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封面图片:1961年的阳朔县城全景</h3><h3>老同学走进中学校园,一晃5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就象发生在咋天。</h3> <h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阳朔西街县总工会宣传窗口</h3><h3>1968年9月,位于阳朔西街最繁华路口的县总工会宣传窗口贴了一张入学通知书,入学的信息很快在县城流传开来。老同学纷纷奔走相告,“我们有书读了”。县里决定成立阳朔镇“五七”学校,招收户籍地为阳朔镇适龄子女上学。早在1966年,教育部门就提出“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只因同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这一停就是2年多,新的入学说是“复课闹革命”。1968年10月18日,阳朔镇“五七”学校开学典礼在县人民礼堂隆重举行,会上举行了庄严的授旗仪式,镇革委会主任孙永山将一面印有阳朔镇“五七”学校的校旗授予学校筹办负责人黎兴国老师手中。会后,同学高举校旗,在敲锣打鼓声中,全校师生沿西街出发绕县城游行一圈,以造声势。学校建制设为连、排、班,连以下设3个排,每个排设3个班,实行军事化管理,全连有同学120余人,教师3人。</h3> <h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阳朔西街全景</h3><h3>临时校园设在县前街5号,徐悲鸿故居对面的旧院里,院里破烂不堪,全校师生用三天时间,自己动手清除园内杂草、废物、垃圾,将损坏的楼梯、楼板、门窗、厕所维修好,各单位捐来大小不一20余张桌椅,按横排摆放好,同学挤在一起就座,就这样开始了中学时的校园生活。</h3><h3>阳朔镇“五七”学校为农业中学,实行半工(农)半读,学制两年。文化课初始为“天天读”、学习“老三篇”。为了能生存下去,劳动课时间比课堂教学时间还多。当年,黎兴国老师赶着一大两小3头黄牛,从葡萄公社步行来到阳朔镇筹备成立阳朔镇“五七”学校,3头牛就是学校最初的全部财产。为了创收同学们去县外贸公司搾过黄皮果,去县酱料厂剥辣椒、搓蒜子,到公园铲草、扫树叶,另外还种了10余亩冬小麦等等。记忆最深的一次创收劳动是承揽县公路段阳桂公路,县城至白沙公路两侧给过冬的路树刷石灰水,该活又脏又累,当年多数同学还是13一4岁的少年。两天下来,有同学计算平均每天每人仅得8分钱,此话传到黎兴国老师那里,他一句话:“明天不去了”。</h3> <h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阳朔漓江木山古渡口一带风光</h3><h3>1968年12月,全校师生作为宣讲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工作队队员,来到县城关公社木山大队做宣讲工作。同学三、五人一组分别派到村民家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宣讲一般安排在晚上进行,也就是选个同学读读报纸、公报之类的资料,多数同学陪在傍边。小编与10余位同学住在村民堆放粮食、杂物的隔楼上,晚上聚在一起免不了打闹聊天,有同学尽讲些鬼怪故事吓唬小同学。一天刚睡下,一同学大声说:“我还没晚汇报呢”,一下爬起来作晚汇报。当年流行早请示和晚汇报,同学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面对毛主席像,也有面对北京方向的,手拿红宝书放在胸前,大声敬祝领袖“万寿无疆”、“身体永远健康”,反复三遍。临近收队时,县里发给每个队员半斤猪肉票,住家拿票买回猪肉,这是少有的开荤了。有一个同学肥肉吃得太多,消化不了,半夜起来方便,动作太慢拉得满裤子都是,连夜跑回县城家里换裤子。</h3> <h3>桑树园</h3><h3>1969年春天,阳朔镇“五七”学校迎来了重要转机。县里决定将位于石马路龙脊山下的原县蚕种站旧址,移交阳朔镇“五七”学校管理使用,计有砖瓦平房7栋,桑地80余亩,基本能满足学校日常教学需要。同时,新老师陆续调来,牟科永老师到任学校负责人。原被推荐到阳朔中学就读的10余位同学,以及县糖厂、县良种场的同学也转到阳朔镇“五七”学校就读。开学了,最大的困难是沒有课桌凳子,学生没有桌椅怎么上课学习?黎兴国老师用延安时期抗大精神教育和鼓励大家,他根据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了新的填词,改编成阳朔镇“五七”学校校歌,“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我们的作风”。一时间校园里歌声嘹亮,同学情绪高昂,大家双膝当书桌,编织稻草墩当凳子,开始了新的校园学习。</h3> <h3>阳朔高田十里画廊风光</h3><h3>不久,学校在高田公社定制的桌椅已做好。那天傍晚同学推着从县搬运站借来的人力扳车,沿着十里画廊一路小跑,前往高田运桌椅。路上同学话不多,神情凝重,想到今后上课有桌椅了,心里不必提有多高兴,此时不忘节省人力,轮留在板车上座座,交换着推车,也就3个多小时连夜顺利的把桌椅运回学校。</h3> <h3>2018年12月,阳朔镇“五七”学校兰球场旧址新貌 张 凯摄</h3><h3>1969年春季开学,学校课堂教学与劳动时间大概为1:1,政治课一般学习毛主席语录和党中央关于“文革”的文件;语文课以毛泽东著作和诗词以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社论文章为主要教材;体育课改为军事体育课;音乐、图画改为革命文艺课。期间,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队员有:县工程队的谢大妈和县环卫站的老沈。当年,工农兵“占领讲台”,学校师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老师靠边站,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学生是红卫兵,“造反有理”;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领导一切”,工宣队在校园里具有绝对权威。一次,学校师生集合,有的同学在队伍里推搡打闹,不守纪律,只见老沈快步走来,对这些同学大吼一声:“你们这些野兽”,同学闻之一怔,赶快排好队,傍边同学见此大笑。此后,只要看见老沈走来,就会有同学善意提醒,“野兽注意了”。</h3> <h3>桑蚕</h3><h3>学校的桑地里有着无限美好的风光。春天,桑树发芽了蚕的养殖季节也就到来。学校每年养蚕2一3批,每批达10余万条至数十万条,需要精心管理,细心的呵护。从蚕蚁到蚕宝宝,养殖室内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一般情况下同学还不能随意进去。喂食的桑叶要新鲜,4次脱皮后还得帮蚕结茧做巢,为此不少同学住校值夜班。记得在蚕叶消耗最大那几天,学校实行责任制,同学每人每天采摘桑叶20斤,大箩筐装满压实才够称,这时正是4一5月间,晴日太阳晒在桑地里,对同学少年来说,这活也是够苦够累的了。</h3> <h3>桑树园里的桑葚</h3><h3>每当采摘桑叶最繁忙时,桑葚也成熟了。那时只知道桑葚能当水果吃,只有胆大的同学敢放开大吃,很多同学只是尝尝而已,大量的桑葚只能顺其自然成熟后掉落地上,任其腐烂。</h3> <h3>桑树园</h3><h3>每年冬天得给桑树剪技、松土追肥,以利来年技粗叶厚。80余亩桑地的精心耕耘锤练和培育了同学少年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大规模家蚕养殖培养造就了一批象胡明江、周承顺等人这样具有丰富养殖经验的技木能手。自从来到新校园,学校组织同学外出打工挣钱少了。大的外出活动有两次:一是1969年春到城关公社矮山大队支援春扞;二是同年下半年到县农械厂学工。</h3> <h3>2018年12月,校园入口不远处的县狌猪屠宰场路口樟树 张 凯摄</h3><h3>1969年秋季开学,学校正在深入开展斗批改运动,这时校园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事情得从学校晚上加班说起,那天晚上全校师生来到校园剁红薯藤,说好的煮红薯吃,直到晚上10点多钟了,还沒见有人煮红薯,引发部份同学不满。这时有同学开始收工回家,走过阳朔中学大操场,刚上小坡,不知那位同学上前从路旁的柚子树上摘下一个柚子,其他同学见了纷纷效仿,一时间柚子林里哗哗响声一片,傍边有一厕所,一人急冲冲走出来,一看,全是拿刀的,大喊一声:“有人偷柚子”,提着裤子就跑开了。第二天早上上学,只见从菜市场直到阳朔中学校园,一路尽是柚子皮。上课前全校师生紧急集合,学校负责人牟科永老师瞪着眼,看着同学队列从左到右扫了几遍说:“你们,你们自己看看,惨不忍睹,偷摘人家中学的柚子,现在正在深入开展斗批改,你们都要作自我检查,赔给人家”。各排回到教室,同学多做自我批评,那时的同学老实自觉,有检讨偷人家柚子、甘蔗的,有捡人家掉地上板栗柿子的。有赔5分、1角的,也有赔5角、一元的。对这样的自我检查批评,那时称为“灵魂深处闹革命”。</h3> <h3>2018年12月,原阳朔镇“五七"中学厨房傍的樟树 张 凯摄</h3><h3>1969年秋季开学,学校开始使用自治区编的语文、数学、政治等学科新教材: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合并编为一本“数学”;理工、化学改编成“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政治改为“毛泽东思想课”。取消历史、地理课。为了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适用人才,学校组织同学建起了新猪栏,养了两头小猪。黎兴国老师说:“新的狌猪饲养方法不着煮熟饲料,生的青菜、鲜草丢进猪栏就行了”。猪在一天天长大,由于不是吃熟料,长得精瘦,跟野猪一样。杀猪那天,全校师生象过春节一般,滿校园欢喜。天快黑了,猪肉才煮好,每个同学分得一小碗,有的同学当场就吃完了,不少同学将肉带回家,与家人共享。</h3> <h3>桑树园</h3><h3>这年冬天,学校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要指示,掀起了深挖防空洞的热潮,各排在教室附近的桑地里选址开挖防空洞。黄粘土,容易开挖,不易塌方,洞深约2米,洞口挖有成S字形的壕沟。同学们从山上砍来杂木枝条,利用冬天修剪下来的桑树枝,梱扎成20一30厘米粗一把,连排放在壕沟上,再盖上黄土,就算是防空洞了。</h3> <h3>1970年7月,阳朔镇“五七”学校首届初中毕业生留影</h3><h3>1970年7月,阳朔镇“五七”学校首届初中学生毕业,根据毕业合影照片人数(少数同学毕业照片中缺席的由同学回忆补上)统计:首届初中毕业生合计139人,其中一排46人,二排44人,三排49人。</h3> <h3>桑树园</h3><h3>1970年秋季开学,阳朔镇“五七”学校更名为阳朔镇“五七”中学。初中毕业的大部分同学进入高中学习,沒有升学考试,学制两年。高中阶段先后有16位其他学校的同学转入阳朔镇“五七”中学就读至毕业。</h3> <h3>1972年7月,阳朔镇“五七”中学团支部留影</h3><h3>当年申请加入共青团组织,讲究又红又专,家庭背景政治清楚,个人能起带头模范作用,各方面表现突出,条件要求较高,入团的同学不是很多,照片中的团员包括有下一届的同学。多年后,旺哥回忆起当年能第一批入团时说:“那是因为学挍修建猪栏时,我最积极,猪栏的墙是我砌的”。</h3> <h3>1972年6月,阳朔镇“五七”中学文艺宣传队全体队员合影</h3><h3>从初中起,学校就成立组建有一支文艺宣传队,这是一支较好的文艺队伍,人才蛮多,经常活跃在县里文艺宣传第一线。初中毕业后,桂林地区文工团到学校招收演员,有4位同学被录用。高中毕业后,又有多位同学被招收录用到县文工团做演员。</h3> <h3>1972年7月,阳朔镇“五七”中学男、女兰球队全体队员合影</h3><h3>阳朔镇“五七”中学男子兰球队是一支兰球运动劲旅,阳朔县青少年男子兰球队中的80%队员为学校同学。1970年冬,桂林地区12县青少年兰球运动会在全州县举行,阳朔县青少年男子兰球队获第二名,事后据报获第一名的县队里有超龄队员2人。在阳朔县男子兰球队队员中有同学多人,并有多位同学毕业后在地、市单位兰球队打球。那时上学沒有课外作业,没有升学考试,除了上课,很多同学都活跃在兰球场上,据说老同学毕业后,阳朔县灯光球场一度长草了。</h3> <h3>1972年4月,阳朔镇“五七”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高一班全体师生合影</h3> <h3>1972年6月,阳朔镇“五七”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高二班全体师生合影</h3><h3>1972年7月,阳朔镇“五七”中学首届高中学生毕业,根据毕业照片人数(个别同学毕业照片中缺席的由同学回忆补上)统计:首届高中毕业生合计89人,其中高一班43人,高二班46人,有教师15人。同年9月,同学分赴各乡村插队落户,开始人生新的旅途。</h3> <h3>2018年12月,原阳朔镇“五七”中学旧址上的新校园 张 凯摄</h3><h3>阳朔镇“五七”中学(学校)招收学生共4批,1975年7月,阳朔镇“五七”中学停办,校园交由阳朔县教师培训中心管理使用。</h3><h3> 部分历史资料由同学张 凯提供</h3>