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不止一次的站在房东家的屋顶,俯视这个小镇的街道与房屋。云南的许多乡村依然保留着一六、三八、四九、或逢五逢十的赶集习俗。我所处的这个彝族小镇就是三八集市。</h3> <h3>比如今天,五天一次的赶集,一路上,老老少少的,络绎不绝。四面八方的人流都向一个地方汇集,集市上密密麻麻的人流,听到的是不绝于耳的吆喝与讨价还价。我不得不在赶集这天,储备好至少三两天的食物,因为想要再买东西,得等到下个街天。乡村集市上有真正卖自家种的水果蔬菜的当地农人,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人,即收购山货到城里贩卖的人,也或者是从外乡从城市打进乡村集市的生意人。我一般都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背篓或挑篓前购物,如青菜,蒜头,辣椒…因为他们深深浅浅的皱纹和佝偻的背,还有那双些许浑浊的眼睛看着每一个从摊前走过的路人。</h3> <h3>甸中镇应该是峨山县比较算大的集镇了,赶集的人也并不全是为了买卖。那些一家之主,每逢赶集之前,要早早的谋划好要购买的物品,或者打点好出售的东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汉,还有四里八村的农人,或摩托,或拖拉机,或汽车在这一天都往集镇赶,凑的是个热闹,图的是置身其中的气氛。也有一些闲人,在集市上东瞅瞅西看看,买个洋芋粑粑火腿肠夸张的吃着溜达着,瞅见便宜货收拾一两件,遇不上也无所谓,因为赶集的目的就是看热闹。最忙乎的就是那些真正赶集的一家之主,他们背着一个背篓,拉着一个稍显时髦的小拉车,按照计划东奔西跑,直到背篓满了,小拉车装不下了,钱包也瘪了,才有空做下来喘口气,吃个五天才吃得到一次的小吃,趁隙也抽根烟。</h3> <h3>我租的店对面是一家碾房,赶集这天六点开始就机器声隆隆,门前车水马龙,预示着这个街天的热闹与繁荣。</h3><h3>一个集市,就像一出戏的情节铺展开来,引领着那些乡村里的老人,年轻人和孩子,慢慢的融入一种场景,一种赶集的情节之中。这时候的街天就像岁月的大手,托着乡村的梦想与现实,一点点的把集市中的乡村与城市的对比在现代社会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直到集市上的人和声音一起消失在下午四五点钟的阳光里。人声鼎沸的集市上只有残余的菜叶垃圾和几只不知道有主还是无主的狗在溜达,几个最后收拾完摊子的摊主互相吆喝着下个集在见!</h3> <h3>赶集的时候,人山人海;散集的时候,海水退潮一般,抽一锅子旱烟的功夫,集市上已经冷冷清清,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这就是乡村集市的特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