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连续十二期 查理老师点评 全记录

— z虹

<h3><h3>征得作者查理老师同意,全文转载《声入人心》1~12期评论</h3></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声入人心 第一期 竞演试唱 查理老师点评</b></div></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发布于 2018-11-05 16:29:20 <br><br>前面发过一篇,其中有一些内容重新做了校正,这个为正式版。​​</h3><h3>《声入人心》这个节目的意义还是比较单纯的,就是想在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当下,用大众乐于接受的娱乐化综艺化的方式做一次古典声乐艺术的传播与普及。美声唱法(Belcanto)在世界上诞生至今已经有4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阶段的“进化”。</h3><h3>今天听到的美声和过去的美声其实已经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了,因为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有所不同。美声在外行人看起来一成不变,一直有着 老派、古板、难懂、高深等等标签。但其实近年来,我们看到的美声唱法其实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做着转型、跨界、接地气、融合不同元素的尝试。也诞生过不少的好作品。高雅艺术的信息量很大,音乐里有深刻的思考、严谨的布局、严肃的态度、匠心的表演。。。这个节目类似综艺选秀的流行包装,加上颜值颇高的竞演团,处处透露出娱乐化的倾向,完全不同于正统的美声唱法比赛。不过在这个流行文化当道的时代里,要让这门艺术重新的走进大众视听范围,尤其是想让年轻群体欣赏并喜爱,就不得不在保留严肃音乐核心的基础上做出形式上的进化。否则,传承将是一个举步维艰的事情。</h3><h3><br></h3><h3>首场的试唱环节我从第一位歌者开始说起。</h3><h3>1、来自茱莉亚音乐学院 的男中音 贾凡,他自我介绍的音域是 小字组E(E3)— 小字二组A(A5)(注解:按照传统记谱法,男声实际音高会比所标注的音高低一个八度,所以他的实际音域跨度在国际谱中应该是E2—A4 )。</h3><h3>他的演唱曲目是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手挽手》。表现力非常丰满生动,演唱的诙谐又憨厚朴实。男中音的音色敦实又明亮集中,值得欣赏。不过在选歌方面,以他的能力,如果能够选择更加国际化的经典声乐作品其实更容易体现欧洲古典唱法的神韵与艺术价值。当然,也许他想贴近中国大众的审美认知,不过,单是这首歌有点太老气,而且题材内容也已经不具有时代意义,刘宪华和廖昌永所说的整体缺乏的那种起伏感,其实来自于这首歌旋律本身的性质,他没有做出大胆的改编,让这首歌显得更有张力,而是保留了原曲分节歌的性质。显然,这样的曲式结构和旋律框架在竞技的时候,是不适合的,哪怕有一点变奏也会大有改观的,然而他没有这样做。所以我们听到的是一直在一个平的线上重复。他比较吃亏在这里了。期待他下一首的表演。</h3><h3><br></h3><h3>2、来自天津歌舞剧院的歌剧演员 高天鹤 说话的时候是一位磁性的男低音音色,但是选择了花腔女高音的无词歌《炫境》,这首歌原唱为女高音歌唱家常思思。男声演唱这首歌的难度在于极高的花腔技巧,灵活多变又精准快速的跳跃。他的花腔,每一个跳音里都揉杂着弹性的颤音。音色和共鸣有一股阴柔妖魅冰冷的气息,霸气的当仁不让。在传统歌剧里面,他的声音条件是可以唱罗西尼作品的那种高的男高音。廖昌永已经为我们科普了假声男高音这样类型的由来,我不多解释。总之,他的表演非常有个性,语气、态度、表情,以及选歌都表明了他是非常有野心的一位歌者。让人非常想听下去。</h3><h3><br></h3><h3>3、来自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的仝卓,音域是小字组F~~小字二组Bb, 同样,按照国际谱标注的实际音高应该是F2~Bb4演唱西语歌曲&lt;Por Una Cabeza&gt; 是一首经典世界Tango名曲,被很多音乐家演奏/演唱过。也是电影《闻香识女人》的插曲。紧张的缘故,以及导师的评价都很明白了。从发声方面,他的共鸣还需要继续锤炼,音色偏单薄,共鸣还不够立体丰满深邃。艺术处理方面,从我的角度看,这首歌里面需要的热烈浪漫的情怀,以及那种情场老手的骚气魅力,在这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上还需要岁月去教会他。</h3><h3><br></h3><h3>4、石凯 演唱《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不要去做情郎》,技术上面还是非常的生疏,喉音比较重,喉咙的张力、气息的运动感以及情绪都不在线,导致共鸣腔并没有好好利用到。整体感觉单薄,古典声乐真的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有高级的声音状态。年纪太轻了,学艺不精。18岁的年龄,正好是艺考的年纪,他的水平也确实是艺考水平而已了。</h3><h3><br></h3><h3>5、郑云龙 《就在这一瞬间》,音乐剧的唱法,比纯正的美声多了接地气的流行唱法的音色和语气,但是又比流行唱法更多的加了一些古典声乐的共鸣和戏剧性的表现张力。所以属于美声和流行之间的一个跨界艺术类型。音乐剧当中这种内心阐述、诉说的唱段,我们也可以对应到歌剧当中的咏叹调。郑云龙的演唱情感充沛饱满、声音通道很规范,气息基本功也很扎实,戏剧感很强。有着职业演员的专业素养,很成熟的一位音乐剧演员。</h3><h3><br></h3><h3>6、廖佳琳的《笑之歌》是本期最为生动有趣的一个演唱。几首歌曲的混搭改变揉杂,让作品变得非常的娱乐化,接地气。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演唱的技巧来说,气息的律动非常好,以气带声的整个过程,就像我们的练声曲的感觉。推荐声乐爱好者们用这首歌来练声也是不错的选择。表情、台风、表演、声音技术都是很成熟的。他的音域也很宽广,这首歌里同时包括了从男中音到男高音,再到花腔女高音的好几种音色的切换。他是比较善于塑造声音的一个案例。这首歌惊艳炫人,很适合竞赛用。当作一个Vocal小品来听吧~~~</h3><h3><br></h3><h3>7、蔡呈昱 挑战多尼采蒂的喜剧《军中女郎》咏叹调。最早是1840年在法国首演,在战争年代曾一度公演作为鼓舞军中士气的经典剧目。其中这首男高音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它的难度系数在美声男高音里非常高。在国际上也很少演出,因为不容易碰到优秀的男高音来胜任这个角色。蔡呈昱的音色漂亮干净通透,高音华丽,是个听不错的抒情男高音。High C (C5)这个硬指标完成的也是非常轻松。但是音色里面金属质感如果再有一些的话会更加美丽。听说是芒果台做后期的时候造成了一些变化。另外,歌剧作品是演和唱的结合,这首作品如果再有一些更加热情生动的戏剧张力,则会让角色更鲜活。很看好这一位,继续期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第二期 竞演试唱 查理老师点评</b><br></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发布于 2018-11-10 02:08:42 </h3><h3><br>接上周的节目点评​​接上周的节目点评,按照次序​逐个说一下。其中不包括视频剪辑不完整的歌手。</h3><h3><br></h3><h3>1、黄子弘凡:演唱作品《送别》。这个19岁的男孩子是个开口脆,音色非常好,共鸣饱满、圆润、通畅、明亮,声区也很统一。廖昌永老师的评价非常到位。黄子弘凡一出口的第一段单纯明净,很能联想到学堂里的少年,朗朗的读书声。而转调之后的处理变的太过热血,声压和共鸣整体增强,但是却失去了这首歌原有的深邃悠远意境。对于用经典诗词来做歌词的作品,尤其是面对名家名作。文学方面的理解力必须要深刻,理解得越深,表达的就越准确。在不同层次的理解中,歌手的音色、语气的选择,以及演唱态度、心境都会不同。最后呈现出来的整体面貌自然不同。非常期待后面的演唱。</h3><h3><br></h3><h3>2、翟李朔天:26岁的音乐剧演员。演唱作品《得不到的爱情》。一场绝佳的表演!从乐感、律动、音色、表达力、台风、以及声音技术和舞台表演基本功都比较扎实。语气的拿捏也细腻。其中上海话的演唱,带着一丝诙谐,复古感也立即呈现出来。因为在中国,要是追究起流行音乐的复古,并不是八十年代,也不是香港台湾,而是旧上海这个标签。旧上海时期的流行音乐是华语流行乐最早的雏形之一,当年上海的音乐家和歌手们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爵士乐巧妙嫁接融合,最后形成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水平的流行音乐。翟李朔天的百老汇风格改编,就有点让人回到那个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h3><h3><br></h3><h3>李文豹:23岁翻唱周杰伦《青花瓷》。这孩子心理素质需要好好锻炼。然而重新开始之后,节奏也是忐忑的摸索着。声音条件很好,音色比较润泽,共鸣也饱满,但是气息再难以平复踏实。舞台变成了一个超豪华艺考现场。可即使艺考的话,也不可以出这样的问题。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实力真的是自信的最强保证!</h3><h3><br></h3><h3>阿云嘎:演唱《蝶》。特别成熟的一位音乐剧演员,开口便在剧中。最出彩最动人的则是他的语感。演唱全部跟随语言表达的逻辑,整体戏剧张力饱满。这种“说着唱”的状态,男声们都可以来学习一下。他的音色和共鸣也处理得很得当。歌唱除了发声技术之外,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便是你的角色感,角色的塑造功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牵引着歌手的声音形象和艺术表现力。阿云嘎的演唱将这些融合的成熟、完美。</h3><h3>郑云龙PK阿云嘎:钢琴伴奏其实不仅仅是伴奏,反而担任着艰巨的艺术指导责任,好的钢琴伴奏也是歌手的老师,演唱的引导者。</h3><h3>郑云龙的临场发挥演唱的很出色,多年的功底和对作品、角色的驾轻就熟,使他信手拈来,毫不费力。阿云嘎选择的作品戏剧张力更强,角色代入十分深刻,他的表演,内在爆发力和激情更加的震撼人心。这二人不分伯仲,是表演风格的不同。</h3><h3><br></h3><h3>周深:流行歌手&lt;Time to say goodbye&gt;. 遗落在人间的天使。周深比较特殊的是他的声带,天然条件比较薄,短,所以能够毫不费力的发出女声音色。胸声是他的天然弱项,不过并不影响他的歌唱,因为他的乐感好,对于自己声音的认知与掌控能力也很强。所以,没有胸声的宽厚澎湃,就干脆走唯美路线,很成功。但其实个人更加喜欢他在主歌部分的发挥,声音线条轻盈灵动,每一个起始和尾音都相当细腻飘逸,语气表达特别的棒。但是最后结尾部分的高音,由于气息和喉咙都有一丝僵了,所以导致声音的弹性稍显不足,辉煌感也欠缺了些。</h3><h3><br></h3><h3>陆宇鹏:《如果爱》音色有一定的亮点,但是太需要锻炼了。舞台经验和演唱经验都需要积累。不论是音乐剧还是歌剧,剧情和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表演方面还需要下很多功夫,去学着投入剧情,声音方面也需要继续全方位的开发,共鸣、气息、音域、音色等。艺考水平的演唱。</h3><h3><br></h3><h3>马佳:《La donna è mobile》(女人善变),选自威尔第歌剧《弄臣》。这首歌是威尔第男高音的经典咏叹调之一。故事是一个非常气人的狗血悲剧,讲述的是一个花天酒地的渣男公爵如何勾引女性,玩弄人妻,最终害死了善良的少女吉尔达的心酸恶心故事。(不了解的自行百度)这首歌就是那个死渣男花天酒地的自嗨曲。角色的塑造和把握其实除了轻佻之外,还不能丢了古典的庄重威严和高贵感。三拍子圆舞曲风格,这是舞会上演唱的歌曲。马佳的音色辉煌华丽,共鸣通透,音色明亮,穿透力很强很集中。高音最妙的是强声转弱混声的那一句,非常考验基本功。整首歌圆舞曲的律动感把握的也很到位,最后的快速连音走句也很精准灵活。专业的表演。</h3><h3><br></h3><h3>王晰:当年从《我是歌手》出来以后被某些声乐老师诟病为“只会吃本钱的男歌手”,呵呵,这种评价我就不想评价了,免得打架。确实,男低音是天生的没错,一个人如果本来就没有低音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练出来低音的。但是高音确实是每个人都可以练出来的。王晰自我介绍的生理音域Low C~~HighC 。我解释一下,每个人的生理音域都很宽,也就是说,不论你用什么方式发声,从你的最低到最高的声音区间,就是你的生理音域。而歌唱音域包括在其中,每个人在生理音域的区间内都有自己的一个黄金音色区,就是最轻松最好听的那个区域。用黄金音区来演唱是明智的选择,可以让你与众不同,也可以让你发挥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所以,尽管生理音域很宽,但并不见得唱歌的时候就必须要面面俱到,在客观上不容易做到,在艺术表达上,也并不显得绝对必要。《一生守候》细腻温暖富有磁性。在中国的流行男低音里面,王晰的音色、乐感和语感是一流的。他的低音打破了美声男低音笨拙沉重的标签,他在醇厚与绵柔之间不断的切换变化着,娓娓道来,深情款款。是我最欣赏的一位男Bass~</h3><h3><br></h3><h3>看完整个节目,最后补一句:高天鹤~你这个傲娇鬼臭小子,加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 第三期 二重唱 查理老师点评</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原创 发布于 2019-01-19 23:49:10 </h3><h3><br>第一组:《她真漂亮》选自现实主义题材音乐剧《洗衣服》演唱:高杨,王晰 王晰的声音一出口便在故事情境中。内心的丰富决定了一个演员表现力细腻入微的程度。透过王晰的声音,你会感觉到他非常深谙人性深处那些千回百转的复杂情感,他的洞察力是那样敏锐。他的每一个字的语气,他的眼神,以及每一个动作,都是相当的训练有素,精心排布。一个如此聪明老道的歌者,完美无暇的让人惊叹。显然,男低音的声音是Vocal当中最让人踏实舒服的声部,因为听起来他并不与任何声部争锋,但却像海洋一般的包容着所有跳跃的音符和音色。在一个音乐作品中,所有Bass声部的演奏/演唱都是通奏低音,是整个和弦的根音,为其它声部的和谐共存,提供稳定而宽广的依托,他们真正掌握着音乐行进的逻辑与方向。没有了低音,音乐便失去了灵魂,没有根基,没有着落。而男低音一旦从简单的通奏低音角色中走出来,给他注入血液和激情,他便成为最温暖的那个恋人,环抱着你,让你在他的胸怀里安稳的入睡。王晰的演唱便是那个你想在他怀里入睡的人。高杨,声音明净透彻单纯,显得青涩稚气。天然音色很好。然而表演经验还需要继续积累,他的演唱有些拘谨,这阻碍了他的入戏。在表达暗恋这样的情感的时候,在舞台上,不能够以为羞涩的收起来就是暗恋。音乐剧的演唱需要一定的戏剧张力,能让观众感受到演员的表演功底。将内心最细腻的情感放大,让人触摸到。这需要很强的观察力和反复训练才能做到的。歌唱演员的每一个音色,每一个语气、眼神、动作,以及每一个呼吸,都要有所指向,能够引领观众的欣赏点,这是很高级的技术。王晰做到了,而高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h3><h3><br></h3><h3>第二组:《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梦)选自音乐剧《悲惨世界》。演唱:李琦,高天鹤李琦:这组的合唱只从音乐剧所要求的Vocal上面来说,李琦的音色和共鸣其实不太适合,因为常年养成的流行音乐的嗓音肌肉习惯不太容易为一个新的风格而改变模式。所以音乐剧的戏剧性要求对他来讲,仅仅做到了语气表达的合理,但声音的共鸣、张力、饱满度、通透度稍显不足,音色偏干性。而且李琦作为一个男高音,他的黄金音区在这首歌里面表现的并不多,有一点吃了亏。台风方面,还缺乏一点点舞台表现力,戏剧表演的经验比较缺乏。高天鹤:上一次唱《炫境》的时候,是全程的女嗓花腔演绎,而这一次带来了新的惊喜。男声的本色音质表现了出来,也非常的华丽动人,声音富有高贵的殿堂感。在男声的换声区的共鸣也非常的统一,通透。后面的高潮部分由男高音突然切换到女高音音色的华丽转身,就像一次重生的蜕变一般,化蝶飞升。有礼花腾空的惊艳绚烂之感。从技术上来讲,高天鹤的气息是特别有弹性的,身体内在处于沸腾状态。仔细观察他演唱的时候,下巴的松弛度是非常好的,所以没有任何喉咙多余的肌肉力量参与,整个人就像一件美妙的乐器。声音的传送是以滚动热烈的方式层层推进,这是很棒的发声技术。值得男生们借鉴。他的音色里透着水的质感。太难得了。从台风表现来看,高天鹤比李琦更有舞台剧的表演功底。</h3><h3><br></h3><h3>第三组:《Grande Amore》(旷世之爱)演唱:蔡呈昱,马佳这一组属于强强联手。实力都非常棒,戏剧张力十足。这首歌的属性是欧洲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一个跨界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古典乐那种雄伟壮阔的气势,同时,音乐旋律又非常富有拉丁音乐的特色。音乐的调式是拉丁音乐常用的和声小调,富有魅力。曾经有一段时间,欧洲古典唱法圈非常推崇拉丁情人式的男高音,性质其实就是美声界的偶像崇拜,和流行音乐界如出一辙。大家喜欢看外表俊美的拉丁系男高音,一边欣赏声音,一边欣赏颜值。过去出现过Plácido Domingo大师,当代有Jonas Kaufmann,他们都属于英雄男高音,同时拥有古希腊审美对男性的一切外形和气质标准。这首歌的原唱组合II Volo便也是这种审美之下的产物,也就是美声明星。所以,由此,我们应该特别赞扬活跃在欧美歌剧舞台的中国的歌唱家们,他们如果不是唱的特别特别出色,是很不容易跻身欧美古典声乐界的。因为从外形上面来看,就很难达到古希腊系统下的审美标准,所以,能走出去发展的美声歌唱家一定都是国际顶尖的水平。蔡呈昱:音色相对更偏于“现代”,有一些跨界的发声状态。既有美声唱法的戏剧性,又有流行音乐偏向讲话的音色。稍微有一点点薄,但是并不失去美感,反而恰到好处。因为歌曲的风格并不古典,所以这样的共鸣音色是合适的。主歌部分是流行唱法的平易近人,副歌部分显出古典唱法的状态。拿捏得很精准。马佳:一出口便有如歌剧式的表达,咬字和发声比蔡呈昱更有一丝戏剧化的内在张力。主歌部分portando这个单词的语气就属于特别典型的拉丁歌曲的表达模式,滚动着砸出来,热烈激情。整体的戏剧感很强,排山倒海的气势。刘宪华形容他们是两位英雄,一点也不错,这首歌在副歌部分的表现张力,恰好就需要戏剧男高音那种强大的英雄气概。两个人的高音完成的特别棒。硬指标都达到了。从嘉宾导师们国际眼光的肯定,便说明了他们的高超水平。</h3><h3><br></h3><h3>第四组:《诗人的旅途》选自中国著名原创音乐剧《化蝶》演唱:郑云龙,廖佳琳音乐剧的形式看似是舶来品,但是中国一样拥有传承千年的舞台戏剧艺术。传统剧目有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今有现代音乐剧《化蝶》。这部剧的曲作者是近年来创作了很多中国原创音乐剧的音乐家三宝。提到化蝶这样的民间传说故事,就不得不想到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作曲家陈钢,何占豪 两位大师。这首歌的音乐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加以西方音乐的和声构架,立体的呈现出来。郑云龙和廖佳琳的演唱在这一场显得稍微有点遗憾的是,两个人的不搭配。郑云龙一如既往的本色表达,真挚平实,有着深厚的演唱功底和舞台修养,并且声音和气质与梁山伯这个角色本身就很贴合。而廖佳琳稍微有点吃亏的是,他不适合这个角色。在这首歌中,仿佛他唯一的存在感便只是体现在了《梁祝》那一段唯美的女声吟唱。但除此之外,确实有一点让人觉的角色错位。另外,两个人的合作,节奏上也出现了一点点问题。</h3><h3><br></h3><h3>第五组:《那个男人》演唱:阿云嘎,方书剑两个人唱出了这首歌的另一种风格和表现力。但是方书剑在一开始声音的入麦出现了瑕疵,这是自己没有调整好造成的。阿云嘎用力过猛,有点太想突出戏剧性,却出现了不够理智的控制。而两个人的合作,也稍微有点乱,默契程度不高。这首歌里面,方书剑显得更好一点的是,他没那么多技巧,反而成了比阿云嘎更加自然的一种表达。韩式洒狗血的表现力如果用的不好的话,容易出现狂躁不安的感觉。这首歌因为已有成功的先例,阿云嘎应该是觉得既要有戏剧张力,又要不落俗套,不能模仿,于是发生了演唱心态和表达上的问题,影响了一些声音的涵养。方书剑的经验还需要继续积累,专家团的意见,我认同梁宁老师和刘宪华的评价。</h3><h3><br></h3><h3>第六组:《可能否》+(Vaga luna che inargenti)意大利艺术歌曲,作曲家 贝里尼 </h3><h3>演唱:石凯,金圣权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首混搭作品中最具分量的经典《游移的月亮》。作曲家贝里尼(1801~1835)在其短暂的生命中为世界贡献了《诺玛》《清教徒》《梦游女》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伟大的歌剧作品。其中经典悲剧《诺玛》中的戏剧女高音咏叹调《圣洁的女神》,还有《清教徒》中的花腔女高音咏叹调《我是美丽少女》被美声唱法的女高音们广泛传唱。然后说一说他们演唱的这首歌,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要这样来改编和混搭?我个人是觉得这首歌既不像音乐剧,更没有殿堂感。并不是说作品不好,而是作品和这个舞台,以及声入人心的主题不太搭。贝里尼的《游移的月亮》部分也显得十分的打酱油。两人唱的倒是都很认真,单纯青涩、孩子气。声音也符合校园流行歌手比赛水平。水平等待继续成长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查理老师点评《声入人心》第四期竞演</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发布于 2018-11-24 01:44:49</h3><h3><br>高能预警!⚠️ 本场比赛出现了黑马!</h3><h3><br></h3><h3>​​​第一首:《鹿 Be Free》来自动画电影《熊出没·奇幻空间》</h3><h3>演唱:蔡程昱 ,阿云嘎学声乐的男声们可以好好学习一下了。在这首歌里,蔡程昱的音色再一次为我们展现了优质的发声状态。他的发声点很小,共鸣透彻清亮,非常省力且事半功倍的演唱方法。蔡程昱的黄金音色在E4到C5之间,这是他质感最好,最平衡的一段区域。这首歌里,他使用了跨界唱法,减去了美声里面夸张的共鸣和歌剧舞台感,但保留了自己最明亮的声音集中点,显出质朴、浑然单纯的美感。阿云嘎比较上一期夸张的洒狗血,这次终于回归了他自己最好的声音面貌。和蔡程昱不同的是,他的声音更加粗犷豪放,胸声比例较多,十足的硬汉音色,富有一种沧桑之美。这样的搭配对比鲜明,粗中有细,明暗交替。而且阿云嘎的黄金音色在他的中音区,不论是音色还是声部,都可以和蔡程昱之间产生了立体的层次感。这首歌是关于热血、青春、阳光与自由的追逐。前奏的钢琴、长号、电吉他一响起,让人有点想起当年《Chariots Of Fire》(火战车)那种随时喷薄而出的澎湃感。</h3><h3><br></h3><h3>第二首:《Happy Heart》选自德国轻音乐大师James Last的作品。</h3><h3>演唱:翟李朔天,李向哲BigBand 大乐团编制,百老汇的表演风格,把人带入绚烂奔放的嘉年华的喜庆氛围里。这个表演中有几个闪光点是非常妙的,李向哲以轻柔的声线开场,弱混声的使用温暖如春,微风徐徐。而翟李朔天紧接着的那句“It’s the sound that lovers”,在这里的声音处理上用了一个上扬的小滑音,仿佛优雅的掀开帘子,惊艳亮相,绝妙的点睛之笔,声音指向非常明确,有智慧的歌手才能想到这么细致微妙的处理。这一点上,翟李朔天的声音气质和音乐智慧尽显。翟李朔天的音色集中,共鸣亮度通透,艺术处理能感觉到更加成熟老练一些,并且对于旋律美感的把握方面,也显得比较性感、油滑、细腻,富于魅力。李向哲这一场的表现有点平淡,不太出彩,从对舞台的控制力上,稍显薄弱了一些。在音色的把握上面,有一点干,集中度和穿透力不够强。而且感觉他的黄金音色并不在这个区域。</h3><h3><br></h3><h3>第三首:《慢慢喜欢你》</h3><h3>演唱:王晰,郑云龙这个怎么形容呢?强强联手,再创辉煌(😂)。的确,上一期对于王晰的评价几乎已经达到了我最高级别的赞美。这一期他依旧是那么入戏,充满智慧的小心机,小眼神,独特的台风和音色。郑云龙的演唱中能够看到闪闪星光与憧憬,向往与崇拜的那种热情。他的表达很细腻,语气中带着呵护与珍视的小心翼翼,明知欲速则不达,而内心又是那样的澎湃难以抑制,只能矜持的细水长流的慢慢喜欢你。这两人的声部搭配也很合理,郑云龙擅长中高音区,王晰拿手的是低音Bass,组合起来层次感很分明且丰满。两人的音色都很集中,郑云龙的高位置共鸣比较突出一些,清晰入麦,音量不大,但是穿透感强。王晰的标志性胸腔共鸣,含蓄温暖。如果说郑云龙带着华丽殿堂的高贵气质,那么王晰则是午夜电台最让人动心的那个磁性男主播。</h3><h3><br></h3><h3>第四首:《追寻》来自电影《建国大业》主题曲</h3><h3>演唱:黄子弘凡,丁辉这一场两人的发挥都很震撼,黄子弘凡的声音和表现有很多亮点,尤其是那句“追寻那永远属于我们的那份无悔和忠贞”,音色的把握很到位。但是后面高潮部分,由于情绪激动,气息开始不稳定,声音的共鸣开始变得干涩。语气表达和声音的波动,出现了和丁辉脱节的现象。台风动作如石倚洁老师说的,出现了美中不足的败笔。合唱的精髓在于默契的配合,个人心态如果出现了浮躁,便会让整体效果打折扣,吃力不讨好。而这次丁辉的表现则非常沉着稳重,他把男中音的音色中那种宽广包容,大气庄重的美感演绎的比较透彻。这首歌是一首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演唱这类音乐作品的时候,需要的是豪迈且庄严的表达方式。声音的共鸣要求一些戏剧张力,气息稳健方能拖得起这种巨大的题材。不留神会滑入洒狗血式的头脑发热的释放,反而影响了作品本身大爱无疆的那种神圣使命感。这是大我与小我的辩证和取舍。黄子弘凡显然还没有理解到这一层。</h3><h3><br></h3><h3>第五首:《Lost Stars》选自音乐爱情电影《Begin Again》主题曲。</h3><h3>演唱:金圣权,高天鹤导师们夸赞的角度和我有点不同。在我的眼中,我认为这是一场比较一言难尽的翻唱。高天鹤的表现过于复杂,音色和唱功都没的说,每一个细节都完好无损,声音精致,转音特别灵巧。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他的声音频频跳戏。他不属于那种容易与人合作的歌手,其实从上一场已经看出一些端倪,不论和谁在一起合唱,他是一定会表现出那种攻击性的声音人格。压的合作搭档无法翻身。确实,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场。既然是合唱,那么就要有合作精神,而高天鹤的内心则是要鹤立鸡群的,所以,他的声音是不合群的。这一场便显得有点无法无天的张狂。失去了歌曲本身那种质朴的苦涩感。到了后面,他和金圣权的和声显得有点乱。金圣权在这一场反而令我刮目相看,他的演唱把握住了歌曲本身的意境,非常人性化的表达,有种苦苦地诉说感。声音气质和角色把握的也很到位,情感浓烈。美中不足的便是那个傲娇鬼在里面乱跳!只能说他适合独唱了。</h3><h3><br></h3><h3>第六首:《跟着你到天边》选自电影《归来》主题曲</h3><h3>演唱:陆宇鹏,贾凡本期最佳组合!十分精彩!贾凡绝对是一匹黑马,最早在第一期的时候演唱的是《手挽手》,他的音色、乐感、律动处理都是恰到好处的,当时选择那首不温不火的作品,如今看来则是憋着大招来给我们慢慢呈现的。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全A生果然不同凡响。学声乐的男声注意一下他的音色,喉咙开度很宽阔,声音的共鸣圆润饱满且含蓄,情感真挚细腻,对于音乐的艺术处理部分,尤其显得老道富有经验,乐感展现的恰到好处,非常完美。陆宇鹏的今天比起上一次演唱《如果爱》的时候,进步很大。声音稳健,踏实,被贾凡带着完全融入音乐中。而且语气自然,嗓音松弛,尤其是开头的主歌部分,用叹气的方式来演唱关于“美好回忆”这样的内容再恰当不过。时过境迁,再慢慢的拾起往日光阴。他的语气就像吹散了蒙在岁月的那层灰。特别的舒服慰藉。他和贾凡同属于男中音,但是两人的音色并不同。陆宇鹏的声音没有那么多通透的共鸣,更像流行唱法,而贾凡则是古典声乐功底很深。两人的搭配并不突兀,反而相得益彰,相互成全。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合作关系。今晚所有其他的组合都应该向他们学习。</h3><h3><br></h3><h3>下面是本期我心中的前三名:1、陆宇鹏,贾凡2、王晰,郑云龙3、蔡程昱,阿云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声入人心》 第五期 二重唱组合 查理老师点评</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发布于 2018-12-01 15:28:52</h3><h3><br></h3><h3>歌唱是应该简单点,还是应该精工雕琢?哪里该简单?哪里该雕琢?​​​这一期听完,笼统的感觉其实是这样的:这些歌手们平日里都是独唱演员,客观上,他们对于合唱还是比较欠缺一定的经验。而且每一期节目制作的流程,使得他们对于作品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仔细的深思熟虑,并反复推敲。所以节目本身对于歌手音乐素养的考验是相当紧迫的,也可以说是头脑风暴的大考验。而且,合作真的需要很高的智慧与统筹思维。</h3><h3><br></h3><h3>《对不起,我爱你》演唱:郑云龙,蔡程昱原曲:中岛美嘉《雪之华》填词:向雪怀作曲:陆东尼编曲:钟兴民,张筱真音乐剧唱法+美声唱法 </h3><h3>郑云龙一出口,语气的戏剧感就很明显,音乐剧唱法在语气表达上面会比流行音乐普遍的演唱更加浓烈,有张力。这首歌可以特别注意一下他的吐字,那种凝聚的专注感,配上沉着的共鸣,仅仅在他的语言和音色里就藏着一汪热泪。舞台戏剧功底很扎实。比如歌词中“。。。留在深处的记忆。是否那次我们相遇,是缘分前世的累积”,明显可以听到这种凝重滚动的情绪酝酿,为后面的张力埋着伏笔。“再多的努力也是悲戚。。只是还没告诉你,对不起我爱你,没有你我无法呼吸”,这一段用了非常优质的平衡混声,“爱你”两个字的共鸣饱满,语气恳切,绝妙的表达。郑云龙的眼神和表演整个都浸透在故事里。蔡程昱的音色在这首歌中有跨界与转折,主歌部分减去了美声的大共鸣腔,选择了趋于流行音乐的唱法,单纯干净。“还没告诉你,对不起我爱你”这一句和郑云龙在同一处使用的平衡混声处理不同,蔡呈昱用的是飘渺的头声音色。主歌部分语气的表达方面稍显平淡了些。歌曲进入第二部分,重复了主歌,在表达逻辑上我开始感受到廖昌永老师提出的那种更进一步的层次需求。这一遍轮到蔡呈昱先唱,同样的一句重复第二遍的时候,在语气的把握上应该更进一步,但是却有些平铺直叙,稍显可惜。郑云龙这时候的表现尚可,尤其那句“那曾经的旋律,却不能再次响起”情绪的戏剧燃点重现。唱到了副歌的高潮部分,蔡呈昱作为二重唱的男高音声部,音色漂亮干净,这时候美声的功底和共鸣效果随着“鼓足勇气”这一句也全面爆发了出来。二人后面需要层层推进的宣泄也是很有激情。高潮部分二人的表现出了个问题,郑云龙有情感张力,但是声压和穿透力有点不足,蔡呈昱在高声部,声音属性本身穿透力就强,先声夺人的把郑云龙盖了过去,情绪表达上却吃了亏。于是本应该默契的合唱,二人却开始了赛跑的迹象,演唱思维稍显的不太统一了。</h3><h3><br></h3><h3>《最终信仰》演唱:王凯,廖佳琳作词:唐恬,尚雯婕作曲:尚雯婕,编曲:钟兴民,宋鸽</h3><h3>一开端廖佳琳漂亮的花腔连音走句华丽多彩,灵活跳跃,营造出绚烂灯光的感觉。搭配巴洛克风格的背景音乐,庄重典雅,还有一种节日的嘉年华气氛。王凯的声音一亮相,画面马上切换到了在璀璨灯光下英雄即将踏上征程。整个听起来,二人的声音角色都非常鲜明,相得益彰,指向明确。这首歌的表现最可贵的便是声音角色。也就是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用声音去刻画人物、事物、意向、景象,唤起人们的审美通感。所以我会觉得廖佳琳开头几句花腔,结合这首歌的内容,能联想到灯光。王凯亮相之后,廖佳琳的声音由灯光再次升华成为装点在夜空的礼花。这时候王凯的英雄男高音本质炸裂,顿时威武的屹立山巅。背景音乐从巴洛克风格进入摇滚和古典的混搭,画面再一次转折出排山倒海的恢弘气象。廖佳琳的演唱轻盈而又接地气的环绕在王凯周围。两个人的声音在虚实、高低、轻重、明暗之间交相辉映,一个是璀璨的钻石,一个是坚固的磐石。冰与火的碰撞,完全是魔幻大片即视感。不过,话说回来,当我们回到主题“最终信仰”,会发现,前面的这些华丽的陈述和处理,稍微显得有点花哨了。其实点到为止也不失美感,也许还能更好。过犹不及!!</h3><h3><br></h3><h3>《往日时光》演唱:阿云嘎,王晰作词:克明作曲:乌兰托嘎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这首歌的音乐有浓烈的俄罗斯风格,这种曲风无一例外的自带着北国风光,画面感强烈。阿云嘎的蒙语念白很动人,这个语气在寒冬里听起来尤其的温暖亲切。王晰的声音一出口,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细腻多情,热巧克力一般。二人的配合小心翼翼,呵护着对彼此的回忆和思念。这一组唱到后面的表现,王晰声音的质感,以及整个效果都稍优越于阿云嘎。两人的配合出现了技术和默契的问题,因为习惯了独唱的歌手,在突然与人合唱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两种情况,要么是忍不住抢戏,跳戏,要么是拘谨。王晰的音色、气息、表现力、声音的平衡感相对比较稳定。阿云嘎这一场则比较缺了稳定度,声音和气息出现了片刻游离,在音色上和王晰也出现了一些脱节的状况。</h3><h3><br></h3><h3>《故乡的云》演唱:余笛,洪之光作词:小轩作曲:谭健常编曲:钟兴民,张筱真这一组的优点导师们已经评价过了,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余笛和洪之光的音色接近,唱法和风格上是一样的,非常和谐默契。并且,这两位老师用的是正统的美声唱法,没有其它演唱风格与音色的混搭,所以听起来非常干净利落,并无违和感,二人的演唱有着高度统一的特点。重唱的时候,如果歌手们个性鲜明,音色不同的话,那就需要大家精准配合,在不同的音色之间搭配出音乐需要的层次感,这种情况的难度系数在于乐感的清晰,思维的统一性,对整体音乐形象的把握有宏观概念,心中有总谱。不然会因为个性而导致出现凌乱拼凑的听觉感受。另一种情况便是能够像余笛和洪之光二位老师这样,有着相同类型的音色与角色,相同的乐感与思考,而形成统一默契的贴合感。从声音技术的角度来看,二位老师的共鸣都很饱满通透圆润,并且声压的穿透力很强大,基本功扎实,在混声区有着辉煌的表现。具有教科书式的规范性。所以,这一组在本场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h3><h3><br></h3><h3>《绒花》演唱:贾凡,陆宇鹏作词:刘国富,田农作曲:王酩编曲:张筱真这首歌出自1979年的经典电影《小花》,由李谷一原唱。本场二人的表现可圈可点。比较有意思的是陆宇鹏的声音启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歌唱是应该简单点,还是应该精工雕琢?哪里该简单?哪里该雕琢?贾凡的声音里面基本功很足,通过几次的演唱,发现他的特点很鲜明:音色润泽,声音里有一股滚热的暖流,并且在每一处细节的转换行走都灵活自如,声音通道感强,声区统一,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学习模版。陆宇鹏的声音美感则是另外一种类型,他的声音拥有自然无雕饰的特质,因为这份单纯明净而显得十分可贵。在一大堆经过了各种修饰与训练的声音类型中,只有他保持着最天然的质朴与灵气。这首歌的演唱,便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他的特点。我非常赞同廖昌永老师的审美取向与评价。</h3><h3>《绒花》这首歌最需要的便是这样朴实无华的感动。贾凡在这首歌中的表现比较浓烈一些,声音动态跳跃,颤音的频率有着热情的运动感,而这首歌绵长的线条,恰好需要更舒展一些才好。有一句比较明显的“花载亲人上高山,顶天立地迎彩霞”,用力有些猛,我能理解他的表现逻辑,因为想突出“顶天立地”这个伟岸不屈的具体形象。但是在整体的音乐形象中便稍显突出了一些。这一点,陆宇鹏的表现则恰好暗和了这首歌单纯的要求。这一场的陆宇鹏就像山上野生的绒花,而贾凡则像用情至深的护花者。演员对自己内心角色的定位,会反射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中。</h3><h3><br></h3><h3>《我的祖国》演唱:南枫,李文豹作词:乔羽作曲:刘炽编曲:张筱真,宋堃1956年电影《上甘岭》主题曲,原唱 郭兰英这首歌里,南枫的演唱稍微缺乏一些更深刻的思索与变通。虽然是用美声的方式演唱,但是第一段的处理显得轻率了,好几处地方的韵味出现了问题。“风吹稻花香两岸”的“两”字,归韵太过潦草,还没有把字说清楚,便已经归在了后鼻音,显得别扭。从画面的描摹到行腔的韵味统统不成熟,对于中国音乐特有的美感和乐感把握的还欠缺很多。“听惯了艄公的号子”也是下滑音匆忙收尾。歌曲最出彩的开端部分,原本一幅大好河山的美丽画卷,和对于家乡的热恋,他都表现的有些差强人意。这是对于作品的理解度不够,导致的表达不准确。其实美声唱法是共鸣音色区别于其它风格的唱法,但是歌曲韵味的表现却是另一回事了,韵味是独立存在的,它标志着音乐作品的风格面貌,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这一点南枫还需要多多积累。李文豹的演唱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对于作品的风格与韵味把握不够,“姑娘好像花一样。。。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整个一段都缺乏正确的内心活动和语气表达。两个人在歌曲内容最热烈的赞美部分,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非常可惜。演唱没有画面感,声音没有指向性,没有韵味,也没有激情,理解力不够,表现力就不够。后面“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一段,缺乏爱与恨鲜明的戏剧张力和对比,也是很可惜。总之,这一场的这首歌,他们的演唱可以说是真的失败了。</h3><h3><br></h3><h3>本场总结:听了一遍还想再听一遍的声音:陆宇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第六期重唱 查理老师点评</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发布于 2018-12-08 05:25:40 </h3><h3><br>和上一期令人担心、一言难尽的情况不同的是,这一期各位歌者的表现让我忍不住大加赞美了!</h3><h3><br></h3><h3>​​​《Danny Boy》演唱:高天鹤,简弘亦作词/作曲:Frederic Edward Weatherly编曲:钟兴民,张筱真填词:杨舒桐</h3><h3>这一组的演唱我们听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音色对照。高天鹤空灵飘逸的高音和简弘亦深沉伟岸的中低音。两人完成的都不错。这首改编自爱尔兰民谣的歌曲,背景表现的是一个父亲和即将上战场的年轻儿子的情感抒发。高天鹤的声音再一次为我们展示了优质的高位置头腔共鸣和压缩的发声点。听了这么多期,大家可能很想知道这个臭小子究竟是如何发出这么高的女高音音色的。我们从技术上来分析,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做到声带发声点的压缩,用非常边缘化的位置来振动,获得高频的基音。什么意思呢?在物理学上,物体振动面积越小,频率越高。那么声带的发声点必须要有能力压缩到很小很小才能够获得高音。然后再通过各个腔体的配合,让这个基础高频传入高位置的共鸣腔,于是绚丽的高音便产生了。他讲话的声音是男声,声带的整体在震动,基频不高,所以共鸣位置在喉腔和胸腔。而歌唱的时候便能够华丽变声。这种音色分裂明显的情况其实属于嗓音的可塑性很高,给人一种“两副嗓子”的错觉。这恰是他的可贵之处。这首歌的演唱,他的声音非常柔软,去掉了锐气的杀伤力,显出远在天边的辽阔之感。正好这个角色是一个远行的少年,那么声音的性格便贴合了角色。这一场非常棒。简弘亦的音色沉稳大气踏实,情感浓烈。角色扮演也是深沉感人。男中低音的音色主要来自胸腔的共鸣。在自然条件中,男中低音普遍是拥有厚长的声带条件,振动的时候,才能够拥有中低频基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声带比较薄短的高音嗓无论如何也唱不下去浑厚的低音。我们用弦乐器或者弹拨乐器来举例就比较明显,最粗的那根弦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拉长,或者压缩、限制振动面积来获取高音。而最细的琴弦,无论怎样放松,都无法演奏出粗弦那么低的音。所以低音赖以自然条件多一些。简弘亦的天然条件是这种类型,就比较容易发出这样雄浑的声音。再配上宽阔的胸腔共鸣的扩音,我们听到的便是如此效果了。王晰的发声也是同原理。而且在此自然条件基础上,还需要喉咙开阔,喉位低下的动作来加深催化这一音色的形成。喉位低的时候,声音的频率也更容易传入胸腔。简弘亦的声音是一个优质的工具,在恰当的时候作出不同的细微变化,来源于他出色的乐感。两人的声音搭配,有一种浪漫化的象征意义,父与子,近和远,咫尺与天涯的距离对照在他们的组合中体现的很好。</h3><h3><br></h3><h3>《小河淌水》原曲:云南民歌填词:尹宜公演唱:南枫,李文豹,星元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星元是开口脆,韵味和音色都很恰当,对于中国传统民歌的认知与乐感,以及表达都很到位。他的声音一出口,细腻悠长,干净透明,一个多情小生的形象立即出现。同时,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把握,拿捏的很精致。仙气十足!李文豹这一场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情感炽热,声音的动态很有生命力。他的声音其实辨识度比较明显,滚动着的气息推着鼻腔共鸣的音色,使得声音呈现特色化。南枫的音色又不同,平衡混声的运用,通畅饱满。来自美声的训练,使得他头声和胸声之间不偏不倚。三个人这一场的合作十分默契和谐,编曲非常的讲究,中国传统音乐用西方复调音乐的技法来表现,立体丰富,而且错落有致。这首三重唱作品用到了大段的复调中的卡农(Canon) 技巧,三个人用轮唱的方式制造出后浪推前浪的起伏感,很精彩。而且他们音色的叠加毫无违和,默契严密,配合的相当好。卡农这种形式起源于古代的欧洲,本来是民间音乐的一种演唱/演奏方式,后来被很多音乐大师们广泛使用,创作出了无数经典作品。这首歌在原来简单的几句旋律基础上不断的变化、延伸,到后面节奏开始变的紧急起来,用这样的延伸发展,来描摹恋人内心的焦灼与思念的煎熬,非常合情理。一首民间歌曲开始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表达,不错的改编和演唱。</h3><h3><br></h3><h3>《MELODRAMMA》(真爱乐章)演唱:蔡程昱,方书剑词曲:Pierpaolo Guerrini Paolo Luciani编曲:张筱真,宋鸽</h3><h3>首先大赞的是,这样的作品本身就相当有分量,旋律的美感以及戏剧张力,让美声男伶来肆意挥洒唱功,观众很容易被强大的吸引力征服。歌曲有意大利那波利民歌的特色,旋律浪漫,又波澜起伏。评价他们的演唱,我的角度和场上的导师不同。首先我不认为方书剑的声音很故意“凹造型”,这是一种舞台效果,一种戏剧化的表达方式,而且方书剑的声音,我反倒认为尤其出彩的就是他的语气,音乐剧的经验让他的表达方式非常情景化,并且一切的声音变化都是紧随着语气来推送,表现力很好,并且,我认为这可以作为他的个人特色和舞台风格保留下来,我个人很喜欢。他的歌曲处理有特色,有主见,中音区雄浑扎实深情款款,内心仿佛有滚动的火焰,头声的高音安排的也很巧妙。意大利语发音稍微有待提高。整体上,方书剑的表达感是他演唱的一大亮点,非常加分。建议喜欢唱歌但是总觉得自己唱不出感情的同学们可以听一下这个案例,值得借鉴。蔡程昱的表现终于让我们看到了“蔡程昱最正确的打开方式”!!!这一场似乎久违的听到了他最辉煌的美声男高音音色,十分欣慰,也十分解渴!这首作品的曲风跨界在古典与流行音乐之间,不过蔡程昱的音色非常立体饱满,共鸣嘹亮坚韧,气息很强大,他的发声是很好的学习范本。另外,在咬字方面也很灵活,一般情况下,闭口音在男声的高音里面是普遍的痛点,但是他的后咽壁力量强大,喉咙开阔,喉位稳定,可以Hold住每个字的发音,并且同时保证共鸣质量不变。这一场他的声音从抒情男高音里脱胎,开始闪烁出一点戏剧性的可能性。蔡呈昱的嗓音有表现英雄色彩的潜能,预感将来某一天他可能会在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之间自由行走。这一场二人的配合从分歧到默契,很和谐,男高音和男中音两声部的二重唱,让歌曲整体都显得势如破竹。最后的结束句慢慢减弱的变化很完美,强生到弱声的转换,需要的技术是保留声音的线条,逐渐压缩共鸣,气息的力量和流量逐步减弱,需要很好的气息控制能力。他们这一场演唱处处可见基本功。</h3><h3><br></h3><h3>《L’amore si muove》(爱会游移)演唱:仝卓,王凯,廖佳琳作词:Francesso Renga作曲:Luca Chiaralli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又是一首非常棒的选曲,这首歌来自意大利跨界美声男团 lL Volo 2015年的专辑。同样是古典与流行的完美混搭。从曲子上来讲,和声小调总是有独特的魅力,浓郁的欧洲风情。三个人的表现很出色,王凯是非常专业的歌剧男高音,他的声音透着英雄主义美感,可以比喻为流动的荷尔蒙。他的高音,头腔共鸣音色嘹亮富丽,坚韧有力。声音的集中度、穿透力、声压都很霸气。集中度来自于发声点的压缩,穿透力是来自高位置共鸣,声压来自强大的气息支撑力。王凯是一个很棒的教科书男高音,发声状态很标准,舞台表现也很有张力。歌剧演员的舞台感很强,一亮相便压得住台。这也是歌手们需要塑造的舞台气质之一。仝卓的嗓音本质很好,他的声部应该属于次男高/高男中这个区域。本场的演唱可圈可点,比起之前进步了很多。不过他还是有很多提升空间的,他的声音安置在男高音和假声男高音中间稍微有一点吃亏的是声压。因为高音的天然属性是穿透力很强,而仝卓的共鸣下潜深度还不太够,声音频率的最高共振峰也有点弱,于是被另外两人碾压,中低音又被乐队碾压。如此一来,声音能量顿时所剩无几。这首歌对于声音的处理把握,共鸣参数如果比较趋向流行化,可能在合唱的时候就会惨遭同伴的气势覆盖,所以各个频段的体现一定要均衡释放。廖佳琳的声音和高天鹤一样,可以在男声和女高音之间自由切换毫无障碍。这首歌的表现也利用了这一优势。廖佳琳这首歌里同时运用了流行声乐的气声和混声,非常有磁性的处理。而后面的头声部分也是十分精彩。关于假声男高音的演唱方式,请参看第一组高天鹤的声音参数不过他和高天鹤的音色并不同,高天鹤的高音有一种圆润滚动的共鸣宽度。而廖佳琳则侧重于咽音的集中度,音色锐利,穿透感强。他们各有特色。这一场三人整体的合作,各自的声音性格虽然都不一样,但仍然比较统一。</h3><h3><br></h3><h3>《生命的河》演唱:阿云嘎,贾凡作词:吕国秀作曲:赵季平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1942》是一部苦难的电影,而它的音乐则抚慰着这种苦难,十分的苍凉。这首歌二人的合作从气息到律动、声压、音色、情感表达、语气等等都有着非常统一的融合感。很不错了。其中,贾凡的演唱在排练的时候,廖昌永老师指出不需要流行音乐的声音模式。正式的演唱中,他做了调整,貌似共鸣更加饱满了一些,声音的质感表现了出来。听了阿云嘎的副歌部分演唱,我理解了廖昌永的要求。阿云嘎在这首歌里,声音频率在高音处游动,声压和穿透力会比较突出一些,这时候恰好就需要一个厚实沉稳的男中音在下面托着男高音,这样整体的频段才会均衡,层次感会交代的更清晰。而且在中音区表现那种温暖窝心的感动,是贾凡比较擅长的,他的声音自带这样的魅力。如此一来,音乐的整体面貌就有了一个底子,一个温床。阿云嘎这一场的演唱比从前表现的更加好了,发声很见功力,收放自如。在整体律动上面他呈现的是一种运动着的克制感,仿佛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手中的火苗,当心它不要灭了。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情感表现力。高音的音色很漂亮,集中、通畅,咬字也很灵气。特别是歌词里面那句“头上的乌云,心中的忧伤”,“忧伤”二字拿捏的非常传神,由内而外就像两滴泪珠的滚落。乐感和语气真是不错。整体上二人的演唱很默契,所有的变化都很统一,声音的强弱转换,推拉伸展,整个都在一个频道上,毫无二心,是一次高质量的二重唱。</h3><h3><br></h3><h3>《啊,朋友再见》演唱:洪之光,余笛,龚子棋作词:佚名作曲:Pippo Pollina编曲:张筱真</h3><h3>这首歌原曲是意大利游击队歌曲,随着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上映,这首插曲变成了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三人的演唱可以形容为铮铮铁骨。三个男中音,雄壮结实,气势如虹。强大的编曲给了他们非常宽阔的延伸空间。其中副歌部分加入的一段新的旋律和原曲非常融合,很好听。前面第一段的散板部分由余笛演唱,抒情又悲壮,蓄势待发。然后弦乐团转入紧张急促的步伐,小军鼓的加入,让音乐的进行曲风格突出,铿锵洒脱,一板一眼。男中音的音色标志是饱满的胸腔共鸣,三人的嗓音基础条件都比较接近,契合度较高。在发声方法和音色上面,余笛和洪之光更为接近一些。龚子棋的声音里面共鸣稍显单薄,接近于流行唱法一些,不过也并不冲突,可以把这视为声音性格,可作为特色保留,也可通过技术升级来拓展这个声音,让它达到更加浑厚震撼的效果,这取决于歌者自己的选择。余笛和洪之光的声音是规范的美声男中音,也可当作男中音们的参考。余笛有些地方的处理,也是融入了人性化的语气,共鸣抽掉了一些。这些细节的表现,让歌曲表达变得很自然。其实美声发展到现在,如果不是演唱十分严谨严肃的古典作品的话,很多情况下,都可以进行一些声音的变通和改革,让它呈现出丰富多彩富的,有对照的音色。一首歌里可以有几种不同技术和音色的切换,让声音更多元,更包容,也是顺应时代的审美选择。以上,三个人完成的都非常出色。</h3><h3><br></h3><h3>总结:这一场整体的优秀表现是超越了第五期的。非常欣慰能够看到这些歌手们回到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声音,选到优秀的合适的音乐作品。特别表扬这一场!预告:下一场第七期的竞演,查理老师上次已经亲临现场观摩了录制。同样非常精彩,敬请期待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 第七期 查理老师点评</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发布于 2018-12-16 06:16:52 </h3><h3><br>这一期的点评是我在现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舞台效果的一些感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查理老师非常荣幸,在半个月前被湖南卫视《声入人心》节目组邀请,亲临了第七期的录制现场进行观摩。现场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制作的场景、画面、声音,让我真正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各位歌者最真实的舞台表现。并且有几位让我特别欣慰与感动的歌手的出色演唱,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在现场听起来因为身临其境的缘故,效果就会比屏幕里听着更真,更立体。所以这一期的点评是我在现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舞台效果的一些感受。特别赞美各位编曲老师,为歌手们量身打造出最适合他们的作品。</h3><h3><br></h3><h3>《一江水》演唱:简弘亦,龚子棋作词/作曲:王洛宾,瓦古班诺娃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这首歌是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50年代的作品。歌曲旋律有着明显的俄罗斯民谣风。简弘亦的声音先亮相。歌手们演唱的时候,气感十足的弱胸混声音色一般用来表现惆怅、感叹、怀念、梦想等感情色彩。所以简弘亦出口第一句便引人入胜,进入他编织的“风雨带走黑夜,青草滴露水”的画面中,有对梦想充满向往以及哀婉叹息的情绪指向。“大家一起来称赞,生活多么美” 这一句歌词本身就藏着一种黑色幽默式的自嘲意味。演唱时,语气里潜藏无奈。简弘亦把握的很细腻。然后龚子棋的声音出现在“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音色非常具体,集中,和简弘亦的气混声形成对照,恰好暗合了从理想走入现实的场景转换。他们二人是非常微妙又恰当的组合。音乐的编曲这时候从欧洲古典风转入南美洲的波萨诺瓦爵士,顿时节奏律动变得错落有致而慵懒性感,增添了舞蹈性。二人找对了适合自己的风格,他们对这种曲风乐感和音色的把握都很到位。其中很多乐句微妙的滑音处理也十分恰当,语气和态度的表达方式,角色的定位都很准确。而且两位男声的音色放在一起贴合度也很高。非常有魅力的两个男声。</h3><h3><br></h3><h3>《Memory》(回忆)演唱:周深,作词:Trever Nunn/Thomas Eliot作曲:Andrew Lloyd Webber编曲:张筱真/宋鸽</h3><h3>编曲别出心裁的用了法国香颂女王 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1915年12月19日-1963年10月11日)1946年的成名曲&lt;La Vie En Rose&gt;(玫瑰人生)的经典片段作这首歌的序幕。爵士乐的节奏和香颂音乐的混搭,听起来浪漫缠绵。寓意也很好:玫瑰人生就埋在回忆的深处。周深的声音在现场听起来的感受是有一股“仙气”,飘逸梦幻,余音袅袅。他的嗓音一直保留着天工自然的状态,并不是经过了层层修饰和刻意训练之后获得的那种特殊音色。所以在一众假声男高音里,唯有他的色彩是纯天然的。《memory》这首歌出自Andrew Lloyd Webber 最脍炙人口的音乐剧《猫》,这首歌已被无数人翻唱过。周深的气声高音用的很恰当,不论是前面的《La Vie En Rose》片段,还是《memory》的主歌部分,表达的都特别到位。其实两首歌的心境和意境并不同,然而混搭在一起从故事情节上又有着那么连贯的逻辑性。《La Vie En Rose》就是《Memory》的前半生。</h3><h3>最后,当过往的繁华褪了色,于风烛残年里感叹着红消香断的玫瑰人生,有一种凋零虚无之美。到了“Every street lamp seems to beat ”…这一段开始周深的声音也随着歌曲内容切换到中音区的胸声,语气变得深沉。其实周深并不是一个擅长中低音的歌手,但是这一段的音色还是比较到位的,压得够稳。整首歌,他的角色把握特别准确,语气处理尤其细腻,在每一个抑扬顿挫之间精雕细刻。是因为对作品的理解够深。其中那句Daylight ,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处理的绝妙。他就像一个善于造梦的精灵,叹息之间便是大梦一场。至今记得,我当时在现场听这首歌,只感觉魂魄都守不住了。</h3><h3>以下观点见仁见智:本人唯一觉得,这首歌不应该在后面用中文演唱,因为前面语言、音乐、意境、画面,逻辑线条,等一切一切的组合,都是那么的和谐流畅。突然的切换了语言,有点像惊醒了美梦,重新睡也拼不上那个故事了。虽然周深的语感和乐感使得这首歌完整性很强,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小小遗憾。</h3><h3><br></h3><h3>《She is my sin》作词:Tuomas Holopainen作曲:Tuomas Holopainen/Tero Kalle Sakari Kinnunen/编曲:钟兴民,张筱真,宋堃填词:黄韵玲来自芬兰的美声跨界金属乐团Nightwish 专辑《Wishmaster》</h3><h3>演唱:高天鹤话说这个死臭小子!看了这么多期下来,我算是看明白了。他的声音形态就是很适合唱那种“非主流之美”的音乐作品。比如惊艳的、华丽的、暗黑系的、诡异的、妖魅的、精灵的、反叛的,等等这些元素,他都可以表现到位。在曲风上面,他可以涉猎的有巴洛克、古典、摇滚、电子,等风格。他的音色其实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特殊性。只要选合适的作品,仔细雕琢,会是不错的艺术品。而普遍的表达主流情感的一些大流行作品,在他口中可能会变得非常~“平凡”~(有一期花絮里后台翻唱陶喆的歌表现就很平凡)。他确实不是大家所期望的那种。像他这种不一样的烟火,就应该绽放在中世纪吸血伯爵的城堡里才对,比如摇滚乐里的哥特式金属,就有那种阴森冰冷又华丽的中世纪风格。或者,在巴洛克歌剧里,他可以扮演希腊神话里那些为爱痴狂的上古情种。在古典音乐里,他可以是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富有摇滚精神的暗黑邪恶角色。在流行音乐里,他可以唱电子音乐,比如北欧的性冷淡风。而整个创作团队包括编曲,都需要合力量身打造才可以。所以,这个人只要恰好选对了歌,他会大放异彩。</h3><h3>比如这首《She is my sin》就是典型的哥特式金属风格的作品。他的音色和这首歌的编曲、气氛恰好合适。他的假声高音和廖佳琳或者周深他们都不一样,他像一个空洞,里面透着光。再加上波光粼粼的细碎颤音,有一种画面感很强的魔幻效果。所以我说他也适合电子音乐。即使这首歌高音过后中间那段真声的演唱,也是冷色调的,这种音色的切换就像妖怪化身的人行,没有人味。在人间稍作停留之后又飞升天际。最后的花腔跳音完成的不错,竟还有一点莫扎特《夜后咏叹调》的影子。他技巧如果再升级一点的话,应该可以唱《第五元素》中的那首插曲。他正好就是那种外星人。说起高天鹤的发声技巧,廖昌永老师指出了“位置低,顶在了天花板上”,并且做了一个“倒扣抬起的手势”。这些信息所代表的意思,非专业的人可能看不懂。我来解释一下:声乐演唱中在遇到高音的时候,始终要有一个高位置的共鸣,而高位置共鸣的来源则是要有上抬软腭的动作,廖老师的手势代表的就是后口腔上部软腭的抬起动作(我们常说的“喉咙打开”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说他“顶在天花板”上便很好理解了,因为软腭抬起不足,造成上部头腔共鸣空间的不足。所以,共鸣上限比较低,便有了“位置低”的听觉感受。另外,我觉得,换声区的声音也要注意经常巩固使用一下,不然可能会比较容易出现共鸣断层。他每次演唱都会用跳跃音色的方式避开换声区。这是扬长避短,既是长处也是短处。我再解释一下李琦和王晰讨论的高天鹤的声音压限问题。“压限”(压缩/限制)是一个录音专业术语。歌手在录音棚或者舞台现场使用麦克风的时候,有时候如果和话筒距离过近,或者声压太强的话,可能会造成声音录入过载现象。所以后期制作的环节,就需要混音师用设备和技术把声音压缩限制在一个合理平衡的范围内,不然听起来会有“炸”的感觉。而歌手如果本身对自己的声音没有做到“压限”的话,在录音棚里就会很吃亏,声音过载严重超标,后期修音就会失真很多。所以歌手们在训练发声的时候应该学会尽量用嗓音自行压限,这样不光声音好听,而且给后期混音师很大的制作空间,能把声音修的更美。高天鹤的这一场,我在现场听到的声压确实是比较大的,不过,因为有戏剧效果需求,所以,要有一定的燃点和爆发力也是应该的。尚且属于比较安全的范围。</h3><h3><br></h3><h3>音乐剧《美女与野兽》选段演唱:郑云龙,张超作词:Howard Ashman 填词:陈少琪作曲:Alan Menken 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郑云龙在音乐剧中是如鱼得水的,从前说过,他最大的优势便是细腻动人、深情款款的语言表达。当这种表达方式应用在歌唱中的时候,便成为了一种修养很高的表演艺术。歌唱的语气映射了角色的一切内心活动,情感逻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演员的领悟力和塑造力。在这一点上,郑云龙是优秀的演员。他的声音技术方面,音色在混声区表现不错,同时又比较接近人性化的说话的声区,用在歌唱中便是“说着唱”的感觉。同时,身为戏剧演员,出色的台词,也让他的咬字非常清晰,传达的透彻准确。张超的演唱是一个迟来的惊喜,他的乐感和语感很出色,而且音色非常的深沉浑厚,温暖踏实,包容感很强。他和郑云龙两人在发声动作,以及共鸣的模式上不太一样。他的喉咙更开,喉位低下,所以我们听到他胸腔共鸣的饱满度大于郑云龙。这也来自于两人的专业的不同,一个是音乐剧,一个是歌剧。然而,他们的搭配并没有突兀或不贴合之处。一个是中低频一个是中高频,两人的频段叠加起来更显得立体丰满。两人的演唱情感表达细致入微,真挚热情,内心滚动着火焰。现场听的时候很被震撼。尤其张超的声音一出,在现场的环境下,有一种环抱着听众的效果。那句“看你的笑容,谁能不动容”的声音处理特别的让人沉醉。喜欢唱歌,找不到感情的同学们,可以听一下这一组的演唱,他们是不错的示范。<br></h3> <h3>《世界之王》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h3><h3>演唱:阿云嘎,洪之光,余笛作词/作曲:Gerard Presgurvic编曲:张筱真,王蒙这首歌现场听起来简直燃爆了。先说余笛的起头,这个曲子的前奏和演唱的第一句之间很不容易找到调。首先,从调式上面分析,这首歌的前奏和主旋律之间的关系属于【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如果歌手反应慢一点,根本会措手不及。而且比较“变态”的难度在于前奏的最后一个音是落在了【D自然小调】的【上主音】(II级音E),可是主旋律的第一个起始音却是【D自然大调】的【中音】(III级音#F)。这前后在两个调式之间错开一个大二度的距离,有着逻辑差异。所以,一般情况下,听着这样的前奏唱主旋律,如果依靠日常的【首调】思维去推导它的话,那是一定会唱跑调的。这时候应该牢牢的把握住前后两个音的音程关系,方才不会出错。真是考验大脑的一个环节。所以余笛一开始的那个音给人一种错愕的走音的感觉,其实并不是真的走了音,而是曲子就做成了“走音”的听觉效果。再来说一下三个人的发声。余笛带有一些跨界的音色,共鸣方式介于美声和流行之间,洪之光用的是纯美声的戏剧效果音色,阿云嘎是音乐剧/流行唱法。三人的声音其实现场听的时候并没有像视频里如此的均衡,我猜是后期的时候把洪之光和余笛的声音做了压限,同时阿云嘎的声音给了激励。因为我当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洪之光和余笛的声压很大,盖过了阿云嘎很多。阿云嘎说话式的发声在这两个强大的共鸣体中间显得尤其吃亏。廖昌永评价三个人的演唱唯有阿云嘎的角色是准确的,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因为这首作品的本质是音乐剧选段,而且曲风有着很重的摇滚元素,歌手的音色不宜处理成古典歌剧音色。在语气表达方面,应该侧重于语言化生活化。阿云嘎帅气不羁洒脱松弛的表现力是恰到好处的。这样演唱是这首歌最准确的面貌。然后,余笛的声音也比较接近曲风,不过他的声音和阿云嘎不同,显得“规矩”了一些。洪之光的声音体量很大,共鸣饱满厚重,但是角色和曲风的把握上面稍稍的偏向了另一边。阿云嘎和郑云龙一样,他们确实是属于音乐剧的歌手。只要把他们放在音乐剧中,他们的声音,气质,表演,台风,一切都是对的。所以,这首歌中,阿云嘎的表现是最出色的。</h3><h3><br></h3><h3>《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电影《毕业生》插曲</h3><h3>演唱:鞠红川,王晰,李琦作词/作曲:Paul Simon编曲:张筱真,宋堃特别说明一下,这首歌本场最佳,没有之一!现场听的时候完全的被三个人强大的声音魅力感动、震撼到五体投地。他们营造出来的气氛从最初的寂静到最后排山倒海的覆盖,整个的吞没了现场所有观众的灵魂。毫不夸张!他们三人严丝合缝的那种默契感、层次感和情感张力的变化,非常的精确,这是严格的排练加上超高的情商才能把握好的一种表现力。音色和气息的稳定流畅,踏实,反映着深厚的歌唱基本功。音色和声压的把控,还有三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是完全一条心的统一,所以默契度相当高。他们在本场的表现给了我们最好的教科书式的男声三重唱示范。王晰的声音,在现场听起来特别特别的舒适,前奏音乐在最安静的时候,他的如大提琴一般的音色缓缓送出,在寂静的沉沉夜幕里充满虔诚肃穆的仪式感。他缓缓的走着,带着使命一般,高贵的让人不敢走近,只能远远的崇拜着。于是,台上台下顿时隔开了一片星空和大地的距离。他包围着我们,化作空气里的每一个看不见的因子,从呼吸之间,流入你的身体中、汇入永恒的意念之河。鞠红川的音色偏于中高位置,暖暖绵绵的鼻腔共鸣音色,像痴醉在美酒中慵懒性感的呢喃。李琦的声音里,因为有流行音色的自由度,所以,粗砺沙哑的气声胸声混声一并的用齐全了,语气中隐约苦涩的质感,仿佛心灵在流浪。在副歌部分的和声,三个音色稳稳地铺开,织成一片透过夜雾的光,纱一般的笼罩过来。随着歌曲逐渐进入新的层次,李琦的声音领先走出,带着三个人的声音也更推进了一步。这时候李琦的共鸣腔打开,声音的通道感也出现,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另外两人的和声依旧紧紧贴着这位流浪者。非常妙的是,每当一个人唱主旋律的时候,另外两人的和声营造的氛围就暖烘烘的包裹上去,就像一件贴身的衣服,烘托着主旋律。这是多么心灵相通的默契!李琦的主旋律部分语气情深意重,非常感人,高音的时候声音压缩的特别统一,干净明媚。然后鞠红川更进一步的切入美声音色,走上一个新台阶,整首歌的张力又拉开了一层,开始出现了雄壮的戏剧性。那句And the people bow and prayed . To the neon god they made . 后面李琦沙哑的高音特别出彩,赋予了这首歌最极致的内心撕裂感。三个悲壮伟岸的男人,仿佛用整个生命点燃理想的烈火,给人间无数苦难迷茫的灵魂做了洗礼。我当场止不住泪水横流,视觉顿时变成一圈圈斑斓模糊的光晕,我感觉自己看到了神。</h3><h3><br></h3><h3>那一晚,我睡的很踏实。。。又熬了一整夜,整理完的时候已经是 2018年12月16日06:10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第八期 查理老师点评</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原创 编辑于 2018-12-27 02:35:34 </h3><h3><br>这一期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惊艳表现,也有些许遗憾的表演。​​</h3><h3><br></h3><h3>《今夜感觉我的爱》音乐剧及同名电影《狮子王》选段作词:蒂姆莱斯作曲:埃尔顿约翰编曲:张筱真,宋鸽</h3><h3>演唱:贾凡,丁辉,蔡程昱这一组的表现我首先感到丁辉的声音是令人惊喜的,他的声音气质非常“正”,清透的一尘不染,一出口便高贵的端坐在那里,音色和语气非常有涵养,角色感也很好,就像一位绅士。他声音的端正有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把句子的装饰音去掉,只用真诚语气和情感去表达内心的阳光与爱慕。他的高位置的共鸣和气声混搭使用,声音明亮又不失温馨。观察了这好几期,早已发现贾凡的声音辨识度很高,闭上眼睛一听就知道是他唱的。分辨他的声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发声位置的深,你可以观察到,在他每一句的结尾处那种融融的暖流和颤音,饱含深情的处理手法都是很独特的。还有他内化的表达方式,将一切情绪包裹起来滚动着送出,有一种含蓄的张力,这是一种高级的演唱。蔡呈昱贵在音色和高音条件,一个“祖师爷赏饭吃”的男孩子,年纪轻轻占尽了天然的嗓音优势。高音处令人艳羡的金属光泽的头腔共鸣,嘹亮、热烈,太阳花盛放一般灿烂。歌唱艺术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各种风格类型都有可能相互跨界的历史阶段,不像过去的年代,不同唱法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独立和纯粹,泾渭分明。但是如今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歌者都会大胆的尝试与自己本身行当不同的风格。从开放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件好事情,客观上能够锻炼歌手的兼容性和更加综合全面的音乐素养以及驾驭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蔡呈昱这样的歌剧学习者,是有必要接受这样的挑战的。但是从保守的角度讲,我们在塑造一种风格类型的时候,对于音色与嗓音技术的把握,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恒定持久的肌肉塑造期,从而形成坚实的肌肉记忆。使得演唱某一类作品的时候,声音指标能够达到老练、纯正。而蔡呈昱目前的跨界,他需要的是更加灵活的音乐风格变通能力和嗓音肌肉运动方式的切换能力。三个人的配合还是比较默契的,没有突兀与不和谐的地方。</h3><h3><br></h3><h3>《偿还》作词:荒木丰久 ,填词:林煌坤作曲:三木刚编曲:张筱真</h3><h3>演唱:阿云嘎,郑云龙,梁朋杰《偿还》是邓丽君生前最经典作品之一。首先,不得不说,在华语乐坛,翻唱邓丽君的作品确实是有风险的。不仅仅是因为她完美到无法超越,甚至所有试图借鉴、模仿或者向邓丽君靠拢的演唱版本,也都是很难接近那么深邃细腻动人的表现力。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在歌曲理解的层面上打破邓丽君的情感逻辑和心理依据,摆脱邓丽君的审美“绑架”,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塑造角色的性格和表达方式。忘了邓丽君,站在这个全新的角度上,我认为这三个人的版本是比较精彩的。从角色上来说,在经历同样的故事和感情遭遇的时候,性格不同,情感表达方式就会不同。这首歌在邓丽君的版本里是爱的那么痴迷幽怨,痛苦又不失自尊和优雅,语气中透着极高的情商与涵养。此时,阿云嘎和郑云龙则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种性格特征,在遭遇情感背叛的时候,在痛苦中将嫉妒、怨恨、一触即发的疯狂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同时,音乐剧唱法在舞台上需要有戏剧性的表达,更将这种情绪扩大、爆发,显出十足的张力。于是,这首经典的《偿还》因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理解不同,风格不同,而得到重生。“双云”的舞台感和演唱都是十分成熟的,之前已经分析过他们的很多优势。另外,在合唱的时候,郑云龙可能因为注重内在情感张力,于是气息的弹性很足,然而在音乐技术上出现了一点点不稳定,好在瑕不掩瑜。我很喜欢这种内心在颤抖的演唱方式,很有故事性。梁朋杰的演唱功力还需要更加刻苦的塑造,在发声和语气表达方面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阿云嘎我上次说过,只要在音乐剧里,他的一切都是合适的。早期的日本流行音乐,有一些是经常会混搭拉美音乐的曲风。这首歌在邓丽君的原版里面倒是没有刻意的强调这一点。但是编曲老师很有心,把握到了当年岛国流行乐的标志之一,将探戈的节奏融入到歌曲当中,像舞蹈,又像行军的步伐。用小军鼓打出探戈的节奏,通常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威胁感,气氛中带着严厉的警告。很符合他们这个版本的性格特征。</h3><h3><br></h3><h3>《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作词/作曲:Renato Simoni/Giuseppe Adami/普契尼G编曲:钟兴民</h3><h3>演唱:高天鹤,马佳,仝卓一首经久不衰的歌剧咏叹调,男高音的试金石。这首歌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三个男声各自的声音特点以及目前客观存在的界线。三个人相比之下,马佳的表现是最稳定的。一出口的Nessun dorma在D4(国际谱),不到第一换声点完成的很好,混声的音色明亮饱满,头胸比例恰当。高天鹤的真声音色其实有浑厚的质感的,混声高位置的共鸣这一块还需要继续补充。真声区的喉头有一点压。因为一直唱假声男高音的缘故,和真声区的距离很远,所以,在音色上面难免分裂。因为他唱歌如果一首歌里同时有真声和假声的话,他的处理手法一般会选择跳开换声区,直接切换变化两个音色。但是有一点上周我也说了,他需要继续的让声区更加统一连贯,实现无痕换声。仝卓唱美声的时候,对声音的认知和嗓音技术还有待于提高。还有,喉咙的不开导致喉位的过高,使得照顾了高位置共鸣,却挤压了嗓子。虽然没出大碍,但是声音的运作是危险的,他出口的那个音正好在第一换声点的F#4,对于男生来讲本就是一个很难搞的区域,基本功如果不扎实的话,是可以听得出那种勉强的“撑劲”。过多的鼻音共鸣背后其实是缺乏喉咙的开阔。这个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做到胸声的浑厚和头腔的亮度共存。后面的高音B4的表现,马佳的声音是顶梁柱,高天鹤B5也比较稳定。不过这首歌的选择,将三个人都置于比较大的风险之中,还是挺捏把汗的。</h3><h3><br></h3><h3>《山楂树》原名《乌拉尔的花楸树》俄罗斯歌曲作词:米哈伊尔 米哈伊洛维奇 比利宾柯作曲:叶夫根尼 巴普洛维奇 罗德金译配:常世华,千行编曲:张筱真</h3><h3>演唱:王晰 周深 刘彬濠这一组的表现是本场最佳之一,每个人保留着自己声音的特色,但是并不突兀抢戏,反而始终相互成全着对方,达到高度的和谐。周深和王晰本就是乐感唱商绝佳的两个人。他们的搭配就像给一首歌装上了翅膀。周深的嗓音如尚雯婕所说,画面感十足。他很善于用音色和语气去描摹景象,营造气氛。而且对于旋律韵味的拿捏,非常的精致又人性化。比如歌词的第一句,在周深的口中是可以让你感受到每一个画面的细节,他的气声搭配上3/4拍的圆舞曲律动,立即出现了“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的景象,既抽象又写实,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同样,王晰的演唱也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根据歌词内容来设置声音的各种变化。这首歌里,王晰没有用到自己的招牌超低音,而是用了中音区的音色,少了沉甸甸的感觉,反而多了轻盈的舞蹈韵律感,很棒的选择。用声音来表现画面,这需要歌手对于声音有多维的认知水平,对审美通感的把握要准确。刘彬濠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在这首歌里他的男高音声部,音色恰当,语气表达很朴实。三个人的和声唯美动人,和谐统一,浑然一体。</h3><h3><br></h3><h3>《雪绒花》音乐剧和电影《音乐之声》选段作词:奥斯卡 汉莫斯坦作曲:理查德罗杰斯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洪之光,石凯,陈博豪这一组的演唱是不太出色的。石凯的基本功和经验都不足,节奏出了问题。三个人整体上都出现了游移不稳的情况。后面转入快速的3/4拍,整个明朗了才变得好起来,但是进入状态有点晚,音乐过去了大半。这是一次比较可惜的表演。我就不多讲了。期待后面更好的表现。</h3><h3><br></h3><h3>《你眼里的蓝》作词:Domenico Modugno , Franco Migliacci作曲:Domenico Modugno 编曲:张筱真,王蒙</h3><h3>演唱:余笛,翟李朔天,王凯这是意大利音乐家 Domenico Modugno的作品,经国际著名的很多大师翻唱成为传世经典。这一组全场最佳。再一次证实了选歌是多么的重要。选对作品可以成全一个歌手的舞台魅力,选不合适很可能发挥不好,甚至毁坏声誉。声音是流动的艺术,覆水难收,必须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选择。这首歌的切分节奏标志着地中海舞曲的属性,并且这种节奏型和拉丁音乐里的桑巴、雷鬼音乐以及Reggueaton风格有互通关系。我在爱奇艺里看的视频,发现弹幕里有人提到听起来像印度音乐。这个说法不奇怪,切分节奏在很多国家的舞曲中都有。比如西班牙、南欧、拉丁美洲、阿拉伯、印度、中亚等地区的音乐,所以听起来有一些共同点。三位男声在这首歌里的非常出色。翟李朔天在舞台上表演能力很综合,对于唱跳型歌手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气息的稳定,气息不稳则声音不稳。但是翟李朔天却能做到在舞蹈的同时声音稳定,还能做到声音细腻入微的艺术处理,舞蹈和声乐的基本功都很扎实。余笛的音色和语气透着些许忧郁、深情与醇厚,而翟李朔天的音色则明朗热情,发声的共鸣位置高,集中度和亮度明显。王凯作为歌剧男高音,演唱跨界舞曲作品,声音技术储备上不在话下,好几个换声区的高音混声共鸣质量都很出色,显示了扎实的功底。在音乐风格上面,三个人里面其实翟李朔天对这个曲风的认知和把握更加深刻细腻一些。有几个拉丁音乐特有的标志性下滑音咬字一下子就进入了精髓。王凯和余笛在演唱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小细节,虽然并不失去美感,不过有了的话味道更显纯正一些。整首歌三个人的声音搭配起来坚实有力统一,最后高音的穿透力就像海面上初升的太阳光一样势不可挡。将前面那首歌带来的负面感受一扫而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 第九期 查理老师点评(补作业)</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原创 编辑于 2019-01-09 18:35:50</h3><h3><br>《怀念战友》作词/作曲:雷振邦</h3><h3>演唱:王凯这首歌选自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王凯演唱的版本是一个良好的声音示范,可以给正在学习声乐的同学做个参考。首先注意一下他的气息,这首歌情感浓烈,悲壮动人。在这样的情绪之下,气息的运动方式一定会比其它比较“软性”的抒情歌曲更加澎湃,富有张力。从演唱的画面来看,可以看到他每一次吸气时,很明显的胸腹式呼吸法,这样可以确保在输出的时候有十足的运动感,方能撑得起这种壮烈宏大的题材。同时,非常标准的“快吸慢呼”,显示出对于气息流量和力量的控制力。从发声的角度来看,气息的运动方式找到了,喉咙的打开给了他良好的声音共鸣通道,让气息通过声带时能够激起饱满的共鸣。在演唱到高音的时候,他的喉咙开阔度依然保持着,同时喉头的位置并不抬高,声带闭合的恰当,这样的话,声音可以在保证明亮穿透力的同时,又能够拥有浑厚结实的胸声参与。于是,表现伟大情感的技术层面就做到了。这首歌的难度在于,情感表达的戏剧性,对于声音技术的要求很高,比较核心的是带有一点点哭诉的方式演唱,这样会带来客观的喉咙张力,同时又能带来声音的强大共鸣,并且,哭诉本身的悲戚感迎合了歌曲的悲情。如果有兴趣演唱悲情题材的话,不妨试一下哭泣的方式演唱。虽然如此,王凯的声音控制依然很理性,没有失了分寸的洒狗血,一切在精心布置之下完成。后面“听我歌唱”的“听”,很不简单,对于男声来讲,在高音区唱一个强劲有力的富有金属质感的闭口音,难度系数远大于开口元音。因为闭口音的自然属性是“不打开”,而声乐演唱里需要喉咙打开,和闭口音咬字有着天然的相悖。于是稍不留神,闭口高音就会挤嗓子破音。这时候后咽壁的拉力和软腭的抬起,以及喉头的控制就是相当需要功力的。这个表演中王凯的技术展现的很好。</h3><h3><br></h3><h3>《Think of me》音乐剧《歌剧魅影》选段作词:Charles Hart , Richard Henry Simpson Stilgoe 作曲:Andrew Lloyd Webber </h3><h3>演唱:周深这首歌的选择很适合周深,一开口就听出来那样纯净美好的音色和乐感。他能用声音营造一个田园诗般的画面,让人沉醉其中,安逸宁静祥和。可惜因为这一场这首歌准备的不够,所以,我就不多点评了。期待以后能够听到他演唱的完整版,实在很美。</h3><h3><br></h3><h3>《生死对决》选自音乐剧《变身怪医》作词:Leslie Bricusse / Steve Cuden作曲:Frank Wildhorn</h3><h3>演唱:郑云龙“戏精”这个词,在这里形容郑云龙,完全是个褒义词。单纯的用歌唱技巧来分析他的演唱的话,不足以说的透彻。把握了一首歌的角色和故事,才是掌握了歌曲的灵魂。如果声音没有角色故事为载体,表达是不可能准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其实歌唱也是一种给角色“配音”的工作。性质上和配音演员差别不大。郑云龙显然同时拥有歌唱、表演、配音的综合能力。他将这些不同的职业技能揉杂在了一起,在这首歌里为我们呈现出了强烈的戏剧冲突。这首歌的难度就在于正反面角色的瞬间切换,以及依据这种切换瞬间调整音色、语气、情感表达方式,对于演员的要求不仅仅是角色塑造能力,对声音的基本功也有很高的要求,对各种状态的反应拿捏速度要很快。于是,能够理性的控制这种疯狂与刺激,是难能可贵的本领。在这里,声音这个工具便成为了一个服务于剧情和角色的工具。只要是符合角色符合故事的,声音上面的“瑕疵”都是可以被肯定的,这时候的美与丑开始重新定义,审美取向也会紧紧依附于人性的真实表达。所以,郑云龙在这首歌里的扭曲、破音、撕裂,一切不科学的发声的瞬间,都变得合情合理,无可挑剔。通常声音工作者一般都是分工明确的,比如歌手,戏剧演员,配音演员等等。。行业种类虽然不同,却又有着手足般的联系,就是在嗓音的运用上有着内在的科学技术核心要求。剩下的则是根据不同需求来使用不同的声音模式。而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就为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融合不同声音和不同艺术种类的可能。让我们能够在舞台上看故事,在故事中听音乐,在音乐中看角色,在角色身上看人性~~当这一切同时呈现在感官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大为震动的,这就是音乐剧的魅力所在。郑云龙是个优秀的演员,有着全方位艺术素养的音乐剧歌手。期待未来有更多更好的剧目能够让我们经常看到他。</h3><h3><br></h3><h3>《The music of the night》&amp;《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选自韦伯音乐剧《歌剧魅影》双云组合这一场合作太出色。郑云龙的表现其实前面说过很多。其实这两个人的表现风格是有所不同的。郑云龙的演唱,更具内心的戏剧张力和澎湃的激情,可以看出这种感性的状态有时候会让他的声音和气息变得不太稳,不过瑕不掩瑜。阿云嘎的自我控制力、稳定性会更高,对于声音、气息和情感的驾驭,平衡的比较理性一些。两个人的组合确实具有两种人格的交汇与交错,十分精彩。尤其在这首歌曲中,最可贵的是他们彼此很懂对方的那个点,就像两个老战友,知道对方的每个招式,这需要很强的默契才能达到。那么在重唱形式中,歌手们要怎样才能够做到如此的高度统一呢?最理性的合作就是歌手们各自都需要非常严格的音乐训练,能够共同遵守着音乐的内容,包括节奏、音色、剧情、角色等等。。。这些共同的内容是规范的框架,是规矩,能够将不同的歌手拴在一起。这是歌手与作品之间的磨合环节。然后剩下的就是歌手与歌手之间的磨合,彼此的熟悉度,彼此的信任度,彼此之间能够互相成全与激励的空间,以及在搭档和作品之间出现了不那么严重的小失误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对方弥补漏洞,挽救作品整体性的智慧。这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歌手高超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水平。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双云组合为我们做出了十分专业的示范。特别棒。</h3><h3><br></h3><h3>《欢乐Song》根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改编作词:田辰明作曲:田汩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余笛,翟李朔天,龚子棋这一组的开篇主歌部分,和声处理的很精致,三个人的稳定性和默契度相当高。教堂唱诗班一样的宁静纯洁。这种部分在演唱的时候要求歌手们各自声部的音准、气息、音色、声压,都要控制的相当稳,不然就会造成突兀于不和谐。这一点他们的表现都是优秀的。翟李朔天一出口的时候,高音很漂亮,这个部分他用了很轻的头混声,声音飘逸而不空虚,明亮集中而不尖锐刺耳。平衡度把握的很到位,而且音色干净清透。他的声音里总是带有一种拨开云雾露出晴朗的质感。另外,他有着扎实的舞蹈功底,所以综合的舞台气质形象,表现力都非常好,是一位有着全面才情的演员。余笛老师的声音和唱功是个优秀的跨界类型,龚子棋的可塑空间还很大,有着不错的声音条件 和舞台感。整个这一组的表现,最出色的便是和声的设计与曲风的切换,从唱诗班纯净祥和的祈祷,跨越到百老汇复古嘉年华中,有浓烈的节日气氛。</h3><h3><br></h3><h3>《月光》原唱:意大利跨界男高音Alessandro Safina 作词:Giorgio Flavio Pintus作曲:Romano Musumarra 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高天鹤,李彦锋,代玮高天鹤的假声高音一直带有一种幽冷色调,其实非常适合用来描摹类似月光的质感。开篇的飘逸高音部分已经非常美。然后拉丁鼓的节奏将曲风带入明显的地中海风格,浪漫抒情律动十足。代玮的男低音声部稍微有一点压喉,喉咙打开的不太够,胸腔共鸣还需要再从容松弛一些。整个这一组其实李彦锋的表现是比较惊喜的 ,从声部上来讲,男高音的声部其实是这首歌的主导音色。李彦锋的声音质感很纯,共鸣饱满,乐感也非常好。中间代玮提高了八度的男中音重复了第一句主歌,音色的优势才有所凸显。廖昌永提出的高天鹤的声音表达,在轻重收放之间的处理问题,我比较理解。他的声音个人特色浓烈,在一个团体性演唱中如果不加以十分理性的克制和规划,是很容易从团队中跳脱飞升出去的。总体上三个人的演唱默契感与和谐度有欠缺。这个曲风是古典+摇滚的混搭,本身有一种独特的诡秘感,后面副歌部分Safina的原唱是用了气势恢弘的戏剧男高音来展现的,张力特别的强大。所以我也理解高天鹤的假声男高音在这个部分的戏剧性表现意图。不过,整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度还需要精细的磨合才能找到那个最平衡的点,需要时间,更需要心灵的沟通。</h3><h3><br></h3><h3>《Per Te Ci Saro》(我会在你身边)作词/作曲:Ki Fitgerald , Victoria Horn, Harry Sommerdahl填词:Federca Abbate , Alfredo Rapetti 编曲:张筱真。</h3><h3>演唱:蔡程昱,李琦,高杨本场最佳的一组,每个人的声音控制力,对高难度技术的把握,都十分精彩,完成的非常棒。蔡程昱的声音之前已经夸过很多次了,再夸就要有跪舔的嫌疑了。所以不再多说,如此年轻,有目共睹未来可期的金嗓子男高音,希望将来在国际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高杨的声音偏于高位置混声,不过声音的胸腔支点还需要再稳定坚固一些。喉咙得再继续打开,喉头的位置要控制好,能听得出来开头主歌部分有一点点小紧张,所以导致气息也有些悬浮了。后面的副歌舒展的多了,表现很好。特别要赞美一下李琦,李琦的乐感、审美以及对团队全局的掌控力和配合度都相当强,有着很高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如此精心的布置自己的表演。从之前和高天鹤的合唱,以及《寂静之声》的合唱就可以看出来,李琦在舞台上的团队协作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大。他对自己的声音定位有着十分清晰的认知,对于整体大局的布控以及自己的位置,都能快速准确的把握,以及和队友之间相互成全衬托的经验也很丰富,谁跟他合作算是占了大便宜。从开赛以来,整个观察下来,所有人中间,他和王晰,还有翟李朔天都有这种粘合剂般的本领。这是一种素质。</h3><h3><br></h3><h3>《鸽子》作词:佚名作曲:Sebastián Lradier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王晰,金圣权,李向哲19世纪西班牙民歌,后来在拉丁美洲也传播开来,被全世界所熟知。曲风有着很明显的拉美探戈节奏。王晰的演唱从前也夸过很多次,他的迷人之处在于低音依然能够迂回曲折、抑扬顿挫,委婉动听,不是有些传统男低音那样一味的凸显厚重而失去人性化的细腻表达,以及精致的旋律性。王晰是当代中国男低音里面听起来最让人舒服的男声,目前没有之一。这一组李向哲的低音声部也非常从容松弛,乐感很好。金圣权的乐感与律动以及音色的控制很出色。这首歌很小,很精致,做到了一种工艺品般的美感。不过他们的欣赏性大于竞技性,在竞技舞台上可能会比较吃亏,整个组合的演唱因为没有高声部的辉煌,没有强烈的戏剧冲击力,所以从听感上没有刺激性。但是男低音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当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话,这绝对是最让人心醉的那杯红酒。好在生活中并不是处处需要激昂地飞扬,人的内心有时候总会需要一片宁静的港湾,总会需要这样温馨踏实的抚慰。</h3> <h3>《青春舞曲》+《库斯克邮车》作词:佚名作曲:卡尔奈克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黄子弘凡 方书剑 梁朋杰 张超这四个小男孩组合非常的棒,每一个人都有澎湃的激情,在歌曲的处理手法和演唱的铿锵语气上就能听出来他们非常的年轻活力。也是廖昌永老师提出来的他们年纪小,不松弛的一个声音现象。不过,我认为这个现象在他们的身上是合适的,符合他们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四个人的声音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发展空间很大。可贵的是,虽然每个人都富有锐气,但是整个组合的声音搭配默契度很高,尤其是中间轮流接力的一段演唱,节奏把握的很准确,四个人的声音连成一个整体,严丝合缝。张超的独唱一出来,男中音的沉稳质感很明显,也很成熟。方书剑的表现非常有个人特色,舞台感很强,声音和语气的塑造有滚动燃烧的激情,十分有潜力。梁朋杰有不错的条件,需要继续的训练基本功,让声音变得更加张弛有度。黄子弘凡在四个人中间音色偏明亮,干净透彻,乐感也不错,还需要继续刻苦的深造下去。这个组合中,嗓音最突出的是张超和方书剑的,两个人都表现不俗。声音技术和音色相对成熟,也比较成型了,他们二人的表现更为优异一些。</h3><h3>后生可畏,未来可期!而王晰是白月光~~本场最爱!​​​​​​​<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第十期 查理老师点评(补作业)</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原创 编辑于 2019-01-09 17:10:35</h3><h3><br>《在殿堂深处》选自歌剧《采珠人》作词:Eugène Cormon , Michel Carré作曲:Georges Bizet 编曲:钟兴民</h3><h3>演唱:蔡程昱 ​贾凡《采珠人》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第一部歌剧。这首二重唱旋律特别唯美浪漫,温暖感人。歌曲的背景是,两位好基友同时爱上了美丽的修行中的圣女,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后来当兄弟二人久别重逢的时候又感慨万千,重拾友情。这首歌就是此情景下两人互诉心声的一个片段。整部剧的故事我很喜欢,有着对于人性的高度凝练,让我们看到两个人之间友情、爱情、誓言、信仰、嫉妒、怨恨、宽容、成全,等各种心理活动的变化和丰富的人格。大家可以找找资源看一下。这首歌在整部剧中的场景是在一次宗教活动中朝圣的情景,兄弟二人内心充满对女主的崇拜与爱慕,然而此时两人相约立下誓言,彼此还是好基友,而且要像兄弟一般的守护女主。知道这个故事背景,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歌者在演唱的时候声音和表现力背后的心理依据,这样就能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唱的好与不好。学声乐的同学们可以注意一下,蔡程昱的音色和语气表达都很到位,从他整体的舞台感来看,他的情感配置的很准确,把男一号的爱慕之情唱的闪闪发光。 </h3><h3> 贾凡的男中音,坚实醇厚,共鸣饱满,情感滚热。他的发声动作值得学习,口腔的打开和竖起的元音咬字,一目了然,通道感很强。他们二人是歌唱发声的良好示范。另外,这首歌的配合也是非常严谨,有条不紊,两个声部之间错落有致的统一性听起来很和谐。</h3><h3><br></h3><h3>《雪花的快乐》作词:徐志摩作曲:周鑫全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黄子弘凡,方书剑,梁朋杰,张超四个男孩子比起上一场有巨大的飞跃。歌曲选的很好,从编曲到四个人的表现,成熟又不失青春的朝气。张超的声音特别松弛舒服,不明亮却很窝心,有温热的质感,暖烘烘的包裹着你的耳朵。唱的虽然是一朵雪花,却给人雪中送炭的暖流。方书剑的声音和表达都很有个性,辨识度比较强,他的声音位置很深,得益于胸腔共鸣的浑厚,仿佛空谷里传出,但又不失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他的情感和语气很有内在的张力,有弹性,有活力。黄子弘凡是男高音,喉头位置高发声位置高,不过声音的胸腔支点比较浅一些,声音稍微有点偏白嗓,共鸣方面还需要深造。不过融化在整体组合中,也依然是一个高亮突出的音色,并不突兀。梁朋杰的进步很大,律动感不错,音色很阳光,有着青春的稚嫩。总体来说,四个男孩子声音最成熟也最成型的是张超和方书剑比较明显一些,黄子弘凡和梁朋杰都需要继续的加深基本功训练。不过,四个人的和声搭配起来的时候,互相的帮衬贴补着,整体的效果听起来倒是非常好。稚气与成熟相互交融着,他们的声音也他们正好是这个年龄段该有的面貌。一种青涩的美好。而且,这个作品的表现并不因为稚气而粗糙,反而很精致,尤为可贵。</h3><h3><br></h3><h3>《La Vita》作词/作曲:Antonio Amurri Bruno Canfora Norman Newell编曲:张筱真 宋堃</h3><h3>演唱:星元 ,马佳 ,仝卓美声和摇滚之间看似风格大不相同,但其实因为它们都有着无比强大的内核与高能气场,所以,以此为桥梁,结合起来并不算难事。于是,这个舞台上我们每一次听到美声跨界摇滚的作品,都会感受到共同的振奋与激情。这一组又一次的感染了我们。仝卓是令人感到惊喜的,声音共鸣位置深厚了很多,比从前进步了不少。一出口低喉位的发声,加上胸腔共鸣的利用,还出现了一些男中音的宽阔感。过去是薄而偏亮的男高音音色在此时也变得坚实,声音底盘雄浑起来。第二段重复主歌的时候,转换音色用了一些暗色调的气声,加强了语言化的表达方式。副歌的时候,混声多了立体的效果。仝卓的音色转换驾驭能力还是比较多变的。星元是个小黑马,整季比赛貌似没有出现几次,但是一开口便一鸣惊人。发声很到位,音色正统。同为男高音,他和马佳的戏剧性不同的是,他声音有更明显的抒情感,高音清亮,并无很坚硬沉重的共鸣,而是透着如晨光般的色彩,明亮而不刺眼,温馨又清爽。尤其是中间转调的那段,当汹涌的声音尽数退下,他用偏中弱的混声吟唱,如沐浴在圣光里的天使小男孩,片刻间超脱了一切凡俗的喧嚣。包括他给另外两位队友做高声部和声的时候,也是感觉跃然在高空中回荡。在后面摇滚部分,星元有一个持续的high #C长音,集中点特别好,穿透力极强,这是咽音的发声模式。马佳的基本功很出色,声音里透着一股王者之气,他的嗓音将来也许有望慢慢靠拢戏剧男高音一边的,不过不着急,让时间去积累。这首歌里,他一出口,便有统领大局的气势。学习声乐的同学可以观察一下他气息的强大推送所引起的爆发力。除了后面摇滚部分的发声以外,前面的美声部分,气息充沛,高位置的混声共鸣音色集中,声带机能很好,闭合紧致。后面的摇滚发声剧烈的任性了一把。同为声乐老师,我特别的理解廖昌永老师的担忧。美声演员的嗓音质量要求特别高,和流行音乐领域不同,流行声乐注重律动和乐感,还有音色类型的丰富性,多变性,还要有与众不同的辨识度。所以我们会听到有些流行歌手嗓音虽然并不完美,发声也不怎么科学,有的甚至还带着嗓音的疾病,却化腐朽为神奇的演唱了很多作品。因为艺术审美要求是不同的。而美声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对于声带这个乐器的质量和能力有着严苛的要求。一旦出现偏差,音色便会打折扣,有些作品就不能表演了,或者自己的这个声部就会受到冲击。如果严重的话,可能还会断送职业生涯。这也是和流行音乐不同的地方。举个最典型的例子:Mariah Carey如今唱不了那么多真声的高音,几乎只剩下了气声和中低音,于是把气声唱成艺术品,这是被认可的一种变通。而美声唱法却没有这样退而求其次的发展空间。嗓子出了问题,就真的说再见了。整首歌,三个人的配合在摇滚的部分稍稍有一点出戏。其它各项都很好。</h3><h3><br></h3><h3>《跨越彩虹》选自音乐剧《绿野仙踪》作词: E·Y哈伯格作曲:哈罗德·阿伦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演唱:周深,王晰,蔡尧周深一开口,天使在月光里降临人间,他的声音不仅是富有画面感,而是真正能触碰到的那种稳稳地徐徐地清风拂面一般。音乐在周深的引子中开启了欢快的雷鬼(Reggae)舞曲节奏。雷鬼这个风格源自拉丁美洲的牙买加,是黑人节奏蓝调音乐和拉丁音乐结合的一个产物。慢慢的热带海岛风情,慵懒性感富有摇摆的律动,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节奏重音永远落在第二拍和第四拍上,具有很强的舞蹈性。三个人的声部划分,让蔡尧处于三个声部的C位,王晰演唱低音,周深是高八度假声音色,蔡尧则是明亮突出的男高音音色,是为了突出展现蔡尧的声音。本场蔡尧的各项指标完成的很好,只不过表现有些紧张,看起来并没有很自由的享受这个舞台,还需要多积累演出经验,多经受历炼。而王晰和周深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职业歌手了,台风和表现力自然洒脱,全情投入,非常生动。王晰的低音,在整首歌里是一个地基,声带就像大提琴的琴弦在震动,Bass的质地宽广醇厚,能明显听出来有一个声音在最底层铺垫,结实而温暖。他的低音集中点很明确,声压强大,穿透力并不输给高声部。周深的声部飘逸灵秀,整首歌层次感特别分明,每一个声部都是那么清晰明朗。中间有一段三个人轮流互相接唱,节奏的衔接也是严丝合缝,很巧妙。</h3><h3><br></h3><h3>《我属于我自己》作词/作曲:Michael Kunze ,Sylvester Levay编曲:张筱真</h3><h3>演唱:阿云嘎,郑云龙“双云”的很多歌唱情感表达方面的感性剖析过去已经讲过很多。而这一期,要再一次敲黑板!我们可以着重的注意一下郑云龙的混声共鸣,混声是融合了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发声模式,通常介于高音和中低音之间,是非常人性化,立体化的声音形态。可以观察一下,郑云龙的后口腔开度所带来的共鸣是圆润通透的。他主要的发声动作是内口腔上方的软腭抬起,喉位放下去,这样一来,喉咙内部肌肉群之间会呈现出宽阔的空间,就像一个大房间。如此一来,在发声的时候,声音会随着气息灌满整个的气道腔体,形成丰富的声音反射,于是我们听到的这首歌,郑云龙一开口便有一种丰满的听觉感受。还有他的咬字,得益于台词功底,和很多其他流行歌手那种“糊掉”的咬字不同的是,音乐剧的咬字要求特别清晰。于是他真正做到了歌唱的字正腔圆。阿云嘎在咬字方面的优点和郑云龙一样,同属于很正,很清晰的台词。在他的音色中能够听到不同于郑云龙温润饱满的共鸣,而是多了一些由语气所带来的气息感,同时在气息中高位置的共鸣有亮度,仿佛雾中的灯光。在音色上,郑云龙相较于更接近男中音的温厚。阿云嘎有着男高音的本质。气息包裹着的音色,我们叫做“气声”,是在声带闭合度并不十分严密的情况下,保持气息流量和力量的均匀稳定输出,而又不等同于消极的漏气。有一种呵护着的温暖,非常人性化的一种音色。而高音处的表现,声带闭合充分,声音的韧劲开始展现。这时候,阿云嘎的高音的穿透力比较强,声压比较突出。那句“我属于我自己” 最后那个长音“己”的闭口音难度不小,在换声区里发闭口元音,不能挤压嗓子,又要有穿透力,这是同时需要声带闭合+后口腔开度。由于歌词的押韵,出现了好几个Yi母音的长音结尾。阿云嘎的声乐基本功是很出色了。</h3><h3><br></h3><h3>《爱的季节》选自音乐剧《吉屋出租》,改编自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作词/作曲:Jonathan Larson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演唱:李琦,丁辉,高杨,陆宇鹏四个人一出口的和声非常的有层次,音色很统一,从低声部到高声部的排列是一组特别规范整齐的的四部和声,听起来特别和谐。李琦发声是典型的R&amp;B音色,声音集中又富有气感,并且高音的灵活度,转音都完成的相当精致,而且李琦有着接近黑人音色的发声,嗓音机能很强。上一期也已经说了,他是粘合剂一般的存在,不论跟谁合唱,都会把整体分数拉高不少。不论他和哪一种风格搭配,都毫无违和,这是多么高的唱商才能做到的事情。值得所有歌手们学习。在这一组中,四个人的声音都是清新自然,朝气蓬勃的,整体音色和声压没有突兀的地方,四个人的统一性很高。高杨的嗓音条件不错,天然音质好,但是声音目前尚未磨练成熟,很多基本功的项目还需要长期的锻炼下去。比如胸声支点的落实,喉头的下放,共鸣深度的塑造。丁辉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音乐剧演员了,基本功扎实,音色和表现力都很好。在这首歌中,配合了整体的统一性的同时,他稍微有一些埋没,应该再突出一些自己的特点。陆宇鹏的声音有个圆润又稚气的奶油小鼻音,是他共鸣的一个特色,挺有辨识度。综合他之前的演唱,在舞台表现力方面,陆宇鹏有着挺大的潜力,还要继续深挖下去。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够经常听到他的演唱。这首歌和声编写的非常好,层次分明,而且以这样的组合阵容,这首歌如果做成阿卡贝拉的形式也会特别精彩。</h3><h3><br></h3><h3>【发生了遗憾又可笑的事情:我写的时候竟然不小心犯迷糊睡着了,而一个手指正好点在了删除键,于是打了个盹的几秒钟功夫,一行接一行的删掉了一大段重要的文字。可是怎么都想不起来了,追悔莫及也只好作罢。灵感就是这样,它不欠你的,你自己弄丢了,就是真的错过了。这不可再现。下次要泡一杯咖啡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写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第十一期 查理老师点评</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原创 编辑于 2019-01-21 22:30:34 </h3><h3><br></h3><h3>#查理老师敲黑板# 这一期知识点比较多,还有彩虹屁和八卦。小板凳,笔记本和瓜子准备好~​​</h3><h3><br></h3><h3>《晓宇的歌》选自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作词:金炫宇作曲:金辉晟,朴世贤填词:马达</h3><h3>演唱:丁辉这是一首沉重而痛苦的作品。因为是在表达一个人生命终结之时的心境,这是任何健在的人并不曾有过的生命体验,也就意味着在自己身上是没有此种经验的。这需要的是演员对于生活的模仿能力,以及与人共情的理解力,方能演好这样的角色,难度系数很大。丁辉的角色把握特别细腻生动深刻,他的演唱首先能让人感受到的就是除了痛苦之外,内心莫大的遗憾与恐惧感,还有深深的绝望。所以语气对于演唱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袒露的是最真实的人性化的表达。这首歌里他的气息全程是发抖的,身体和心灵因为投入而富有凝聚力。他让声音和咬字一字一顿的强调出来,仿佛在生命最后,拼命想抓住点什么的那种强烈的求生欲和绝望感。从这里我们发现了,歌唱的时候演员的心理依据决定了你的语气,语气决定了你的情感表达。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对于作品和角色通透彻底的理解,再加上强大声乐基本功的支持,一切才能抒发的合情合理。丁辉在这首歌中,情绪表达近乎完美。声音的共鸣畅通无阻,注意他的口型就知道,口腔的打开这个动作是演唱的重要动作指标。气息因为情感迸发而跳跃,带动出来的声音是翻滚的,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后面那个仰天的呐喊是点睛之笔,脱离了技术的羁绊,却展示了艺术的高度。非常成功的一场演唱。</h3><h3><br></h3><h3>《孤独的牧羊人》作词/作曲:Oscar Hammerstein II Richard Rodgers</h3><h3>演唱:周深完全被折服!周深前所未有的展露了他幽默生动的表现力,以及多变的歌唱技术。这首歌出自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诙谐可爱。在原剧中,这首歌是修女玛丽亚带着孩子们表演木偶剧的时候唱的歌曲。周深演唱的时候,从台风、表情、动作、语气、声音整个的再现了这个木偶剧的风格。功课做的很细了。这首歌的难度比较大,它用的是国际上一直独成一派的“约德尔唱法”(Yodeling)。约德尔唱法是来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民间歌曲唱法,这种风格的唱腔,需要灵活快速的在胸声和头声之间穿梭交替。而且它和我们常规的声乐技术要求很不同的是,约德尔唱法的声区并不要求统一,反而特别保留两个共鸣位置之间的换声点,快速灵活的切换高低音色。鲜明而有趣。其实这种发声方式除了阿尔卑斯山区之外,在很多地方的民谣或者乡村音乐中也会用到,有时候也会在流行音乐里使用。周深的乐感和曲风积累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更多的可能性。这首歌完成的很不错,整体表现松弛灵活。</h3><h3><br></h3><h3>《最佳演出》选自音乐歌舞片《马戏之王》作词/作曲:Justin Paul , Benj Paskek , Ryan Lewis 编曲:刘宪华 ,KIM JISU</h3><h3>演唱:刘宪华,郑云龙,张超,梁朋杰,黄子弘凡,方书剑声入人心自开播以来,其实已经对传统声乐行业未来更多元化的发展,探索了诸多可能性。让我们看到声乐艺术将越来越模糊淡化不同风格形式之间的界限,一个歌手涉猎的范围可以很广,胜任更多不同的风格与唱法。预测这个行业将来会变的要求越来越多,歌手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也将更加的综合全面,较之过去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泾渭分明,现在和以后都将会是继续融合创新的时代。比如这一组男声被刘宪华这么一调教,顿时显露出了一种全新的姿态,一个新的偶像男团就地诞生了。刘宪华站在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对流行音乐审美敏锐的洞察力,为这几个男生定制了这次高端的表演,让他们的声音和舞台表现更加的时尚、动感、帅气,激情澎湃。出色的舞台视觉设计,追光灯下的身影,以及类似Michael Jackson一般的造型。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流行组合,实现了近乎完美的跨界。从几个人的声音表现来看,每个人都经过了精心的布置,扬长避短的将他们所有的优势发挥了出来。刘宪华的声音和律动感很出色,聚焦的压缩,声音不宽,但是声压非常入麦,干净利落。然后是张超和梁朋杰两位男生的中音继续铺开,张超的胸声浑厚稳健,梁朋杰的声音共鸣位置较高。方书剑的声音在他们中间张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偏重机能的混声敦实饱满,霸气十足。然后同样的音高,黄子弘凡的声音位置则比较偏高。安排的很巧,同音高之下,分别展现了低位共鸣和高位共鸣两种音色。郑云龙也再一次展示了实力稳健富有穿透力的男高音音色,突破了以往抒情王子的风格,多了更多节奏律动的激情。钢琴伴奏的那一段,几个人的和声层次凸显的非常鲜明。还有黄子弘凡突如其来的G5 A5 #F5的超高音头声,如划破夜空的警报声,惊艳无比。总体上他们的配置,从音乐曲风,人数,个人形象,舞台灯光、乐器、舞蹈、声音,各个方面,都是一个比较标准化的实力偶像男团的面貌。而且如果能这样保持下去,以团体为单位出道的话,也可能是非常好的形式。</h3><h3><br></h3><h3>《天边》作词:吉尔格楞作曲:乌兰托嘎编曲:钟兴民</h3><h3>演唱:廖昌永,金圣权、李向哲、刘彬濠,蔡尧廖昌永老师是世界级水平的男中音歌唱家,师从于中国声乐教育泰斗周小燕先生。曾在90年代多次获得国际顶级声乐比赛的大奖。其中包括1996年9月,法国“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1997年5月,东京“多明戈世界歌剧歌唱比赛”,第一名 ;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一等奖。可以说,廖昌永在美声歌剧领域,为男声们树立了极高水平的标杆,他的演唱是真正的宝典级教科书,适合我们反复的品味学习研究。廖老师的声音特别的平衡精致,音色醇美,内涵深厚,如果听过他的歌剧作品,你会深深折服惊叹于他扎实的功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这首歌中,廖昌永的的声音底气十足,胸腔共鸣宽厚温润如海洋一般,烘托着四个年轻稚气的孩子。众男声在他的严格把控下,和声的精准度,层次感以及声音质量都有很大提升。是一个公开教学现场。不过几位男生每个人的声音单独演唱的时候,还是有许多细节需要把握调整。李向哲的音色不错,声音里面有金属芯的闪亮质感,但是喉咙如果再打开一些,音色还会更好。刘彬濠的声音,同样需要共鸣腔的进一步塑造,咬字的时候稍微有一些横向,另外两位男生金圣权和蔡尧也是一样,还需要继续的锤炼。这首歌没有多少高音,同样都在男中音的第一换声区内活动,我们可以听出来廖昌永明显的共鸣饱满,气息充沛结实,所以他一个人的声音在五个人中间,显得格外突出,而四个孩子的声音普遍单薄乏力,共鸣不足。这是很大的区别。这首歌曲用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长线条的旋律,在气息上面要求输出的流量和力量平衡把握,大家如果有兴趣练习的时候,需要注意喉咙要特别松弛,先将歌词拿掉,软腭抬起来,喉头放低来哼鸣,同时模仿马头琴这样的弓弦乐器是很好的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找到曲调的韵味,同时锻炼了蒙古长调风格演唱的气息。</h3><h3><br></h3><h3>《荒谬的爱》作词:尚雯婕作曲:尚雯婕,奥尔夫编曲:宋涛,孔潇一</h3><h3>演唱:尚雯婕,高天鹤,仝卓这首歌特别借用了《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中的合唱曲《命运女神》片段,增加不少厚重的气势,非常宏大磅礴。敲黑板知识点:说起这部神秘又震惊世人的《布兰诗歌》,原是德国巴伐利亚中世纪保留下来的一部古代诗集,一共有两百多首。它们创作于11~13世纪,用拉丁文写成。直到19世纪才被考古学家发现藏于一个偏远山区的修道院中。20世纪30年代,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在阅读了《布兰诗歌》后,有感而发的为诗歌谱曲,创作了一套我们今天听到的这部伟大的现代音乐作品。1937年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演。从此轰动世界,并且影响了现代音乐的发展,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很重要的一笔。而《布兰诗歌》最传奇的是,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里,这些诗歌内容充斥着大量对放荡不羁生活的崇尚,以及对赤裸裸人性欲念的高度赞美,还有对封建桎梏的鞭挞。有意思的是,考古学家研究,这些诗歌竟然出自一些神职人员和文人之手。学过世界历史的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像《布兰诗歌》这样“大逆不道”的拉丁文抒情诗在当时那样严酷的环境下诞生,还被藏在一个修道院里完整保存至今,是何等的可贵与不易。这让后世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个中缘故耐人寻味。从布兰诗歌的创作年代来看,应该属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之间的过渡期,说明文艺复兴思想萌芽已经诞生,其历史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奥尔夫的音乐创作在继承了古典音乐作曲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式的音乐旋律,加多了打击乐的比重,显得十分森严神秘,还带有强烈的魔幻色彩。所以《荒谬的爱》这首歌,以这样的音乐做底色,创作起点就已经拔高了好几个层级,就像站在巨人肩膀。尚雯婕的声音共鸣腔体一直很通,声音的体量非常大,这是她的特色,有一种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跨界感。高天鹤我早在第七期的点评中就说了,像他这种不一样的烟火,就应该绽放在中世纪的城堡里才对,比如摇滚乐里的哥特式金属,那种阴森冰冷又华丽的风格很符合他。还有叛逆迷幻的电子乐也特别能凸显他的声音形象。于是这首歌里,尚雯婕准觉的捕捉到了他的的特点,果然大放异彩。高天鹤的二胡演奏是画龙点睛,音色融合在电音里效果非常奇妙,而且在尚雯婕这首歌原版中就有二胡的演奏,很巧合。副歌部分和《命运女神》融合的很完美,高音的吟唱部分就像回荡在长空的鸣叫声,应该是仙鹤本鹤了。一个人放在对的地方,他才是那个对的人。在这一点上,尚雯婕还是慧眼识珠的。仝卓小可爱的语言发音还需要多多锻炼了啦!他的音色其实因为长期的民族唱法训练,高位置共鸣比较靓丽,但是胸声稍显单薄,缺乏深厚的立体感。在这几场美声的演唱模式中,他也很想获得宽厚的质感,于是喉头有一点点压抑。所以,打开喉咙这件事情,还是需要长期常年的艰苦训练才能定型那个肌肉动作,否则稍有要求下沉喉位的时候,就显得压喉头,下巴肌肉也会有紧张。后面也可能是因为话筒的调音有一点偏颇,仝卓的声压没有表现出来,隐没在了音乐中。</h3> <h3>《月弯弯》作词/作曲:钟婉芸编曲:张筱真</h3><h3>演唱:王晰,周深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大师的作品来增光,显然是特别加分的。德彪西的《月光》借用的非常妙。话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真是个魔鬼年代,我个人非常喜欢那个时期诞生的音乐家。德彪西出生在19世纪中期法国一个普通的瓷器商人家庭,从小便对音乐有着浓厚兴趣,并且显露出惊人的天分。他首创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植入到音乐创作中,成为世界上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鼻祖。他是即肖邦之后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为20世纪现代音乐的发展起到强大的奠基作用。来一点八卦吧:这位音乐天才在最有朝气和创作激情的年龄里,以他的非凡才华征服了贵族圈子,从18岁就开始傍各种名流贵妇,做人家的小奶狗(我可没瞎编),因此获得了丰厚的经济资助,贵妇人出钱供他深造,衣食无忧的他才得以进一步安心搞创作,从而跻身欧洲上流文化圈。他从不缺爱情和金钱,并且又那么放荡不羁,不负责任,做了大半生的渣男从无负罪感。所以在他的音乐中永远没有挣扎,没有痛苦,全是多情的甜梦、爱情与风景,还有对孩子的爱,散发着迷离浪漫的光辉。在音乐和美术之间他有着敏锐高深的审美通感能力,他特别善于将不同泛音的色彩信手拈来,如绘画一般表现心目中的各种景象。这首《月光》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前奏一响起,音乐的画面感和气氛立刻引人入胜起来。从二人的声部上面来讲,其实周深王晰二人刚好是高八度和低八度,在和声框架内可以天然的重叠。他们的选歌不一定适合竞技,就像陈洁仪那年参加《我是歌手》的时候说的:“音乐不是拿来竞技的”。所以他们这一类的歌手一直是拥有超脱了竞争力的那种涵养与深度。声音质朴、干净、柔和,毫无杀伤力和攻击性。你听他们唱歌,你会有莫大的安全感。周深和王晰的声音气质本身就有着月光的属性,听的时候,可以多多的去联想一下。周深的是夜空里云彩背后的那朵光晕。王晰则是夜幕低垂时,从你窗前照拂进来,铺在你心口的那个亲吻。这样说是不是很肉麻?不!这叫爱的描绘!</h3><h3><br></h3><h3>《希拉草原》蒙古族民歌编曲:钟兴民,张筱真</h3><h3>演唱:阿云嘎蒙古民歌有两种分类方法:一、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事歌、儿歌等;二、体裁分类,分为长调和短调。其中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比较长,有浓郁的草原气息。牧歌、赞歌、思乡曲等等就属于长调范畴。短调的曲调则比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狩猎歌、叙事歌以及一部分舞蹈性质的礼俗歌曲就属于短调。我们听到的这首《希拉草原》便是一首流传于鄂尔多斯地区的短调歌曲。鄂尔多斯短调歌曲在蒙古族音乐里风格独树一帜,非常鲜明,有着顿挫的节奏和跳荡起伏的旋律,音乐的性格刚健有力。从这首歌我们便能发现这些特性。阿云嘎的演唱出神入化的为我们展示了蒙古音乐最原生态的魅力与野性。这首歌是他除了音乐剧之外真正的本色出演。气息随着节奏收放拉伸,就像身体内跌宕起伏的舞蹈,这样的气息,运动感强大,推送出来的声音自然是铿锵威武,充满英雄气概。其实蒙语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里,是特别适合唱歌的语种之一。客观上,蒙语的发声位置天然的很深,喉位低,咬字的时候喉咙腔体开阔,在这样的语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民,都有着歌唱最需要的嗓音肌肉条件。再加上草原民族彪悍的运动能力,气息功能不在话下。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羡慕吗?反正我本人很羡慕。可以观察到,阿云嘎唱歌咬字的时候,下巴的下垂动作,以及就算是在闭口音的发声,也能保持喉腔的开阔。就如他本人所说的歌唱秘诀:“空松通”。我再解释一遍,就是打开喉咙腔体,松弛嗓音肌肉,共鸣管道通畅。能听得出来,这首歌是他本人最引以为傲的一首拿手作品,并且所有细节都是经过了无数遍的思考和设计呈现出来的。从声音、语气语调、情感的戏剧张力、台风动作舞蹈,所有的细节都做了严格的规划,是特别成熟的一个表演,也是迄今为止他最好的一面。</h3><h3><br></h3><h3>《Halo》(光环)作词/作曲:瑞恩·泰德,碧昂斯编曲:钟兴民</h3><h3>演唱:蔡程昱,王凯,余笛,鞠红川美国的灵魂乐(Soul)最早是50年代黑人的节奏布鲁斯和福音音乐的一个结合。通常由独唱和伴唱搭配组合演唱,特点是跟随节奏搭配一些肢体语言。我们常看到的黑人唱诗班整齐划一的穿着长袍,同样的手势和动作在一起合唱的场景,那个音乐就是灵魂乐。其实,这种音乐往上可一直追溯到19世纪初,美国黑人奴隶在白人宗教赞美歌的影响下在日常劳动中发展出来了一种歌曲,叫做灵歌。这就是当今灵魂乐的早起雏形,后来随着爵士乐的发展和带动,慢慢变成了福音歌曲。爵士乐为福音歌曲带来了大量复杂的切分节奏,与丰富的和声。使得这种音乐的结构越来越立体丰满。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有了节奏布鲁斯的融合,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风格:灵魂乐。早期的灵魂乐大师们将灵魂乐从宗教中扩展延伸出来,创作出各种内容题材,使得这种音乐覆盖深入到黑人情感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灵魂乐的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对后来的世界流行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首《Halo》就是一首结合了布鲁斯音乐和福音歌曲的典型的灵魂乐作品。由国际巨星碧昂斯创作原唱。歌曲特点鲜明,有着规律的节奏,其中副歌部分反复的“I can feel your halo~halo~”便是特别典型的黑人福音音乐特色的呼喊。这一组的编曲,从伴奏音乐听起来,管弦乐的配置融入了明显的欧洲古典音乐风格,并在副歌高潮部分又加入了摇滚元素。黑人音乐色彩开始变得“白化”,将特色的节奏律动也变得淡化了许多。从个人角度来讲,其实选择这首歌,如果编曲的话,完全可以保留这首歌原有的灵魂乐的律动与原版和声。让古典声乐歌手们挑战一下灵魂乐唱诗班的风格,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黑人音乐的律动感是值得所有类型的声乐演唱者去学习实践的。从这首歌的改编和演唱来看,律动消失了是十分可惜的。诚然,这一组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特别出色的,这么多期下来,对于蔡程昱、王凯、余笛、鞠红川,我从不吝赞美之词。我认为他们代表了中国最新的歌剧音乐剧群体的高超水平。只从声音的角度来讲,有很多值得声乐学生们学习的地方-。这首歌的合唱为我们展示了充满力量的史诗气氛,以及和声在长线条中丰满的冲击力。富有英雄气概,还是非常棒的。</h3><h3><br></h3><h3>《冰凉的小手》选自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作词: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曲:普契尼(意大利)</h3><h3>演唱:马佳《艺术家的生涯》这部剧出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该剧又名《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取材于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意大利人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都灵。 普契尼的作品一直深得中国观众喜爱,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创作喜欢借鉴东方音乐的曲风,尤其是他对中国五声音阶音乐的偏爱,隐含在他很多的传世经典作品中,除了《艺术家的生涯》还有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图兰朵》,以及《蝴蝶夫人》等作品。《艺术家的生涯》被誉为普契尼12部歌剧中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h3><h3>《冰凉的小手》就是一首借鉴了一点五声音阶创作出的咏叹调,这段咏叹调是剧中男女主角初次相遇,男主对女主一见钟情的内心活动。该曲为全世界美声男高音的试金石之一。马佳的音色明亮清澈,高音辉煌绚丽,基本功很扎实。他的发声气息充沛,在高音部分的声带压缩感极好,记得在前面某一期的演唱中,就展示了难度很大的“高弱”技术。一般如果基本功不过关的情况下,男声在遇到高音的时候很容易扯嗓子喊,要么就虚弱成漏气的假声。但是马佳的高音在保持了声带充分闭合的基础上,实现了高位置共鸣圆润饱满的光泽,同时又融入胸声的底色,使得声音兼具戏剧抒情色彩。喉咙的开度,气息的推动和声带的对抗力,声音支点,一切都做的平衡。高音处咽音技术的使用,让他非常自由的穿梭在换声区,而不垮塌断层。这是多年的刻苦磨练才能达到的效果。情感方面,非常热情饱满。加上普契尼的旋律一向比较缠绵悱恻,饱含深情,马佳的表现力是不错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b>声入人心 第十二期 大结局 查理老师点评</b></h3> <h3>教声乐的查理老师 原创 编辑于 2019-01-19 22:21:44 </h3><h3><br>​​开场曲:《光之心》作词/作曲:常石磊编曲:柒玖,常石磊</h3><h3>演唱:全体成员探戈舞曲的节奏,36位成员的集体的大合唱亮相,声浪滚滚,震撼无比。全部都是男声的大合唱听起来雄壮恢弘,有着波澜壮阔的美感。和声整齐,配合默契,每个人的声部优势都得以展现。</h3><h3><br></h3><h3>《我会保护你》选自音乐剧《吉屋出租》作词/作曲:Jonathan Larson编曲:钟兴民,宋堃</h3><h3>演唱:阿云嘎,郑云龙这一场云次方的律动很好,二人难得合作一首带有舞曲性质的作品,各自的节奏感以及两人和声的默契与准确度,都表现的非常成熟,游刃有余。郑云龙浓郁的饱含热情的滚动式语气表达,在以往提到过很多回,这是他最标志性,最有辨识度的一个特色。虽然属于男高音,但是在他中音区的音色里又能够融入圆润深厚的胸声,听起来宽厚温暖,特别富有人情味。他一直很擅长抒情的长线条作品,以及通过语感来突出角色精神世界的作品。但是这一首舞曲中又看到了他对律动把握不俗的一面。阿云嘎一开口Be my lover的那个漂亮高音让人很意外,豪迈的喉咙里发出如此甜蜜细腻的高弱混声,仿佛不小心发现了宝藏,证明了他音色的丰富多变。那种令人惊讶的一瞬间,透着灿烂的光泽。他高位置的明亮混声干净,清透,发声点很集中。在这首歌里阿云嘎的和声处于高声部,男高音的穿透力很足。郑云龙的声部处于次男高,略有男中音的音色。组合起来很有立体的层次感。这一场二人的律动节奏跳跃而严谨,配合的天衣无缝。在语言方面,如果能够继续修炼英语的发音,还会更上一层楼。</h3><h3><br></h3><h3>《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纪录改编作词/作曲:罗伯特·彭斯译配:邓映易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蔡程昱,王晰,仝卓早就发现像王晰这样的白月光嗓音最适合放在一首歌的开篇,他的声音能够立即让全场的人顿时收了心,沉浸在肃穆庄重又温暖如春的意境中。当观众人心浮躁,杂乱无序,思想抛锚的时候,他的声音有一种很强的磁力,将全场的系统重启,一切变回到干干净净的初始化状态。然后由他来主导接下来的气氛。这种安静、柔和又细腻的力量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粘合剂,他一张口,便能凝聚、梳理乱象,在我个人心目中,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治愈系男声。在乐曲副歌最高峰的宣泄过后,他又一次出现,承担起喧嚣之后的冷静,此时一个弱混声的中音压缩的极好。仝卓的声音有天生的以鼻腔为主导的高位置共鸣,胸腔的深度比较欠缺一些。严格地说来,他其实不能算作男中音。他是一个拥有男高音的条件却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男声。他的喉头的位置偏高,使得他每次想要获得一些美声的浑厚胸声的时候,便会有一些压喉动作,而非自然的喉腔竖起来的那种开阔感。所以这个还需要常年的锻造,把那个部位的喉腔肌肉动作练出来,最后让它变得更自然,而且到那时他的高音的色彩还会因此更加美妙丰满。蔡程昱,又年轻又成熟的训练有素的男高音,他在这首歌中独唱的部分是之后的那句“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着手”。这一句的音色宽厚饱满,胸腔共鸣的下潜很深。这一段是男高音唱到中音区的一个比较好的示范。喉咙的开阔度,喉位的下降,一切都非常自然。所以音色既有高位置的集中,又有中音区的厚度。这种混声就是优质的。三个人的和声很统一,声部体现的明显,但又互相成全着对方,艺术修养很好。并且兼具细腻与宏大的表现力。是个不错的合唱表演。</h3><h3><br></h3><h3>《爱之书》原曲为意大利著名音乐家Zucchero与跨界古典大提琴组合2Cellos共同演绎的跨界古典作品。作词:Zucchero作曲:Stephin Merritt编曲:钟兴民</h3><h3>演唱:鞠红川,余笛,王凯,高天鹤这一组的声部配置分别是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层次感鲜明,立体而辉煌。曲风富有唱诗班一般的田园美感。开篇各个不同声部Wu母音的和声哼鸣,铺出了薄雾笼罩的清静画面。声部之间的和谐度很高,各自的音色也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如唱诗班的歌咏一般圣洁高雅。鞠红川的声音综合能力很强,音色丰富,同时拥有美声和流行的两种系统,可随意切换使用。他的音色鲜明,基本功很好,从他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就能听出来控制力很强,而且表达感也很不错。王凯是成熟的歌剧演员,声音游刃有余,混声的质量不错。余笛的忧郁深邃音色在一众明亮华丽的男高音里显得非常特殊,放在中间成为了声部中最有深度的一抹底色。高天鹤的头声全程萦绕在天空中,富丽高贵,就像从殿堂的玻璃透进来的光束,天使将要降临的感觉。</h3><h3><br></h3><h3>《天边外》音乐剧《金沙》选段作词:关山作曲:三宝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郑云龙郑云龙的声音里有一种悲情音色,一部分来自发声动作的技术操控,一部分来自情感表达的浓郁色彩。从发声动作上具体分析,悲情感的音色塑造首先需要打开后口腔,降低喉位,上提软腭,气息流畅。此时,声带发出的声音会在你的共鸣管道里穿梭回荡反射,最终高低声区会全部统一混搭在一起,形成一种呜咽般的空间感声音,我们的混声也是这样的原理来形成的,当然这一切的原始驱动力一定要来自良好的气息。然后再用情感塑造来润色声音,把语气表达安放在这个声音里面的时候,这种通透的悲情感、戏剧感便形成了。当然,技术解析永远是生硬枯燥的,在具体的学习中,还需要老师的亲自指导以及大量的实践积累。这首歌的整体表现,郑云龙入戏很深,语言表达有一种内化而激烈的凝聚感,把一切的爆发强压回内心,用最大的克制表现最大的冲突。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内核强大的表演功力,比起呼天抢地的发泄,少了洒狗血的失控,而多了深刻的涵养。</h3><h3><br></h3><h3>《谁》音乐剧《等你爱我》选段作词/作曲:小柯编曲:张筱真,宋鸽</h3><h3>演唱:王晰这一场王晰是带病演出,中间有迫不得已的瑕疵,但瑕不掩瑜,他还是将整体控制的很牢。显示出深厚的演唱功底。情绪的细腻表现力和那种珍重感都很出色。白月光之美,过去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最后一场的表现不用再讲的太满。他更适合让人慢慢的回味遐想。</h3><h3><br></h3><h3>《可爱的一朵玫瑰花》(都达尔和玛丽亚)哈萨克族民歌</h3><h3>演唱:鞠红川这首哈萨克族民歌在中国的音乐院校里被学生们广泛的传唱,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听到的都是美声版本的各种演绎。鞠红川的演唱和我们通常听到这首歌的面貌不同,流行唱法的表现形式,接地气的音色和语气。亲切动人充满爱意的表达感,都为这首歌增色不少。吉他前奏和主歌部分,将节奏和拍子框架打散,更加极致的提升了旋律的抒情性和自由度。这就是散拍子音乐的特点,在没有节奏约束的情况下,音乐的游离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有时候我们会在节奏规整的作品开端或者中间偶尔的加入一些抒情的散板音乐,用来渲染气氛,表达自由的情绪或意识。这首歌非常的浪漫又有趣,歌词里的痴心人憨态可掬,点睛之处“歌声使我迷了路,我从山坡滚下”,这样生动画面喜感十足。前面一整段,鞠红川的声音比较油滑,但是这种有些奶油的质感又刚刚好,像情窦初开又有点皮,同时,他用音色表现着不同的角色,前面一直唱的是女主,语气便轻柔委婉。后面“强壮的青年哈萨克”一段,换了雄壮的美声的音色来描摹男主的形象,憨直可爱。</h3><h3><br></h3><h3>《柔声倾诉》电影《教父》主题曲作词:Larry Kusik作曲:Nino Pola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余笛余笛的声音人格和他本人的气质非常的统一,透着一个优雅的,有涵养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演唱中也有一种克制之美,这种克制感是一种高情商的情感表达方式。歌唱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和日常语言交流是一样的。在谈吐之间便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在这样的修养之下,你所选择的音色和语气会有着很明显的特征。你会懂得怎样唱,别人听起来是舒服的,场面不会尴尬的,气氛是和谐愉悦的,抑或是发人深省的。这都属于歌唱的高情商体现。那么余笛便有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当我们抛开一切训练有素的声乐发声技巧的时候,依然会存在的一种素养,这个素养和发声技术无关。它往往伴随着我们音乐的审美与思考,内心的沉淀与积累,于通情达理之中了解所有的人物的性格,关系,故事的逻辑等等一些列复杂的因素。陈道明曾经说:“理解得越深,表达的越准确”。这种理解力便是以上所说的一切素养的集中体现。余笛的演唱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模板。</h3><h3><br></h3><h3>《九儿》作词:何其玲,阿鲲作曲:阿鲲编曲:张筱真,宋堃</h3><h3>演唱:仝卓开篇电吉他的声音划破长空,撕裂出一道道的口子。仝卓的声音从中间走出来。开口主歌部分的那几句声音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到了转调之后的高音,显露出了他一直以来我讲的那个横向发声的短板,缺乏胸声的支持,共鸣会变得很窄,声音也会高不成低不就,用着男高音的音色,唱着男中音的音区。真正的高音触及不到,低音又下潜深度严重不足。这是非常有局限的一种唱法。非常希望将来的他能够升级成更好的声音模式。仝卓的嗓音条件很棒,但是功力还需要继续打磨下去。</h3><h3><br></h3><h3>《玛依拉变奏曲》哈萨克族民歌改编改编/词/曲:胡廷江</h3><h3>演唱:高天鹤这首歌原本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叫做《玛依拉》,后二度创作,改编成为了《玛依拉变奏曲》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变奏曲: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 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也就是变着各种花样去重复演奏/演唱一个音乐主题或段落。这个过程可以是精心的设计,也可以是现场即兴的发挥,非常考验音乐家的创作思维和能力。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二度创作手法。我们听到的这首《玛依拉变奏曲》的原版旋律非常简单,而变奏扩充之后,则变得华丽非常,演唱的难度系数也随之加大许多。高天鹤这首歌完成的非常出色。开端惊艳的B5b和C6再到B5b长音,惊艳而稳定。接着便开始了各种高难度跳音、转音、华彩连音走句,就像此起彼伏跳动的锦鲤,飞溅着璀璨的水花。花腔的发声点必须一直保持到很小,不然无法灵活的完成各种声音特技。在这一点上,高天鹤是精致准确的,而且声音的每一个投放都是掷地作金石声,散发着琉璃工艺品一样的光泽。这首歌非常的热情高亢,但是又有一种阴冷幽深的绚丽。因为假声男高音和真正的女高音在音色上并不完全一样,所以他嗓音的特殊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辨识度。记得之前有一期形容过他的共鸣像一个空洞,里面透着光。这一次我们又听到了这种华丽又冷艳的美。<br></h3> <h3><br></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h3>后记:这么多年来,各种个样的歌唱比赛/真人秀节目太多了。我过去也为其它节目做过一些点评,但是写着写着就因各种缘故搁置了,留了一些遗憾。直到看见《声入人心》问世,真正成了我唯一一个特别专注,并坚持从头追到尾点评的节目。记得三个多月前预告发出来的时候,我很惊叹!终于有一台关于美声和音乐剧的歌唱真人秀了,前所未有。所以,我决定陪伴他们走过这十二期,用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他们的精彩演唱做个小小的注解或科普知识延伸,好让大家比较综合全面的了解自己所听到的音乐内容。同时,我认为,这也是让我能够为经典音乐的普及做一点贡献的机会。于是,三个月的时间里,每周一篇,记录着那些走进我心里的声音。甚至因此还荣幸的收到湖南卫视《声入人心》节目组的邀请,观摩了第七期的录制现场,近距离享受到了这些男声们震撼的视听盛宴,那是让我难忘的一次经历,感谢你们。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以来的阅读和支持。虽然每一期都说很多,但是我深知,在音乐面前,语言永远是苍白的。声音艺术最终要回归听觉,而不是通过视觉中的文字描述来捕捉音乐的动人之处。告别了乐评人用文字编织的网/陷阱。其实你会发现,你的审美是自由的,我希望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独立的审美取向。只需要你静下心来,用耳朵去感受音乐,感受语言描述之外最纯粹最本真的声音。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审美系统和欣赏水平。最后,还是最感谢为我们带来这些美妙歌声的天使们,从此以后,舞台上便有了你们更加璀璨的光芒,经典艺术也因你们而更好的传承下去。</h3><h3>至此,《声入人心》12期全部结束了,我的点评也要告一段落了。艺海无涯,我们江湖再见!</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