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盼了一年,“春节”千呼万唤始到来。春节不仅意味着酒肉、麻将、亲情、乡倩的盛宴,还意味着漂泊心灵的安抚和精神世界的自我料理。在辞旧迎新拜年纳客之余,在拥炉而烤暖融融的冬夜,可以趁此机会选几本书,躲进小楼好好享受一下文化大餐。</h3> <h3> 读什么书呢,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喜爱《水经注》、《徐霞客游记》以及其他古今人物的游记和地理书,风土人情,见闻杂记,既能发古人之幽思,又可在半日内得尝“行万里路”的快意,岂非好事?读中国诗文多了,常常会有“衣上征尘杂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梦想,只是财力有限,时间无多,这种感受,如今却只能在书中寻求了。</h3> <h3> 读一点历史著作,可以使我们少受传说影像的误导。近年的古装电视剧,打着“历史剧”旗号大肆“戏说”,如康熙、雍正、乾隆屠杀知识分子、破坏文化的罪责都被戏说掉了,皇帝描述得比焦裕禄还可亲。春节时翻开史书,就如著名画家黄水玉说的:“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是幸运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聪明的谈话,读一万本好书就是和一万个聪明的人谈话,多划算呀!”理性地参与读史,可明智,可修身。人生的真谛、感悟,莫不可从书中觅到答案。这期间读几本书,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h3> <h3> 读一点励志著作,可以使我们增加抵御金融危机的勇气。今年,股市“遇熊”,楼市低迷,经济严冬,人们的内心更需要自我激励。经济想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现在一些励志书为什么会畅销?我想,这与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关系密切。各种潜在的危机刺激人们停下来,反思潜伏在宇宙中的哲理,关注心灵带给人生的奥妙。此时,生活再不是一味浮躁地往前冲,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春节读这样的书,会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h3> <h3> 读一点美食著作,可以使我们多增加些食欲。大快朵颐,是人生—乐。春节里,与父母亲人挤在厨房里,对着时兴菜谱烹制佳肴,炉上汤冒着热气,锅中菜散着清香,该是世俗人间最朴素也最本质的幸福吧。其实,那炉上炖的、锅中炒的,何止是菜肴,更是浓郁的乡情!读周作人、林语堂的美食文字,会让我们觉得不亚于品尝了一顿美食所带来的满足,更可算为一种精神的会餐。这可当作春节里的另类享受。</h3> <h3> 读一点花草树木之类的闲书,也不错。孔子曰,多识草木虫鱼鸟兽之名。草木之学不只在于博识增闻,更在于陶冶性情,能培养人忍耐寂寞的本事。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春节里读两页书,待得春暖花开了,便可约亲朋好友赴植物园作实地实物考证,观景又兼增长知识,多好!</h3> <h3> “一年之计在于春。“利用春节,潜心读几本好书,一来对买而未读的图书有了个交代,二来补了无暇读书这一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