们牵肠挂肚的宝贝。对于人生哲理,心灵鸡汤我通常是拒绝的。再好的东西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是觉得有道理而已。我不会刻板的去践行,那样反而会误入歧途。以我目前的状态,很简单很纯粹~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不被污染的童心,你不能指望在70岁之前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有些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有些是必须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的。</h3> <h3>71岁</h3> <h3>爷爷本命年</h3> <h3>72岁</h3> <h3>2000年八月赴美前饯行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